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做錯了都可以重來一次,但是唯有教育孩子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如果父母錯過了那就真的無法再挽回。在養孩子的這條路上不僅孩子在成長,這也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
在教育孩子時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很多第一次遇到的問題,當這些問題擺在父母面前的時候,他們也有感覺到有心無力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才能讓孩子和自己都稱心如意。
很多的家長都會陷入一個「怪圈」,就是越管孩子孩子越叛逆,孩子越叛逆就會更加的去嚴厲管教孩子。最後導致孩子變得更加的難以管教,誰的話都不聽。
有時候就會發現越不讓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孩子就非要去做,常常跟自己唱反調,所以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自己就成了孩子嚴重的「暴躁父母」那麼不妨試試「魚缸法則」相信比你吼叫千句都管用。
美國的一個公司大樓下,放著一個精緻的小魚缸,裡面放著十幾條大小相似的小金魚,非常的漂亮,每天進出公司的人都會把目光停留在這些漂亮的小魚身上。這些小魚仿佛知道自己受歡迎一樣,每天都奮力的在魚缸中盡情的表演。
就這樣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些小魚的個頭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依然還是像剛剛買來時一樣。
有一天董事長的兒子來到了公司,一眼就看見這些漂亮的小魚,就想去抓一條,結果不小心把魚缸碰倒了,小魚瞬間灑了一地,一個個都在地上翻跳著,人們趕忙把這些小魚撿起來,但是只有公司大門前的噴泉中有水,所以就這樣小魚兒們的家就安排在了公司門前的噴泉中。
但是讓人非常意外的是,在魚缸兩年時間沒有長大的小魚,在噴泉中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比之前大了一倍,很多人都說噴泉的水是活水,利於它們的生長,有的則說噴泉水中含有一些什麼礦物質之類的。但無論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噴泉要比魚缸大得多!
其實孩子就像這些小魚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肯定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就把孩子局限在那個小空間裡那麼孩子只會和在「魚缸裡的小魚」一樣沒有什麼變化。當你真正的把孩子放回到他們應該在的位置時,你會發現孩子正在以你肉眼可見的速度去成長。
所以我們一定要「打破魚缸」讓孩子不再叛逆!
一、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
「中國式教育」就是把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部一手操辦,從來不去問孩子的意願和想法,只要大人喜歡他就覺得孩子肯定也喜歡。所以一定要學會去讓孩子自己做主,讓他也學會為自己的選擇去承擔後果,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這都是讓孩子快速成長的方法。
二、給孩子自己的私人空間
很多家長就覺得孩子是因為我才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就是我的所有物,我說什麼他就要聽什麼。但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因為你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你就要去掌控孩子的所有事情,那樣孩子不叛逆才怪。
尤其是孩子慢慢的長大了以後,他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那是個只屬於他自己的空間,他可以在哪裡去好好地放空自己,去緩解屬於他自己的壓力,所以當孩子說一些東西媽媽不可以碰時,那麼作為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堅決不去碰孩子的隱私。
三、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之所以會和自己的父母頂嘴,吵架是因為父母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所以才會和父母去頂嘴。
所以當自己的意見和孩子的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一定要坐下來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談一談,去認真的聽一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並且要讓孩子知道出了事情或者問題時大聲的吼叫和生氣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只有找到方法,這件事情才能有好的結果。
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其實也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沒有人生來就知道怎樣做好一位父母,所以我們都需要去學習,需要把自己還原成一粒種子,讓自己重新成長,在面對孩子時放下威嚴,去和孩子平等相處;放下完美,和自己真實相處。
其實,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要不斷地修剪自己生命的枝葉,最終圓滿自己的人生,實現與孩子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