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視一旦戴上眼鏡就摘不掉嗎?每逢周末坐診幾乎都能聽到家長這樣的提問,我也總是不厭其煩的給予解答。
大家都聽說過「」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詩吧,可是有幾個人知道後幾句是什麼嗎?
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很多人喜歡人云亦云,理解問題只關注前半句,而忽視後半部分。孩子近視一旦戴上眼鏡就摘不掉,這句話本身沒有錯,結果還真是這樣,一旦戴上眼鏡就是摘不掉了,可是請大家豎起耳朵,還有後半句,如果不戴眼鏡近視度數增長的可能更快,而且因為視力不夠用還影響學習成績,「自作聰明」的部分家長就是不聽醫生的勸告,明明孩子一百多度近視必須戴眼鏡了,就被一句戴上眼鏡就摘不掉了而一再拖延,半年過後人家戴眼鏡的孩子可能近視度數沒有增長,自己的親孩子度數從一百多度漲到了兩百多度甚至更高的時候這下才慌了神,捶胸頓足,請問家長到這個時候除了後悔還能有什麼?
大量大量的事實證實,孩子在3歲到18歲之間,一經確診為真性近視的話,無論戴不戴眼鏡,近視的度數都會隨著年齡、身高、體重的變化而向更高的度數發展,每年都可能增長50度到100度左右,所以說近視發生的年齡越小,以後增長的空間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整天強調7、8歲的孩子如果就已經有100度近視的話,不採取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再過10年等到了18歲再增長個500度(每年增長50度)以後就必然是高度近視。因為近視只有到了18歲以後也就是眼軸基本上停止生長以後才能趨於穩定。近視防控的目標或者說意義不是讓孩子不近視(現有國情孩子不近視不現實),而是為了退後近視的發生年齡,延緩近視的發展速度,最終不要讓近視超過600度,因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或者眼軸長度大於26mm以後,眼底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會比正常人以及低度近視高出很多倍。高度近視致盲不是危言聳聽,因為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
最近網上熱議的抗疫英雄「艾芬」與上市公司「愛爾眼科」的唇舌之戰,不就是因為艾芬眼軸長度大於26mm,近視大於1000度,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5個月前又因為並發白內障做了人工晶體植入手術,但白內障術後5個月發生了視網膜脫離,又做了玻璃體切割+矽油填充術,如今視力接近喪失,反過來責怪眼科醫生,請大家再次牢記一句話,高度近視到了一定程度,隨時隨地都有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一旦發生了,就跟中彩票一樣,神仙也乏術。
當近視增加,眼軸變長,眼底也會發生改變,譬如因為視網膜變薄而出現「豹紋狀」眼底,進一步可能視網膜脫離...
最後,也是告訴家長目前對於孩子正確的打開方式,去靠譜的眼科醫院(或專業的眼視光中心)找靠譜的眼視光醫生(或小兒眼科醫生、眼視光師、高級驗光師),首先鑑別真假近視,假性近視可以接受治療。真性近視根據視功能等檢查結果給予個性化配鏡方案(選擇角膜塑形鏡或者框架眼鏡),然後堅持戴鏡、定期複查(一般建議3個月複查一次)、坐姿端正、減少看近的時間、拉遠看近的距離、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平衡飲食、保證睡眠、建立屈光發育檔案……,總之,不要自以為是,請相信專業人士!
原創不易,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