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孝道,教會孩子感恩,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家長知道嗎

2020-12-16 珠兒媽媽日記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7年3月,計程車司機劉師傅在下班的路上看到商店打折,便給自己買了件新衣服。回到家之後,15歲的女兒發現父親買了新衣服,居然開始發脾氣說沒給自己買,最後將父親壓在地上暴打。

新聞一出,一眾網友皆是唏噓不止,紛紛評論道「這樣的孩子,必定是父母過於溺愛,一再縱容養成的臭脾氣」「養了15年的小棉襖成了白眼狼」......

為何父母對孩子的愛意,卻換不回來孩子的感恩,而是讓孩子不惜對自己大打出手,是孩子不孝還是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呢?

一、孩子的感恩,從來不等於孝道

近年來屢有學校打著「感恩教育」的名號,以各種演講和組織孩子和父母互訴衷腸,讓孩子要懂得感恩,也就是要遵守孝道,不忤逆父母,順從父母,甚至要當場給父母下跪磕頭,然後互相抱頭痛哭。

不少網友批判校方的這種行為是在作秀,形式大於內容實際的意義,並不能讓孩子真正的學會感恩。

因為孩子的感恩,從來不等於孝道,孩子聽父母的話,孝順父母,根本原因是出自於愛,對父母深沉的愛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反哺父母。

而感恩教育的實質,是一個人內心的情感感受,是一種良好的個人品質,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是能夠幫助孩子激發內心真善美的能力。

二、感恩是一種愛的能力,需要適度

1. 感恩是一種愛的能力

在「新冠」病毒的襲擊下,全民抗議,中國做到了領先於世界水準的抗議水平,此時的你會發自內心的為祖國感到自豪,更是對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有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

這時候就能體會到,感恩從來不只是說說而已,真正的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是一種誠摯的謝意,也可以稱之為一種愛。

而這種愛不僅僅是愛自己的親人伴侶,也是愛朋友,愛社會,愛祖國,愛自然的一種能力。

2. 過度的愛有害無益

既然說感恩是一種愛,那麼它就需要有一個度。有些父母從不捨得讓孩子幹家務活,甚至把孩子寵成了家中的小皇帝,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伸手的習慣.

殊不知父母過度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習慣於一味的索取,而從不懂的珍惜,錯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最終導致孩子走上歧路,甚至跟養育了自己十幾二十年的父母反目成仇。

感恩也和父母對孩子的愛一樣,需要適度。一味的感恩,只會讓這種行為趨於形式化,而不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誠懇。

三、關於孩子的感恩培養,家長可以這麼做

1.以講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是很樂於聽著爸爸媽媽給自己讀睡前故事的,而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更要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方面的內容,因此就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潛移默化的對孩子產生影響。

家長可以講一些知恩圖報的正面故事,亦可以講一些恩將仇報的反例來讓孩子懂得在受到他人的幫助時,要懂得之恩必報,哪怕僅僅是一句發自內心的謝謝。

2.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身教的作用大於言傳,而且孩子跟父母的相處時間最長,受到父母日常言行舉止的影響程度比較高,加上孩子在小時候的模仿能力比較強,容易從父母的身上學習到正確的做法,也可能是錯誤的做法。

因此家長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標杆,像家中有長輩的,家長要孝順長輩;鄰居給自家送來緊缺的物品時,要報答對方等行為都會讓孩子漸漸認識到何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3. 育兒應該不包不攬

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許多家長都不忍心讓孩子做太多的事情,總認為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健健康康的成長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作父母的一手幫孩子包辦。然而這樣只會讓孩子無視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因此需要家長從物質上開始,讓孩子試著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勵孩子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伸手向父母要,逐漸讓孩子能夠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無私,從而反過來體諒父母,也能夠學會體會他人,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4. 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感恩是一種人類的情感體驗,因此能否懂得共情,便是能否懂得感恩的關鍵。

良好的共情能力能讓孩子識別並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極的情緒,擁有互相幫助,合作共贏等等積極的行為。

而共情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日常的小事讓孩子明白,在孩子抓貓咪尾巴的的時候,家長可以輕輕扯一下孩子的耳朵,讓孩子有痛感,並跟孩子說:「這樣抓你耳朵是不是會痛,就像你扯貓咪的尾巴一樣,它也會很痛的」。

5. 通過實踐讓孩子切實體驗

通過一些有意義的節日,帶著孩子營造出儀式感,像國外的感恩節一樣,一起玩感恩節專屬遊戲,製作感恩節卡片,或是帶著孩子一起種植屬於自己的感恩果樹,以此會回饋大自然,感謝樹木能夠給予人類充足的氧氣,以及美味的水果。讓孩子能夠實際體會到何為感恩,為什麼要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自己會獲得什麼?

6. 拓寬孩子的視野

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能讓孩子學習到更為深刻的內容,而不是單純讓孩子努力學習,增長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適當擴寬孩子的眼界,從而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

再高的學歷,如果不懂得感恩,那對於社會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貢獻,反而會受到他人的排擠。所以家長在鼓勵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帶著孩子多出去看看。

感恩是一種可貴的,積極且正面的情感,也是做人的基本素養,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給予正面的引導,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珠兒媽媽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教會孩子感恩有多重要?溺愛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孝敬觀念
    教育子女,要讓他們知道父母養育的不容易,讓孩子了解父母通過勞動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要讓孩子懂得珍惜,並且有感恩之心。這樣的孩子怎麼能從心底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該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艱辛和孩子講一講。不一定要說得很具體,但要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和語言告訴他們,讓孩子知道家長的錢來得並不容易。孩子對父母付出的辛勞越了解,才越會從心底裡相信和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尊重他們的勞動果實,學會珍惜和感恩。
  • 教會孩子感恩,懂得知恩圖報,是父母的職業之一!
    同福興勇敢地抄起根樹枝,猛地制蛇打去。小鳥得救了。以後這棵樹上的鳥越來越多。又是一天中午,閆福興的困勁要上來了,他不禁躺在樹下沉沉地睡著了。忽然,他又聽到樹上的鳥群在拼命亂叫。閆福興睜眼一看,不得了,條蛇正盤在他的身邊。他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打走了蛇。他知道,是小鳥教了他。他記住了小鳥的救命之恩,和小鳥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後,他天天把兩個手指放在嘴裡學鳥叫。
  • 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養出懂感恩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修來的福
    老婆婆問:孩子你怎麼了?女孩說,婆婆我不認識你,你都能給我做煎餅吃,可我跟自己的媽媽吵架,我覺得媽媽不愛我,老婆婆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女孩好奇地問,婆婆你為什麼嘆氣? 老婆婆說:看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婆婆給你一個煎餅吃你都知道感恩,可是孩子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媽媽含辛茹苦的把你養大,從小到大給你煮過多少飯呢?你有沒有想過感恩媽媽呢!
  • 感恩之心,感恩之行,家長學會這幾招,孩子對你心生感恩!
    在很多家庭裡,一家兩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孩子對長輩卻頤指氣使,更不會說一句「謝謝」的話,他們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感受愛的缺失」感,孩子不懂得感恩的緣故,所以讓孩子明白感恩的意義,學會感恩很有必要。
  • 不聽話就是不知感恩?那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另一些家長卻認為,孩子要從小培養感恩意識,現在都不「孝順」以後可怎麼辦。甚至有人說,應該讓孩子好好學學《弟子規》,這樣才能知道父母養大自己多不容易,任何時候都要心懷感恩。然而,我卻陷入了深深思考,時間已經過去幾千年,我們的孩子依然需要時刻謹遵「孝道」,感恩教育真的僅僅是要求孩子聽話恭順麼?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培養孩子感恩的心,使他擁有一生的財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越是為孩子付出的多的家長,孩子越叛逆由此可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從嬰兒時期,孩子每一次的哭鬧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只要是能力範圍內允許的,家長都是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並且不圖任何的回報,但其實想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積極幸福,重要的環節之一便是教會孩子如何感恩。如果父母過多的保護孩子,他們就會逐漸習慣父母的保護,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 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
    導讀: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美文推薦|家長應該教會孩子熱愛生活的態度
    其實家長解決問題的態度,或多或少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甚至孩子會以此為標杆,再遇到問題也類似解決。甚至影響孩子長大以後的三觀。遇到問題,家長還是要三思以後處理,畢竟孩子每天都在成長和模仿,這也需要我們做一些教科書式的教育。孩子在處理問題上,一定要教會他平和的態度。
  • 「感恩」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教孩子做人,先讓他知道感恩!
    凡事都會考慮得很周全當一個孩子知道如何感恩,那麼當他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考慮都很周全。就比如上文中的倩倩媽媽每天都給孩子安排好早飯,如果孩子知道感恩,若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謝,事情的結局就不會如上。因此若一個孩子不懂感恩,那麼考慮問題時也不會全面。3.
  • 如何教會孩子們感恩呢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全部四個感激成分的問題:注意–您一生中要感激什麼?除了某人給您的實際禮物以外,還有什麼要感謝的嗎?您為生活中的任何人而感恩嗎?思考–您如何看待現在的禮物?您是否認為應該將東西贈與給您的人?您認為您獲得了禮物嗎?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形式上地讓孩子懂得感恩,我們家長自己呢,又做到了多少?什麼是感恩教育?「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確實,感恩教育的本質,是「愛的教育」,它不等同於孝道。聽話、懂規矩的孩子,就是懂得感恩嗎?不見得吧?而誤讀了「感恩」和「孝順」的我們,怎麼能教育好孩子呢?刷手機看到過一則很老的新聞,說的是一位單親爸爸自己穿了新衣服,沒給15歲的女兒買遭暴打。
  • 一哭二跪的「感恩教育」,真的教會孩子感恩了嗎?
    納悶的是,這樣畸形的「感恩教育」不僅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而且有人表示:這是孩子們成長的必修課!難道感恩教育必須是「洗腦類」的嗎?也就是20元都沒人買的書說成原價99元,現賣50元,被感動的家長們也就會心甘情願地掏出腰包,結果買回去孩子根本不會看一眼。
  • 不聽話就是不知感恩?「感恩教育」需要平常心
    另一些家長卻認為,孩子要從小培養感恩意識,現在都不「孝順」以後可怎麼辦。甚至有人說,應該讓孩子好好學學《弟子規》,這樣才能知道父母養大自己多不容易,任何時候都要心懷感恩。然而,我卻陷入了深深思考,時間已經過去幾千年,我們的孩子依然需要時刻謹遵「孝道」,感恩教育真的僅僅是要求孩子聽話恭順麼?
  • 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教孩子學會「去愛」,「去感恩」
    我們愛孩子,但是也一定要教會孩子「去愛」。否則只會演變成:心甘情願付出一切的父母,最終換來了一個一味索求的孩子,不懂感恩,不知進取,過著失敗的人生。後來,孩子們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自己乘車去了一家領養機構,籤字畫押,收養了一隻小狗。幾年來,都是她們自己在照顧寵物,從不麻煩父母,表現得十分有責任感。這位父親表示,他不希望孩子養成一時興起,然後把爛攤子留給家長處理的習慣。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付出和給予,會逐漸明白父母愛她照顧她的不易,更是從中懂得承擔責任。
  • 培養孩子不能只注重學習,教會孩子懂得感恩才更重要,父母要重視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有很多孩子不會感謝父母對自己的培養,對於父母為自己的付出,似乎從來看不見,對於幫助過自己的別人,更是毫無「謝謝」可言。家長總是會認為孩子還小,感謝的話不用天天說,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感恩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非也!
  • 在日常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四)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教育的載體利用各種節日的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
  • 中國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學會感恩?
    ,可能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小少爺」,甚至連作業都沒有辦法獨立完成要家長給做,難道在母親節這天排著隊給媽媽洗一次腳,以後就能懂得感恩了嗎?,當然是好事,本無可厚非,但是在現代社會文明當中,還在用「磕頭跪拜」這樣的方式去表達感恩,則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 如何培養感恩的孩子
    看著阿姨快要哭出來的樣子,我不禁喃喃自語:都是小時候沒教育好孩子感恩,長大了自然是來「討債」的。為什麼別人家孩子都是來感恩的,阿姨的二兒子卻是來「討債」的呢?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呢?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曾說:「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教會孩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 孩子從小就要教會他懂得感恩,學會分享不能自私
    她能成為今天的樣子也怪不得她,只能說是她父母教育的缺憾,小時候太過於寵溺她,才導致她長大了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順父母,而只會一味地索取。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小時候父母太過於溺愛孩子不是對她的愛而是害了她。很多好吃懶做就知道啃老的人,不就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的溺愛導致的嗎?
  • 教孩子學會感恩十大技巧
    其實,感恩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人若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其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美德,且能夠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其成人後走向社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相信各位父母朋友都一定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今天我們的課堂就教一教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十大方法。1、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