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在想問題的時候,會出現不同的現象。有的人在思考問題時,腦海中會想到具體的事情。而有的人在思考問題時,則會出現一些畫面。這些畫面,雖然是想像出來的,但是自己感覺它很真實。
通過很多實驗證明,一個人在思考問題時,出現畫面比那種不出現畫面的人,記憶力更強。是不是更強我們不管它,但是當中說出了一個東西,那就是很多人在想問題時,腦海中會出現一些畫面。
這種現象,就與打坐中的觀想,有直接的關係。
眾所周知,打坐的時候,一個人想要入靜,可以觀想。很多人知道觀想,但是觀想的意義,卻不甚了了。
許多人喜歡在打坐中觀想,想像一些畫面。然後讓自己的思想,隨著畫面走。他以為,只要隨著這種畫面走,就是進入「定」中了。其實不然,當你的思想反覆活動,還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談不上入定。
道家的觀想,是為了讓自己的心,在靜不下來的時候,有一個「去處」,不至於太過散亂。
當一個人在靜中的時候,不斷地去「觀」,他的思想就會越來越靜,越來越靜。最後連「觀」的這點意念一拋開,就會忽然進入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