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建設全媒體,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要準確把握全媒體的內涵和要求,全面理解媒體融合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再到「四全媒體」,並從「四全媒體」的維度深刻理解全媒體建設,推動媒體融合高質量、快速度、縱深化發展。
核心觀點:
★「四全媒體」是對全媒體時代的四個層次的詮釋,弱化甚至打破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邊界是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
★新興技術的發展為媒體深度融合提供了發動機和加速器,擁抱新技術成為新時代媒體深度融合的必經之路。
★在信息革命時代,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需要準確把握髮展大勢,順勢而為。
打破原有邊界,建設「四全媒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首次明確提出「全媒體」概念,並用「四全媒體」即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和全效媒體進一步闡釋「全媒體」內涵,這是媒體融合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來的。
著力打破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原有邊界。隨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界限漸漸模糊,二者要彼此相互交融、滲透,傳統媒體要當好新媒體「守門員」,用自己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為新媒體「真假難辨」的信息做好把關。新媒體利用自己海量信息和即時、快速的傳播速度為傳統媒體提供內容素材和傳播渠道。弱化甚至打破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邊界是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
「四全媒體」是對全媒體時代的深層次、多維度的闡釋,是對全媒體時代的四個層次的闡釋,其中每一條都與新技術的出現和使用密切相關,更是媒體融合的進一步推進和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科技發展賦能「四全媒體」建設
科學技術賦予媒體更多的「能力」。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技術必須先行。習近平總書記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探索將人工智慧運用在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藉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隨著技術的發展,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輪番上陣,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新興技術是媒體融合的原動力。網際網路的普及為信息的快速發布傳播、信息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條件,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進一步的催生了新媒體的發展以及新媒體平臺的繁榮。數位技術的發展為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持。新興技術的發展為媒體深度融合提供了發動機和加速器。擁抱新技術成為了新時代媒體深度融合的必經之路。
媒體融合需要把握髮展大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做大做強主流輿論,佔據傳播制高點,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網絡信息技術正深刻地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安全格局,同樣也改變著傳播格局。現在不斷發展的全媒體導致輿論生態、傳播方式、媒體格局的大變化。在信息革命時代,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需要準確把握髮展大勢,順勢而為。
新興媒體行業的快速崛起給原有的媒體行業帶來了衝擊與影響。傳統的新聞媒體必須正確、客觀看待全媒體時代,並在此背景下積極促進媒體的深度融合,對於媒體行業的長足發展與進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四全媒體」的全新提法是習近平總書記著於眼黨和國家事業的長遠發展,站在治國理政的高度對當前媒體深度融合做出的精準概括,為新形勢下主流媒體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來源:學習時報
且末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
舉報專線:且末縣掃黑辦7622523
縣公安局:7620110
舉報郵箱:qmxshceb@163 .com
監製:張躍新
審核:陳芋伶
責編:黃 鵬
編輯:張樂樂
且末零距離來稿請投:qmxlj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