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日課
研經日課:三年讀經計劃
教材:Search The Scriptures
A Three-Year Bible Study Course
譯者:古樂人
出版兼發行: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1982。
課程介紹:目的Aim:幫助基督徒(年輕或年長)每天研讀上帝的話。
to help Christians young and old in their daily study of Word of God
特色Features:
1. 三年的研讀Three years study
2. 提出對經文的內容、意義及其應用的問題,但不提供答案。
Questions on contents,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3. 除非必要,儘量減少解釋。自己找答案。
minimum explanatory notes ? dig out the truth yourself
正確的態度Right approach
1. 讀經不是只為作學術研究。讀經是上帝讓我們遇見他的方式之一。僅回答問題不是我們研經的目的,而在欣喜地與我們的主會面。
Don’t read the Bible merely academically. Bible study: a means appointed by God by which we can encounter Him.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is not the end of bible study, but joyfully meeting with our Lord
2. 研經不只是知識上的,而是靈性上的。要去除驕傲和自滿。首先,以謙卑的心承認我們必須依靠上帝,並乞求聖靈能開我們的眼睛,給我們屬靈的分辨力,幫助我們理解。
Not merely intellectual, but also spiritual;wholly without pride and self-confidence Begin with: humble acknowledgment of our dependence upon God, a pray that His Holy Spirit will open our blind eyes and give us spiritual discernment and understanding. (林前2:14;太11:25-26)
3. 上帝在一個特殊的歷史處境啟示他的真理。要完全發現上帝要對我們說什麼,需要勤奮的研讀,需要我們的耐心和毅力,不斷地發問,並且用各種適當的工具來幫助我們理解。這需要我們嚴謹、專注地運用我們的理性的能力。
God revealed His truth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environment. Full discovery of all that God has to say demand diligent study involving patient and persistent enquiry and the use of all proper available aids to understanding demanding the serious and concentrated exercise of all one’s intellectual powers.
目錄(這本書的編排有其道理,建議可以按照這個順序去讀聖經):
卷一路加福音 1:1 ~ 9:56
創世記 1 ~ 26
路加福音 9:57 ~ 19:28
創世記 27 ~ 50
路加福音 19:29 ~ 24:53
詩篇 1 ~ 12
使徒行傳 1:1~ 12:24
出埃及記 1 ~ 20
使徒行傳 12:25 ~ 28:31
阿摩司書 & 何西阿書
詩篇 13 ~ 29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約書亞記
加拉太書
箴言
羅馬書
出埃及記 21-40
哥林多前書
詩篇 30-41
哥林多後書
彌迦書
提摩太前書
提多書
提摩太後書
研經日課:
Acts 1:1~ 12:24
使徒行傳1:1~ 12:24引言路加在聖經裡極動人的一卷書中敘述福音怎樣從耶路撒冷(猶太世界的首府),傳到羅馬(外邦世界的首府)。他指出基督教如何從猶太國這個體制之內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普世性的宗教。這些發展都可前後一貫地追溯到那位復活升天之基督繼續的活動與聖靈的動工。這卷書的主題見於開頭的那一段話(1:1-11),路加在這裡叫我們注意:(a) 復活升天之耶穌繼續的活動;(b) 使徒們作了基督所揀選的領袖; (c) 聖靈為能力的源頭;以及(d) 耶穌對於未來的計劃。這些事實自始至終支配著這卷書。大綱使徒行傳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第1至12章,裡面敘述教會在耶路撒冷之興起,以至擴大至猶大,撒瑪利亞和安提阿的經過;而13-28章,則記述保羅三次旅行傳道,被監禁於該撒利亞,以及赴羅馬的旅程。不過,若作更精密的分析,就發現可以將它分為六大段或六個時期(不計1:1-11引言的那一段),每一段都對其過程作了簡略的總結。
1:1-11 引言
1. 1:12-6:7 在耶路撒冷的進展
2. 6:8-9:31 擴展到猶大和撒瑪利亞
3. 9:32-12:24 接納外邦人加入教會
4. 12:25-16:5 向外邦人敞開了信心之門
5. 16:6-19:20 擴展到馬其頓,亞該亞,和亞細亞
6. 19:21-28:31 保羅赴羅馬的行程
使徒行傳Study 45
Acts 22:30-23:10
1. 保羅怎樣為自己的行為和信仰作見證呢?比較24:16,和提後1:3。他總是求使神得榮耀。關於你的行為和信仰,你能作出同樣的見證嗎?
2. 試思考保羅在法庭中的策略:(a)他的義怒(3-5 節);和(b)他使法庭中的人分裂(6-10 節)。審訊再次放棄了。保羅關心他自己的安全和整個事情的了結,更多於關心真理嗎?
註:
1. 23:1。「行事為人」:直譯是「作為一個公民的行事為人」。保羅的意思是:「諸君和弟兄們,我在神面前都是憑著良心,盡我對以色列國的義務,直到今日。」
2. 23:5。這並不是有大祭司出席之猶太議會的正式會議,而是那個千夫長所召集的一個會議,而且無疑地是由千夫長自己擔任主席。所以保羅並不曉得那個說話的人是千夫長。
研經日課——三年讀經計劃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35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34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33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32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31
長按♥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