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你要有一雙火眼金睛,懂得拒絕他人的「善意」!

2020-12-13 情感伊號

01序言

善意,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善良的流露,在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一份小小的善意可以讓人家覺得溫暖。但是,在一切霧裡看花之中,是是非非,真真假假難辨,當看到人家表現得大方親切時,我們常常會以為那是人家的善意,但是當你細細一品,你會發現,一切也並非是我們想的那種清涼的味道。你會詫異「人家的善意都寫在臉上了,我怎能如此不解風情?」確實,人家對我們表示善意的時候,我們去接受也是情理當中的,但是,比起「不解風情」,我們更不能做的是「不解真意」。有些「善意」,我們還真得懂得拒絕。

02別拿人家的客氣當善意

在人們日常打交道的過程中,最少不了的就是禮數,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做好禮數方面的功夫,我們可以讓人家覺得受尊重,而且還能夠贏得人家的好感,然而很多禮數性的東西僅僅是出於客氣而提出的,它們往往看起來是善意。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仔細斟酌。

有一次去一個新同事家給她送一個文件,當時她一個人在家,但是中午的時候,她還是說讓我在她家吃午飯。我心裡想著畢竟跑那麼遠幫她送個東西他請我在她家吃飯也是應該的,於是我就趕緊答應了。

之後她若有所思地頓了一會,然後告訴我她家一會有幾個客人要過來,我當時告訴她我不介意,還說自己喜歡熱鬧喜歡人多一起吃飯,而她也笑著附和了一下。

沒過多久,她家幾個客人過來,雖然大家都很客氣,但是我突然發現自己在那邊特別多餘,原來她的那幾個客人是去找她催債的。看著同事一臉尷尬,我也不能做點什麼,一時間,實在不知道該把自己往哪擺,只好編一個蹩腳的理由走開了。

很多時候,別人表現得客氣真的只是禮貌而已,如果我們真的傻傻地以為那是善意的話,只會讓他人或自己難堪。

03「吃別人的嘴軟,拿別人的腿短」

一個人,最難得的狀態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自己的主動權真的很重要。但是當你突然覺得對別人有所虧欠的時候,你說話或者做事都很有可能要向人家傾斜,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可需要身不由己

小麗(化名)與小妍(化名)在同部門上班,關係很好。有一次部門推選新的負責人,小妍和另一位同事小娟(化名)是最被大家看好的。可是大家投票的時候,小麗卻把票投給了小娟,只因為小娟曾經幫小麗拖朋友從國外帶了一隻她特別喜歡的口紅,而且還沒要錢,小麗也一直對小娟心存感激。而此次推選,小娟以一票勝出。小妍的心一下子傷透了,無論小麗怎麼解釋她都不聽,從此她們形同陌路。

雖然平時我們不會覺得拿別人好處有什麼,但是,總有一個時刻,當我們做些什麼的時候,面對曾經給過自己好處的人,我們可能得身不由己地為他們做一些選擇。

因此,為了自己能夠保留充分的主動權,最好少接受一些「善意」。

04「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一些關係親密的人和一些真正善良的人,一般很少有人會主動幫我們向我們施與好意。

因此,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善意」,我們要學會理性判斷。

有天晚上去買水果,水果店的店主非常熱心要幫我挑水果,而我也覺得盛情難卻,所以就只顧選自己喜歡的水果,她便在後面幫我拿袋子挑,之後我也沒怎麼看,結完帳就回家了。可是,當我洗水果的時候,發現將近一半的水果破的破,爛的爛。從那之後,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去買東西,我都自己親自挑拿。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是,面對來自他人不單純的善意,我們還是得多一個心眼,不要真的等著了別人的道才知道後悔。白白地讓自己吃虧,真的不值得

05善意接多了就變成習慣了

不少人有都有著很強的索取意識,即便是父母家人不在身邊,也會特別依賴身邊的其他人。如果不能打破這種索取意識的話,是很難真正成長的,更嚴重的是,在這種意識的驅動下,人們很容易變得自私。

之前部門裡有一位新同事,他的各方麵條件都很好,但是平時很少有人願意與他走在一起,因為他太「善於」索取了。

記得有一次端午節公司發節日禮品,禮品盒裡面有好幾種口味的糕點,當時他旁邊的一位女同事隨口說了句自己不太喜歡豆沙口味的糕點,於是他趕緊說自己很喜歡吃豆沙口味的,女同事也沒好說什麼,就把她禮品盒中的豆沙味糕點都給他了,就這還不夠,他還問了其他人禮品盒裡的糕點有沒有不符合他們口味的,那一刻,大家都看向他,有的人只是笑笑不說話,有的人都明顯表現出反感了。像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一次又一次。

就這樣,挺好的一個人就是因為太過喜歡佔便宜、太樂意接受他人的善意,結果在同事之間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因此,「無功不受祿」,凡事還是得自己去爭取,把他人的善意當作理所當然,太過於索取只會讓讓他人不喜歡自己

06結語

人生於世,應該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面對客套的善意,我們不能輕易接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人給我們好處,往往是需要我們償還亦或是付出代價的,為了能讓自己多一些自主選擇權,少吃一些虧,能不接受的善意就不要接受;長大與成熟是每個人必須要走的路,凡事我們自己能夠爭取的東西就不要輕易向別人索取。總之,面對他人的「善意」,我們應該懂得分辨並且懂得拒絕,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夠成為最好的人,但是我們肯定會活得越來越通透

——END——

相關焦點

  • 不要拒絕他人的善意:卻之,為不恭
    回想起來,我在兒童、少年時代,經常習慣性的拒絕別人的好意。而當我如此做時,卻還認為別人會高看我一眼。直到畢業進入社會,遇到和自己有同樣習慣的人,體會到被人拒絕好意時的尷尬、不快。此時才明白,原來不接受他人的善意,也是會得罪人的。
  • 懂得成全你善意的人,值得你深交
    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既要幫助別人,也要坦然地接受別人的幫助,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不會變成孤獨冷漠的寒冬。所以,懂得成全你善意的人,值得你深交。李倩認識一小夥子,覺得條件還可以,就把小夥子介紹給王秀。王秀見了一面後,回來就埋怨李倩:「什麼樣的人你都給我介紹,一個高中畢業的人,而且個子也不高。他不就是有倆臭錢嗎?在你心裡我就是個只認錢的人?」李倩趕忙解釋:「我沒那意思,小夥子人不錯,學歷雖然不高,但事業有成,說明有能力。」
  • 最好的為人處世 是心懷善意
    我們與人相處,常常會對一個人的智力有某種評價,說一個人聰明,或者一個人不聰明。其實,聰明與不聰明,通常只表現為識神,就人的神靈而言,或說潛意識的感覺,人與人的智慧是相通的。
  • 真正聰明的家長,都懂得教孩子這項本領,那就是拒絕,你知道嗎?
    前段日子閨蜜向我吐槽,她說自己給女兒買的彩鉛都被班上其它的孩子拿走了,當她問女兒的時候,女兒說別人找她要,她不好意思不給,其實自己心裡也很不舒服。閨蜜當時就有些生氣,她對女兒說:「為什麼不懂得拒絕,既然你不想給,就可以不給啊。」孩子聽了覺得很委屈,原本彩鉛就被別人拿走了,現在媽媽還這樣說自己,小姑娘一下子沒忍住就哭了起來。
  • 請給他人一次表達善意的機會
    在各大媒體爭先報導關於春運的問題,提醒國人要謹防一些騙子趁機在春運期間渾水摸魚的同時,我想,我們更應該給那些心存善念,出於熱心幫助他人的人一次示好的機會。  春運路上,人們腳步匆匆,歸心似箭。當有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及時予以伸出援手,就能讓這條慢慢春運之路充滿溫馨和感動。
  • 第25期:善意第三人有權拒絕,快看看你是不是?
    你遇見過這樣的事兒嗎?花錢買到手的東西卻因為店家的失誤讓你把東西再退回去?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請大聲的拒絕!因為你是善意第三人第25期:什麼是善意取得制度?
  • 你心懷善意的樣子真好看
    今天一個小朋友在放學前送給我一個彩紙疊的心她很開心地跑到前面說:「老師,送給你」,當時我正在批改他們的作業,一抬頭看見她童真的臉,眼裡是藏不住的小星星,我從她的笑容裡看到孩子最純真善良的樣子昨天趕火車的時候
  • 怎樣教育孩子既懂得分享,又敢於拒絕?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有網友留言問「怎麼教孩子分享」?孩子不分享被說自私,強迫孩子分享又怕他太「大方」,不懂拒絕。關於「分享」這一課,其實也是我早就想寫的一篇文章。女兒小時候說的最多的話是「要分享」,玩玩具,吃自己喜歡的水果,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都會說,因為我們在她耳邊說的最多的話之一就是分享。有次給女兒買了甜點,那時候她很餓了,鄰居看到了對我女兒說:「你要分享給媽媽,你媽媽也餓了。」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這樣去處理為人處事中遇到的爭執
    懂得讓步的人,看似吃虧了,其實贏得了人心,給自己帶來了快樂。無論何種感情:因為懂得讓步,所以慈悲;因為懂得讓步,所以寬容;因為懂得讓步,所以收穫感情。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這樣去處理為人處事中遇到的爭執。
  • 包容的人,常常懂得如何巧妙地拒絕他人,也不會讓對方太過難堪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不合適的提問或請求,這時我們往往會無法回答或接受,於是多數人會選擇斷然拒絕,甚至會覺得提問或請求的人很惹人厭,可是自己的斷然拒絕也是不禮貌的行為,這時就要把握好拒絕的藝術,懂得包容,也要懂得拒絕。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候。儘管我們很想無條件地去幫助別人,可是當能力有限時,我們只能量力而行。
  • 心存善意善待他人的尊嚴,便是你能給與他人的無價之寶
    心存善意善待他人的尊嚴,便是你能給與他人的無價之寶。姑娘遞給了流浪漢一份沒有吃完的盒飯,吃不完的盒飯裡,除了一份流浪漢的滿足,還承載著一份對尊嚴的善待。作為一名流浪漢,無家可歸是他的代名詞,饑寒交迫是家常便飯,遭人白眼更是司空見慣。
  • 教你如何練就一雙測排卵的「火眼金睛」
    育齡女性在每個月經周期會排出一枚成熟的優勢卵泡以備受孕正在備孕的夫妻想要一擊即中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找準排卵期!青春期後,女性每個月經周期將有一批卵泡發育、並有一個卵子成熟、排出。但每位女性一生排出的卵子有限,只能排出400~500個卵子。
  • 聰明的父母,懂得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讓孩子明白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讓孩子懂得和家人分享。唯獨晚餐,卸下一天的重擔,不慌不忙,吃著精心準備的菜餚,有大把的時間和家人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了解孩子一天的經歷。因此,再忙,也要和孩子吃晚飯,晚飯時間是最好的親子時光。而聰明的父母,懂得晚飯也是最好的教育時間。二、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父母不讓孩子好好吃飯。
  • 「善意的謊言」:是利於他人的一種語言
    謊言是有雙面性的,一方面是,損人不利己的事;另一方面是利於他人的,這種就稱之為善意的謊言——目雲通常情況下謊言是不可行的一件事,當我們說出一個謊言時,為了讓這個謊言成立,就會說出無數的謊言來圓這個謊言,從此就會沉迷在謊言中
  • 夜讀| 有一種聰明,叫替他人著想
    可是到最後你會發現,真正聰明的人,不是事事精明只顧自己,而是那些哪怕在瑣碎日常中心裡也裝著別人的人。在這個世上,聰明的人有很多。可是真正能讓別人能對你給予充分信任 ,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但也有這樣的人,他們有事找你時,寧願花點時間給你發文字消息,也儘量不用語音,因為考慮到你在忙或者不方便聽。
  • 聽人勸,吃飽飯: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六種聽取他人意見的智慧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俗話也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有些時候,好的主意、方法是別人想出來的,所以,你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當然,聽取他人的意見,並不等於採納他人的意見,主意還是要自己拿,決定還是要自己下,只是強調走自己路的同時,適當聽取別人的意見。
  • 職場上如何拒絕他人,又不傷和氣,教你5招,不做職場老好人
    我們要是都不懂得拒絕,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慢慢的就把自己變成了「職場老好人」。做職場老好人不可取!有的人會把別人的善意幫助當做「應該的」,每次你都很容易的幫他,等哪天你拒絕一次,他反而怪你。老是拖延對方,會讓人覺得你辦事拖拖拉拉,同事對你的評價也有可能會影響你未來的晉升。02拒絕先從尊重對方開始尊重他人是個人修養的體現,因此在拒絕他人時也要注意尊重對方。
  • 怎麼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教會3點,關係一生
    每個人的付出都應當被珍視,對他人的善意表達感謝,溫暖地對待每一個人,偉大的孫中山做到了,甚至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依舊沒有改變,時刻感恩,給予他人溫暖,更突顯了他偉大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令人難以忘懷,深深銘記。
  • 真聰明的人,要知道在這3個方面「裝傻」看看你是不是做對了
    小時候常聽長輩們說,「人生在世,難得糊塗『,那個時候還不是很懂,覺得做人聰明一點,難道不好嗎?為什麼要糊塗呢?後來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明白了,難得糊塗的真諦了,一個人如果太聰明,那麼難免會引人注目,引火上身,縱觀歷史,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啊!
  • 職場上,如何聰明的拒絕領導安排的工作?學會優雅地拒絕他人
    有位網友來諮詢:如何聰明的拒絕領導,安排自己不想做的工作?曾經我也遇到過類似這種事,不過我處理的不夠聰明,甚至是得罪了領導。說說我的故事,那時剛畢業,做事也很積極,也希望在領導面前能表現表現自己。領導安排的工作,都是滿口答應想盡力的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