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知識】之《楹聯技法一》

2021-02-19 定陽楹聯

2020年10月27日 | 本年度第5期 | 總第005期 

《楹聯技法一》

【疊字法】  

疊字,又名「重言」,係指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詞語。人們在創作楹聯時,常常將疊字運用於聯語創作的方法,就是疊字法。用疊字法作楹聯,可以生動地表現楹聯的意境,語音上和諧悅耳,節奏明朗,韻律協調,具有個情達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強楹聯的藝術魅力,獲得特定的表達效果。在楹聯創作中,疊字法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幾乎隨處可見。比如: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這是蘇州網師園的一副疊字楹聯,全聯從縱和橫的角度描寫了該園山重水複、鳥語花香的美景和遊客流連忘返、戀人們卿卿我我的境況。該聯讀來聲韻鏗鏘,語句含義豐富深長。再如:南南北北,文文武武,爭爭鬥鬥,時時殺殺砍砍,搜搜刮刮,看看乾乾淨淨;戶戶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處處驚驚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悽悽慘慘。這副楹聯在解放前流傳一時,它形象地嘲諷了國民黨統治下舊中國的悽慘景象,把當時的社會現實暴露無遺。

*反覆法

為了加強楹聯的語氣,以突出聯意,加深聯語的深度和廣度,把所要敘述的事物表達的更加形象生動,將同樣一個或幾個字在楹聯中間隔地運用或者重複地運用,使之既緊相連結而意義不盡相同的一種作聯方法,稱之為反覆法。反覆法作的楹聯,有時是聯意的反覆,有時是用字的反覆,但決不是重複。如: 在新城,演新戲,歡迎新同志,迎接新勝利; 除舊貌,破舊習,打倒舊軍閥,摧毀舊世界。 據《井岡山的武裝割據——革命歷史資料叢書之二》所載,這是1928年12月11日,紅五軍到達寧岡縣新城,在歡慶紅四軍和紅五軍會師的萬人大會上,講臺兩側貼的楹聯。這副楹聯上聯反覆用了四個「新」字,使歡迎新戰友的氣氛更加熱烈;下聯反覆用了四個「舊」字,表達了紅軍戰士摧毀舊世界的堅強決心。再如:好領導,好政策,好形勢,好上加好;富國家,富集體,富社員,富了又富。這副楹聯「好」字、「富」字反覆出現了五次,使聯意層層深入,把農村出現的好形勢及出現這種形勢的原因說得清清楚楚,深刻透徹。又如:開關早,關關遲,迎過客過關;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這副楹聯看似平常,實則暗藏機巧。其中「關」字與「對」字均為復字,而「關關」與「對對」又貌似疊字,其實前一個「關」與「對」是作動詞用,後一個「關」與「對」是作名詞用,意義各不相同,整副楹聯敘事簡明又富有情趣。也有幾個字在聯語中間間隔地出現的。如: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八十日裡,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相傳清朝大餘縣有個戴衢亨,勤奮好學,才華頗高,可因縣官不識才,到30餘歲連個秀才也沒撈到。他的朋友出於義憤為他買了個秀才,得以取得鄉試資格。在80天裡,他由鄉試到京試再到殿試,連中三元,被點為狀元,衣錦歸鄉,感慨之餘,寫下了這副楹聯。聯語中「考無名」與「試第一」各自間隔出現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經歷,同時警告了那些玩忽職守、埋沒人才的官吏,堪稱聯壇佳話,聯中上品。 

    

* 復疊法      

在同一聯語中,既用疊字又用反覆的制聯方法稱為復疊法。用復疊法寫作的楹聯往往能兼有復字法和疊字法的藝術效果。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副對聯: 年年難過年年過; 處處無家處處家。 這是在舊社會流傳很廣的一副對聯,聯中的「年年」、「處處」為疊字,「過」、「家」為復字,。這副楹聯把舊社會窮苦人流離失所的痛苦處境和對舊社會的不滿與抗議充分地表達在聯語的字裡行間。又如:軍閥跑,國防跑,富紳跑,跑跑跑,看著跑垮刮民黨;工人來,農民來,士兵來,來來來,共同來建蘇維埃。這副楹聯相傳是一個私塾先生所寫。聯語通過「跑」字和「來」字間隔出現和重疊運用,對革命形勢的發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頂真法

頂真法又叫聯珠法。是在上下聯為複句的聯語中,每句句尾字詞均為下句的句首字詞,上遞下接,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種制聯方法。用頂真法創製的聯語,要做到語句遞接緊湊、生動明快方為佳聯。如: 壽祿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傑年豐,豐衣足食,食的珍餚美味,位列三臺,臺享榮華寶貴,貴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順也; 晦氣如東海,海真大,大貪鬼,鬼面獸心,心術不端,端是財痞雜種,終必一死,死無下葬墓地,地伏餓狼,狼撕其身,身敗名裂哉! 相傳這副楹聯的上聯是個好吹牛拍馬的富家子弟給一個大富翁送的壽聯。做壽之日無人能對下聯,喜得富翁眉開眼笑。一個窮秀才見了上聯,即對出下聯,叫一小孩送上,氣得富翁七竅生煙,壽席不歡而散。這副楹聯的上下聯都是採用頂真法創製的,聯語象一條環環相扣的鏈子,上聯把富翁捧上了天,下聯卻把富翁罵得狗血噴頭,死有餘辜,令人拍手稱快。又如: 聽雨,雨住,住聽雨樓邊,住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觀潮,潮來,來觀潮閣上,來觀潮浪,浪濤濤,觀、觀、觀。 這副頂真對,上聯妙用一字兩義,「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聽雨觀潮之妙趣隨著語意的跳躍盡納聯中。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象誰。這副頂真楹聯概括力極強,僅用了八個字,就把戲劇演員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來了,該聯對仗工穩,精巧風趣,聯意雋永,是一副絕妙戲聯。

摘自中國楹聯論壇

相關焦點

  • 楹聯相關知識【三】
    同義相對謂之合掌,這是楹聯創作之大忌。對聯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對仗,音韻、平仄、詞性、詞義和意思都要形成一種對仗,其中意思的對仗是「隱性」的,不是在局部 「音韻、平仄、詞性、詞義」上能看出來的。上下聯「合掌」,就意味著在內容上偏向單方面,像是兩個手印疊合,這無疑是「內容對仗」的一大缺陷。出句與對句的句意相同。古今詩律聯家認同一致的是「兩句不可一意」,即「句意相同」就是合掌。
  • 談古話今說楹聯:一副楹聯帶出一個節日
    借古懷今 表達獨特的見解  在草堂大廨還有一副對聯影響深遠:「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王飛推薦道,這也是草堂很經典的一副楹聯,婉致含蓄,耐人尋味。他說,聯文作者顧復初於清鹹豐末年,應四川學政何紹基之邀來川。當年他來拜謁草堂,撰寫此聯。
  • 作楹聯是開心樂園
    《做楹聯是開心樂園》我連著幾天在做對聯,每天做朋友的對聯五幅左右,感到既動腦子又開心,有的要反覆推敲,要絞盡腦汁,既要講平仄,又要講寓意,既要大眾化,又要有新意,有所創新。把對聯做完以後,有朋友點讚,有朋友支持感到滿足了。
  • 談古話今說楹聯
    雲南省通海縣被譽為「中國楹聯文化縣」,「中華詩詞之鄉」。通海是通江達海的邊城,經千百年來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流影響,使通海成為一個頗具文化底蘊的小城。雲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就是通海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人們譽之為「山林詩苑」和「匾山聯海」。秀山之特色之一就是山不在高而匾聯叢聚,所謂「無楹不聯、無壁不詩、無額不匾」。
  • 清代楹聯精品欣賞
    到了清代,楹聯開始興盛起來。尤其是文人雅士,皆多自撰自書聯語懸之堂廡,或頌君恩或緬祖德,或書格言警句自勉,或書清詞麗句為賞,或發感慨寄託幽思。楹聯當初大都是書就後鐫刻在建築物上的一種裝飾。直到明代晚期,楹聯或春聯往往又刻制在木板或竹片上,成為一種庭院式飾物。而書寫於紙或絹的以供室內懸掛的對聯形式,則是明末清初間才開始漸漸流行起來的。所以,楹聯在很大的範圍內依附於建築,同時也提高了建築物的品位。1. 在清代楹聯中,運用字體最為頻繁的是行書、隸書和篆書。3.
  • 讓楹聯藝術承下去
    今年64歲的他有一個心願:讓中國楹聯書法藝術永遠傳承下去。   王慶新 1948年生,山東省嘉樣縣人。字少穎,號偏方齋主人,現任北京華夏詩聯書畫院院長,中國詩聯書畫出版社社長,中國楹聯學會顧問。自幼喜愛傳統文學,尤喜楹聯、格律詩詞,從1988年起,先後出版專著及主編、執編各類書籍70餘部,包括《古今神童才女妙對》、《天下趣聯三百笑》、《祥酒杯徵聯集萃》等。
  • 北京楹聯——直擊大都市楹聯創作骨幹精品力作,今天看北京
    北京楹聯學會選送楹聯作品100副一、申士海楹聯作品:1.題河南三門峽函谷風清德政顯;聯城雨潤錦程新。10、2018年為浙江楹聯第一村夏溪村撰聯題夏溪胡氏農本儒承,忠良之訓;名門望族,閥閱之家。五、孟廣祥楹聯作品1、三門峽市源溯仰韶時,每思大禹劈山、老聃論道、黃河西至、紫氣東來,三門屢見雄風起;譽馳興國日,最喜人文萃玉、經濟流金、綠野涵春、紅聯耀彩,一市長教美韻飛。
  • 懷化市詩詞楹聯家協會原創楹聯、詩詞讚頌戰「疫」醫護工作者
    懷化市詩詞楹聯協會深為感動,以格律詩、詞、楹聯為其所做貢獻讚頌。楹聯●王志堅楹聯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抗疫疫襲九州,壯士辭親出五溪,千裡長驅大別山,危難之時施大愛;名揚百世,良醫循理調諸藥,卅天盡去新冠疾,存亡之日立新功。
  • 上遊讀書丨《詩詞及楹聯寫作》教你如何賦詩作對 - 鍾小族
    它不僅要求寫作者必須熟讀前人作品,還要掌握平仄、對仗、押韻等技法,才能創作出合格的舊體詩詞。《詩詞及楹聯寫作》,荀運昌/著,雷雨/校補,定價:98.00元因此,對於舊體詩詞的愛好者、學習者來說,如果有一本把這些東西講清楚、講透徹、講完備的圖書,的確是一件幸事。
  • 梁石先生楹聯詩詞選登
    重要連結:* 歡迎您訂閱2020年中華楹聯報!使用微信、支付寶訂閱更方便梁石先生詩詞楹聯選登楹聯10副 一、題太原唐風琴社彈一曲高山流水,知音在此;繼千秋晉韻唐風,天籟如斯。中華楹聯(zhylwxgzh)編發,歡迎其他公眾號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重要連結* 千年傳唱,幾經流離,你不曾讀懂的詩經,究竟有多美?* 鼻炎界的「印度藥神」,熱賣83年!鼻塞鼻癢噴一噴,鼻子舒服一整天!* 幼時的教養很可能決定一生的社會層次,安利這套最適合孩子的啟蒙經典!
  • 歷代書法家楹聯作品,你比較喜歡誰的?
    在我們看書法楹聯前,我們先學習一下關於楹聯的一些基本知識,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傳統藝術表現方式。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楹聯是書法中的一種。楹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一項重要的文學形式,對中國現代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楹聯專家走進麓臺校園
    下午,中國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楹聯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會長劉太品先生,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葛慶平先生,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濰坊市濰城區詩詞楹聯學會會長陳寶玉先生等楹聯專家一行4人來到我校,對楹聯的教育教學視察指導工作。
  • 古代端午節,楹聯雅事幾則
    01 楹聯,也叫對聯、門對、桃符、楹帖等。 最早的楹帖源自唐代,莫高窟藏經出土文獻中有「三陽始布,四序初開」之語。 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主孟昶非常喜歡撰寫聯語。
  • 一對楹聯道盡「廣東陳」來源
    其實,此詩在驚嘆陳家祠的建築裝飾藝術之餘,還對陳家祠所蘊含的豐富的姓氏文化、祠堂文化、書院文化表示讚美,所以才有「勝讀十年書」之語。而最能體現陳家祠文化底蘊的是祠中的楹聯。這些楹聯,將陳姓及「廣東陳」的由來、陳家祠的建造歷史等內容,用精練而富於美感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人讀後回味無窮。
  • 樂山市詩詞楹聯學會海棠聯校結業典禮
    樂山市詩詞楹聯學會海棠聯校校長羅杜林先生致辭:樂山市詩詞楹聯學會首期楹聯創作培訓班的學員,今天正式結業了。半年多以來,他們在賈雪梅老師的帶領下,以絕大的毅力,艱辛的付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作品在本會微刊刊發以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借用省楹聯學會會長馮修齊先生的話來說,那就是已經產生全國性的影響。
  • 妙不可言的戲臺楹聯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一字一音的漢語獨有形式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與世間萬象。又如,有著360多年歷史的北京廣和樓戲園楹聯曰:「學君臣,學父子,學夫婦,學朋友,匯千古忠孝節義,重重演出,漫道逢場作戲;或富貴,或貧賤,或喜怒,或哀樂,將一時悲歡離合,細細看來,管教拍案驚奇。」再如,昔年上海春桂茶園戲臺楹聯曰:「休羨他快意登場,也須夙世根基,才博得屠狗封侯,爛羊作尉;姑借爾寓言醒世,一任當前煊赫,總不過草頭富貴,花面逢迎。」
  • 林秀芳:楹聯生韻滿校園
    「讓校園充滿文化氣息,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校園底色,不僅僅是一幅美好的畫面,更是一所學校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但這倒不是難事,作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東省「網際網路+教師專業發展」傳統文化工作坊主持人之一,林秀芳已與傳統文化結緣多年,並一直紮根一線,從事相關教育研究,尤其是對楹聯教育更是熟門熟路。楹聯雖小,但易學、凝練且資源豐富,不僅能快速為師生打開一扇通向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門,更能激發師生對母語文化的熱愛,促進其文化素養的提升。這對高區二小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 名家薈萃話楹聯 古鎮文化添新彩
    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對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李培雋(右一),賀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育智(左一)共同為黃姚古鎮「中國楹聯文化古鎮」揭牌。「黃姚古鎮杯」海內外楹聯大賽、第二十屆中國(黃姚古鎮)楹聯論壇徵文頒獎儀式的舉辦旨在匯聚國內外楹聯文化愛好者及專家學者優秀作品,提高楹聯文化影響力,進而打造黃姚古鎮楹聯文化知名度。據統計,此次楹聯大賽活動共評出呂可夫等3位作者獲得組聯獎,單聯等級獎共評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100名。
  • 談古話今說楹聯-光明日報-光明網
    雲南省通海縣被譽為「中國楹聯文化縣」,「中華詩詞之鄉」。通海是通江達海的邊城,經千百年來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流影響,使通海成為一個頗具文化底蘊的小城。雲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就是通海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人們譽之為「山林詩苑」和「匾山聯海」。秀山之特色之一就是山不在高而匾聯叢聚,所謂「無楹不聯、無壁不詩、無額不匾」。
  • 翰墨楹聯 · 和美沙頭—楹聯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
    翰墨楹聯·和美沙頭——楹聯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前言楹聯是中華優良傳統文化之一。一個區域的楹聯,體現了當地的人文傳統以及歷史沉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沙頭街道歷史文化,讓楹聯成為沙頭文化標籤之一,特舉辦翰墨楹聯 · 和美沙頭——楹聯書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