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感恩十大技巧

2020-08-21 牛學霸老師

當寶貝長大成人了,如果不懂得對父母及家人感激,那麼這種養育一定是失敗的。其實,感恩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人若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其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美德,且能夠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其成人後走向社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相信各位父母朋友都一定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今天我們的課堂就教一教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十大方法。

1、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噓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樣顯赫,怎樣日進鬥金,卻不願講父母真實的工作狀況。事實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

據資料調查顯示70%的小學生認為父母的付出是天經地義,沒什麼過意不去的。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無意中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慢慢地記到心裡,並逐漸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因此,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感染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 因此,父母的表率行為,對引導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34;,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4、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教育的載體

利用各種節日的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

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父親節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5、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學會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動場所,孩子經歷著、感受著家庭的一日生活所帶給他們的一切體驗。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這一契機,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識恩、知恩,培養他們的識恩、知恩的能力和心向,必將取得很好的效果。

首先,孩子總認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覺的,因此,家長可以藉此採用移情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識別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極行為,從而引導孩子做出互助、分享和謙讓等積極行為。

其次,作為家長,應儘可能在家中創設感恩的氛圍,並且為孩子提供多種實踐機會,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有意識的抓住時機,啟發、誘導孩子對別人的利他行為進行識別和感受。

另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

6、讓孩子知道父母並沒有想要孩子回報

父母們常常會在孩子面前說:「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強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實恰恰相反,這給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它暗示了「我付出給你,你要償還&34;來感恩。

7、教育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關心集體,培養孩子對集體、家庭的責任,進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對社會、國家的責任。總之,讓孩子懂得奉獻,懂得關心別人,他才能學會感恩。

8、讓孩子從點滴小事做起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質、好行為是不斷培養出來的。父母要讓孩子從細微處人手,從小事做起。為了讓孩子懂得主動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從「謝謝、晚安"開始培養孩子講禮貌的習慣。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待。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務,而當別人有恩於自己時,要懂得感恩。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學會感激親人給予他的一切,懂得感激在他成長過程中支持和幫助過他的每個人。

9、讓孩子在對比中學會感恩

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孤兒院或傷殘醫院參觀,可以鼓勵、組織孩子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對交友等,讓孩子在對比中體會過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會珍惜的東西,改變孩子的冷漠,從而引發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10、教會孩子掌握好溝通與交流的方法

父母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開啟孩子的心靈之門,並善於營造溫馨、充滿關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愛父母、愛家庭,並通過父母的「榜樣」,促發其感恩之心。

聽過一位母親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的世 界,大門為你們敞開,你們不想進來;你們的世界,我們想進去,你們又不肯。」可見,不能良好地溝通,就無法讓孩子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無法讓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與辛苦,就很難讓孩子有顆感恩的心。

相關焦點

  • 如何教孩子學會感恩?
    文/雲朵老師原創家長提問:如何教孩子學會感恩雲朵老師:女兒的班主任上個周組織召開網上家長會,班主任給家長說「我給孩子開班會的時候告訴孩子,我們要學會感恩家長為我們做的一切。今天給家長開會,我要給我們的家長建議,我們也要感恩孩子」。我對這個觀念特別認可,在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天經地義應該感恩父母的情況下,這個老師的觀念也讓我對他刮目相看。
  • 教孩子學會感恩
    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今天育兒分享話題:教孩子學會感恩最近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十歲的孩子,全班奧數考第一,英語樣樣精通,可他居然說爸媽不配擁有我這麼好的兒子,聽到這樣的話真的讓人感覺特別寒心。其實現在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看不到父母辛苦的付出,沒有一點感恩之心,那是因為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真的缺少對孩子感恩之心的培養,莎士比亞曾說過,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還要尖利。今天我就分享幾個小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 情商教育重要一課:教孩子學會感恩
    我對孩子感恩教育,是跟孩子爸爸一起聯合演出了一場好戲。比如周末我做一頓大餐,吃飯之前,爸爸帶著孩子一起說:「媽媽辛苦了,謝謝媽媽為我們準備的周末大餐,太豐盛了。」爸爸給孩子買了一件禮物,我會教孩子說:「謝謝爸爸送給我的禮物,我特別開心。」相互表達感謝的時候,並不是為了那一句謝謝,而是引導孩子看到別人為自己做的事情,同時明白自己能為別人做什麼事情。
  • 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教孩子學會「去愛」,「去感恩」
    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一時間,大家都在感嘆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5種技巧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技巧一、陌生人送上的東西  場景:傍晚,5歲的蒙蒙正在路邊挖沙子玩,這時一個陌生的男人熱情地湊過來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還送給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槍。幾分鐘後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時,「叔叔」要帶蒙蒙去吃肯德基……  應對方法: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時有發生。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調查結果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莫過於對孩子「感恩教育」的不足。殊不知,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才是父母一生最大的福報,心存感恩的孩子才會收穫一生的幸福。下面分別從「有一種愛叫做感恩」、「為什麼孩子不感恩」、「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談一談「感恩教育」。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角度講,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呢?家長以身作則,多對孩子說謝謝家長必須從小在孩子內心播下說「謝謝」和「對不起」的種子,才能讓孩子說敬語的習慣像植物一樣自然生長。因為,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身都會起作用。
  • 在日常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四)
    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要起表率作用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由此可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從嬰兒時期,孩子每一次的哭鬧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只要是能力範圍內允許的,家長都是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並且不圖任何的回報,但其實想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積極幸福,重要的環節之一便是教會孩子如何感恩。如果父母過多的保護孩子,他們就會逐漸習慣父母的保護,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 感恩的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有些孩子得到愈多,卻要更多,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如何教孩子表達謝意,甚而對別人付出?「我為什麼要說『謝謝』!」「媽,我同學都穿Nike的球鞋,為什麼你不買給我?」「爸媽對我不好,我要離家出走!」這些桀驁不馴、理不直卻氣很盛的話語,常出自現代孩子的口中。
  • 一定讓孩子要學會「感恩」
    女兒四歲和我一起學習傳統文化,那個時候問她什麼是感恩?她很自信又朗朗上口的說:感恩天地陽光雨露感恩父母養育身恩感恩老師孜孜教導感恩同學相互幫助感恩農夫辛勤勞動感恩所有付出的人其實小孩兒的記憶力都特別好,教過幾次,她就能背下來,記住就是一輩子,所以從小讓他們背誦古詩,三字經,弟子規等都很容易,日後對他們的行為習慣還有孝親尊師都是有利無害的。
  • 「母親節」這些母愛爆棚的繪本,教孩子學會感恩,學會表達愛
    看到這個新聞,除了揪心,憤怒,還有淡淡的憂傷:我們養娃,除了衣食無憂,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 教會他們感恩,是不是也同樣重要呢? 趁著母親節將至,小編整理了關於媽媽,愛和感恩類的繪本分享給每一個媽媽,希望能用繪本教孩子學會感恩,學會表達愛。
  • 別讓溺愛毀了孩子的感恩之心!想讓孩子懂得感恩,這些方法要學會
    小小的年紀就習慣了這種過分的安逸,使他們不懂得珍惜這些唾手可得的東西,更不知道這些是經歷怎樣的艱辛歷程才換來的,因此,他們不懂得感恩,也不明白幸福的含義。泰勒·本一沙哈爾曾說:「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才可能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把它們當成理所當然。」如此來說,如果孩子的心靈變得麻木堅硬而不知感恩,我們便不能指望他們去關愛他人、關愛生活以及關愛這個世界。
  • 中國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不應和形式主義掛鈎▍排隊洗腳在河南,有著這樣一所小學,為了讓孩子在母親節這一天學會感恩,100多名小學生通過給媽媽洗腳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孩子們究竟有沒有真正學會感恩,也許就沒有人在乎了。與其排隊洗腳,倒不如在這一天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剩下的空閒時間主動幫家長做做家務,或者就坐在床上陪爸爸媽媽聊聊天,都比「洗腳」更好啊。這種作秀的形式主義,從小學到大學,在我們國家的學校中尤為明顯。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他的老師跟我說過,現在的孩子,很少懂得感恩,在家是小公主、小祖宗,在學校也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身邊人的幫助,社會責任感也很差。看起來,感恩教育更應該面向孩子。但我認為,孩子無條件信任父母,不管你給了他什麼,沒有給他什麼,他都會無條件地愛你。
  • 父母親怎樣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從家庭、學校到社會,處處可見。家庭是感恩教育的基地,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怎樣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從小要有感恩之心呢?下面講個故事給大家聽。成語「一飯千金」的由來,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為漢高祖劉邦效勞打平天下的韓信,未得志前,生活很窘迫。那時候,他常常到城下河邊釣魚,希望碰個好運氣,解決眼前的困境,但遲遲未能如願以償,韓信時常餓著肚子過日子。
  • 孩子不懂感恩,家長不要放縱不管,這三招可以讓孩子學會感恩
    1.減少溺愛如果說想要讓孩子學會感恩的話,那麼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別人的生活當中不要去溺愛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們所存在的環境是養尊處優的。只有公平的對待孩子,不把孩子搞成特殊化的狀況,這樣才可以使得孩子更加認清現實。
  • 懂感恩的孩子未來更幸福,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從小事做起
    張思萊醫生說,我們要求孩子學會感恩,就是要求孩子對父母及所有人、社會和大自然給自己帶來的恩惠與方便從內心深處產生認可,並欲給予回報的一種認識。在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能夠兩手握住拳頭,就可以教他用握拳的方式表示謝謝。孩子做動作,我們配合語言表達,讓他把動作和語言對應。當孩子1歲左右會說話時,就可以讓孩子用語言表達,孩子會慢慢習慣這種方式。不管是家裡人還是任何層次的人,只要對孩子施加恩惠了,我們都要讓孩子學會謝謝。
  • 「感恩」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教孩子做人,先讓他知道感恩!
    凡事都會考慮得很周全當一個孩子知道如何感恩,那麼當他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考慮都很周全。就比如上文中的倩倩媽媽每天都給孩子安排好早飯,如果孩子知道感恩,若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謝,事情的結局就不會如上。因此若一個孩子不懂感恩,那麼考慮問題時也不會全面。3.
  • 感恩之心,感恩之行,家長學會這幾招,孩子對你心生感恩!
    在很多家庭裡,一家兩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孩子對長輩卻頤指氣使,更不會說一句「謝謝」的話,他們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感受愛的缺失」感,孩子不懂得感恩的緣故,所以讓孩子明白感恩的意義,學會感恩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