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是指一副對聯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時出現詞義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複的字、詞。
一副對聯,必須上下比的詞語異義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聯時,有人誤認「詞類相對」,以為上下聯意思相同才是對仗工穩,其實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字數總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間裡重複一件事,還有什麼意思?所以,合掌是對聯的第一大忌。
比如:
五湖傳喜訊;
四海送佳音。
「五湖」與「四海」同指廣闊的地域,「傳」與「送」意思相似,「喜訊」與「佳音」更是同義詞。這樣的對聯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麼好,讀起來也讓人覺得味同嚼蠟!就沒意義了。
同義相對謂之合掌,這是楹聯創作之大忌。對聯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對仗,音韻、平仄、詞性、詞義和意思都要形成一種對仗,其中意思的對仗是「隱性」的,不是在局部 「音韻、平仄、詞性、詞義」上能看出來的。上下聯「合掌」,就意味著在內容上偏向單方面,像是兩個手印疊合,這無疑是「內容對仗」的一大缺陷。
出句與對句的句意相同。古今詩律聯家認同一致的是「兩句不可一意」,即「句意相同」就是合掌。例如: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古人評曰:「造語雖秀拔,然上下文多出一義。」 「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力錘頑石方逢玉;盡撥寒沙始見金」等均屬此類。今人也有,如 :「室滿歡愉,兒祝爹娘同壽考;庭饒喜慶,女祈父母共康寧。」含義不二,惟一的區別是「兒祝」和「女祈」,兒、女又同是做壽者的孩子。上下兩句中所有詞語的詞義完全相同,是典型的「合掌」。還有:「神州千古秀;赤縣萬年春」。對仗很工,但神州與赤縣均為中華別稱,詞義乃同,千古秀和萬年春的含義也無本質區別,內涵一樣。因此,是一副「合掌」聯。
上下兩句中有意復的字,也算合掌。上下兩句中部分詞語意思相同,也是合掌。
在楹聯創作中,只要注意掌握好聯意和詞義的運用,即上下聯不重複表達內容,對仗不用同義詞,「合掌」的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張二才,又名張盡孝,1962年出生,大營鎮河南村人,農民,讀書不多,愛好詩詞楹聯,喜歡韻律, 假裝斯文。山西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會員,繁峙縣詩詞協會秘書長,繁峙縣楹聯藝術家協會主席。
主編:張二才
副主編:李愛平
編委:張鵬 王春豔 武燕雲 王文霞
宣傳:楊金堂 王國芳
編輯:王莉紅 趙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