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美國一位媽媽,帶著自己4個月大的寶寶在餐廳吃飯。期間孩子哭鬧,媽媽便當眾給孩子餵起來,被一男子提醒要「遮擋」。
這位媽媽為了反擊和諷刺,直接將哺乳巾遮在自己頭上。這一幕正好被人拍下並傳到了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哺乳,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沒有什麼好避諱的」;也有網友表示:「公共場合哺乳,應該遮擋一下,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當著他人的面給孩子餵奶,對於寶媽來說,真的是太難了。要不是迫不得已,誰也不願意在公眾場合給孩子餵奶;即便是在家,也不願意當著異性的面,把上衣一掀就餵奶。
案例:「我在餵奶,公公一直在旁邊逗娃」,寶媽尷尬又鬱悶
文文跟老公結婚3年多,如今寶寶半歲,平時文文跟老公住在市區,公公婆婆住鄉下。但生完孩子後,公公婆婆說想孩子,讓我們搬到他們那裡去住一段時間。
以前,所有人都跟文文說,婚後不要和公婆住一起。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後,文文終於還是相信了「距離產生美」這句話。跟公婆住一起,矛盾真的太多。
孩子出生後,文文不小心感冒了,但婆婆不顧文文吃飯沒胃口,依舊逼著文文喝豬蹄湯,說奶水來得快。為了讓孩子儘快喝上母乳,文文也就忍了,好不容易奶水下來了,在餵奶的過程中,文文又與公公發生了不愉快。
某天,文文正想抱著孩子去臥室餵奶,公公便問:「你去哪?」「我去給孩子餵奶呢?」文文回答道。「你就在這餵奶就好了,來回跑什麼......」
不想跟文文爭吵的文文,便坐在沙發邊,背對著公公,給孩子餵起奶來。沒想到剛開始喂,公公便走到旁邊開始逗寶寶。
文文有些生氣的提醒「爸,孩子正吃奶呢?」「他吃他的奶啊,看我大孫子吃奶多帶勁啊?」聽著公公的回覆,文文尷尬不已,繼續阻止,勢必會引起爭吵;如若不阻止,自己又鬱悶。
猶豫再三的文文,笑著對公公說道:「爸,我去臥室給孩子餵奶,在這兒我覺得不自在」。
「有什麼不自在的?做爺爺的還不能看自己孫子吃奶?看見我孫子吃奶吃得好,我也才放心啊......」
文文強作鎮定的回答:「要是用奶瓶喂,當然不介意您看,但畢竟...餵母乳.......」
公公一聽就火了:「我就看看怎麼了???又沒把你怎麼地,就想看看我孫子怎麼吃奶,我都當你是親閨女,你就不能當我是你親爸?真讓我心寒!!!」
一旁的小姑子也隨聲附和道:「嫂子,是你想太多了啊」。文文看著一旁的小姑子,又看看火冒三丈的公公,抱著孩子,硬生生的把眼淚咽了下去。
分析:給孩子餵奶,頻繁的逗娃會有什麼影響呢?
給孩子餵奶,雖然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但這種美好,僅限於媽媽和寶寶之間。很多媽媽在餵奶時,都不希望旁邊有人在,尤其是異性。更何況還有人在旁不停的逗娃。這樣只會讓寶媽尷尬,影響寶媽的情緒,從而影響乳汁的分泌。
①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吃奶的時候,需要高度集中,因為吃奶的力氣很大,奶流的速度也很快。如果此時有人逗寶寶,孩子很有可能因為分散注意力而導致嗆奶。
以前文文媽媽餵奶時,一般都會找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每次吃奶時,大人都會儘量不說話,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②寶媽很尷尬
大多寶媽在給寶寶餵奶時,都不願有人在旁,因為旁人的目光會讓自己尷尬且難以承受。
就像上文中的文文一樣,給寶寶餵奶,公公一直在旁逗娃,就會讓文文非常尷尬。同時,也會影響文文的情緒,甚至誘發文文與公公之間的爭吵,導致家庭的不和諧。
辦法:餵奶時有人在旁逗娃,這種尷尬怎麼破?
小時候曾聽過老人家說:女人的奶的層次是會變的,沒結婚之前的奶最高貴,叫「金奶」;結婚後,就叫「銀奶」;生完孩子後,就叫「豬奶」。一開始並不知道這種言論從何而來,畢竟「胸部」是女人的隱私部位。直到經常聽到寶媽抱怨,給娃餵奶時婆婆/公公總在外逗娃,讓人感到很尷尬怎麼破呢?
①夫妻倆最好有自己獨處的私人空間
如果文文跟老公有獨處的私人空間,在給孩子餵奶時,就可以到自己的房間,關起房門來餵奶。這樣,公公或者婆婆就不會來逗娃了。
②與公婆多溝通
公公婆婆看著孩子吃奶,或許就是想看孩子吃的好不好、奶水夠不夠。寶媽就可以明確的告訴婆婆,比如奶水很足,寶寶也能夠吃飽。這樣,婆婆就沒必要在孩子吃奶時盯著看了。
③平時多給孩子存奶
琳琳之前餵奶時,公公也喜歡盯著看,就算將孩子抱到臥室,公公也會以各種理由進臥室。
後來,琳琳就趁孩子睡著後,就用吸奶器將奶吸出來,等孩子餓的時候,就用奶瓶溫熱餵孩子。
④找老公出面解決
像上文中的文文,就可以將自己顧慮及尷尬給老公說,讓老公出面解決。畢竟老公跟公婆之間溝通事情更輕鬆。
總而言之,寶媽在給孩子餵奶時,旁人應該自行迴避,以免造成雙方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