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臺|冷江山:一部具有現代學術意義的著作·《權德輿策問思想...

2021-02-08 天眼新聞

權德輿(759—818),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古文運動的先驅者,但長期沒有受到學界的重視。近年來,隨著學術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已有不少關於他生平詩文研究的論文和專著。《權德輿策問思想內容研究》一書以權德輿「策問」為專題研究,有現代學術意義。

權德輿一生政治上官至宰相,秉公持正,勵精圖治;文學上著述豐厚,有《權載之文集》50卷傳世,時人譽之為「文壇宗師」「一代宗匠」。嚴羽《滄浪詩話·詩評》稱其「有絕盛唐者」。今存《權載之文集》50卷,就是他詩文創作成就的具體體現。其中策問50題,收錄在《全唐文》483卷。無論就其作品的數量或體裁種類的多樣化而言,權德輿均取得了令時人和後人欽慕的成就。從他傳世的50卷詩文集來看,其內容涉及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豐富而詳實,為我們研究中唐社會的政治面貌、經濟狀況、文化背景、倫理道德、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都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

「策問」是唐代科舉必考的重要科目。權德輿在貞元年間三知貢舉,為唐王朝選拔了大批人才。今權德輿文集50卷中存「策問」一卷,計50題,都是科舉考試的試卷。這些「策問」往往廣徵博引,內容豐富,思想深厚,今天讀來依然有相當難度,故一直以來尚無一部專門研究權氏策問的專著。《權德輿策問思想內容研究》以它為研究對象,首先具有學術勇氣,在學術界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

該書全文簡要綜述了權德輿的生平、仕職,時代特徵及唐代科舉、策問的基本情況,大量的篇幅在於對其策問文的解讀方面。每篇策問前面都有一個簡明的時代背景的介紹,指出其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或學術特徵後再疏通文意,層次清晰,脈絡分明。「策問」引經據典,典故繁多,也有相當理解難度。該書特點就在於查閱了大量的文獻,一一索引,概括該策問的大意,從中揭示出策問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以及文化內涵。這項工作量是很大的,也是十分艱苦的。這一工作,對今後閱讀權德輿策問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僅就這些而言,這部著作是具有現代意義的。

權德輿的策問,哲理深刻。他一生或為宰執,或鎮外藩,雖非應舉入仕,卻能憑藉才能、文名而仕宦顯達,在唐代重視進士出身的政治環境中極為少見。他的策問,集中反映了權德輿的儒學思想,經世致用、針砭時弊是他的人生理想,稱得上是正道直行、文質彬彬的君子正儒;但他又不泥古,識通變,深知儒學思想缺失之弊,這從他策問涉及《論語》《詩經》《周易》《尚書》《周禮》等儒家經典和《莊子》《老子》等道家典籍就不難看出他周流於儒釋道三家,強調三者同源一體、調合三教的傾向。權德輿策問從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入手, 以「通理」「辯惑」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這在實質上極大地推進了古文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提高了古文在現實政治和生活中的地位,從而有力推進了古文運動的開展。

他信奉道家思想,提倡無為,把虛靜與淡泊作為得道的要領。柳宗元認為權德輿「力學掞文,時儕稱雄。子亟拜之,足以發揚」(《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而《唐才子傳》稱德輿善辯論,開陳古今,覺悟人主;為輔相,尚寬,不甚察察;雖動止無外飾,其醞藉風流,自然可慕。可以成為我們認識其策問思想內容的另一視角。值得注意的是,權德輿的策問牢籠今古,對散文文體的發展有不小貢獻。

《權德輿策問思想內容研究》一書,正是從權德輿對中唐政治文學的貢獻角度出發,對其策問進行了疏證解讀。

由於「策問」的內容涉及到中唐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邊疆、文學禮儀等方方面面,該書在策問的解讀詮釋方面,力主從解讀權德輿「策問」文本出發,結合權德輿所處的時代背景、揣測權德輿出題的意圖,在回顧大曆、貞元間思想界整體變化局勢的基礎上,結合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去歸納分析權德輿策問體現出的為政、為人、為文的思想,對權德輿策問所體現出的思想內容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探索、研究,有助於人們對權德輿「策問」的評價和理解,該書對前人未曾做過的工作,進行了細緻、中肯的解讀和探索,解讀雖然有欠妥的地方,但大都說得比較清楚,很有現代學術意義和文獻價值。

篇章結構安排合理。緒論之外,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紹唐代的科舉與策問。簡單梳理科舉的起源、流變過程、策問的源流、儒家經典與唐代科舉考試的關係。科舉以經學為重心,而策問內容大都與經學相關,這三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容。這一章主要系統闡述三者的關係,為下文論述權德輿策問的思想內容作導入和鋪墊。

第二章、第三章是該書的核心和重點。主要研究分析權德輿策問思想內容。由於權德輿策問思想內容涉及面較多,因此,在解讀策問的思想內容及其意義價值時,作者將二、三章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主要解讀儒家經典方面的策問,下部為其它典籍或相關問題的策問,將明確以儒家經典命名的策問列為思想內容上,將道教典籍以及未明確以儒家經典命名的策問列為思想內容下。

這樣分類很有特色,一是避免了篇章結構的「大肚子」,二是方便歸類解讀、闡釋。文章最後,對策問的文體特點進行歸納分析。全文結構完整,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引證豐富,解讀比較細緻深入、全面。當然,細細深究,在對策問的闡釋方面還有不確切的地方,但這並不影響該書的學術意義和史料價值。

薦書人

冷江山(1980-),男,山東臨清人,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華東師範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貴州省社會科學研究評審專家。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後獲得貴州省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第二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貴州師範大學「本科教學名師」等獎項及榮譽稱號;科研方面,在《光明日報》、《敦煌研究》、《甘肅社會科學》、《雲南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先後獲批省教改、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多項科研項目。

文/冷江山

文字編輯/曹雯

視覺/實習生 曹芳芳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一部高水平的自然辯證法學術著作
    《劉詩白選集》日前出版,第十一卷《自然哲學筆記》是作者歷經7年跨學科閱讀的艱辛探索,是一部高水平的自然辯證法學術著作。  極強的創新性與寬廣的學術視野  《自然哲學筆記》一書開卷之篇為「讀恩格斯有關自然哲學論文的筆記」,在這一章中,劉詩白教授既完整、準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的創始人——恩格斯關於自然辯證法的一般原理、關於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觀點;又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進展(如人造衛星、暗物質、黑洞等),加以與時俱進的生動、具體的闡發。
  • 【案例】有限表達的學術觀點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具有專利創造性就是在先技術與標的技術兩個整體之間在邏輯推理上不具有充分條件性因果關係」是否構成對涉案圖書中「實質是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程度問題」、「具有專利創造性就是指在先技術與標的技術兩個整體之間邏輯推理上不具有充分條件性因果關係」的侵權。
  • 有限表達的學術觀點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附判決書」
    裁判要旨:依據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的基本原理,著作權法不保護學術觀點本身,僅保護對學術觀點的表達,如該表達為有限表達,則其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即使該學術觀點為首次提出亦不例外,否則將導致壟斷思想的後果,妨礙思想的傳播和表達自由,阻礙社會發展與進步。
  • 【著作薦讀】醫學人類學參考書目之一
    主持和參與了衛生服務公平性、社區衛生、老年臨終關懷、結核病控制、衛生人力和醫療保健制度研究等多項與美、英、德等國合作及衛生部研究項目。參加編寫與翻譯著作5部、發表論文近30篇。然而,用當代醫學人類學的理論方法觀察和研究一個中國少數民族的醫療思想和實踐,及其更廣泛的社會生活,卻不多見。彝族是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多的一個(已超過650萬)。由於新中國成立前在四川涼山的彝族聚居區尚廣泛存在奴隸制,彝族作為社會發展階段中奴隸制的代表而在政治、經濟和學術研究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民族學界,研究彝族的著述很多。
  • 馬一浮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
    馬一浮希望恢復「小學校、大學科、師生朝夕無間」的古代書院模式的思想固然不完全可取,也無法實現,但其對於當時學校制度種種不足的警惕和批判,對於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重視,主張文理農工醫不同學科門類知識大融通,在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改革的當下依然具有生命活力和指導意義。在辦學主張方面,他強調獨立自主,力主「書院所由起,其事不攝於有司」。
  • 紀念︱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學術與思想
    今年適逢陳先生逝世五十周年,10月12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文研院」)和三聯書店在靜園二院聯合組織召開了「『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學術與思想』暨紀念陳寅恪先生逝世50周年學術研討會」,邀請多位史學、哲學、思想史等不同領域的學者,以期從不同的視野和全新的研究中,深入探討陳先生的史學思想和對近代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綿延不絕的影響。
  • 郭湛波先生著作版本和遺著手稿的學術價值
    但是,對郭先生1949年去臺後的情況,特別是他關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後續研究情況,大陸學界所知甚少。下面介紹我目前收集和考證郭湛波先生著作版本的情況。但是本書並未囿於私情,而是堅持學術立場,秉筆直書。正如作者在「再版自序」中所說:「本書自有一種觀點和方法,所用的方法是新的科學方法——即唯物辯證法和辯證法唯物論——作者之所以用這種方法,並非有什麼成見和信仰什麼主義,只是相信在今日只有這種方法能解決問題,較為妥當,不得不用它。並且作者還有一種野心,想用這種方法和觀點,來分段寫一部整個的《中國思想史》;現在這一部不過《中國思想史》中之一段。
  • 《明儒學案》,不是什麼大案要案,而是一本學術著作
    有人說,明末清初是歷史上第二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這樣的說法略有誇張,但不可否在,當時的很多學術成果,仍然為現代人服務。在當時有一部著名的學術著作叫《明儒學案》。普通人聽到這個書名,一定會感到十分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案件,難道是和文人士大夫階層有關的大案要案。其實,案有書面材料的意思,學案是指記述學派源流及其學說內容並加論斷的著作。
  • 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從歷史廣度來說,我們可以進一步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新飛躍的寬闊縱深,來進一步審視毛澤東思想及其著作的歷史價值、當代價值和永恆價值,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具體來說,新時代深化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 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
    《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王國維是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人間詞話》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書中,王國維以簡雋明晰、深入淺出的條分縷析,講透了中國古典美學精髓。
  • 第二屆漢語人文學術寫作終身成就獎及傑出著作獎推選票評議意見書
    全書共4卷,長達六千多頁,可稱得上是一部皇皇巨著。該書的撰寫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一、史料豐富。作者不僅附上了詳細的參考書目,而且在寫作過程中於適當的地方對重要的參考文獻的內容、特點和學術價值做了梳理和點評;更重要的是,作者對所列舉的參考文獻大都做了充分的使用和引述,尤其是權威性的一手和二手文獻。二、史論結合。這是一部哲學史著作,所以,作者盡力做到對所涉及哲學家思想的客觀而全面的介紹。
  • 不構成「作品」的樓盤名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金領之都」名稱經過了原告的仔細斟酌和反覆推敲,蘊含著原告的辛勤勞動和付出,符合獨創性的要求,應受著作權法保護。  原告律師認為,「金領之都」樓盤名稱符合著作權法對於作品的定義:該名稱系原告獨立創作,具有獨創性;該名稱具有與一般樓名相區別的個性特徵,清晰地表明了樓盤面向的對象是「金領」階層,符合顯著性的要求;該名稱未侵犯他人的在先權利,系原告精心思考、辛勤勞動的結果。
  • 希臘最偉大的雄辯家德謨斯提尼,會經抄寫過修昔底德的著作八遍
    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世界歷史文庫中少有的一部著作。但是他死後三百多年中古代作家很少提到過他。公元二世紀中葉的羅馬作家琉細安說到,希臘最偉大的雄辯家德謨斯提尼會經抄寫過修昔底德的著作八遍,但是這個傳說在德謨斯提尼本人的著作中找不出根據。
  •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出版,以批判性思維解讀經典著作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漢英雙語版「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力圖通過對經典學術著作的解析,讓讀者以新的角度看待人文學科的經典著作,從而培養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涵蓋11個學科門類,首批推出100種,解析的著作有哲學領域的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心理學領域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社會學領域的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學領域的亞當斯密《國富論》、人類學領域的克利福德格爾茨《文化的解釋》,以及對現代女性運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貝蒂弗裡丹的《女性的奧秘》和維吉尼亞伍爾芙的《一間自己的房間
  • 道家美學的現代境遇與意義生發
    所以,考察道家藝術精神的現代闡釋及其參與中國美學現代建設的路徑就成為一個極富學術價值的論題。事實上,道家思想的美學意義及它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影響,曾經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學術熱點,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打通古典與現代,探討道家文藝美學的現代生發、現代影響、現代參與方面的研究,近些年才出現一些研究成果。
  • 冷門學術著作 厚重人生大書
    《人生初年》詳細記錄了冬冬學前期的語言獲得過程,被學界讚譽為「一個動物人到社會人的全景式記錄」,為破解兒童語言獲得之謎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原始數據,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人生初年》來源於李宇明教授在長達2200餘天的時間裡,對女兒的語言情況所做的近百萬字的忠實記錄。
  • 提倡回歸原典的學術意義
    然而,長期以來,對中國日本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有理論深度且系統地進行思考和分析的著作卻極為少見。南開大學教授劉嶽兵的《「中國式」日本研究的實像與虛像——重建中國日本研究相關學術傳統的初步考察》,可以說是第一部有關中國日本史研究學術史的中文著作,其開拓性價值,不言自明。  劉著所論涵蓋史學理論、史學功用、史學方法、史學批評以及史學者才能和道德等,行文中隨處可見真知灼見。
  • 儒家的誠信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其思想內涵主要有三層意義:其一,"誠"作為哲學範疇,是為真實,亦即真實無妄的本然之道,係指宇宙萬物之實有而言,不誠不能有萬物,即所謂"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其二,"誠"作為道德範疇,是為誠實,這是為人的基本素質。《大學》將"誠意"列為"八條目"之一,而《中庸》更把"誠"視為一切德行之本,是承載三達德以實行五達道的堅實基礎。
  • 讀書 | 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漢語語法著作 ——《漢語句法學》
    筆者認為,在西方語言學界,有三部用英語撰寫的漢語語法著作值得關注。它們分別是趙元任先生的《漢語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李訥、安珊笛(Sandra Thompson)兩位先生合著的《漢語》(Mandarin Chinese),以及黃正德、李豔惠、李亞非三位先生合著的《漢語句法學》(The Syntax of Chinese)。
  • 考試類圖書、試題等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付出創造性勞動所完成的試題受著作權法保護——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訴北京市海澱區私立新東方學校未經許可使用TOEFL試題侵犯其著作權和商標專用權糾紛案本案要旨:如果每一道試題從設計創作過程看,需付出創造性勞動才能完成,則該試題具有獨創性,屬於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應受我國法律保護,由此彙編而成的整套試題也應受到我國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