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位老師傅專改大牌衣服,經手的價值上億!他說,杭州男人是真講究

2020-12-23 杭州日報

記者 鍾瑋

熙熙攘攘的杭州武林路上藏著一家很不起眼的裁縫店。兩個身子寬的老巷子裡折進去,一間年代久遠的矮民居,櫥窗上貼著「訂做服裝」「改衣」之類的不乾膠紅字,有些偏旁都脫落了,屋子裡頭電熨鬥水汽蒸騰。

這間胖子工作室,總共16個平方,老闆叫石國民,64歲的老裁縫。令人想不到的是,裁縫店裡擺著的衣服儘是奢侈品大牌,Giada、Dior、Burberry......動輒幾萬十幾萬。開店近30年,胖子改過的衣服加起來價值都過億了。

裁縫店裡統共4個幫工,從十幾二十年前湊成走攏班子直到現在,時間一晃,當年的小夥子小姑娘都已年過半百。前兩天,我找到石國民,老師傅得空坐下來,在擠不下幾個人的工作室裡,兩根繩子吊下來的日光燈管底下,伴著三四臺縫紉機工作的嘈雜聲一路聊開去。

上一輩忙到死,都是為這個家

讓我幾千塊去買衣服,真的捨不得

石國民是杭州人,1957年生人,小時候就住在慶春路慶餘亭一帶,一身漂亮的裁縫手藝卻並非出自裁縫世家。

石國民一家四個兄弟姐妹,他最小。爸爸是老底子三輪車服務公司工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城站、湖濱一帶拉客載客,相當於現在的計程車司機。媽媽是浙江塑料機械廠工人。從前日子苦,家裡衣服都是縫縫補補穿的,石國民媽媽就縫得一手好衣服。蹬踩踏板時,聲音時急時緩,機頭上的線軸在機針上下運動中不停地轉動,絲線流水一樣瀉入衣服之中,兩片衣服迅速縫合成一片,石國民從小看在眼裡。

1964年,老爸正值46歲的壯年突然因食道癌沒了。那年,石國民剛長到8歲。

「我爸爸最寵我的,他很喜歡吃酒,每次三輪車騎回來,進門就呼我『小狗兒,來吃酒!』」石國民說,「那時候家裡熱水瓶、茶壺裡全部灌的是爸爸的酒。」

爸爸過世是在清明時節,那天,媽媽讓他去廠裡幫忙請假,跟領導說一下。石國民愣愣地一路跑到媽媽廠裡,找到大人,「我爸爸死了,我媽媽說今天好不好請假?」他一路沒哭,講出這句話,眼淚就鑽出來了。回到家,屋子裡點著蠟燭,大人都在哭。石國民趴在家門口爸爸的三輪車上玩,人家走過來嘀咕一句「這家爸爸好像沒了」,他心裡突然升起一股難過與恐懼。

過兩年,碰上歷史特殊時期,家裡哥哥姐姐都不讀書了,寧可上山下鄉插隊去,幫媽媽多分擔一些家裡事。

石國民18歲時,媽媽退休,他頂了職,正趕上廠裡去九堡插隊兩年,半年種糧食半年種經濟作物,閒下來時,他自己買了本《上海時裝》的書自學裁縫。

插隊回來,石國民繼續一邊上班一邊倒騰縫紉機,到後來,已經能悄悄接點訂做褲子的活,掛到服裝店裡去賣,賺點手工錢。「這種叫『資本主義小尾巴』,那時候是要割掉的。」他笑說。

哪想到,到22歲,媽媽又去了。那時,石國民在廠裡得了次肺結核,廠裡讓他上一天班休一天。

「媽媽不知道自己會去(死)的。我一開始也不知道,等到哥哥姐姐跟我說,才曉得是肝癌。他們都瞞牢我。那天我下班回來,我看媽媽已經不對了。我在床邊哭,媽媽輕輕講,『不用哭的,沒事的,我沒事的,會好的。』到夜裡,她就睡著一樣,走了。我姐夫叫好車,媽剛剛斷氣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把她抬回家裡去,我們子女一路掉眼淚。」石國民說起這段,擦了擦眼角。

哥哥姐姐都已經成家,就剩石國民一個。22歲,父母沒了,以後的生活要靠自己了。石國民拼命利用上班的間隙,學做裁縫。

石國民討的老婆是從小一個牆門裡的隔壁鄰居,孩童時就一起玩,青梅竹馬。等到26歲,兩個人結了婚,老婆在食品廠上班,晚上回來了幫石國民一起踏縫紉機做衣服,小日子慢慢撐起來。

「我們上一輩的爸爸媽媽,真的苦過來的。忙到死,都是為我們一家。所以讓我去用鈔票,我真的捨不得。雖然現在還有幾個錢賺賺,但是幾千塊的衣服,我還是給老婆買買,給外孫女買買,我自己真的捨不得。」石國民說。

90年代杭州人時興買舊西裝,

很多服裝老闆因此發家

改衣服行業也興起了

石國民在塑料機械廠做的是汽車班裝卸工,後來又到精工車間後勤組,這種非技術工同技術工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到1995年,38歲,他從塑料廠裡出來決定自己幹,在東坡路開起了自己的裁縫店,還收了幾個徒弟。

石國民記得,早先在東坡路最早開裁縫店提供改衣服服務的是個男裁縫。有顧客提出改的需求,一來二去,裁縫師傅感覺到這個錢好賺。「你想,做個褲子幾十塊,花的時間又長。他改一個褲長、腰圍就是十塊,速度快呀!是不是比做衣服好賺?那時我小舅子也在東坡路賣衣服,他一叫,我也去開裁縫店了。」

「原來東坡路時裝一條街,90年代的時候,杭州人很時興買舊西裝穿的。這段故事,你知不知道?我們改衣服這行就是這樣催生出來的。」石國民突然想起這檔事,見我搖頭,他話匣子又打開了。

90年代初,東坡路賣服裝的老闆們經常從福建石獅進舊西裝。這批舊衣服其實是從國外走私來的,「一大包一大包,當垃圾賣過來,死人衣服都有」。

這批衣服因為價格低、款式別致很受顧客歡迎。

正說著,旁邊踩著縫紉機踏板的女幫工也插進話來,「我們家也去買過的,版型很好看,式樣多又時髦。你想想九幾年的時候,外國貨多少吃香啦!」

石國民接著講,「店老闆就從一大包裡把新的、半舊的整理整理,燙一下掛出來賣,幾百塊一件。你想,他一大包進過來才200塊錢啊。那時光,做服裝生意,都是新衣服、舊西裝混合著做的。人家買新衣服不合身的要改,舊衣服也叫你改,我們這種改衣服的到那裡剛剛好,老鼠掉進大米缸了,如魚得水。」

石國民清楚,那些年東坡路一帶開過服裝店的,一大半老闆就是靠舊西裝發家的。有些人租不起店面,就租了間弄堂裡犄角旮旯的房子,到馬路上去拉生意「舊衣服要不要?」「舊手錶要不要?」然後把顧客往弄堂裡帶。

武林路上有一家奢侈品店,石國民認識十多年了,就是從前賣舊西裝發家的。「現在他賣的當然都是很好的衣服,頂級品牌,杭州大廈有的牌子他都有。一年賺的錢,不好說嘞。」石國民感嘆,「那時候,杭州大廈還在賣棉布料,二、三樓租給小的商販做衣服。後來97年香港回歸以後,杭州大廈慢慢做大,再後來B座、C座也吃進來了......」

大刀闊斧的90年代,商業、交通日新月異,老百姓的生活大幅向前。石國民總是記得自己小小的裁縫店裡各式服裝、布料的氣味和縫紉機嘈雜的聲音,「我那時肯吃苦,不是吹的,每天都做到凌晨兩三點鐘,下班回去的時候,龍翔橋的菜農都挑著擔子出來賣菜了。我睡一下,到早上九點半又開門。年初一到年三十全年無休,人家都說我是不是有毛病了。」

石國民指了指外頭正幫客人量衣服的一位大姐,「喏,那個小林,那時候就在我店裡,現在51歲了。」

來改衣服的有一半是男裝,

杭州男人其實很講究

現在大家條件好了,

買一兩件奢侈品好像也沒什麼

2002年,石國民把店鋪移到了現在的位置。2004年—2006年,開店同時,他還在杭州大廈租了間鋪子。到後來商場裡造電梯,那間鋪子拆掉,他也撤了出來。也就是那兩年,和杭州大廈品牌服裝店接觸多了,直到他撤出來,生意還陸續找上門來,「像GIADA、CANALI、GUCCI......衣服是很好的,就是某個客人覺得肩膀大了點、腰身緊了點。每個人買衣服,並不是每件都稱心如意的。」

石國民說,現在改衣服比從前做衣服要難。這麼多年,他遇到的奇葩要求不少:把男式皮衣改成女式的;把褲子改成裙子的;把圍巾改成帽子的……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在石國民的裁縫店裡,如今送來改衣服的有近一半是男裝。「從前在東坡路,改的幾乎都是女裝,現在杭州男人也很講究的哦。」石國民扶了扶老花鏡,「印象裡,戴金絲眼鏡的男人,會更加仔細,要求要高一點。」

他大致回憶了一下,有個顧客,外套領子高了半公分,要同你仔細探討一番;還有個顧客,改好衣服,裁縫師傅們看著蠻好的,他照著鏡子,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感覺好像又是不改的好。

「有的人一走進來,我一看就知道要求很高的。我跟他說,改的過程中最好也多來幾趟,多試幾次,這樣客人滿意,我們也舒服。」這是石國民解決之道。

說著話,一個年輕男人走進來,放下一件黑外套——「他有沒有同你說?口袋拉鏈拆掉。他說手都割破了,換成扣子,拷扣。外面車子不好停,我就跟你說一下我就走了。」

「這個地方還要用暗扣的,好好,你先去,我想辦法。」石國民話音剛落,男人匆忙出門。石國民說,這是駕駛員,老闆沒時間,他幫拿過來的。

改衣服這麼多年,石國民也認識了不少「名人」。某寫字樓的董事長、某地產公司老闆、某個上市公司的老闆娘......「都是我從前90年代在東坡路改衣服就認識的,現在他們做大了,有需求還來找我,一個電話過來,『胖子,你幫我來量一下衣服——』大家生活真是天翻地覆。」

雖然在坊間有著不小的名氣,石國民的胖子工作室仍然保持著親民的價格。按照工時來算,跟奢侈品無關,改件衣服5塊錢到幾百塊不等。

他改過最貴的是一件鱷魚皮的夾克外套,50幾萬,換一下襯裡,收費100元。

也有改「壞」了的。多年前,客人要把一件皮衣的袖子改短,「當時說好的,四個月後又說太短了。我花了二萬七買回來,給女婿穿了」。

縫紉機桌角上疊著幾袋衣物。一件GIADA外套,56500元;一件BURBERRY大衣,16900元;還有一條叫不出牌子的褲子,6000多元。

「想想從前,大家穿衣服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條件好了,大家買一兩件貴的衣服穿穿好像也沒有什麼。」石國民說。

石國民老早不住慶春路的「老破小」了。早些年,他在城北買了大平層,住著寬敞舒服。冬至時節,他想到爸爸媽媽,只可惜他們倆走得早,看不到兄弟姐妹們現在的日子。

前兩天,石國民到武林路一家奢品店幫客人量衣服,碰到一位老朋友。

名字已經叫不出來。那張面孔,他倒記得拎清,是早年自己剛插隊回來時,在家附近慶春路廣興巷裡「花菱西服」店一位有名的裁縫師傅。

那時候石國民還在自學裁縫,看到巷子櫥窗裡有人在做,他就經常站到旁邊去看個半天。

「那個時候很想學這門手藝啊,這樣『偷師』也『偷』了很長時間。他也知道你偷偷學,又不好趕你走。」石國民大笑。

後來,他聽說那位師傅碰上好機會做大了,開了大廠,接銀行裡、單位裡的工作服,賺了很多錢。再後來,聽說他離婚了又結婚了,老婆很漂亮,他經常給她買衣服。

「師傅,你恐怕認不得我了。我年輕時老是往你店裡走過去,看你做衣服的。」石國民笑著跟「師父」打招呼。

兩位師傅對上眼,開口就是陳年舊事,從前的東坡路怎樣,從前的日子多少辛苦。

「我現在不做了,這把年紀了。你倒還是孜孜不倦啊?」師傅道。

「我老早就想差不多好停下來,該遊山玩水去了。人有多少歲數好活,是吧?」石國民答,「兒女也老早成家了,外孫女都有了,給他們條件創造好,不愁吃穿,我任務完成了。」

編輯 陳潔

相關焦點

  • 老師傅專改大牌衣服,經手的價值上億!
    令人想不到的是,裁縫店裡擺著的衣服儘是奢侈品大牌,Giada、Dior、Burberry、Prada、Gucci...... 動輒幾萬十幾萬。開店近 30 年,胖子改過的衣服加起來價值都過億了。年輕小夥專門從南京來改褲子現在改衣服一半是男裝,"杭州男人,講究的"裁縫店裡統共 4 個幫工,從十幾二十年前湊成走攏班子直到現在,時間一晃,當年的小夥子小姑娘都已年過半百。
  • 當年在環北市場很火很火、給杭州不少主持人都做過衣服的老師傅,去...
    「要做什麼衣服呢?」55歲的盧師傅微微一笑。盧師傅老家淳安,1997年,他從老家來杭州環北市場給人做衣服。打樣、車工、包裝,什麼活都幹。憑藉吃苦耐勞的本性,手藝日益增進。「我們春秋做西裝,夏天做裙子,冬天做大衣。當時我打個衣服樣子,可以賣一個多月,杭兒風嘛。
  • 這位杭州老師厲害了!《國家寶藏》國寶守護人就是她
    「11月底飛北京錄製的節目,出場視頻是工作人員來杭州拍攝的,我家裡、學校、西溪溼地洪園、西湖,90秒的視頻他們拍攝了整整2天,是不是杭州太美了?難以抉擇和取捨?」葉露盈開玩笑說。 後來,工作人員在杭州吃了兩頓飯,笑稱,「這是跑外景以來吃得最棒的兩頓飯了,杭州可真好!」
  • 杭州90後小夥兩套衣服江浙滬過冬,這個神器是關鍵
    前幾天一個杭州小夥火了,起因是這位90後小鄭在江浙滬僅靠兩套衣服過冬,這也引發了網友熱議。 視頻中,小鄭的房間非常簡潔,一張書桌,一張床,衣櫃裡只有一套換洗衣服。網友們紛紛表示,江浙滬冬季溼冷,洗的衣服不容易幹,只有兩套衣服是不可能的。但仔細觀看視頻發現,小鄭的房間裡有一臺小型烘乾機。每天換洗的衣服,都是用烘乾機烘乾後第二天穿的。 足以見得,烘乾機對於南方朋友來說是多麼重要。在溼冷季節,不管是大件衣物還是內衣襪子,都很難曬乾,如果有一臺烘乾機,那就簡單多了。
  • 杭州殺妻案細節曝光:這種男人,要的是你的命
    杭州殺妻案細節曝光: 這種男人,要的是你的命 文 | 霧滿攔江 (01) 12年前,來女士在杭州打工。
  • 補完衣服補豪車 他在杭州武林銀泰門口織補12年
    2018-10-12 16: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羅瑞斌陳守明在給顧客開收據杭州武林廣場附近的武林銀泰大樓和杭州百貨大樓一帶,給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熙熙攘攘。在這樣人聲鼎沸的環境裡,需要靜下心來做事情還真有點難度。
  • 曾經風靡杭州的消遣——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系一人說表,只說不唱,用扇子、手帕作道具,以醒木拍桌來加強氣氛。有的重說表,擅長表現歷史故事,描述細緻人微,維妙維肖。有的重演裝,擅長俠義小說,講究口、眼、身、法、步、音容笑貌,活靈活現。杭州評話是一人說表,只說不唱,用扇子、手帕作道具,以醒木拍桌來加強氣氛。有的重說表,擅長表現歷史故事,描述細緻入微,惟妙惟肖。有的重演裝,擅長俠義小說,講究口、眼、身、法、步、音容笑貌,活靈活現。
  • 有人負責偷,有人負責銷,他們盯上了杭州各大商場某品牌的衣服
    根據交待,民警發現三人偷盜的衣服是通過快遞寄給廈門的一位網友。通過進一步的工作,民警鎖定了廈門這位專門收購服裝的嫌疑人。12月中旬,辦案民警在廈門將犯罪嫌疑人王某(男,28歲,廈門人)抓獲。至此,一個盜銷「一條龍」的犯罪團夥被徹底剷除。
  • 杭州大廈大牌服飾提前進入「sale季」
    據悉,杭州大廈2012的春夏新品普遍開始打7折了,一時間打折情報在杭州城內傳得沸沸揚揚。  6月剛至,杭州大廈2012春夏季新品普遍開始打7折了,一時間杭州大廈大牌服飾打折的情報在杭州城內傳得沸沸揚揚。  據記者了解,往年夏季折扣一般到6月中下旬才開始有點眉目,但今年明顯提前一周悄然啟動了!
  • 西湖邊最貴餐廳歇業 杭州成餐飲大牌「滑鐵盧」
    西湖邊「最貴」餐廳歇業 杭州成餐飲大牌「滑鐵盧」    杭州一家餐廳在春節後進行大招聘時發現,前來應聘的服務員有不少都出自西湖邊的頂級餐廳「天地一家」,因為在春節前,這家餐廳就已經暫時停業了。
  • 國際大牌打出換季折扣 杭州商場進入SALE季節
    國際大牌打出換季折扣 杭州商場進入SALE季節www.zjol.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6:24:47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儘管夏裝在杭州至少還有兩三個月的暢銷期,但不少品牌櫥窗裡新款秋裝已陸續上陣,包括杭州大廈B1樓所在的國際大牌在內的夏裝也幾乎都掛出了打折的牌子,杭州商場全面進入了夏日SALE季節。
  • 他來杭州想學直播帶貨,6家機構搶著要
    任海龍改了自己的個人主頁介紹 熟悉任海龍的網友,可能都是通過去年刷屏全網的「希望每天掙300塊錢」的這條短視頻,認識了這位樸實的河南小夥。憑藉著記錄自己工作、生活的短視頻,任海龍被網友們稱為「後浪代表」。
  • 杭州超有人氣的8家包子鋪都在這裡,每一家都是杭州的面子!
    一隻大肉包,從麵皮到餡料,處處透著講究。尤其是這雪白鬆軟卻又不失嚼勁的「白富美麵皮」,給了杭州人革新性的口感體驗。餡選3分豬五花、7分豬前腿,加以高湯皮凍增鮮調味。輕輕咬一口,滿滿的湯汁溢出來,麵皮口感鬆軟,回味鮮香濃鬱。他們家的油包也頗有特色,以細豆沙作底的清爽酸甜的青紅絲,和著口感細膩的南瓜子,「五仁」味的豆沙包讓人又愛又恨。
  • 當杭州的妹子們學起美妝博主冷藏化妝品 這種小冰箱火了
    在杭州這個城市,最不缺的就是電商傳奇故事,但當PINKTOP繽兔這款小而美的美妝冰箱橫空出世後,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為了對得起自己買的那些大牌化妝品,怎麼也得再買個專業的美妝冰箱吧。」因為精準觸達到女生的心思,美妝冰箱成了今年「她經濟」的新寵,在小品類、小市場、小眾人群中打造出了一個個暢銷品牌。
  • 杭州姑娘最愛漂亮 21個美妝大牌杭州銷售第一
    幾天前,如果有人告訴你杭州的姑娘兒最愛漂亮,恐怕還要打個疑問。現在,這個結論基本實錘了!1月31日,銀泰百貨發布了一組和杭州有關的美妝銷售數據,僅武林銀泰一家門店就有21個美妝品牌摘得「2018年度年銷售百貨店全國第一」,真不是隨便說說的,杭州姑娘兒對自己的臉蛋真的特別上心!
  • 杭州姑娘真結棍 把21個美妝大牌買到全國第一
    小Y說,她是杭州本地人,就在武林銀泰旁邊的標立大廈裡上班,「以前都是找代購買化妝品,要麼自己一年跑一趟香港囤一堆貨,但這兩年已經習慣了,直接跑隔壁買,一來專櫃貨放心,二來價格也不比找代購或是香港買貴,碰到打折促銷,反而更划算。」
  • 杭州成餐飲大牌滑鐵盧西湖邊最貴餐廳歇業
    杭州客人嫌沒有龍井蝦仁  「目前,西湖店的整改方案已經基本敲定。」「天地一家」的投資人、天地集團負責人任小勇這樣表示。而至於整改的方向,他只透露說會是「性價比更高,更符合杭州人的口味」。  在得出這兩點結論之前,「天地一家」在杭州交的學費是昂貴的。
  • 杭州哪家寺廟素菜最好吃
    別問去杭州哪裡尋覓好吃的素食,真佛系青年永遠在寺廟裡等你心靈大保健。杭州哪家寺廟最好吃在很多人心目中,寺廟應該是清修之地,出家之人清心寡欲,素齋清淡,與美食扯不上多少關係。我點的是店裡最有名的羅漢面,其貌不揚但料足湯厚,讓人忍不住一碗下去再來一碗的那種鮮,關鍵是景區內部才只要18塊錢,真良心了。義工阿姨說靈隱面不是杭州最好吃的素麵,但絕對是景區最實在的麵條,這裡的原材料都是西湖周邊採購的,最安心!
  • 去杭州出差,發現一戶人家陽臺,晾曬衣服真有才,拍下給大家學學
    導讀:去杭州出差,發現一戶人家陽臺,晾曬衣服真有才,拍下給大家學學!說到杭州,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個有著數不盡的人文古蹟,但是小編卻覺得,近年來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杭州的發展是非常的快速的,當地的老百姓們也都因此發家致富起來,那麼是不是這樣下去我們就沒有煩惱呢?
  • 海寧一中年潮男衣櫃裡堆滿大牌衣服鞋子 但都不是他買的
    杭州新聞客戶端訊在海寧打工的鄧某,是個中年潮男,他衣櫃裡衣服和鞋子堆滿了,還都是大牌。但都不是他買的。是他去奧特萊斯購物商場順手牽羊牽來的。起先,鄧某 還很平靜,對打開他衣櫃檢查的民警說,那些衣服鞋子都是他買的,但一堆衣服和鞋子中,很多都沒剪掉吊牌,尺寸和鄧某實際穿的不符。鄧某最好交代,這些衣服鞋子都是他這大半年來,從海寧鹽倉的奧特萊斯綜合購物商場裡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