眾所周知,我國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就是適齡兒童、少年開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在該制度的施行過程中,免費的重點在於三免一補,即免除作業本費、免除學雜費、免除書費,並對家庭情況有困難的學生的住宿費用進行補助。
隨著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基本上農村地域的小學、初中生不但免學費,還為學生提供免費早餐,農村地域教育的惠民政策實施,很大程度上幫助農村貧困地區學生身體健康成長,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域教育協調發展,提高了農村孩子入學率。與此同時,很多家長坦言,即使如此,孩子的教育費用成為家庭中的巨大負擔,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都是課外班惹的禍,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家長們總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剛上小學,就要面臨多門課外補習班,孩子負擔重的同時,也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早在2011年2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成立「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成本研究課題組」,之後在北京、廣州、南京、哈爾濱、石家莊、西安、成都、銀川共8個城市近5000名中小學生家長中展開問卷調查和結構性訪談,發現孩子教育成本的費用佔到了一個家庭收入的30%。
據記者了解,目前的孩子課外輔導費用高昂、女生要精通琴棋書畫,小學初中高中,大家湧向優勢教育資源,擇校費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而學習類產品價格不菲,出國遊學的孩子也越來越多。養育了一個孩子的家長稱,生個孩子真的不是鬧著玩的。
以目前初中階段為例,3年學雜費:以1000元/年為標準,三年約為3000元;校服費200元;住宿費,每年6000元計算,3年18000元;生活費,每月1000元,每年1萬,三年就是3萬元;比重較大的是課外補習班的費用:通常初中生面臨英語和理科的補習,每科按照2萬計算,數、理、化、英語就是8萬,三年就是16萬。家長僅在孩子初中三年的時間,就要在孩子身上花費30萬左右的教育費用。
職場的波動和工作的壓力,使得年輕的父母真切感受到「起跑線」的重要。接近7成的受訪家庭希望教育的提早介入能夠幫助子女在未來謀生、掙錢、過上體面的生活!種種壓力下,使得九年義務教育演變成學生、家長的的賽場,不僅是學生競技的賽場,更是家長經濟的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