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1日,三門峽市縣級融媒體建設推進會在盧氏縣召開,當天,盧氏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
盧氏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主動作為,以強烈的政治意識、陣地意識和責任意識,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在全市積極開闢縣級融媒體建設「試驗田」,爭當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
一、領導重視,多方支持,確保媒體融合「底氣十足」
盧氏縣委、縣政府站在強化「四個意識」、真心服務群眾的高度,加強融媒體中心建設,將融媒體中心建設列為2019年全縣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縣委書記王清華擔任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縣委常委會每月聽取一次專題匯報,並多次召開協調推進會議,高位謀劃、統籌協調推動融媒體建設工作。
縣財政拿出建設資金100萬元,用於前期建設,並劃撥位於縣城核心區域的景觀房作為辦公用房。通過改建翻新,歷時80餘天,高質量完成了2層共1000餘平方米的融媒體中心辦公用房建設。同時,通過機構改革,成立了盧氏縣融媒體中心,明確為縣委宣傳部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從縣廣播電視臺提拔一名正科級幹部擔任中心主任,提拔兩名副科級幹部擔任中心副主任,配齊了融媒體中心的領導班子,按照「分類管理、科學設崗、統籌兼顧、明確職責」總體要求,進一步充實中心人才隊伍。
二、突出重點,主攻難點,實現媒體融合「錦上添花」
早在2016年初,盧氏縣委宣傳部就積極謀劃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工作,把盧氏宣傳網、盧氏廣播電視網、「清清盧氏」微信公眾號統一移交縣廣播電視臺運營維護。之後,又開發建設了盧氏手機臺APP,實現了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初步融合。盧氏縣藉助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試點縣建設的契機,組織相關人員多次到汝州、項城等地,考察學習融媒體中心建設先進經驗,高起點謀劃,與河南報業集團合作,採用國內一線技術支撐,整合盧氏縣全媒體矩陣,高水準建設物理空間,高起點搭建「盧氏縣融媒體雲平臺」,高標準完成「盧氏縣融媒體中心」「盧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學習強國」河南學習平臺盧氏通信站建設,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高效整合。
該縣按照「集約節約、實用操作、可複製能推廣、可升級能擴容」原則,以盧氏融媒手機臺為龍頭,以廣播電視、盧氏縣融媒體中心官方抖音號、盧氏網和「清清盧氏」微信公眾號、縣級融媒號為梯隊,聚力打造集融媒體指揮、協調、調度為一體的「神經中樞」,優化匹配了融媒體中心物理硬體和管理軟體,對新聞宣傳活動實現統一指揮、有序調度,初步形成了「一次採訪、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全媒體宣傳目標。
此外,盧氏縣建立學習制度,採用「走出去、請進來」與自學相結合的培訓方法,先後派人赴周口、平頂山等地參觀學習,並邀請三門峽市委宣傳部領導舉辦《善待媒體 善用媒體》專題講座,不斷提升新聞從業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嚴格宣傳紀律。
三、主動作為,全面發力,推動融合效應「立竿見影」
經過4年多的探索,盧氏縣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把優質的圖文、視聽內容通過移動端首發,實現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多維度呈現,新聞生產力和產品競爭力快速提升。
媒體資源融合共享。盧氏縣建立了新聞指揮調度系統、全媒體內容生產系統、輿情監測反饋系統和一鍵式便捷分發系統,實現了各類宣傳任務的統籌、重大選題的策劃、採編資源指揮調度的功能,為融媒體中心的制播業務提供資源支撐,聚合臺內、網際網路、微信等資源,從「全國」「河南」「盧氏」「近七天」「近24小時」等幾個維度提供熱點新聞、熱點評論和熱點詞彙,方便進行輿情監測和研判,實現全媒體資源的聚合、管理和共享。
新聞外宣成效顯著。盧氏縣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展現盧氏形象、傳播盧氏聲音,講好盧氏故事。堅持「內容為王」,擴大媒體融合發展供給優勢。注重提高品質、擦亮品牌,拿出更多有思想、有筋骨、有溫度的產品,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今年以來,已在央媒發稿34條,學習強國發稿180餘條,新華社、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發稿 11條,省級媒體發稿 34篇。盧氏縣融媒體「學習強國」縣級融媒號也於12月14日正式上線,這是今年盧氏縣融媒體中心新聞宣傳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將為講好盧氏好故事、傳遞盧氏好聲音、提升盧氏形象提供一個重要窗口。
政務宣傳亮點頻現。「清清盧氏」微信公眾號影響力穩步提升,成為盧氏最具權威的官方微信平臺,先後獲得「2017年度河南省政務微信影響力十強」「2018年度河南省政務微信新銳力量」榮譽稱號;盧氏縣廣播電視臺連續多年獲得「河南省縣級臺新聞創新創優十佳單位」榮譽稱號;盧氏宣傳網點擊率持續提高,盧氏手機臺APP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新媒體的輿論引導、正面宣傳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積累了一定的大眾傳播經驗。
民生效應初見成效。盧氏縣融媒體中心逐步實施「新聞+政務+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運維模式,聚力打造集融媒體指揮調度、政務、民生服務、大數據研判分析、智慧城市建設為一體的「縣級中央指揮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深度拓展終端服務,按照「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區域信息樞紐」定位,增強服務意識,強化用戶理念,聚合功能,精準傳播。深度開發APP行政審批、志願服務、便民服務等功能,深化該縣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服務,目前已開通10餘項生活服務功能,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