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直以來,兒童近視和肥胖是困擾孩子和家長的兩大健康問題。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專門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並要求要以近視防控工作為突破口,在超重肥胖、心理健康、結核病等疾病防控方面同步發力,全面推進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
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逐年提高且低齡趨勢明顯。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小學生近視比例已達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高中生近視比例為83.3%,大學生近視比例則為87.7%。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遠離近視,不用眼的時候是不是儘量不要戴眼鏡?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影響近視形成 後天因素不容忽視
面對如此高的近視發生率,政府和學校其實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教室的燈光照明,黑板、課桌的距離及身高和桌椅板凳的配比都有相關要求,甚至連課本的書頁顏色都由刺眼的純白色改為淺黃色,但近視的發生率還是提高了,為什麼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屈光中心主任醫師翟長斌介紹,近視與孩子生長發育有關,其中遺傳是主導因素。「若父母都是高度近視,孩子近視發生率要比別的孩子高出許多倍。」
但是後天因素也不容忽視。在我國,學習造成的近視比例也非常高,這都是長期近距離用眼造成的。翟長斌解釋,「中國是文明發展較早的國家,歷來重視學習,家長都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其接觸各類興趣班,提早學習。從光學理論上講,5米以內的東西都是要動用眼睛調節,而家長的這些行為必然誘導孩子近視的發展。」此外,電子產品也是促使孩子近視發生的一大因素,「現在電子產品這麼多,有時家長照顧不過來,把iPad給孩子,一玩一兩個小時,近視是早晚的事情。」
一方面,家長們盼子成龍,可另一方面,當孩子視力出現下滑需要佩戴眼鏡,卻不以為然,有些家長甚至認為,不學習的時候可以不戴眼鏡,這樣能讓近視發展得慢一些,事實真是如此嗎?
只在學習時戴眼鏡不可取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近視以後,只要在上課或寫作業時佩戴眼鏡就可以,平時能不戴就儘量不戴,這樣可以延緩近視的發展。
其實,這是流傳最廣的錯誤認識。翟長斌醫師解釋,是否戴眼鏡並不是影響近視度數加深的原因。佩戴眼鏡是為了對近視進行矯正,不僅不會增加近視度數,還對近視的發展有阻礙作用。如果孩子已經發展為真性近視,是可以佩戴眼鏡的。不戴眼鏡反而會促進近視的發展,「如果看東西一直是模糊的,反而容易使眼軸增長,近視發展更快。」
所以,如果孩子近視了需要佩戴眼鏡,就別再讓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不管是平時生活中還是在課堂上、學習時,都應該戴眼鏡。
新京報記者 王鹿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範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