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喊破嗓子有用!

2020-12-15 家有二寶育兒經

寶寶出生後只有前三個月是安靜的。這也只是相對安靜,因為他們此時不是那麼的叛逆和不聽話。可能一天中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所以我們覺得其實寶寶還是挺好養。

但一到四五個月寶寶會爬或者是開始坐著的時候,此時他們每天的睡覺時間短了,更多的時間就用來"折騰"我們了。但此時寶寶也還是比較安靜的,因為他們並不叛逆。但等到寶寶兩歲的時候,這就不一樣了,我們的世界或許就從此"崩塌了",因為寶寶徹底開始自己的第一個叛逆期了。每天他們掛在嘴上的兩個字就是"我不"。真的很難,孩子叛逆,我們越管越嚴。這可咋辦?

陸遊曾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寶寶越管越叛逆,我們怎麼做?或許正面管教不管用,我們可以試試反面,逆流而上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用的法則。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期望效應。針對寶寶的這些壞行為,應該會有很好的糾正效果。

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簡單來講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做羅森塔爾效應或者是期望效應。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羅森塔爾此時編造了一個歷史性的謊言。並且詳細情況也告訴了校長。他選擇了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之後帶他們做實驗,最後告訴這些學生他們的實驗成績是非常優秀的。預測他們以後一定會成為社會非常成功的高層人士。

這些學生聽到自己的結果後非常開心但也非常驚訝。但實驗結果就在那兒,他們不得不信。回到教室後,教授也告訴了這些學生的老師一定要在上課的過程中把他們當成"天才"對待。讓學生和老師都能達到實驗結果的預期。最後這些學生全都考入了比較優異的大學,而且有的孩子非常成功。不得不說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喊破嗓子有用!

當孩子叛逆鬧情緒時,我們此時責罵孩子就已經默認了他們沒有達到我們心目中那個目標。所以此時我們可以靜下來,好好和孩子談一談。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期待,看看他們會不會朝著我們理想的那個方向努力。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這樣做。

1、讓孩子平靜下來

當寶寶開始大哭或者鬧情緒時,此時我們可以先讓寶寶安靜下來。我們可以對他們說:"媽媽知道你想怎麼做,媽媽理解你。"此時孩子聽到這裡,就會明白其實我們是理解他們的,但理解並不代表支持。所以我們此時要先讓孩子安靜下來,給他們在心理上營造一種可接納的環境,為我們和寶寶的下一步對話提供基礎。

孩子越管越叛逆。最好的教育,都是在生活的點滴裡。聆聽、交流是每個家庭都消費得起的教育!請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小編這裡給大家推薦《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一套書共10冊,12個成長主題,幫助2-6歲孩子養成自理懂事得好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

通過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孩子。讓孩子富有愛心、更有勇氣,敢獨自睡覺,不抗拒洗澡、知道醫生不可怕,會讓自己很健康等。父母無需「硬碰硬」的對抗,也能讓寶寶乖乖聽話。

2、談談自己對寶寶的期望

此時寶寶或許已經完全安靜下來了,情緒不再是那麼地激動了。此時我們就可以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我們可以對寶寶說:"媽媽一直覺得你是一個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第一時間冷靜下來的好孩子。但今天媽媽看到了你哭鬧和撒潑。但媽媽會一直相信你就是我心中的那個理想的樣子。寶寶加油。"

此時孩子聽到我們說這些,如果他們此時有悔改或者是羞愧的表情,那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寶寶會按照我們期望的樣子發展,但此時寶寶如果沒有這些表現,那麼大概說明我們的期望是沒有用的。我們還需要進行第三步的談判。

3、讓孩子選擇

此時我們可以讓孩子選擇,可以說:"寶寶你是想繼續發脾氣呢?還是要冷靜下來自己分析自己的問題呢?"另外我們也可以給寶寶申明自己的原則。有些事情我們是堅決不同意的。所以我們要讓寶寶自己選擇?我們要相信寶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寫給父母在教育的路上,我們一直相信也一直探索。但對寶寶的管教真的是很難。我們要做到優秀不容易,只能慢慢地去吸收和探索,力求自己做到合格,使得寶寶可以優秀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喊破嗓子有用
    但此時寶寶也還是比較安靜的,因為他們並不叛逆。但等到寶寶兩歲的時候,這就不一樣了,我們的世界或許就從此&34;,因為寶寶徹底開始自己的第一個叛逆期了。每天他們掛在嘴上的兩個字就是&34;。真的很難,孩子叛逆,我們越管越嚴。這可咋辦?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比喊破喉嚨管用多了
    01孩子越管越叛逆?與其喊破喉嚨,家長不妨嘗試"魚缸法則"小恩是朱女士的兒子,也是家裡的獨生子。小恩沒有接受朱女士的說法,而是將房門關起來,並跟她說:你根本不懂我。小恩的一句話讓朱女士感到生氣又無奈,只好大聲喊:"你給我出來,我是你媽媽,就得管著你!"不過任憑她喊破喉嚨,小恩也沒有回應。
  • 孩子越管越叛逆,是秩序敏感期到了,方法不對父母喊破喉嚨也沒用
    在英語裡面,有一個詞語叫做「terrible two」,意識就是「糟糕的兩歲」。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有孩子的父母,已經大概能猜到,這個詞語就是用來形容孩子的。可以理解為,2歲左右的孩子很讓父母心煩,而且越管越叛逆。孩子越管越叛逆,是秩序敏感期到了養育過孩子的父母,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 家長越罵,孩子越叛逆?學會3種引導方式,比喊破嗓子都管用
    「吼罵式」教育不可取,越吼孩子越沒出息,正確的引導很重要「這麼簡單的題目都能錯?你是怎麼學的?」「都說了要把飯吃乾淨,怎麼又剩這麼多?」「寫完作業了嗎?又開始看電視了?」相反地,責罵反而會激起大多數孩子叛逆的心,只會激化親子矛盾。事實證明,「大吼大罵」是很難達到教育效果的。家長越罵,孩子越叛逆?學會3種引導方式,比喊破嗓子都管用第一:三連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先冷靜下來,仔細想想這三個問題:「管教孩子的核心是什麼?」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管用
    當這些問題擺在家長面前時,他們也會感到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和自己滿意。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叛逆,對他們的管教就越嚴厲,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教,誰的話也不聽。這是孩子在叛逆時期的正常表現,只要家長進行科學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孩子一定會成功地度過這段早期的叛逆期,將來會成長得更好。有時候你會發現,你越是不讓孩子做某事,孩子就會不得不去做,而且經常和自己發生矛盾。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
    很多的家長都會陷入一個「怪圈」,就是越管孩子孩子越叛逆,孩子越叛逆就會更加的去嚴厲管教孩子。最後導致孩子變得更加的難以管教,誰的話都不聽。,常常跟自己唱反調,所以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自己就成了孩子嚴重的「暴躁父母」那麼不妨試試「魚缸法則」相信比你吼叫千句都管用。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管用!
    我相信非常多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遇到過孩子「管不服」的情況。他們讓孩子關電視睡覺,說第一次沒聽見,第二次撅嘴,第三次磨蹭說條件。家長們不得不耗盡耐心責罵他們一頓才管用,但孩子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去這樣做的。他們還在生悶氣,叫他吃個飯,比上天堂還難.孩子「不聽話」,越說越叛逆。
  • 李玫瑾教授:你越管,孩子越叛逆?建議家長試試皮格利翁效應
    李玫瑾教授曾經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孩子放學回來,你讓他站住,他站住了,這就不叫叛逆。你叫他站住,他不僅沒站住,而且還進了自己屋,把自己的房門關上,這時候孩子就是進入了叛逆期。小張的孩子今年就遇上了與眾多孩子相同的情況。孩子進入到青春期後,就開始與父母在思想上作鬥爭。
  • 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教育孩子的3個好辦法,比吼破嗓子都管用
    經常有家長朋友向我吐槽,說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從小到大沒讓孩子吃過一點苦,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最後卻養出一個「白眼狼」,處處跟父母對著幹,完全是給自己培養了一個仇敵,家長們的疑惑統統指向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管得越多,孩子越叛逆?今天我們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你越催,越罵,孩子越叛逆!用這1招,專治青春期孩子不服管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會發現,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家長什麼都想管,而孩子什麼都不服管。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家長不要扯嗓子硬喊了,來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
    ,就是孩子長大後知道頂嘴了,每次小冰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總是有話說。,從原來的安靜寶寶,變成了現在的叛逆寶寶,家長說什麼都要頂著幹。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如果是和孩子扯著嗓子喊是沒有用過的,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聽不進去的,可能家長的大嗓門會嚇到孩子,甚至是嚇哭孩子。但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孩子不知道你為什麼生氣,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有什麼不妥,更不知道你對他吼叫,是什麼原因,想讓他怎麼改正。
  • 孩子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文|秘籍君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受,自己整天嚴管孩子,但越罵孩子越叛逆。而身邊其他家長,不怎麼管孩子,只是偶爾讚美孩子幾句,孩子就乖巧聽話,讓人特別省心。因此,好多家長都感覺對孩子管教越多,越適得其反,不怎麼管教的,孩子反而越長越優秀。那麼,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叛逆呢?「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 孩子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受,自己整天嚴管孩子,但越罵孩子越叛逆。而身邊其他家長,不怎麼管孩子,只是偶爾讚美孩子幾句,孩子就乖巧聽話,讓人特別省心。因此,好多家長都感覺對孩子管教越多,越適得其反,不怎麼管教的,孩子反而越長越優秀。那麼,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叛逆呢?「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 超限效應:你越嘮叨,孩子越叛逆,父母要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文丨耿倩倩(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對於孩子來說最怕的恐怕就是父母的嘮叨,對於家長來說常掛在嘴邊的也正是那幾句嘮叨。小剛是個初中生,平常小剛媽媽特別喜歡嘮叨。有一次小剛和同學約著去踢球,但是因為天氣太熱,小剛不小心把自己的短袖落在球場了,回家之後,小剛媽媽就開始嘮叨:「衣服都能落在球場,你真行!」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需要度過很多重要的時期,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大人會覺得很難搞。叛逆期孩子的表現有經常摔東西、亂塗亂畫、故意把房間弄得凌亂不堪。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旅途中父母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和障礙,而在這些障礙中,孩子的叛逆期是讓父母最頭痛的了,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其實,孩子叛逆期,只不過是大人給孩子的一個概念,對孩子來說就是成長的標誌而已,如果父母能夠正確的理解孩子叛逆心理背後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成長,你就不會因為孩子叛逆而感到煩惱了。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百句都有用
    孩子的叛逆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呢?當孩子認為自己可以獨立飛翔時,做父母的總是怕自己的孩子在獨自飛翔的過程中受傷,所以,父母總是喜歡把孩子緊緊掌握在自己手中,給孩子制定各種條條框框管束孩子。我們的父母總是不明白這些道理,他們認為管得越嚴格,孩子會越乖。然而,事實是孩子想要更多的自由空間。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我記得我有大寶那頭幾年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內心戲都是:「這小東西,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嗎,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我能慣著你嗎!」結果我越是嚴厲地管他,他越叛逆,似乎就是想要跟我作對。其實怪我當時不懂,孩子只不過是進入了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