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媒深度融合的太極方案|媒體融合|人民日報社|劉帆|融媒體中心|...

2020-12-15 騰訊網

「媒體深度融合」,已經寫入「十四五」規劃。

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從新媒體到全媒體、智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再到深度融合。「全智媒的深度融合」這道極其複雜的綜合大題,考驗著多學科、多行業、多領域的跨界綜合協同能力。解決一個難題不難,重要的是綜合解決更多的難題,並找到平衡的最優解。現在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股份),正在尋求最佳答案。

基於對太極股份解答方案的好奇,本網記者採訪了太極股份文旅戰略業務本部總經理劉帆,他剛剛榮獲王選新聞科技獎傑出人才獎的殊榮。

太極股份文旅戰略業務本部總經理劉帆

01

全生態資源快速連接 太極乘法效應顯著

近幾年,在各種視頻社交媒體的推動下,媒體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歷「十三五」全面發展,媒體融合取得了眾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但仍有部分媒體停

留在媒體融合的物理變化層面,尚未激發出更深層次的化學反應。」從業13年,劉帆這樣評價當下媒體的「工作環境」,「媒體要繼續在深水區推進科技創新和深度融合,這不僅是一場有關技術的『自我革命』,更是涉及人員、組織、資源整合等深層次的變革。」

而針對上述問題,劉帆表示,太極股份的優勢就在於資源整合與連接能力。「在當前這個相互連接的時代,閉門造車式的單打獨鬥已經不能滿足媒體單位數位化建設的需求,需要以開放的心態博採眾長。」結合自身的集成基因和行業資源積累,劉帆給太極文旅的定位是新時代的「連接者」——即基於強大的業務理解能力和場景發現能力,立足用戶業務實際,活用連接思維,構建穩定、開放的技術合作生態,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定製化服務並持續迭代,真正解決左右用戶業務發展的痛點。

02

以用戶為中心,才值得信賴

確實如此。

在11月20日舉辦的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第七屆二次理事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2020年「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股份長期服務的用戶。

太極股份文旅戰略業務本部總經理劉帆榮獲2020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傑出人才獎。

從大局出發,從用戶出發,值得信賴。」——人民日報社原技術部主任、現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王選新聞技術獎獎勵辦主任高沁,以幾個字即概括了她對太極的印象。「回顧人民日報社近些年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太極與人民日報社的合作,使人民日報社信息化建設發生了飛躍,把報社信息化建設推上了新臺階,多個項目榮獲『王選新聞技術獎』一等獎。在這過程中,太極股份作為總集成單位,體現出很強的溝通、整合與項目把控能力,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太極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入中,做出更大貢獻。」

「急用戶之所急,想用戶之所想。」——中國外文局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閔令超,這樣評價太極團隊。「落地對所有技術廠商來說都是挑戰。從IT信息化到全面數位化,大家談理念、平臺,談得很深入,但真正讓用戶每天把系統用起來,產生價值,對於媒體單位內外的技術工作者來說仍充滿挑戰。近年來,太極和我們開展了多項合作,在落地應用方面體現了太極的能力和擔當,也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外文局歡迎更多具有場景思維、連接思維、迭代思維的技術服務提供商與我們攜手,從問題入手,以場景為導引,邊建邊用,以用促建,共同推動國際傳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03

細數行業場景化痛點 太極再造「千人千面」

13家中央媒體的服務履歷、7家省級和副省級媒體的合作經驗,以及與多家地市、行業重點媒體攜手的戰績,讓太極對於媒體的屬性和業務特點有著清晰的認識和判斷。當話題聚焦到如何實現需求的「場景化」落地,劉帆從以下幾個維度給出了太極解讀。

首先,對於中央媒體來說,當前的核心目標是建設新聞「策、採、編、發」大平臺,輸出更多優質內容,為中小型媒體平臺服務。「以太極股份為人民日報社承建的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為例。作為首個覆蓋全國黨媒的信息服務平臺,我們在項目調研初期就明確項目建設目的,即助力人民日報社快速編織覆蓋全國的各級黨媒的平臺和渠道,建成囊括『百端、千室、億人』的業務體系,為廣大黨媒開闢新的宣傳陣地,為各級黨媒的融媒體建設注入新元素。」劉帆介紹稱。

基於這一現實訴求,太極創新性引入了互聯技術模型和內容生產模式,通過構建專業的匯總、分類、檢索等、流程,在渠道層面打造『千人千面』的分發機制,實現黨媒平臺人群畫像的差異化和多渠道精準推送,增強各級黨媒聲音的移動網際網路傳播屬性,切實解決區域小黨媒平臺沒有內容的問題。

針對省級媒體,劉帆表示,省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一直是媒體融合的重中之重,打通省級與縣級的技術內容、技術渠道,實現省級融媒體中心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連通,是當前擺在省級媒體面前的重要任務。由太極股份參與承建的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指揮中心建設項目是此類典範。圍繞海南島的新聞資源整合與傳播訴求,太極股份為海南日報設計將整個平臺上雲化,通過提升媒體雲平臺的對外服務能力,以新媒體採編、發布作為中心,構建起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多渠道融合生產、智能化生產引擎、大數據分析等核心能力體系,為各級政府、宣傳部、委辦局、宣傳中心等提供信息資源、採編平臺及新媒體管理髮布的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考察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指揮中心

對於地市級媒體存在的空心化問題,劉帆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整合報臺資源,做更優質內容,避免同質化競爭。他以太極股份打造的第八師石河子市融媒體中心為例,「強調通過橫向和縱向打通相關報社、電臺、電視臺等平臺和入口,地市級媒體可在內部生態實現內容全網化、傳播社交化、運營個性化、服務場景化、用戶社區化,進而形成內容生產和傳播渠道的完整產業化生態閉環,這將使全媒體傳播格局和海量全網受眾形成有機統一,快速新穎地將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不同媒介渠道的每個受眾用戶面前,從而避免『空心化』問題,真正發揮地市級媒體在我國全媒體傳播矩陣中的中堅力量。」

第八師石河子市融媒體中心

04

利用新技術盤活數據資源

從豐富的項目建設成果,到王選獎傑出人才獎殊榮的獲得,行業肯定了太極過去成績,也提出了更高的希冀。談及對未來的洞察,劉帆表示,當前的智能媒體時代,是以數據驅動業務的智能媒體時代,面對快速變化的技術形勢,媒體行業的發展仍離不開新技術的賦能與加持

「5G時代下,智能終端、智能家居等新產物將打破原有的報紙、廣播、電視、手機等傳播媒介圈,物聯網上的任何一個終端都可以是傳播的媒介,每個智能終端都可以「媒體化」,在收集信息的同時輸出信息,使信息傳播無處不在、千變萬化。」劉帆說:「站在技術服務者角度,媒體單位需要構建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技術生態體系,基於媒體的數據打造具有針對性的人工智慧系統,提升媒體業務應用與人工智慧融合度。」

劉帆認為,人工智慧目前最好的應用方向,是以媒體生產環境作為突破口,幫助媒體實現內容升級和用戶體驗升級,而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則是一切的基石。他表示,傳統的數據中心模式在5G時代已不合時宜,現在5G技術提升了數據的傳輸效率和計算速度,太極股份已經開始嘗試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在用戶端建立邊緣計算節點,與廠商本地的數據中心,實現聯動分析,提升數據中心算力和分析效率,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也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今年,由太極股份研發的智能媒體大數據平臺及應用開發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名單,是業內提供智能媒體大數據應用與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中,唯一入選示範名單企業

「目前5G、AI能力已成為未來媒體競爭的關鍵因素,機器寫稿、智能編輯、虛擬主播等應用已在媒體行業中嶄露頭角,並改變了媒體行業的生產、傳播形態,更新了服務用戶、吸引用戶的方式。」劉帆說:「未來伴隨媒體大數據及智能平臺的建設,人工智慧技術將不斷被應用到媒體融合生產的各個環節,在各類場景中輔助提升業務生產效能,創新對外服務模式。而太極未來需要做的,就是順應技術潮流,幫助我國媒體滿足時代的要求。」

那麼時代對媒體的要求又是什麼呢?劉帆給出的答案是「跨界融合」。

作為行業報近年展露的新星,中國民航報社新媒體發展部主任劉炫這樣表述:在萬物皆媒的時代,各行業間的邊界變得愈發模糊,媒體技術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媒體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不斷向文旅、文創、遊戲、教育等領域拓展,實現媒體+政務、媒體+服務、媒體+行業等功能的延伸。

太極文旅戰略業務本部業務布局

大環境的變革促使「自媒體」門檻不斷降低,「媒體單位作為新聞傳播鏈條上最核心的一環,應當牢牢抓住自身的核心能力,就是內容。」劉帆補充說:「相較於網際網路平臺,媒體,尤其是具有行業屬性的媒體在渠道上不佔優勢,應當立足內容本身,藉助新技術的力量,為數字行業、數字經濟、數字中國建設服務。」如今,太極積極開拓媒體智能應用建設與服務,以行業定製化解決方案,在旅遊、能源、氣象、民航、醫療、政法、應急等領域積極嘗試,已落地了包括國家電投集團融媒體採編管理平臺、中醫藥在線健康服務平臺、全國法院切實解決執行難信息網等多個「媒體+」的項目案例。

「但技術不是萬能的,媒體融合的前路需要整個行業共同討論。」作為傳媒科技領域「國家隊」的代表,劉帆在採訪最後如是說:「媒體是一個富有旺盛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產業。太極股份作為行業智慧化技術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將與所有媒體行業同仁一道,打造更廣闊的行業生態,深耕行業技術,深化項目服務,以新時代、新媒體的技術力量助力媒體融合發展,助力我國主流媒體聲音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為媒體單位深度融合轉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以及政企單位對外宣傳引導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與服務支撐,在推動媒體行業向『智能』、『智慧』深度推進建設方面,不斷給出太極的時代最優解。」

最新推薦

看完別忘了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媒體深度融合:全生態資源快速協同 乘法效應顯著
    來源:新華網從新媒體到全媒體、智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再到深度融合,全智媒的深度融合這道極其複雜的綜合大題考驗著多個學科多個行業多領域的跨界綜合協同能力。解決一個難題不難,重要的是綜合解決所有難題,找到平衡的最優解。
  •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裡」   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玉林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息傳播的核心,是在分發端上的話語權與決定權。」   其實,在整個媒體融合的進程中,不少省級媒體已經意識到要在分發端上取得話語權,並且已經向縣級層面布局。
  • 範縣融媒體中心:紮實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彰顯服務群眾力量
    範縣融媒體中心融合多方力量,豐富傳播載體,堅持內容為王,形成了載體多樣、手段先進、渠道豐富、內容鮮活、覆蓋廣泛的移動傳播媒體矩陣。範縣融媒體中心現擁有雲上範縣APP、範縣通微信公眾號、範縣電視臺、範縣FM98.7調頻廣播、範縣融媒體中心微博、範縣融媒體中心抖音號等媒體發布平臺,融媒體矩陣初具規模,為範縣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著力提升縣級媒體的影響力、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
  • 融媒體中心發展「十四五規劃」研討會在京舉辦
    人民網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燕帥 宋心蕊) 11月10日下午,由人民網、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主辦的融媒體中心發展「十四五規劃」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辦。本次研討會重點關注「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融媒體中心建設,如何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 媒體融合大潮下,高校教育融媒體該怎麼建?
    導語: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近期「十四五」規劃建議再次聚焦媒體融合,進一步表示中央對媒體融合的高度重視。在中央和國家層面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從黨政、行業到教育融媒體建設,各級各類媒體全面打通,全媒體傳播矩陣初步形成。
  • 全國黨媒「媒體融合發展深度探索」優秀論文及「全媒體戰『疫...
    各黨報/黨媒集團: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 媒體融合,到底「融」什麼?
    媒體還需藉助一體化效能,創造更多紮根於人民、謳歌新時代的優秀作品,如此才能為媒體融合提供源源不斷的外拓力量。4.媒體的深度融合最終是人的融合。全媒型人才、專家型記者是適應時代傳播要求的需要。5.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需要從本質上堅持一體化的發展方向。
  • 總結經驗展望未來 新型主流媒體縱深融合見真章
    資料圖片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央新聞單位調研,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為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走進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
  • 促融合造矩陣,金灣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揭牌
    12月23日,金灣區融媒體中心舉行成立揭牌儀式。 中心揭牌啟用後,將不斷促進生產流程和隊伍深度融合,除了加強與上級媒體的深度聯通外,還可實現「一次採集、多次生成、全媒傳播」的生產流程。 接下來,金灣融媒APP即將上線,進一步提升金灣區融媒體的影響力。
  • 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湖南日報社:「加減乘除」,跑出融合加速度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出了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的號令。圍繞落實中央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形成哪些規律認識?深度融合又有哪些發力方向?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導。
  • 做好加減乘除法 探索媒體融合之路
    崑山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 楊報平  崑山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楊報平作《做好加減乘除法
  • 「短視頻重構媒體融合主戰場」優秀論文徵稿啟事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 堅持守正創新 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盧氏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主動作為,以強烈的政治意識、陣地意識和責任意識,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在全市積極開闢縣級融媒體建設「試驗田」,爭當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
  • 渠道與平臺:媒體融合語境下的概念辨析
    因此,媒體融合進程中,渠道融合與平臺融合併非完全的並列關係,更多是一種遞進關係,即平臺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級階段。   平臺融合:主流媒體的融合方向   2017年發布的《融合平臺——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6—2017)》指出,「實現以平臺化為特徵的媒體深度融合,建成自主管控的平臺型媒體」,是今後一個階段內的媒體融合目標。
  • 融合全媒體服務大民生!無棣縣融媒體中心攜手共「融」開啟新徵程
    無棣委、縣政府始終將融媒體中心建設作為落實黨的意識形態責任制的重要內容,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為無棣縣融媒體中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實施、高端設計,穩步推進、使用有效的建設思路,制定出臺《關於加強無棣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紮實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同頻互動,網上資源與網下資源立體傳播、協同發聲。
  • 復旦新聞學院副院長周葆華:如何推動媒體深度融合?
    前段時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變革之中,有成就更有挑戰。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周葆華教授看來,應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技術應用與創新管理為抓手,切實提升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從而真正實現媒體融合轉型的「往前一步」。
  • 蘭州日報報業集團、蘭州日報社融媒體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人民網蘭州6月30日電(王文嘉)6月30日,蘭州日報報業集團和蘭州日報社融媒體中心揭牌成立。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宏,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曹丕玉,蘭州市政府副市長馬彩雲,蘭州市政協副主席戈銀生等出席揭牌儀式。
  • 《南方都市報·深圳》融媒體版面:多元融合 「最強大腦」上線
    原標題:多元融合 「最強大腦」上線——評《南方都市報·深圳》 融媒體版面   4月10日,《南方都市報》B01版,宣布深圳大件事客戶端上線,整版簡潔的特色欄目展示告訴讀者,《南方都市報》不僅走在了媒體融合發展的前列,也是智庫型媒體的領先發起者,引領著國內媒體的轉型與發展。
  • 商城縣融媒體中心:守正創新 融創未來
    近年來,商城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關於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建成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戰略部署,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守正創新,紮實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 《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媒體融合推進委員會近日發布《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該報告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