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來臨,流感高發,
多地流感疫苗一針難求。
家長們重視流感的背後,
殊不知肺炎正在虎視眈眈。
10月24日,
由楚天都市報主辦、輝瑞中國支持的
「嬰幼兒健康課堂第三講」公益直播上線。
直播課堂上,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許慧、武漢市洪山區長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副主任兼預防接種科主任蔡菁,就「科學應對流感季」的相關問題與廣大寶爸寶媽進行了交流。
專家指出:肺炎作為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當兩者疊加時,治療難度倍增。
呼吸道疾病高發 七步洗手很重要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根據病原體侵犯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現為肺炎、咽炎、鼻炎、支氣管炎等。而其病原體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塵埃傳播。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許慧
「秋冬季節室外溫度低,尤其是溫差變化大是易患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許慧解釋,人的鼻黏膜受到冷空氣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襲的能力就會降低。
嚴格來說,寒冷不會直接導致呼吸道系統疾病,但武漢天氣忽冷忽熱的情況較多,很多人不注意氣溫變化,不注意添衣保暖而受涼,尤其是對嬰幼兒、老年人這些易感人群而言,本身免疫力較差,更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進而誘發支氣管炎、肺炎等各種呼吸道疾病。此外,冬季氣候乾燥,室內通風不良也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
許慧提醒,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體主要通過空氣傳播,也可通過接觸感染。遇到咳嗽、打噴嚏的人要遠離;外出回家、飯前便後一定要記得洗手。洗手一定要規範,不是隨便用水衝兩秒就可以了,而是要採用七步洗手法。
流感合併肺炎對寶寶是雙重打擊
流感,作為秋冬季節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在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中容易並發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許慧說,小兒流感合併肺炎的情況非常多。肺炎發病率之高,在臨床一線感受會非常強烈。「以湖北省婦幼兒童重症醫學科為例,重症肺炎的發病率佔所有病種的70%」。
長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蔡菁
根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流感可導致20%—30%的兒童患病。流感的死亡人數是不低的,為什麼一場會造成那麼多人口死亡?武漢市洪山區長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副主任兼預防接種科主任蔡菁解釋,其實在很多醫務工作者分析了相關死亡病例後發現,這些患者有大約一半比例是死於肺炎,而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肺炎球菌感染所致,也就是說流感病毒感染後,伴發了嚴重的細菌感染。「之所以談流感色變,不僅僅是因為流感本身的症狀嚴重,而是因為流感可能引起極為嚴重的併發症」。
我國《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共識(2015年版)》明確指出,流感明顯增加了嬰幼兒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風險。與單純流感相關性肺炎相比,合併肺炎球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因此,在流感季,自身免疫力本就低下的嬰幼兒,更可能面臨著流感病毒與肺炎球菌的雙重侵襲。「一旦流感和肺炎球菌合併感染,將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寶爸寶媽一定要高度警惕。」蔡菁提醒。
肺炎鏈球菌是兒童肺炎的
首要病原體
小孩為什麼容易患肺炎?許慧解釋,這除了與嬰幼兒呼吸系統結構特點相關外,還與嬰幼兒的免疫特性發展有關。初生寶寶能從母親那獲得一種保護性母傳抗體,但這種抗體在6個月左右就會逐漸減少,8個月完全消失,而此時寶寶自身的免疫功能還不夠完善,進入人一生中抗體水平最差的時段。
那麼,兒童肺炎一般是什麼原因感染?許慧以省婦幼保健院為例,2019年兒科肺炎排名首位的病原菌就是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3月齡以上兒童化膿性腦膜炎最常見的病原菌,也是兒童肺炎、急性中耳炎、鼻竇炎的常見病原菌。」許慧說,肺炎球菌感染所致疾病也是全球兒童感染和死亡的常見原因。
而肺炎球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 它常定植於健康人的鼻咽部,一旦人免疫力低下,它就可能趁虛而入。肺炎球菌經由呼吸道飛沫傳播,傳播形式隱匿,不易引起注意。小月齡寶寶即使不怎麼出門,也有可能通過密切看護者接觸到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性疾病究竟有多可怕?
肺炎球菌可導致非侵襲性疾病和侵襲性疾病:非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包括扁桃體咽炎、中耳炎、鼻竇炎等;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則可導致腦膜炎、膿毒症以及膿胸、心包炎、心內膜炎、腹膜炎和化膿性骨關節炎等,有可能導致患兒出現嚴重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發布的《肺炎球菌疫苗立場文件》中就指出,肺炎球菌性疾病對小月齡兒童的危害可以用三高來概括: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
高發病率:75%的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發生於2歲以下兒童,尤其以6-11月齡兒童的發病率最高;
高死亡率:在發展中國家,肺炎球菌引起的膿毒血症的病死率達20%,引起的腦膜炎病死率達50%,嬰幼兒中死亡率最高;
高致殘率:肺炎球菌作為兒童細菌性腦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長期神經系統後遺症,如聽力喪失、智力低下、運動異常和癲癇發作等的發生率可高達58%。
因此,世衛組織把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之一。
及時接種疫苗 安全度過流感季
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顯示: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率每增加10%,2歲以下兒童流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就會減少39-50%。也就是說,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不僅能夠減少肺炎球菌性肺炎,還可能減少流感相關性的肺炎。
美國兒科學會在2017年—2018年預防和控制兒童流感的建議中指出:聯合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或其他疫苗,以便在流感季更好地保護兒童。蔡菁提醒,6月齡內的小寶寶是不能接種流感疫苗的,但可以接種專門針對2歲以下小月齡寶寶的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幫助寶寶度過流感季的高風險期。
蔡菁說,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是在寶寶6周齡也就是滿42天就可以開始接種首針了,6月齡前完成3針基礎免疫接種,12-15月齡完成第四針加強針接種。根據最新的接種方案,基礎三針可以放寬到1歲前,給6個月上沒來得及接種的寶寶一個補種的機會。「儘早完成『3+1』全程接種,保護效果可達90.5%以上。」蔡菁提醒,寶爸寶媽們可在寶寶滿月時就提前預約,以免排隊等候太久而錯過了最佳接種時機。
問與答
1、 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有點分不清,它們究竟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
許慧: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的鑑別,的確並非易事,它們無法截然分開,往往是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早期是感冒或流感,由於病情進展,就逐漸向下累計氣管、支氣管、肺組織,最後就是肺炎了。以我們的經驗,秋冬季節1歲以內的小寶寶,一旦咳嗽,不要掉以輕心,建議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2、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的區別在哪裡?家長們該如何選擇?
蔡菁: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只是一個行政意義的劃分,並不是按照必要性和安全性劃分的,經濟允許又沒有接種禁忌的時候,建議全部接種。考慮到肺炎球菌性疾病對2歲以下小月齡寶寶健康威脅的嚴重程度,非免疫規劃疫苗中的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一般建議優先排苗,優先接種,並且建議選擇同一產家、同一品牌,完成全部針次接種,這樣免疫效果最好。
儘早安排、及時接種
科學地應對流感季
讓寶寶遠離各類病菌
平安健康度過每一天!
END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鄔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