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大陸的整體情況是全世界最好的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2010年,我從臺灣來到浙江,尋求發展機遇。10年來,我看到了浙江的飛速變化,浙江也見證了我和樺桐集團的成長和發展。」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杭州樺桐家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明運如是說。

1988年,謝明運的父親來到浙江創業,隨後創立樺桐集團;2010年,在樺桐集團準備上市之際,謝明運也來到浙江,由此開始了年輕一代人的創新發展之路。

謝明運在工廠。受訪者供圖

「當你有一個創新創業的想法,浙江政府會積極支持,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和幫助;但在臺灣,有些地方政府或民間團體會先對想法進行探討研究,再給予回復。」謝明運說。

「但機會是稍縱即逝的。」謝明運直言,「等到他們告訴你這個事情可以做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機。」

在謝明運看來,長三角地區可以算是大陸發展最好的地方之一,有著良好的政策營商環境。這兩年,浙江的臺商明顯變多,也是因為感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

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地員工的回歸成為樺桐集團亟需解決的大問題。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上,浙江政府的做法也讓臺胞臺企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樺桐集團家具展示。受訪者供圖

謝明運回憶,當時,基本整個桐廬縣都在為企業的復工做準備。為接回外地員工,桐廬縣領導、人大代表等主動作為、積極協調,最後從桐廬派出復工大巴,把工人全部接回。

「我還記得是3月21日那天,接著員工的大巴回來了,車上一下子下來六、七十名員工。」謝明運說,「那一刻,我真的能感受到什麼叫服務型的政府。」

謝明運直言,其父親剛來大陸創業時,選擇浙江是因為這邊是人口流入大省,招工容易。但是現在,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配套豐厚的政策福利,讓臺胞臺企在浙江發展真正吃下了「定心丸」。

「來浙江的這10年裡,我發現,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謝明運說,新事物的不斷推出,讓他深刻感受到大陸的創新速度。另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有浙江人的敢闖敢拼精神。

「在臺灣,創業者的特點是先看看自己口袋裡有多少錢,再決定做什麼事;但是浙商非常善於尋找機遇並牢牢抓住機遇。」謝明運說,樺桐集團紮根大陸,能夠不斷實現創新突破,和大陸的發展勢頭密不可分,「如果企業想要在大陸紮根,就要跟得上這邊的發展步伐,一起進步。」

「現在,我們一家人,我的妻子、兩個孩子,都定居在杭州。至於孩子的未來,我覺得還是要留在大陸,畢竟大陸的整體情況,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謝明運說。(完)

相關焦點

  • 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當天於北京舉行的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上,陳文成和楊品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被主持人稱為「全大陸體能最好的臺青」的陳文成,在疫情期間是個大忙人。自2月4日起,他就主動參與到所在社區的防疫工作中,一做就是4個多月。彼時,陳文成的妻子正有孕在身。
  •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跨海尋夢 機緣無限
    跨海尋夢 機緣無限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本報記者 孫立極 陳曉星「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10月8日,一場名為「走大路,通大陸——臺灣青年2017圓夢工程」的互動座談會在臺北舉行。多位青年臺企代表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為題,與在場的臺灣青年分享了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及創業就業經驗。座談會由臺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中華青年創業聯誼會共同主辦。活動召集人張凱鈞介紹,此次特別利用大陸「十一」假期,召集幾位從大陸不同省市回來的臺灣年輕人現身說法,希望給臺灣年輕人一個客觀了解大陸就業、創業環境的機會。
  • 跨海尋夢機緣無限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
    跨海尋夢機緣無限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  本報記者孫立極陳曉星  「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10月8日,一場名為「走大路,通大陸——臺灣青年
  • (兩岸關係)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當天於北京舉行的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上,陳文成和楊品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被主持人稱為「全大陸體能最好的臺青」的陳文成,在疫情期間是個大忙人。自2月4日起,他就主動參與到所在社區的防疫工作中,一做就是4個多月。彼時,陳文成的妻子正有孕在身。
  • 一位臺灣青年的自述:從臺灣到大陸,尋求發展機遇與空間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杭州11月9日電(記者 施紫楠)「2010年,我從臺灣來到浙江,尋求發展機遇。10年來,我看到了浙江的飛速變化,浙江也見證了我和樺桐集團的成長和發展。」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杭州樺桐家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明運如是說。
  • 臺灣青年邂逅「大陸阿里山」
    生於1983年的臺灣青年陳濂豐,15日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對接活動中,以《吾心安處是故鄉》為題,和大家分享「臺灣青年與『大陸阿里山』」的故事。  陳濂豐出生於臺灣南投一個制茶世家,此前在臺灣經營制茶廠。2015年,懷著對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福建龍巖漳平的憧憬,他偕妻帶子來到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
  • 楊祖珺:用文化彌合臺灣青年對大陸認知的「時差」
    楊祖珺:用文化彌合臺灣青年對大陸認知的「時差」 2017-12-12  原本也打算赴美留學,楊祖珺因緣際會進入了《夏潮》雜誌社工作,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洗禮,也了解了當時大陸的發展情況;受到李雙澤等民歌運動奠基者的影響後,她響應「唱自己的歌」的號召。  「《少年中國》《愚公移山》《送別》這些歌對我影響很大。唱歌不僅是娛樂消遣,更是自我文化表達。『唱自己的歌』代表了文化覺醒,既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繼承,也是對一味西化的反對。」她說。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2020年12月09日 08:39:00來源:新華網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  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始於情懷,但不止於情懷。」
  • 大陸:臺灣青年的創業新選擇
    江蘇省臺辦交流處副處長王豔介紹,這是該省首次舉辦類似活動,也是目前大陸對臺青年創業交流活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加人數近80人。其中,有已成功組建創業團隊的臺灣學生,也有對創業躍躍欲試的大陸青年,還有在美國哈佛學習的浙大博士等,王豔說,「營員普遍來自清華、臺大、臺灣清華等名校,含金量非常高」。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對於兩岸關係,很多臺灣青年們也有話說。11月27日,海外網舉辦第23期金臺沙龍活動,邀請了四位在大陸學習、工作的臺青,聽他們講了講與大陸有關的故事。作為臺灣青年,你們對中華文化到底怎麼看?張立齊:我讀大學時開始參與兩岸交流,這重塑了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重塑我對國家、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我們要多鼓勵臺灣青年「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多到大陸看一看。現在兩岸交流活動非常豐富,我接觸的很多臺灣青年,來了一次就有很大的心理震撼。
  • 不負青春 踏夢前行——臺灣青年大陸追夢啟示錄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不負青春 踏夢前行——臺灣青年大陸追夢啟示錄  新華社記者  兩岸交流的澎湃大潮中,青春不缺席。臺灣年輕一代正越來越多跨過海峽,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今年,陳亞妏獲得「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這麼短時間收穫這麼多,這是待在臺灣不能設想的。」她說。
  • 職派攜手臺灣青年交流協會,共建臺灣高校學子大陸實習就業孵化器
    魏錸先生受邀赴臺探討「兩岸青年實習就業問題」隨著國臺辦越來越多臺灣學子赴大陸就創業利好政策的出臺,加強兩岸高校畢業生職業交流、協助臺灣大學生赴大陸就創業,成為新的兩岸交流熱點。 與此同時,對海峽對岸的臺灣學生而言,受限於近年來島內整體經濟發展趨緩,民眾薪資常年停漲,赴大陸就業成為了越來越多同學的選擇。
  • 臺灣青年赴大陸就業意願增強
    「與臺灣相比,大陸發展速度快得多,雖然臺灣有『小確幸』,但我希望接受挑戰,找到更好的自己。」潘建維說。臺灣政治大學學生黃博暉也表示,願意考慮赴大陸的工作機會,主要是想在大陸高效率的競爭環境和氛圍中提升自己,而不是滿足於安逸的環境。臺灣師範大學楊姓學生等表示,大陸發展迅速,有些行業薪資待遇較高,大陸方面最近又出臺了許多幫助臺灣青年前去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
  •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何建峰/中國臺灣網 2018-06-03 21:08
  • 何亮亮:臺灣青年開始看大陸節目
    據臺灣今周刊報導,在世界各地紛紛搶奪數碼電視主導權的今天,臺灣的數碼電視普及率只有6%,遠遠低於中國大陸的47%和香港的100%,在全球排名上靜陪默坐,跟柬埔寨差不多,因此臺灣青少年躲在房間觀看的是中國大陸的網絡電視PPS,小朋友喜歡的卡通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也是中國大陸製作的。
  • 這群臺灣青年為何選擇留在大陸?
    應對挑戰最好的方法,就是迎難而上。只有經歷過挑戰的夢想,才更有現實意義。」這是他經歷疫情之後的感悟。13年前來廣州的臺灣青年鄭明嘉也經歷了很多挑戰:銀行卡怎麼辦?手機卡怎麼辦?房子要租在哪裡?此後8年,鄭明嘉走了許多彎路。「臺灣青年到大陸,單打獨鬥真的不行」,鄭明嘉想到了「抱團取暖」。
  • 獨家發聲:臺灣青年樂見未來到大陸創業成為一種趨勢
    央廣網梅州3月13日消息(記者劉傑)雖然一個「變」字精確概括了去年以來兩岸關係走勢,但兩岸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與大規模頻繁的民間往來卻始終未變,其中,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就選擇來到大陸尋求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 「阮的日誌——臺灣青年大陸職場研習體驗周」分享會舉行
    (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北京訊 (記者 尹賽楠)今(1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好臺灣網舉辦了「阮的日誌——臺灣青年大陸職場研習體驗周」活動分享會。 臺灣學生代表李蕙君說,很幸運在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能夠參加你好臺灣網所舉辦的這次「臺灣青年大陸職場研習體驗周」活動。它讓我們能夠提前接觸職場環境,可以了解有興趣的企業中的工作樣貌,甚至深刻地去體會這份工作的酸甜苦辣。
  •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2012年10月26日 00:2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最近大陸這些事兒,臺灣青年怎麼看?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期,他希望與臺灣青年共同攜手推動兩岸經濟快速平穩發展,使兩岸經濟發展的福利惠及每一位臺灣同胞的工作和生活。講座結束後,與會臺灣青年展開熱烈討論。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講座進一步了解了大陸在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推出的政策措施。他們希望臺商借力「供給側改革」政策和「一帶一路」戰略,尋求兩岸經濟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