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臺灣不肯正視大陸實力?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27日發表社論說:臺當局「國防部長」馮世寬在「立法院」提出4年期總檢討(QDR),指導方向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他解釋「要具備多重、多方、多能力戰備,利用潛艇、戰鬥機和飛彈,阻止大陸登陸臺灣」。但臺軍有多少力量實現「嚇阻」?代價為何?社會能否有效支援?民眾是否有共識呢?

  且看蔡當局防務自主政策的進展,臺當局「國防部」大力推進飛機自造、艦艇自造,展現自主防衛的決心;蔡英文更親登潛艦宣示自造潛艦8年下水、10年成軍。蔡英文信心十足,但實質上困難重重。臺灣海軍造船發展中心組成7人小組密訪歐洲4國,希望獲取潛艦外殼建造授權,卻連遭拒絕。至於飛機部分,雖有進展,但局限於高教機計劃,且周期甚長,預計到2026年才會完成交機。至於所謂匿蹤戰機研發,恐怕只是意願表達,距離可行計劃出爐還非常遙遠。

  武器裝備當然重要,但防務更真實的難題在部隊軍紀廢弛及兵源不足。近年來臺軍屢現醜聞,吸毒事件頻傳,讓人管窺臺軍內部混亂不堪的冰山一角。至於武器操作規程執行不嚴格就更是所在多有,先有雄三誤射事件,日前又發生飛彈快艇海上撞及娛樂漁船,造成遊客驚恐事件。不僅如此,臺軍形象受創,年輕人不願從軍,基層軍官缺員嚴重,軍事學校為了避免招生不足,不惜調降學測分數,更形惡化基層軍官素質,無能軍官領導下的士兵豈能作戰。部隊軟體問題不改善,大肆擴增預算提升硬體武器裝備也難發揮應有戰力,反而提高風險災難程度。

  但臺當局和島內民間社會並未正視危機,究其本源,在多數人認定一旦臺海有事「美國會提供支援」。但美國智庫學者指責這是「免費搭車」心態,川普總統也宣示,要美國提供保護必須付費。何況美國內部對是否應為臺灣不惜與大陸對抗一事,始終存在分歧,美國民意對此支持度也偏低。雖然美國不斷提升與臺灣軍事合作的水準,但並不意味美國會願意與大陸兵戎相見。所謂美國的戰略保護,雖然非常重要,但也愈來愈不可靠,臺灣又豈能將自身安危寄托在美國身上?或者說,即使要依賴美國的支援,前提也是自己有足夠的自主防衛能力,且有充足的經費提供保障。美國宣稱要提升對臺軍售,金額達10億美元,不談對臺灣安全的實質助益,臺當局已準備編列兆元(新臺幣,下同)基礎建設特別預算,300億元軍費從何而來?

  對臺灣來說,這些思維都不現實。實現安全保障的唯一策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透過兩岸和全球兩個連結,讓大陸放棄武力攻臺的戰略選項,願意接受和平協商解決兩岸問題。首先,兩岸交流應該繼續推動,並真正建構兩岸一家親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和平與否,取決於大陸在實現統一進程中,是否認知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仍在,只要有機會實現和平統一,兩岸關係就處在正向軌道上,大陸自然就沒有使用武力的動機,畢竟軍事衝突損人亦不利己,且與大陸當前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戰略基調不符,大陸並不希望輕啟戰端。如果臺灣能夠照顧到大陸有關兩岸「一中」的核心關切,且能推動兩岸交流的繼續深化,臺灣自然沒有「武統」的疑慮。

  臺灣所能做的就是通過與大陸乃至世界各國合作,讓大陸認識不能使用武力,也不需要使用武力來解決兩岸問題。如果能夠實現,就不必再糾結於如何完善防務戰略,更無需空耗公帑提升軍備,有限的資源就可以投入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進一步提升臺灣的吸引力,反過來又可繼續消除大陸「武統」的必要性,構成一個正向循環,這才是臺灣發展的最佳選擇。

  全世界都在認真評估中國大陸國力與軍力的成長,並謹慎因應,唯獨臺灣不怕別人所怕,異哉!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讓大陸正視所謂「政權」國臺辦:你內心如何正視的?
    導致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受阻,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受到衝擊,導致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受到損害的原因和責任何在,大家都很清楚。安峰山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促進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一條正確道路。而要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就在于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
  • 國臺辦:蔡英文內心如何正視所謂臺灣「政權」問題?
    國臺辦:蔡英文內心如何正視所謂臺灣「政權」問題? 2016年10月12日 10:39: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2日北京訊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12日表示,大陸方面在兩岸問題上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
  • 解讀:為什麼臺灣有口罩卻一片口罩都不肯給大陸?
    在幾天前蔡當局卻下令禁止向大陸出售口罩,這個命令一經傳達就引起了輿論的熱度,甚至讓一些政客們開啟了論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近幾日日本民間所組織的愛心捐贈活動,向武漢捐贈100萬個口罩,並且第1批已經到達了成都,加急送往武漢。臺灣的口罩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明令禁止支援大陸口罩,民進黨這樣的做法明顯讓對抗疫情都要捲入到政治當中,以後兩岸關係將會怎樣發展呢?
  • 臺灣青年:大陸的整體情況是全世界最好的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2010年,我從臺灣來到浙江,尋求發展機遇。10年來,我看到了浙江的飛速變化,浙江也見證了我和樺桐集團的成長和發展。」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杭州樺桐家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明運如是說。
  • 從全世界來看,臺灣經濟達到了什麼水平?
    要知道,臺灣總人口只有2000多萬,能夠達到這樣的經濟體量實屬不易。人均GDP從人均GDP來看,臺灣具有很大的優勢。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人均GDP達到2.59萬美元,已經達到初等發達經濟體水平。江浙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江蘇人均GDP為1.8萬美元,浙江為1.58萬美元,都不及臺灣。所以,臺灣的人均水平依然處於很高的位置。放到全世界來看,臺灣人均GDP屬於中等水平。一般來說,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屬於全球初等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屬於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4萬屬於高度發達國家。
  • 蔡英文首次"雙十"演說無改變 還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
    她還呼籲中國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正視臺灣人民對民主制度的堅定信仰。蔡英文發表首次「雙十」演講(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慶典現場:「各唱各的調」今天上午,蔡英文在「總統府」接受來訪外賓致賀。據統計,今年出席活動的各國慶賀團共有347人。
  • "大陸最大臺灣民宿預定平臺"創始人:把臺灣民宿模式推向全世界
    中新網上海6月25日電 題:「大陸最大臺灣民宿預定平臺」創始人張志傑:把臺灣民宿模式推向全世界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將臺灣最具「本土味道」的民宿帶入大陸市場,自在客顯然不是最早的,不過卻是做得最大的。
  • 蔡英文叫囂「全世界都會支持臺灣抗拒大陸壓力」 國臺辦回應
    海外網4月10日電10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日前蔡英文在社交平臺和媒體提出所謂「堅持主權」的論調,還聲稱「全世界都會支持臺灣抗拒大陸壓力」。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基本準則,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更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 民進黨高調宣稱:現在全世界都重視臺灣
    近日於臺灣地區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臺灣地區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就高調的表示,現在的臺灣在國際上的重要程度在上升,相較於此前的「角落生物」,現在的「全世界都重視臺灣」。甚至還將臺灣地區與以色列、新加坡兩個主權獨立國家相提並論,並且大言不慚的表示臺灣是解決大陸方面崛起的關鍵所在。
  • 臺灣除了說大陸啥啥不好,還會別的嗎?
    大陸4款疫苗,已拿到約16個國家的近5億劑合約,可望佔全球一成五至兩成市場。臺灣何時能打疫苗未定,民眾都很急。如果在大陸工作、居住的臺灣人能就近打疫苗也是好事,但臺灣官方並不認可此舉。首先,臺灣官方一直拒絕使用大陸疫苗,也憑空質疑大陸疫苗。
  • 臺灣高校「畫地為牢」 大陸其實早已超車?
    郭位    昨日,臺灣海基會舉辦「臺生座談聯誼活動」,邀請在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與臺當局相關官員座談。即將在山東大學就讀的臺灣學生吳俊緯坦言:「其實我覺得大陸大學會比較有競爭力,未來的發展性會更好一些。」    昨日出席的在陸臺生約50名。
  • 各國歡呼大陸遊客到全球旅遊「大爆發」!為何臺灣只有眼紅的份?
    今年註定是個特殊的年份,自大陸2008年開放赴臺觀光以來,至今已滿10年。大陸赴臺旅遊人數也是年年水漲船高,2015年甚至達到了創紀錄的418萬人次。之後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連續兩年出現斷崖式滑落,如今已銳減到270萬多人次,足足減少了140多萬人次。讓全世界都垂涎三尺的是,中國有破億的出境旅遊人數,單單2017年中國大陸就有1.3億人次出境旅遊。而同期去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只剩下可憐巴巴的200多萬,只佔大陸遊客出境遊總數的2%。
  • 今年元旦全世界最虛偽、最裝腔作勢的新年談話出現了
    「四個必須」指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等,「三道防護」指兩岸交流需建立「民生安全」、「信息安全」和「民主」三道防護網。所有大陸分析人士都認為,蔡英文的態度朝著向深綠方向靠攏,退了一大步,她的新年談話已經接近了陳水扁時期的「一邊一國」論。究其原因,「九合一」選舉慘敗後,蔡英文當局飲鴆止渴,看來要用加強操弄兩岸議題延續政治生命。
  • 對大陸出口依賴度高達46%,專家:臺灣離不開大陸市場,時間籌碼不在
    龐建國說,經濟規律不會因為政治操弄而轉彎,數據告訴臺灣:臺灣離不開大陸市場,若大陸能持續維持全世界經濟增長強勁的勢頭,時間籌碼掌握在大陸手上,大陸不會因此而改變對臺的態度,要展開高層級對話
  • 民進黨不肯告訴民眾的真相,蔡英文給這代臺灣人留下怎樣的傷痕?
    編輯:晨星在李登輝時期,將臺灣歷史教科書徹底攥改,這也使得新的一代臺灣人成長的過程中徹底將臺灣和大陸分開看待,甚至有不少臺灣青年認為臺灣是臺灣,大陸則是大陸。而到了蔡英文這裡,更是推進了「臺獨」進程,將大陸人直接劃分到「外國人」這個行列中去。可蔡英文以及民進黨根本沒有看到的是,臺灣不可能「獨立」,臺灣永遠都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如果臺灣在「獨立」的道路上走得離大陸越來越遠,那就是逼著大陸對臺進行「武統」,屆時只會讓臺灣民眾接受時更痛苦。
  • 蔡英文當局何以一片口罩都不肯給大陸?
    大陸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臺灣卻因為蔡當局24日下令口罩禁止外銷一個月,掀起政治論戰。對比日本民間發揮愛心所捐贈的100萬個口罩25日已抵達成都緊急轉送武漢,臺灣口罩產能供應充足,卻針對性的禁止出口馳援大陸,民進黨當局連抗疫都要染上這麼強烈的政治色彩,後續兩岸關係堪憂。
  • 大陸小夥實力怒懟臺灣媒體,句句扎心!網友:瞎說什麼大實話
    大陸小夥實力怒懟臺灣媒體,句句扎心!近日,臺灣媒體街頭採訪大陸遊客,遭大陸小夥靈魂拷問。這段視頻在微博上廣泛傳播,不少網友直呼「痛快」、懟得好!「有些司機跟我說,臺灣還停留在二十多年前,政客整天就鬥,不幹實事。」他補充道。而作為臺灣地區主要城市之一的高雄,楊先生稱,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也就跟大陸三四線城市水平差不多」,消費水準也相對較低。至於為什麼要拿臺灣跟柬埔寨一起說事,楊先生表示,自己對柬埔寨沒有惡意和偏見,雖然感覺該國經濟有待發展,但旅遊體驗還是不錯的,尤其推薦吳哥窟。
  • 大陸開始出手 臺灣徹底慌了!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分析道,對大陸而言,爭取到巴拿馬是一場雙重勝利:一方面和巴拿馬這個控制著全世界5%貿易貨運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另一方面,削弱了臺灣的外部支持。老牌「臺獨」分子沈富雄稱,巴拿馬是臺灣原本21個「邦交國」中,唯一算是「中等實力」的國家,在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11個「友邦」中具有領導地位,現在「老大先跑了、小弟還不跟進嗎?」
  • 臺軍退將警告蔡英文:大陸有太多資源與手段輕鬆解決臺灣問題!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我們中國的臺灣省,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及任何力量都無法把寶島臺灣從祖國的懷抱割裂出去!全世界都能清楚的看到,今天的我們大陸有絕對的能力與實力、充足的資源與選項、堅定的意志與決心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 一片都不肯給大陸,蔡英文又慷慨捐1000萬個口罩給其他地區
    蔡英文今天(1日)宣稱,臺灣會積極加強與全球各地區的防疫合作,絕不能袖手旁觀,將提供口罩、技術、藥物協助。 她宣布,臺灣將捐1000萬個口罩給美國、歐盟等疫情嚴重地區的醫療人員。其中,給美國200萬片、歐盟國家700萬片、所謂的「邦交國」100萬片。 一片都不肯給大陸,島內民眾也用量緊張,卻慷慨外捐歐美。一時間,口罩問題再次引起島內網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