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喊破喉嚨也不管用,不妨試試「魚缸法則」

2020-11-12 一凡親子教育

文|一凡

最近,朋友家3歲的兒子經常在家發脾氣、鬧情緒。吃飯的時候怎麼勸也不往嘴巴裡吃,玩的時候把玩具撒一地,還用腳去踩,父母一說他,他就大哭不止。

帶他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吧,他還總愛動手打別人,顯得煩躁不安,好像是個「破壞分子」……

可是孩子才3歲,還不懂事,打不得、罵不得,朋友不知道該怎麼對付這個暴脾氣的小傢伙,為此頭疼不已。

我告訴她,這是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正常表現,只要父母科學的教育、適當的引導,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段早期的叛逆期,將來才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01.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次叛逆期

不要以為只有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才會有叛逆期,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他們2歲的時候就開始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叛逆期分為三個階段:

一、2-3歲左右

這個叛逆時期的孩子還是個寶寶,只是他已經開始享受被別人認同和尊重的感覺。只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思維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就會顯得很容易「鑽牛角尖」。

他們經常會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引發別人的關注。因此,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會經常表現出不乖、愛生氣、煩躁不安,看起來一點也不講道理的行為。

二、6-8歲左右

6-8歲兒童的自我意識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他們這時候經常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一般這個年紀的孩子缺乏自律性,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做事,經常會和自己的父母「唱反調」。

三、12-18歲左右

眾所周知,這個年齡屬於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所以非常嚮往自由和獨立。

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希望和家長是平等的地位。,所以在不被家長理解時就會產生拒絕溝通等各種叛逆的行為。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都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尤其是對於孩子2-3歲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的教育方式一定要小心和慎重,因為它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更加的叛逆。

02.父母試試利用「魚缸法則」,來應對2-3歲孩子的叛逆期

看到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聽話的時候,有的家長採取了簡單粗暴的強制手段。結果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過分管教和批評,而變得不敢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和想法。

有的孩子則會把叛逆的情緒埋藏在心裡,等到另外兩個叛逆期到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對家長的管教產生強烈的反彈,表現得更加叛逆。

在網上看到一則「魚缸法則」。講的是某公司的一個魚缸裡裝著十幾條熱帶魚,那些魚都只有3寸左右長,而且兩年了,這些魚沒有任何變化,一直都那麼長。

有一天,魚缸被人不小心打破了,於是公司將這些熱帶魚放入了院子裡的噴泉之中。誰知道兩個月後,這些熱帶魚竟然從3寸長到了1尺長。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魚缸法則」。從這種現象中,我們發現,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只有把孩子放到更大的空間,更好的環境中,孩子才會得到更快的發展,更好的成長。

所以,孩子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時,家長不要過分地去管教孩子、批評孩子,不要在孩子開始嚮往自由的時候就去過分限制孩子的自由。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一定的空間。

我們父母可以試試利用「魚缸法則」,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來應對2-3歲孩子的叛逆期。如果學會善用「魚缸法則」,也許會比對孩子喊破喉嚨還管用。

03.給孩子自由的同時,還要給孩子一些有益的引導

利用「魚缸法則」給孩子自由,並不意味著讓父母放任孩子,溺愛孩子,而是要在給孩子自由的同時,再給孩子一些對成長更加有益的引導。

比如,可以通過讀繪本的方式,給孩子講一些提高情商的故事,父母在與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從故事中明白了,怎樣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怎樣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2歲以後的兒童,可以通過繪本上的一個個小故事,一個個小方法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而不是只會通過發脾氣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比如,當閱讀了《我跟媽媽拉鉤了》後,就會懂得如何面對分離焦慮;當看完《令人沮喪的事兒》後,就慢慢知道了該如何去面對失敗,以後就不會因為一件事情不如自己的心意而大哭大鬧了。

比如,當他看完《給小鳥一個新的家》後,就會懂得了如何面對自己急躁的脾氣;當看完了《山羊老師是怎麼回事》就知道了應該如何面對忽視和冷落。

孩子會明白如果自己亂發脾氣,就會交不到好朋友,就會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一起玩耍。當被小朋友冷落的時候,要懂得從自身上找原因,慢慢學會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

另外,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孩子入園難的問題,這套繪本不但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難關」,還能夠讓孩子擁有打敗挫折的自信和勇氣,做個內心強大的自己!

所以,當孩子逆反的時候,父母通過讀繪本就可以分析出孩子逆反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來引導孩子,不要總用命令的口氣與孩子鬥氣,要學會通過各種手段與孩子「鬥智鬥勇」。

榮獲「噹噹童書榜年度十大優秀原創獎」,《新京報》年度十大童書的《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圖畫書(1、2輯)》共2套,20冊,僅賣69元。

這是一套專門針對3-6歲幼兒性格培養關鍵期的逆商教育的系列繪本!每冊10個小故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第一個逆反期,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繪本中一共有20個主題,全面涵蓋了孩子在幼兒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還特別關注到孩子入園前後會經常面臨的問題,是家長育兒路上最得力的小助手。

通過閱讀繪本,可以提升幼兒與人相處的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每個幼兒必備的挫折教育繪本。目前全網已經累計銷量超過400萬冊!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

雙十一到了,家長們一定要記得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套這樣能提高情商和逆商的繪本喲!讓孩子可以輕鬆度過第一個叛逆期。

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可以勇敢面對任何挫折,不斷提高自己的逆商,強大自己的內心,在閱讀中得到更好的成長和進步。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在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父母給孩子的投資,將來會在孩子面對第二個、第三個叛逆期時得到良好的回報。家長早期的教育與陪伴,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比喊破喉嚨管用多了
    01孩子越管越叛逆?與其喊破喉嚨,家長不妨嘗試"魚缸法則"小恩是朱女士的兒子,也是家裡的獨生子。她告訴小恩,不讓他交這些朋友其實都是為了他好,為了他的前途著想,希望他能夠理解自己。小恩沒有接受朱女士的說法,而是將房門關起來,並跟她說:你根本不懂我。小恩的一句話讓朱女士感到生氣又無奈,只好大聲喊:"你給我出來,我是你媽媽,就得管著你!"不過任憑她喊破喉嚨,小恩也沒有回應。
  • 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比起喊破喉嚨式的管教,魚缸法則更有效
    前言:有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叫孩子吃飯時,他剛好在打遊戲,即便你喊破喉嚨,他就當沒聽見,一直在挑戰你的底線。當家裡孩子越來越難管時,家長也很無奈,因為打罵孩子又不捨得,不打罵又不聽管教。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真的是越管教,越叛逆。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起打罵教育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起打罵教育更管用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在孩子處於第一個叛逆期時,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加倍叛逆。孩子的3個叛逆期一、寶寶叛逆期——2歲左右在英語中有一個詞「terrible two」,用中文翻譯為「可怕的2歲」,專門用來形容2歲的孩子。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管用
    最近,我朋友那位3歲的「小祖宗」經常在家裡發脾氣。吃飯的時候,怎麼勸都不吃,玩的時候,喜歡把玩具撒在地上,也不管是否會傷到腳,家長一旦說他,就會開始哭鬧不止。帶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又總是喜歡欺負別人,一刻也閒不下來,像個「破壞者」。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第一個叛逆期:2~3歲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從2歲開始的,也就是育兒專家常說的「Terrible2」,由於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形成自我意識,會慢慢學會跟父母對著幹,比如媽媽讓吃飯,自己就不去,媽媽不讓幹什麼,孩子就會去幹什麼,因為這樣點燃了媽媽心中的怒火。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管用!
    談起叛逆期,人們會想到青春期,認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但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這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2~3歲:幼兒叛逆期——寶寶開始享受被認可被尊重的感覺。同時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比較弱,容易「鑽牆角」。常常為了反抗而反抗,是不講任何道理的。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需要度過很多重要的時期,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大人會覺得很難搞。叛逆期孩子的表現有經常摔東西、亂塗亂畫、故意把房間弄得凌亂不堪。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
    世間萬物,做錯了都可以重來一次,但是唯有教育孩子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如果父母錯過了那就真的無法再挽回。在養孩子的這條路上不僅孩子在成長,這也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常常跟自己唱反調,所以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自己就成了孩子嚴重的「暴躁父母」那麼不妨試試「魚缸法則」相信比你吼叫千句都管用。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
  • 孩子嚴加管教反而更叛逆?因為方法錯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
    一個人從小孩到大人的階段共經歷了三個叛逆階段:在2—3歲階段稱為寶寶叛逆期——在這個階段的寶寶意識到周圍人對他的認可,但思維運轉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他們常常因為想跟父母反抗而反抗,沒有一點道理可言。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在這三個時期中,父母應該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父母要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你吼破喉嚨還要管用。那什麼是"魚缸法則"?首先來看看孩子要經歷的三個叛逆期,然後再來告訴大家!孩子要經歷的三個叛逆期:1、第一次叛逆期:2-3歲此時的孩子,開始享受被認同、被尊重的感覺,同時,表現力和思維能力還比較弱,很容易「鑽牛角尖」,常常為了反抗而表現得無理取鬧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1、2~3歲2~3歲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還可以叫做孩子的自我意識成長期。當自家孩子成長到7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觀察孩子是不是有著「唱反調」的現象,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迎來自己的第二個叛逆期。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百句都有用
    所以說,不要過分管束孩子,不如試試「魚缸法則」,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孩子的叛逆期有哪些階段呢?「魚缸法則」你又知道多少呢?在這些階段,父母又該如何運用「魚缸法則」呢?美國心理學家,賀林渥斯將人的一生分為兩個無來由的叛逆期!第一階段是在3~4歲的時候,被稱作生理斷乳期,表現在愛破壞性地搗亂,見到什麼就砸什麼。第一個階段的叛逆期是由於孩子對外界的了解知之甚少,孩子想要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孩子的自主意識較強。
  • 3個叛逆期,家長善用「魚缸法則」,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聊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 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階段叛逆期。在孩子處於第一個階段叛逆期時,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加倍叛逆。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第二個叛逆期出現在6、7歲左右,也就是討狗嫌的年紀。第三個叛逆期就是青春期,從12歲開始幾乎要持續到18歲。6、7歲的時候,就是你不讓他幹什麼,他也會偷偷幹什麼。12歲以後你再想管也很難。所以針對三個叛逆期的孩子,無論哪個年齡段來說,硬碰硬都不是好方法。建議你家長善用「魚缸法則」!
  • 孩子越管越叛逆,試試用"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與其喊破喉嚨與孩子生氣,倒不如想想換一種教育方式,說不定能有更好的效果呢!&34;是《心理學故事》中收錄的一篇文章,故事講的是一名小男孩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父親公司裡的魚缸弄碎了,魚缸裡十幾條熱帶魚在地上苟延殘喘,為了解救這些小魚,人們把它放進了噴泉裡。直到兩個月後新魚缸運來,人們才想起從水池裡打撈出熱帶魚。
  • 孩子越管越叛逆嗎?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吼孩子更加管用
    這個法則是來自於一個這樣的案例,公司的老闆把魚放在魚缸裡面養著,可是幾年過去了,魚還是原來的體積,根本沒有長大。有一天,老闆的孩子不小心把魚缸打壞了,於是老闆直接把魚放在水池裡面養,奇怪的是魚竟然長大很多倍。這就是所謂的魚缸法則,用在教育上來講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
  • 孩子越大越叛逆,父母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打罵教育都管用
    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家長頭疼的,父母越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嘗試個遍。甚至有的孩子會不學無術,在管教上最讓家長感到無助。
  • 孩子越大越叛逆,父母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打罵教育都管用
    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家長頭疼的,父母越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嘗試個遍。甚至有的孩子會不學無術,在管教上最讓家長感到無助。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家長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有用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平時聽很多父母在一起聊天時,抱怨自家的「神獸」越來越不聽話,同時感嘆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真是天生的勞碌命。尤其是孩子的叛逆期讓家長聞之色變,那個曾經萌萌噠的孩子可能變得不聽話、暴躁,動不動就給父母臉色看。於是許多家長開始情緒失控變成「咆哮式」家長,變得面目猙獰。孩子沒有孩子的樣子,父母沒有父母的樣子,彼此互相折磨,好好的家整天被硝煙瀰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