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關於科學家排名的問題,比如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大多數科技史工作者會把這一票投給牛頓,唯一一位能夠和牛頓抗衡的就是愛因斯坦。如果要問這兩位偉大科學家誰對人類的生活貢獻大?這下答案就毫無疑問了,一定是牛頓。牛頓一手創立的經典力學至今仍然是工程技術領域中各種力學的基礎,沒有牛頓力學就不會有工業革命,今天也不會有汽車、飛船。而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在技術中的應用還比較少,主要集中在核能、雷射、衛星導航中,遠不能和牛頓力學的應用去比較。
如果再過一百年、幾百年呢?相信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在技術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多。星際旅行或許在那時早就實現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要讓位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果時間再久遠一些,愛因斯坦對人類生活的貢獻會不會超過牛頓?會有那個可能。
科學成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大小具有時代性,同一個成就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影響力。就像法拉第的發電機,剛問世的時候人們會質疑「它能有什麼用?」而現在正常的人不會懷疑發電機會對人類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力。
如果看一下偉大科學家的排名就會發現,排名靠前的往往都是從事基礎科學方面的工作。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不能立即應用到技術領域,並且以後能夠有什麼應用也是難以預測的。但是一旦得到應用,可能會產生技術上的革命。像牛頓力學以及熱力學規律的建立直接促成了第一次產業革命的誕生,法拉第、安培、伏特、歐姆、麥克斯韋等人的工作促使人類進入了電器時代。在產業革命誕生之前,他們是偉大的科學家,但不是對人類生活貢獻很大的科學家。一旦他們的理論取得了巨大的應用,他們偉大的同時也是對人類生活貢獻很大的科學家。
原創作品,禁止侵權,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