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都是長大後才出現的,實則不然。
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會有三個不同的叛逆期。大多數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其實在2-3歲的時候就已經悄然發生了。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
其實,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了。
2-3歲
第一叛逆期
英文中有個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可怕的兩歲」。
兩歲之前,孩子是一個只會乖乖服從大人命令的小天使。而在兩歲之後,就會出現粘人,情緒失控,分分鐘都能化身為憤怒的小鳥。愛和家長對著幹,越讓他做什麼他就偏不做,自己有了很多小主意,一點點事情也會亂發脾氣。容易因為一切不符合他期望的事情而無理取鬧。
經過一年的醞釀,叛逆在3歲左右達到了頂點。面對兩三歲孩子的不聽話、難管教,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輕則指責說教,重則打罵。
其實,兩歲是一個轉折點,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是孩子從幼兒到兒童的一個脫變。所有的叛逆都代表著孩子在長大,有了主見和獨立意識,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
01
不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正面回應
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
當孩子因為某種需要沒有滿足而 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因一時心疼而繳械投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
有些家長往往是經不住孩子的嚎啕大哭,滿足了孩子需求。殊不知,這樣就讓孩子形成了一個循環,要東西不給,只要得不到東西就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
02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焦慮,情緒來了又不會控制,只能通過不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家長們在面臨這些的時候,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被孩子激怒了。要知道他畢竟還是孩子,很多事情自己也無法掌控,而現在所有的叛逆不過是因為情緒失控了而已,這並不是他們真實的想法。
接著鼓勵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把情緒都抒發出來,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生氣、痛苦、快樂。當他們生氣時,要說出「我生氣了」,而不是用武力或言語攻擊來表達。
03
尊重孩子的人格
兩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覺醒了,有些事情他們想自己做主,家長們就不要再一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命令孩子了。而是要在保證孩子的安全前提下,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總是責怪孩子「,多鼓勵他們研究和探索新的事物。有些時候也要適當「忽視」孩子的無理取鬧。
7-9歲
第二叛逆期
孩子的第二次叛逆期,一般會比大多數家長預期的要來的早一些,大概在7-9歲,通常和他上小學的時期是比較吻合的。由於幼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反差實在太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表現。比如:賴床、不收拾房間、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毫無節制、厭學,愛和父母對著幹等。
因為進入學校學習了一定的知識,孩子大都認為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急於表現出自我的一面,對家長的建議想方設法的予以辯駁。
這一階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是家長的愛和關心,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孩子的想法,傾聽他們的意見,以平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避免過度反應,而不是命令式的。
01
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7—9歲正是孩子愛玩的階段,家長如果過分地限制,當孩子感覺不自由時,第一反應就是和父母反抗,要麼頂嘴,大吵大鬧,你不讓我做我偏要做,要麼是沉默,用冷暴力來對抗父母的權威。
所以,家長不要過度地限制孩子愛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範圍內給予孩子相對的自由。可以帶孩子出去接觸大自然,給孩子適當的自由,讓孩子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
02
尊重孩子,遇事多和孩子商量
遇到一些事多講民主,不妨放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用細心、耐心、愛心和一些聰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03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這時期的孩子剛開始接觸到自己比較多的感興趣的事情。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給與鼓勵支持的態度。
如果孩子因為過度沉迷於興趣愛好影響到了學習,應該及時的予以糾正,平時與孩子多探討學習中的一些問題。
比如一道題目,一篇作文。以引導的方式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12-15歲
第三叛逆期
這個時候被稱為「青春叛逆期」,更是無數的家長不知如何入手管教。這一階段的孩子的人生觀已經基本形成,父母的教訓對他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如果家長越是嚴格管教孩子,他們的叛逆情緒也就更激烈,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從青春期一開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佔據和控制,想法和行為都將產生劇烈的變化。
這讓他們就像長了犄角的小馬,既倔強又刺兒頭,以自我為中心易怒,不聽話。而這股力量就是荷爾蒙。
科學家發現,荷爾蒙使大腦中掌管情緒的地方——杏仁核特別活躍,因此青少年的情緒起伏都比較大,一般要到20至25歲成熟。
孩子的青春期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日後的人生軌跡十分重要,在這個階段裡,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導師應該擁有一些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強行管教,不僅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還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
01
少說「不行」,多說「我認為」
青春期的孩子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和父母反著幹,因此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少對孩子說「不」,而是應該先贊同孩子的觀點,再用「我認為」來論證自己觀點。
02
尊重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在家庭裡他們更需要的不是要求,建議,而是尊重。如果家長能夠讓孩子們多參與一些家庭事務的商量和決策,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會讓孩子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的。
同時給孩子適當地自由,減少隔閡,就像做朋友一樣平等相處,尊重孩子,這樣才不容易激化孩子的叛逆情緒,讓他健康成長。
03
對給孩子正面肯定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被認同,當孩子做成一件小事的時候,讚美往往是最好的獎勵。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作為父母,我們一定不能生搬硬造他人的經驗,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脾氣性格也都不一樣,我們只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凡事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千萬不能進行暴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