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2020-12-23 騰訊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陳舒、查文曄)20日的首都賓館錦雲廳內,來北京十年頭一回沒能回臺灣過年的陳文成,和本計劃帶父親在北京體驗大陸年味的楊品驊不期而遇,他們笑言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雖「都沒能看到大陸的廟會」,但卻親身體會到「兩岸就是骨肉天親」「交流是割不斷的」。

當天於北京舉行的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上,陳文成和楊品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被主持人稱為「全大陸體能最好的臺青」的陳文成,在疫情期間是個大忙人。自2月4日起,他就主動參與到所在社區的防疫工作中,一做就是4個多月。彼時,陳文成的妻子正有孕在身。

陳文成謙虛地說,自己做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每天測量體溫、製作出入證、配送生活物資等。「要體力很好,這個方面我有優勢。我覺得,越是這樣的時刻,越要傳遞臺灣青年的正能量。」

疫情期間,同樣身在北京的楊品驊則「化身」為一名記錄者,通過自己拍攝的視頻,將大陸真實的防疫情況告訴島內親朋好友。

「我拍過北京超市裡的物資供應情況,拍過街頭井然有序的生活,我還請大陸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朋友將他們那邊的防疫情況拍過來。」楊品驊說,自己是要通過視頻告訴臺灣親友,「即使在大陸的邊疆地區,疫情防控任何一個細節都沒有被忽略,我們都生活得很好,絕不是一些臺媒口中『失序』的樣子」。

論壇以及當日下午的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2020年會上,包括陳文成、楊品驊在內的十餘位兩岸青年,分別圍繞「後疫情時期下兩岸青年融合創新與使命擔當」和「擁抱新時代、同心築夢想」兩個話題展開熱烈的交流討論。

臺上「金句」不斷,臺下掌聲陣陣。

「我這次來北京,帶來三座跨海大橋——接地氣的大橋、供應鏈的大橋、心靈契合的大橋。這三座大橋越暢通,兩岸之間就會越來越近。」來自臺灣嘉義的陳鴻傑說。

話語一出,大家紛紛點頭讚許。「走親走近」成為與會臺灣青年發言中最多提及的主題詞。

「要真正把大陸當做家,增加自己的歸屬感。常走動才能真正了解大陸,抓住大陸的發展機遇。」臺灣青年李弘昆說。

新黨主席吳成典給論壇發來視頻致辭,其中一句話與當日與會臺灣青年們的發言「不謀而合」:「臺灣青年到大陸來,一定要把心帶過來,要有落地生根的意識。」(完)

相關焦點

  • 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陳舒、查文曄)20日的首都賓館錦雲廳內,來北京十年頭一回沒能回臺灣過年的陳文成,和本計劃帶父親在北京體驗大陸年味的楊品驊不期而遇,他們笑言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雖「都沒能看到大陸的廟會」,但卻親身體會到「兩岸就是骨肉天親」「交流是割不斷的」。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新聞頁-臺海網]據大華網報導 臺灣《聯合報》近日就兩岸關係對臺灣民意做了一次調查,反映了當前兩岸關係的複雜,以及臺灣民意的矛盾。尤其,從該報十年來所做的兩岸關係民調來觀察,此次民調的確是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一個轉折點,更要審慎分析,妥善面對。
  • 民進黨當局抹黑大陸難阻兩岸青年交流
    第一,臺陸委會此次抹黑大陸,是蓄意製造兩岸民意對立的新的險惡手段。今年初以來的疫情,給兩岸交流與合作帶來不利因素,因防疫所需,兩岸之間的交流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是在所難免。然而半年多過去了,大陸防疫早已取得決定性勝利,臺灣防疫也取得明顯成果,本來兩岸之間的交流應當逐步有序恢復。
  • 以己之「窗」,讓兩岸青年互「見」——臺灣青年羅鼎鈞「登陸」
    在因疫情而帶來的超長隔離假期中,當很多在大陸工作生活的臺灣同胞因疫情防控無法返回大陸復工復產時,臺灣小夥子羅鼎鈞留在大陸一刻也不等閒,運營的「兩岸青年」微信公眾號一直保持日更狀態。  兩個多月間,他聯合在大陸9座城市生活的臺灣青年發起「雲祈福祝福武漢」短視頻活動。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2020年12月09日 08:39:00來源:新華網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  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始於情懷,但不止於情懷。」
  • 2014「兩岸情·青春夢」兩岸青年夏令營在臺灣舉行
    中國臺灣網7月17日臺中消息 7月13日至19日,2014驚豔臺灣兩岸青年夏令營首次在臺灣臺中舉行,來自廣東嶺南師範學院等11所大陸高校師生和臺中教育大學共200餘人參加此次兩岸青年夏令營活動。  活動以「兩岸情·青春夢」為主題,夏令營期間,嶺南師範學院、東北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暨南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集美大學、吉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大學、鄭州大學共11所高校的青年將於與臺灣青年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  14日上午,夏令營開營儀式在臺中教育大學舉行。
  • 兩岸關係惡化+疫情影響 臺灣農漁產品外銷大陸受挫
    因兩岸關係惡化與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兩岸漁業交易也隨之「封市」。不少臺灣漁業界人士表示,今年臺灣漁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他們對前景發展憂心忡忡。如若今年9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終止,首當其衝的是臺灣傳統產業,屆時臺灣養殖業將失去「零關稅」優惠,出口大陸必受嚴重衝擊。兩岸農漁業交流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近日表示,自己從事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多年,今年臺灣漁業所面臨的挑戰最嚴峻。因兩岸關係惡化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漁產品已很難進入大陸。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韓國瑜現象」折射出的不僅是民進黨執政的不得人心,更是島內民眾對兩岸關係回暖的期待。對於兩岸關係,很多臺灣青年們也有話說。11月27日,海外網舉辦第23期金臺沙龍活動,邀請了四位在大陸學習、工作的臺青,聽他們講了講與大陸有關的故事。
  • 最近大陸這些事兒,臺灣青年怎麼看?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期,他希望與臺灣青年共同攜手推動兩岸經濟快速平穩發展,使兩岸經濟發展的福利惠及每一位臺灣同胞的工作和生活。講座結束後,與會臺灣青年展開熱烈討論。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講座進一步了解了大陸在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推出的政策措施。他們希望臺商借力「供給側改革」政策和「一帶一路」戰略,尋求兩岸經濟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
  • 鄒夢瑩:臺灣青年踴躍赴陸 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五大主張。其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要論述,昭示大陸高質量發展給廣大臺灣同胞帶來歷史性機遇。
  • 城研英華No.22 | 段哲哲等《時間可以改變臺灣青年對大陸學生的偏見嗎?——兩岸青年學生群際接觸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已有群際接觸研究顯示, 眾多影響群際接觸的變量中, 對另一群體的政治態度非常重要, 因此本研究選取最能體現臺灣青年對陸生偏見的因素, 即對兩岸關係的態度作為研究接觸態度的重要變量, 並且認為更加敵對的政治態度 (「臺獨」傾向)可能會使臺灣青年對陸生的接觸態度產生負面影響, 而懷著溫和政治態度(傾向於維持現狀和兩岸統一)的臺灣青年會對陸生有更加正面的接觸態度。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
    來源:中國臺灣網中國臺灣網12月4日廣州訊 (記者 陳佳慧 高旭)4日上午,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廣東省臺辦主任黃耿城出席總開營儀式,1000餘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此次活動。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廣州啟動。
  • 臺灣大學生:兩岸青年交流應向縱深發展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漳州7月24日電 (記者 陳小願)多位正在福建參加「情系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的臺灣大學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青年交流很有必要,應向縱深方向發展,不因臺灣政局變化而受影響。  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學生徐于晴第一次來福建。
  • 臺學者頒發「漢青獎學金」鼓勵青年研究兩岸關係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5月21日,臺灣著名學者、「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右)受聘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圖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陳嶽向陳毓鈞頒發聘書。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 陳小願)18位兩岸青年學生2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獲頒「漢青獎學金」。
  • 大陸:臺灣青年的創業新選擇
    首屆兩岸大學生就業創業江蘇行活動圓滿落幕大陸:臺灣青年的創業新選擇 本報記者 張寶鈺 《 青年參考 》( 2015年08月04日   16 版)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從更遠大的視野來看,兩岸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更需要互相借鏡,以尋求未來永續發展的可能,未來兩岸人民要再更進步、更了解、更有同理心的狀態下,來做他們的決定,現在兩岸人民就要透過兩岸徵文平臺交流,打造彼此進步的可能性。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從更遠大的視野來看,兩岸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更需要互相借鏡,以尋求未來永續發展的可能,未來兩岸人民要再更進步、更了解、更有同理心的狀態下,來做他們的決定,現在兩岸人民就要透過兩岸徵文平臺交流,打造彼此進步的可能性。
  • 洪秀柱下周來大陸參加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臺灣陸委會的威脅又開始了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將於10月13日在杭州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將應邀出席論壇。據臺媒消息,臺灣陸委會6日聲稱,如有涉及違反法令情形,主管機關將依法處理,並提醒「青年朋友應提高警覺,不應參與類此活動,以免淪為中共對臺統戰宣傳工具」云云。
  • 福州臺北兩岸青年「雲聚首」 臺灣青年現場直播帶貨
    ,海峽兩岸好文章參與者現場連線……25日,第八屆海峽青年節之兩岸青年「雲聚首」活動在福州、臺北兩地同步舉辦,兩岸青年雲端聚首、再續「福」緣。 當天,活動採取直播連線的方式,讓兩岸青年「齊聚一堂」,分享對大陸好山好水好文化的感悟,講述各自在大陸追夢、築夢、圓夢的故事。不僅如此,活動還特別邀請在榕臺灣青年現場直播帶貨,為兩岸青年學子送上驚喜。 對於這場別開生面的「雲聚首」,兩岸青年早已心生期盼。來自臺灣的巨人橄欖球俱樂部成員楊錦泉說:「福州不僅是外公的故鄉,也有我最熱愛的運動,我還在這塊福地贏得過冠軍!」
  • 王裕慶:兩岸關係「擴大溝通」僅是大陸責任?
    王裕慶:兩岸關係「擴大溝通」僅是大陸責任?,以維繫兩岸合作與發展的未來。  在這些文章裡,筆者除了看到媒體對於大陸的要求外,卻對於大陸已經有的苦心和努力沒有做深入介紹,以為大陸僅關註解決青年人的經濟因素,而沒有關注其文化與生活的認同感。從這些文章觀點來看,臺灣方面似乎在大陸對臺灣青年人政策的消息上,還需要多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