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也即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統稱。與此前985、211等名校工程最大的不同是,「雙一流」實行5年一個建設周期的動態調整原則,打破了「終身制」。而今年,恰好是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之年,137所高校很快將迎來「期末考」。與此同時,網絡中也出現了各種版本的「雙一流」動態調整名單。
以下是國內某知名論壇上廣為流傳的一份「雙一流」建設高校變動預測名單。從整體上看,該名單非常符合「雙一流」動態調整的原則,每一個類別的高校都有新面孔。比如說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就有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入圍。當然,也有些高校被傳無緣新一輪「雙一流」。比如說以下8所:
長安大學、東華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寧波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和延邊大學。
雖然上述8所被傳「下車」高校,在首輪「雙一流」中綜合水平相對處於較低排位,但當真的遠離名校方陣時,還是難以令人信服,畢竟當中的很多優勢鮮明,特色學科具有不俗實力。為此,不少網友直呼該預測名單「不靠譜」。
1.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
東華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的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是紡織科學與工程,該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全國排名前2%(A+檔)的高校正是東華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從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建成世界一流的角度出發,國內幾乎沒有比東華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更具有基礎優勢了的。再者,天津工業大學是首輪入圍「雙一流」的25所非211高校之一,不太可能在第二輪就直接「下車」。
2.寧波大學
與天津工業大學一樣,寧波大學也是非211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相比天工大,寧大「下車」倒是有一定概率,畢竟其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力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僅獲評為C檔,在國內高校圈也只是表現平平,離建成世界一流可謂任重而道遠。
3.長安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和延邊大學
長安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和延邊大學,雖然綜合實力並不拔尖,但優勢特色海事十分明顯,符合「雙一流」的引導發展方向。其中,長安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的交通運輸工程(前者側重公路、橋梁,後者偏向水路、航運),四川農業大學的畜牧學、作物學,以及延邊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等學科,都具有較高水平。
4.太原理工大學
作為山西省唯一的「雙一流」高校,太原理工大學如果會在第二輪「下車」的話,那就太說不過去了。按照山西考生的期盼,不僅太原理工要在「雙一流」中站穩腳跟,還要新增山西大學、中北大學等。當然,如果第二輪山西大學能夠突圍,就已經是很大收穫了。
對於網傳長安大學、東華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寧波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和延邊大學等8所高校將無緣第二輪「雙一流」的說法,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