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十條以上的,孩子長大必有出息

2020-09-09 西瓜皮親子學堂

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


殊不知,決定孩子好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


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


晨媽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標準——


01

活到老,學到老


時代在不斷地發展,世界是日新月異的,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衍生出來。


要記住「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下一句,是「樂到老」。


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用前進的步伐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與孩子之間沒有代溝。


02

尊重孩子


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素養,一個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長,自然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尊重孩子的身體,把私密部位留給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給孩子心靈留一個自由的角落;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有決定人生的權利。


當你懂得尊重孩子之後,換來的會是孩子同等的尊重。


03

不冤枉孩子


被人冤枉已經極度委屈,被自己最親的父母冤枉便是雪上加霜。


當我們被人冤枉時,內心的苦楚都已經無法言說,更何況心智更弱的孩子呢,一次冤枉造成的傷害可能就會影響一生。


好的父母一定會捋順事情的原委,弄清事實的真相,不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錯罵孩子。


04

不溺愛孩子


愛子之心,父母皆有之。


適當的愛是養料,過量的愛是廢料,好的教育,從來不怕愛給的太少,而怕給的太多。


科學的愛孩子才能讓孩子正常成長,溺愛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巨嬰。


05

經常鼓勵孩子


人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認可,孩子也不例外。


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要表揚,做的不好的時候要給予孩子鼓勵。


如果說表揚是錦上添花,那麼你的鼓勵就是雪中送炭,你送的這些「炭」,就是在為孩子下一次的成功添磚加瓦。

06

獎罰分明


事情的結果有好壞之分,結果的反饋也要有獎罰之分。


當孩子犯錯誤時,要讓他自己承擔責任;當孩子做的好時,要給他適當獎勵。


只有你把獎罰分明後,孩子才會為了得到甜頭而努力,才會為了不想食惡果而控制自己的行為。


07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


孩子最討厭父母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然而這句話99%的家長都說過。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不和別人相比,對孩子也是一種尊重,希望各位家長記住:「他就是他,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08

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誰都會犯錯,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承認自己錯了。


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也是好父母必修的功課。


面對錯誤,你的每一次惱羞成怒都是在教孩子強詞奪理;而你的每一次承認錯誤,則是在教孩子如何承擔責任。

09

少吵架,給孩子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幸福童年的基礎,是給孩子一個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


生活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瑣事,爭吵必然。


家長避免不了爭吵,但是可以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更要避免每次爭吵都逼著孩子「站隊」。


孩子的感情很純淨,父母之間的糾葛,不應該帶到孩子的世界裡。


10

把健康放在孩子成長的首位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期盼,但是「成龍」的載體是「成人」。


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前提是孩子長成一個健康的人。


對孩子的要求不用太過苛刻,孩子多吃一碗飯比多做一套試卷強,孩子少生一次病比少錯一道題好。

11

言而有信


誠信,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許諾孩子,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你的出爾反爾不僅會讓孩子難過,還會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一個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的父母,談再多的教育也是徒勞。

12

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語


語言在表達愛意時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在表達傷害時卻又鋒利無比。


好的父母懂都會控制自己的嘴,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語。


最傷孩子的從來不是拳頭,而是你的舌頭。


13

讓孩子獨立


人生在世,悲歡離合很常見,父母對孩子也不能常伴一生。


孩子是一隻等待翱翔的雄鷹,總有一天要離開你的懷抱。


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就是培養他生存的能力。


當孩子具備了獨立的能力,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夠自由生長。


14

以身作則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父母的影子。


言傳不如身教,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你讓孩子多吃飯,你得先不挑食;你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你得先放下你的手機;你要求孩子懂禮貌,你得先保證自己對人彬彬有禮...


最好的教育從來都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

15

給孩子陪伴


不缺席孩子的成長,才能不遺憾孩子的未來。


放下你手裡的手機,陪孩子做做遊戲;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多陪孩子吃幾頓飯;別只顧手上的工作,多和孩子聊聊天,聽一些他成長的趣事。


因為,孩子通常在你的不經意間,就長大了。


做到以上這些的父母要繼續保持,沒有做到的父母要反思、改正。


好父母的標準很多,包括但絕對不局限於晨媽列舉的這15條,它值得我們一起去思考。


希望各位家長能和晨媽共同探索、共同成長,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十條以上的,孩子長大必有出息!
    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殊不知,決定孩子好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晨媽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標準—— 01 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不斷地發展,世界是日新月異的,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衍生出來。要記住「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下一句,是「樂到老」。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十條以上的,孩子長大必有出息
    要記住「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下一句,是「樂到老」。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用前進的步伐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與孩子之間沒有代溝。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面對錯誤,你的每一次惱羞成怒都是在教孩子強詞奪理;而你的每一次承認錯誤,則是在教孩子如何承擔責任。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十條以上的,孩子長大必有出息!
    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殊不知,決定孩子好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小編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標準—— 01 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不斷地發展,世界是日新月異的,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衍生出來。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10條以上的,孩子長大必有出息
    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殊不知,決定孩子好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當我們被人冤枉時,內心的苦楚都已經無法言說,更何況心智更弱的孩子呢,一次冤枉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影響一生。好的父母一定會捋順事情的原委,弄清事實的真相,不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錯罵孩子。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十條以上的,孩子長大會更幸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小編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標準——01活到老,學到老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也是好父母必修的功課。面對錯誤,你的每一次惱羞成怒都是在教孩子強詞奪理;而你的每一次承認錯誤,則是在教孩子如何承擔責任。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有10條以上的,孩子將來必有出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我們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特點。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前提是孩子長成一個健康的人。對孩子的要求不用太過苛刻,孩子少生一次病比少錯一道題好。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十條以上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更幸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小編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標準——01、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不斷地發展,世界是日新月異的,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衍生出來。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你中了幾條?
    這話同樣適合於父母。當我們成為好父母之後,兒女自然會優秀起來。那麼,怎樣的父母才算是好父母呢?或者說,好父母都有些什麼標準呢?你讓孩子別說髒話,你說髒話嗎?你教育孩子對人要有禮貌,你對人有禮貌嗎?你讓孩子別沉迷遊戲,你沉迷麻將嗎?……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你肯定不是一個好家長。孩子的品格和習慣都源於父母。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
  • 李鎮西:好父母的15條標準, 你中了幾條?
    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李鎮西校長給出了15條好父母的標準,讓我們一起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當校長時,我常對老師們說:「最好的教育莫過於感染,最好的管理莫過於示範。」這話同樣適合於父母。當我們成為好父母之後,兒女自然會優秀起來。那麼,怎樣的父母才算是好父母呢?或者說,好父母都有些什麼標準呢?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
    好父母的標準很多,包括但絕對不局限於晨媽列舉的這15條,它值得我們一起去思考。 ——薩姐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殊不知,決定孩子好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10條以上孩子長大會更幸福
    ,結果的反饋也要有獎罰之分。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也是好父母必修的功課。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前提是孩子長成一個健康的人。好的父母懂得控制自己的嘴,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語。因為,孩子通常在你的不經意間,就長大了。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有10條以上的,孩子將來必有大出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我們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特點。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前提是孩子長成一個健康的人。對孩子的要求不用太過苛刻,孩子少生一次病比少錯一道題好。
  • 好父母的15條標準,中10條以上的,父母才是合格的
    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結果的反饋也要有獎罰之分。好的父母都會控制自己的嘴,不說傷害孩子自尊的話。
  • 【自查表】好父母的15條標準
    人人都道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打下了分數,貼上了標籤。殊不知,決定孩子好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對好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那麼,怎樣才算好父母呢?晨媽發現,好父母都有以下這些標準—— 01 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不斷地發展,世界是日新月異的,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衍生出來。要記住「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下一句,是「樂到老」。
  • 優秀父母的15個標準,其中10個以上,孩子長大必有成就
    人皆說好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下意識地給孩子打分數,貼標籤。然而,決定孩子好與壞的最大因素是父母。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家長教出的孩子那怎樣才能成為好家長呢?好的家長都具備下列這些條件。被人冤枉時,內心的痛苦早已無從訴說,更何況心優秀的家長一定會理清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事實,非嬌慣兒童愛子之心,父母皆有。愛情是養料,愛情過份是廢物,好的教育,永遠愛孩子才能讓孩子正常成長,溺愛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巨嬰。
  • 想要孩子有出息,給他定下這六條規矩
    導讀:想要孩子有出息,給他定下這六條規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孩子有出息,給他定下這六條規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優秀家長的6個標準,中了三條以上就合格了
    有研究數據表明: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情,只佔其行為的20%;而按照父母的行為做事情,則佔到其行為的80%。也就是說,優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好孩子。好孩子不是天生的,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 俞敏洪:在15歲之前,管好孩子這三點,長大後多數會有出息
    俞敏洪:在15歲之前,管好孩子這三點,長大後多數會有出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和未來走向,俞敏洪在談及教育的時候,就提出了孩子在15歲之前,父母在這三點上管束好孩子,孩子長大後多數會有出息,家長們你們知道嗎?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給他定這5條規則,長大他會有出息
    導語:所有父母共同的心願,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從自己做了父母,才體會到養育孩子的辛苦,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孩子,更是會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尤其是教育男孩子和教育女孩子還是有區別的,相信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朋友應該是深有體會。
  • 「兩不管、三不慣」對娃成長幫助大,長大有出息,父母更省心
    "兩不管、三不慣"對娃成長幫助大,長大有出息,父母更省心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經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李玫瑾教授的話反映了大部分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存在一個問題,在發現孩子有一些小錯誤的時候沒有及時的進行糾正、引導,逐漸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長大後父母后悔莫及,可是已經遲了。但是什麼都管也不行,可能限制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