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生活節奏,讓很多年輕夫妻選擇與父母一同生活。沒生孩子前,二代人互相照應,家庭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可一旦有新生命加入,二代人的育兒觀念衝突,導致家庭關係緊張,矛盾和分歧也就接踵而來。
90後的李女士婚後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不僅負責買菜做飯,還承包了所有家務,讓李女士婚後當「甩手掌柜」的日子逍遙快活。
今年初,李女士升級當了媽媽。寶寶的出生帶給全家更多的歡樂。但尚未從升級當媽的喜悅中緩過勁來,李女士就陷入了苦惱中。因公婆和李女士帶孩子的觀念大不相同,礙於情面,李女士輕言細語說了幾次,但他們並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
其他事情還能忍忍,但公公的有個做法讓李女士特別尷尬。因為疼愛孩子,公公在李女士餵奶的時候也不會離開,一邊圍觀還邊逗孩子,這讓李女士很是尷尬。李女士旁敲側擊跟公公說不要在孩子吃奶時逗孩子,否則容易嗆奶。可李女士公公不但不聽,還說李女士矯情。
哺乳是女人的一種生理本能,但也是十分私密的事情,何況還是公公這個特殊的身份呢?不應該「避嫌」一下嗎?
為此李女士跟老公說了幾次,讓老公跟公公溝通一下,老公頗不以為然,認為公公只是太喜歡孫子了,所以才會這樣。老公還勸李女士不要大驚小怪,惹得老人傷心不說,還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實生活中很多寶媽跟李女士一樣。和公婆一起帶娃,因觀念和生活習慣差異,也或多或少產生了一些矛盾,為了家庭和睦,做媳婦的有時也是忍氣吞聲不好和長輩理論。
1、餵奶屬於個人隱私
媽媽給孩子餵奶雖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別忘記媽媽的身份是女性,餵奶時需要露出自己的隱私部位,所以餵奶過程其他人最好是迴避,特別是男性,以免媽媽尷尬而徒增煩惱。
有的老人就覺得以前的人餵奶都是這樣,只要孩子餓了,哪裡都在喂。但要知道社會在進步,人類文明也在發展,要與時俱進,以前的老思想老觀念要改變。
2、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
俗話常說「使出吃奶的勁兒」,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寶寶在吃奶時真的是用盡全身力氣吮吸,並且十分有節奏的吞咽,這一動作一氣呵成,有助於消化和吸收。
如果在吃奶過程中逗孩子玩,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養成邊吃邊玩的壞習慣,這一習慣的養成不但對寶寶生長有影響,還可能對寶寶的性格養成也有一定影響。
3、可能會使孩子嗆奶
如果孩子吃奶過程受到外界幹擾,孩子大口吃奶的同時,吞咽不及時就容易嗆奶。不要以為嗆奶拍拍孩子後背就好了,嗆奶嚴重可能造成窒息而使腦部缺氧,甚至猝死的情況,後果可能比你想像要嚴重很多倍。
和公婆同住一個屋簷下,產生矛盾也是在所難免的,但不可否認,雖然老人的觀念陳舊落後,但其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
1、發生矛盾,心平氣和地溝通
當寶媽餵奶遇到有人在旁邊逗孩子時,可以給他們一些暗示,或是找理由把他們支開,旁敲側擊的讓他們明白餵奶是個私密的事。
與此同時,寶媽應該向家人普及育兒知識,讓他們知道吃奶時逗孩子也是危險的事情,引起嗆奶後果不堪設想。以「愛孩子」為出發點,相信爺爺奶奶都很容易接受。
2、可以主動迴避,避免尷尬
與其等到大家自覺離開,倒不如寶媽主動迴避。餵奶的時候把孩子抱到房間裡並把門鎖上,營造一個相對獨立且私密的空間,也讓家人知道孩子吃奶是需要安靜的環境才能專心吃奶。
3、讓老公出面溝通
遇到跟公婆相處的尷尬的問題,寶媽若覺得難以啟齒,可以先給老公科普相關的育兒知識,安排老公出面去和公婆溝通,他們之間的溝通會更簡單方便,不會有太多顧慮。大家彼此理解,矛盾就會迎刃而解。所以,寶媽要把老公拉到「同一個陣營」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很多公共場所都備有母嬰室,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給孩子餵奶需要安靜獨立的空間。這不僅是尊重女性隱私,也是人類文明的體現。
關於餵奶時公公在旁邊圍觀逗孩子,各位媽媽覺得應該阻止嗎?在與公婆同住產生矛盾時,大家都是怎麼解決這些矛盾的呢?歡迎大家一起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