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希望教育出來內心平和、舉止優雅的紳士、淑女,這需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懂得感恩的言行舉止。
一、當別人給予善意時,學會感恩
孫中山在就任大總統、大元帥時生病入院,對醫務人員十分尊重,講話很謙遜。每當接到護士送來的藥品,他總是微笑著說聲:「謝謝您。」從每個細節表達溫暖的感恩。
1925年,孫中山患肝癌,彌留之際,一位護理人員為他搬掉炕桌時,他安詳地望著她,慈祥地說:「謝謝您,過後您應該好好休息休息,這陣子您太辛苦了。」聽了這番話,在場的人都泣不成聲。
每個人的付出都應當被珍視,對他人的善意表達感謝,溫暖地對待每一個人,偉大的孫中山做到了,甚至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依舊沒有改變,時刻感恩,給予他人溫暖,更突顯了他偉大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令人難以忘懷,深深銘記。
二、當別人拒絕給予幫助時,懂得理解
據傳說在某個古老的小鎮,有一個神奇的泉眼,飲用後會出現奇蹟,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役士兵,一瘸一拐的走在鄉鎮的土路上,旁邊的鎮民帶著嘲諷的語氣說:「難道他要祈求再有一條腿嗎?真可笑。」這一句話被退役的士兵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希望在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好生活。」
壞境本身不能使我們快樂或難過,我們對外界的反應,才決定我們的悲歡。
面臨困境,沒人給予幫助時,怨懟是無用的,接納現在,腳踏實地的解決問題是最好方法。學習感恩現在,接納困境,即使沒有人來幫助,也要讓自己過好當下,有一顆懂得理解的心。在順境中,每個人都可以順利的愉快的生活,真正考驗人性的是逆境中,如何消化挫折和別人的冷漠。
三、不論環境如何,常懷感恩之心,鮮花處處盛開
有這樣一個笑話:
有一個人每天都會給一個乞丐10元錢,讓他去買點吃的。
後來這個人結婚了,要省錢養家,有一天他只給了那個乞丐5塊錢。
乞丐問:為什麼只有5塊錢?
他回答:因為我結婚了,要養老婆了。
乞丐氣的打了他一巴掌:你居然用我的錢去養女人!
之所以釀成笑話,就是故事中的乞丐不知感恩,讓人貽笑大方。
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善良的,他知道所得不易,更加珍惜別人對他的善意,也能明白不被幫助有不方便的原因,懂得包容和接受,這樣孩子在長大以後可以對他人有更多的理解,心態更加的平和。孩子是降臨人間的小天使,教導他們溫柔待人,才能被世界溫柔以待,作為父母,需要給他們的世界中添加溫暖的底色。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懂得感恩,心存善良。
懂得感恩的小孩,生活一定不會虧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