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
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家長頭疼的,父母越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嘗試個遍。甚至有的孩子會不學無術,在管教上最讓家長感到無助。
這時的孩子更嚮往獨立和自由,生理和心理都處於巨大的變化。
寶寶叛逆期——2歲左右
2歲的孩子已經初步具有自我意識了。此時的孩子思維是單向的,這個時候的他們不會變通,不論他們同不同意家長對他們的要求,他們都會說「不」。這個時候的孩子會選擇用「不」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家長有所注意的話就會發現在家長給孩子說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一般都會一邊說著我不要這樣做,一邊還是會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
兒童叛逆期——6歲左右
當孩子到了6歲之後,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便開始飛速的發展。隨著他們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他們便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個時候的他們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給予一定的空間,父母要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你對孩子吼上一千遍要管用多了。什麼是魚缸法則呢?
「魚缸法則」
在美國某公司門口的魚缸中,有十幾條非常漂亮的熱帶魚,每條魚大約3寸長。2年的時間內這些魚的個頭並沒有變化,依舊是3寸長。直到有一天,董事長頑皮的兒子來找父親,將魚缸中的小魚抓出來,不小心打碎了魚缸,人們暫時將這些小魚放在院子中的噴泉裡。
過了2個月,人們去撈這些魚時,發現他們長到了1尺長。對於魚的突然長大,人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可能是因為噴水泉的水是活水,最有利於魚的生長;有的說噴水泉裡可能含有某種礦物質,是它促進了魚的生長;也有的說那些魚可能是吃了什麼特殊的食物。但無論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噴水泉要比魚缸大得多!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要想使孩子長得更快,更強,就一定要給它活動的自由,而不要讓它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魚缸。後來人們把這種由於給孩子更大的空間而帶來孩子更快發展的現象稱為"魚缸法則"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想要孩子更快的成長,家長就要學會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
如何打破魚缸讓孩子不再叛逆?
1、尊重孩子的興趣:家長不要一味地將成績放在嘴邊,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讓孩子擁有自主能力。
2、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讓孩子有自由支配空間的權利,享受自主權,不要總想著控制孩子。
3、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當孩子有自由成長的願望時,家長要學會給他機會,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才能讓孩子更快地成長起來,擁有獨立自理能力。
當然,家長的放手不代表放任和縱容,要在一定的限度內放手,重要的是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信任。
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引導者,而不是強制者。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孩子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