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2020-07-28 北京交通大學

「通通,你了解北京交大嗎?」

「當然!那是我心宜的學校啊!」

「嗯嗯,北京交大學風校風非常棒!最近,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校實施了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導學關係建設工程。為進一步發揮研究生導學團隊的育人功能,引導建立和諧的導學關係,培養良好的學風,學校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展評工作方案》,評選出了首屆研究生優秀導學團隊!」

「真的嗎?這些團隊怎麼樣呀?」

「他們是「人才培養好」、「學風建設好」、「學術成果好」、「團隊管理好」、「文化氛圍好」的優秀導學團隊典範,充分展現了交大研究生導學團隊教學相長、和諧友愛、團結互助的良好風貌!」

「那快快帶我認識一下這些團隊吧!」


他們是最和諧的團隊,因材施教,團結互助,將每個學生雕琢成器;

他們始終堅持種得桃李滿天下,熱愛祖國和教育事業,傳道受業解惑是他們的天職;

他們是最富有戰鬥力的團隊,充滿激情,不畏艱難,用智慧和集體的力量勇攀科研高峰;

他們有著最嚴明的安全制度與規範,精益求精,用敬業與堅持彰顯優秀;

他們是最in最秀團隊,有著最潮的理念,紮根中國,放眼世界,以創新思維引領未來發展。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

看看新鮮出爐的

十支「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吧!

1

下一代網際網路互聯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張宏科、周華春、高德雲、蘇偉、郜帥、秦雅娟、楊冬、董平、宋飛、劉穎、陳佳、鄭濤、權偉、王洪超、馮博昊。

團隊成員:博士生41人,碩士生104人。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下一代網際網路互聯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專門從事下一代網際網路領域綜合研究的科研創新團隊,堅持「上下求索,自主創新,科教興國,世界互聯」,秉持「科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理念,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積極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搭建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近三年有15人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5人次獲得各類榮譽稱號及專項獎學金。導學團隊師生合作發表高水平論文100餘篇,論文總引用次數956次,其中ESI高被引論文7篇,在國際高水平會議上獲獎5次。產出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5篇。疫情期間,為每個研究生制定了詳細的學習科研計劃,導師們把部分實驗設備搬回家中,學生通過外網遠程登錄進行科研實驗,確保各項學術、科研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2

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數字媒體信息處理團隊MePro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趙耀、倪蓉蓉、韋世奎、朱振峰、白慧慧、李曉龍、張淳傑、林春雨、常冬霞、劉美琴、叢潤民。

團隊成員:博士生37人,碩士生76人。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數字媒體信息處理團隊MePro,嚴謹勤奮、爭創一流,緊跟國際前沿,注重學生全方位、多元融合共發展。導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專業競賽並以多種形式資助博士生海外訪學,拓寬學生科研視野,培養其敏銳的學術視角。同時制定研究生行為手冊,實現團隊學生培養的規範化、有序化管理,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團隊緊跟國際前沿,邀請國際學者交流合作,為研究生提供優秀科研平臺、提升團隊國際影響力。目前已培養畢業博士生26名,碩士生80多名,其中,1名獲北京市優博獎,1 名獲中國計算機學會優博獎,1 名獲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博提名獎,1 人獲中國電子學會優博論文獎,1人獲北京市圖像圖形學學會優博論文獎。


3

工程與項目管理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劉伊生。
團隊成員:博士生9人,碩士生17人。


經濟管理學院工程與項目管理團隊,秉持「立德樹人育英才」的理念,導師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注重學風建設,嚴格要求學術管理。同時從思想政治、學術文化、職業規劃等多個方面尊重團隊成員發展需要。團隊學術成果豐碩,累計發表論文200餘篇,僅2019年,現有團隊成員已發表論文共計19篇,其中SCI及SSCI論文2篇,EI國際會議及核心期刊論文17篇;獎項榮譽突出,研究生中獲得各類獎學金30餘人,其中4名博士生獲得CSC資助參與國際交流項目。團隊培養了工程與項目管理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EMBA、MBA、MEM、工業工程等專業學位研究生200餘人,其中許多畢業生去往清華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深造或者工作,成為行業領軍人才。


4

地下工程創新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張頂立,張成平,陳鐵林,房倩,蘇潔,侯豔娟,周墨臻。

團隊成員:博士生15人,碩士生70人。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地下工程創新團隊,堅持「傳道授業甘為人梯,頂天立地誌在穿越」,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實踐,支持研究生開展社會實踐,將所學知識與現場實踐相結合,建立理論與實際的橋梁。團隊研究生近三年來獲得諸多獎項和榮譽,其中國家獎學金和校專項獎學金共7人次,獲得各類榮譽稱號共10人次,獲得省部級一等獎6人次。畢業生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個工作崗位,其中去西部地區就業的2人,去往基層工作1人,海外工作期間參與援非工作2人。圍繞我國隧道與地下工程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多學科、多行業深入交叉優勢,堅持創新導向,累計發表SCI論文100餘篇,EI論文2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5項。疫情期間,為研究生租用多臺高性能雲伺服器和超算雲,研發的隧道工程虛擬仿真平臺和錄製的地下工程慕課也為本科教學「停課不停學」發揮了積極作用。


5

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機器人研究所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方躍法、房海蓉、郭盛、曲海波、陳光榮、陳亞瓊。

團隊成員:博士生14人,碩士生25人。


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機器人研究所團隊,秉持「學術人文同修養,因材施教助科研」的導學理念,注重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鼓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指導研究生在「兆易創新杯」第十三屆和第十四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獲華北賽區一等獎和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在「博實杯」第一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全國總決賽三等獎、在「傑瑞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中喜獲全國一等獎,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近五年,團隊在機器人機構學領域,發表了SCI/EI期刊檢索論文50餘篇,形成了系列具有系統創新性的研究成果。聚焦國際視野,有多名博士參與國家一流高校和研究所聯合培養,師生關係融洽,溝通順暢,交流密切,建立了團隊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機器人R1」。


6

電力電子所電傳動控制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王琛琛、遊小傑、郝瑞祥、郭希錚、王劍、周明磊。

團隊成員:博士生10人,碩士生43人。


電氣工程學院電力電子所電傳動控制團隊,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實踐創新人才為目標,遵循老師指導、學術組會、團隊學術報告三重交流制度。團隊成立學生委員會,實現「學生自治」、「責任到人」。注重文化建設,創辦微信公眾號、企業號,成立閱讀室。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幫助學生儘早做好學業和就業規劃,近三年畢業學生中超過65%選擇深造或進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國企工作,畢業生在單位獲得包括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員工在內的多種榮譽,以及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進等多種獎項。


7

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導學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楊蔚。

團隊成員:博士生1人,碩士生4人。


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楊蔚副教授課題組團隊,圍繞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理論與現實問題,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進行學術研究,腳踏實地做學問。團隊學風嚴謹,倡導團結互助、踏實進取、創新共享的風氣,形成導師帶團隊、博士幫碩士、老生引新生、全體成員互幫互學、教學相長的良好學風。學生們親切地稱呼楊蔚老師為「楊媽媽」。疫情期間,楊蔚老師積極在教工支部捐款,並在交大社區擔任志願者三次值守校門,團隊成員同樣效行,為打贏防疫阻擊戰貢獻綿薄之力。


8

軟體服務工程學科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邢薇薇,張堯學,盧葦,包爾固德,冀振燕,車嘯平,高睿鵬,鮑鵬,張順利,苑海濤。

團隊成員:博士生11人,碩士生84人。


軟體學院軟體服務工程學科團隊,作為學院最大且研究成果最多的學科團隊,主持國家級科研課題14項,研究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獲批軟體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和交通運輸行業自動駕駛技術省部級研發中心。團隊導師始終秉持「教書育人存於心,踐於行,誨於人」的育人理念,注重營造創新創業氛圍,主動帶領學生走出實驗室,走進工程現場,走進創新創業,參加全國大學生軟體創新大賽、「挑戰杯」大賽。短短六年多時間,軟體服務工程學科團隊培養了博士畢業生6名,碩士畢業生100餘名,為社會輸送了優秀的軟體人才,尤其為我國邊疆地區建設輸送了急需的技術人才。


9

民商法學專業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畢穎、張長青、吳文嬪、李文華、王世海、張保華。

團隊成員:碩士生70人。


法學院民商法學專業團隊,堅持立德樹人、著力人才培養,營造了紮根學術、誠信做學問的良好學風,構建了和諧融洽、積極向上、良師益友的導學關係。團隊培養研究生多元化發展,尊重學生的獨特天賦和個性素質;提倡潛心學習和多看哲學法理的書籍,學習更加宏觀的視界看待問題;同時團隊的研究領域在鐵路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型與傳統學科領域均有交叉。近兩年,團隊共申報法學類課題達20多項,多篇文章發表於法學核心期刊,半數以上團隊成員參與「慧光杯」、「明法杯」等學術活動取得佳績。


10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現代通信研究所團隊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團隊導師:艾渤、鍾章隊、吳昊、何睿斯、王方剛、陳為、章嘉懿、官科、林思雨、姚冬萍、楊焱、陳霞、蔣文怡、熊磊、沈超、丁建文、劉寅生、何丹萍、牛勇、馬國玉、孫斌、費丹、孫宵芳。
團隊成員:博士生38人,碩士生91人。


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研究所導學團隊,秉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風建設、國際交流、團隊文化建設協調並進」的發展模式,積極推進寬帶無線通信與專用通信方向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引導研究生「紮根基層,放眼未來,做智能時代的引領者」,與華為、中興等國內外信息通信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鼓勵研究生紮根鐵路基層和工程現場,解決鐵路工程應用實際問題,實現個人夢想與高鐵事業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有機結合。近三年,研究生獲得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獲獎共3項,境外交流學習15人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20人次。團隊還依託CMA及CNAS管理體系建立了嚴格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範和制度。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形成導學相攜的育人氛圍。疫情期間,關愛研究生身心健康,成功幫助兩名在外交流的博士研究生聯繫回國行程,鍾章隊教授聯繫購買千餘枚口罩提供給來校值班教師,多名黨員教師用實際行動守護交大全體師生的家園。


「通通,認識了這麼多交大的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現在有目標了嗎?」

「有這麼多優秀的團隊!我也要成為紅果園的一員!」

「我們在北京交通大學等著大家哦~」


來源 | 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信

編輯 | 郭琛雨

相關焦點

  • 計算電磁學及其應用「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掛牌
    校領導為第三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掛牌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領導為第四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掛牌
    11月20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三好三有」導學團隊——馬克思主義學院「研馬學夏」導學團隊掛牌儀式舉行。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任小龍,研究生工作部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有關領導及學生輔導員、導學團隊師生代表參加。儀式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建偉主持。
  • 「我們團隊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首屆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標兵...
    在12月12日舉行的同濟大學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杜建忠團隊獲得「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標兵」稱號。很快,這個消息就在團隊中傳開,同學們紛紛表示:我們團隊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到老師又化身為一位導演,既能從宏觀上把握全局,又能在細節上給與指導,將一個個優秀的科研成果,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對我的影響是長遠的。」「同心琢料,塑料成材;因材施教,同濟天下」閱讀杜建忠的導學團隊介紹PPT,第一張圖上記者就發現了「塑料」兩字。
  • 「十佳導學團隊」評選結果出爐!你pick哪一個?
    11月29日,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推選展示活動在城關校區西區舉行。17支候選團隊同場競技,通過專家評審、學生代表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最終確定了10支團隊獲得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榮譽稱號。馬上跟隨小蘭一睹10支導學團隊的風採吧!
  • 【導學思政】計算機系:導學思政是新時期中國特色高水平研究生培養...
    西方最早的師徒傳承制度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學派制,代表性的學派有:蘇格拉底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等,這些學派通過師徒形式傳授知識,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和宗教團體色彩。公認的研究生教育發源於德國,現代導師制則發源於14世紀英國的牛津大學,隨後傳播至德國、美國、日本、中國直至全球,現在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五好」導學團隊丨航空宇航智能製造團隊(Idea-house團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五好」導學團隊創建工作從2018年正式啟動,旨在充分發揮導師育人作用,構建和諧導學關係,提高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以榜樣的力量引導研究生品行養成,發掘研究生中的優秀導學團隊典型,努力培育德育建設好,師生關係好,科研成績好,培養模式好,文化氛圍好的「五好」團隊,傳揚教學相長、師生相宜、團隊共建、和諧發展的特色導學文化。
  • 「周王宮,好學宮」——記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之周順華團隊
    「德智雙修練就仁心慧骨,是我們團隊師生恪守的共同理念。團隊由我和王炳龍、宮全美組成,25年了,被同學們私下裡稱為『周王宮』。」我校首屆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牽頭人周順華開門見山。「最近周老師很忙,但經常會給組裡師生買一些水果,他老家的胡柚。哦!對了,暑假我們吃獼猴桃,都是他在老家買的。」博士生姚琦鈺告訴記者。
  • 西電評出第三批「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文化示範基地
    第三批「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文化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於2020年8月正式啟動,共有10支「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申請籌建,數量創歷年新高。數月來,相關團隊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展工作,確保示範基地建設任務按期推進。2020年11月,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組織專家開展中期檢查,督促和指導示範基地建設工作,共有7個籌建基地通過中期檢查,其中北校區2個,南校區5個,南校區數量首次超過北校區。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9年研究生導學活動舉行
    5月18日,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9年研究生導學活動在機動大草坪舉行。該活動由研究生思政辦主辦,院研究生會、UTJS體驗式培訓學生組委會承辦,旨在鼓勵導師和研究生在課餘時間走出實驗室,加強師生互動、增進師生情感,增進不同系所團隊間的交流。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沙勇忠老師團隊榮獲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
    在黨委研工部、校團委的指導下,蘭州大學研究生會舉辦了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推選展示活動。本次評選活動設置專家評審、大眾評審與網絡投票三個部分。2020年11月29日下午,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現場答辯展示活動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舉行。涵蓋文理醫學科的專家評審圍繞導學團隊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團隊科學研究水平、團隊管理與文化三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分。答辯展示活動結束後,來自30個學院的300名學生代表依次進行現場投票。
  • 光華隊——西南大學首屆「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推選活動
    團隊研究生主要科研成果1.高瑞萍發表論文《A novel two-step ultrasound post-assisted lyepeeling regime for tomatoes:Reducing pollution while improving
  • 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團隊在全省第二屆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競賽中獲獎
    11月17日,江西省第二屆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競賽頒獎大會暨優秀成果展示活動揭幕儀式在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行。省政協副主席湯建人、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省政府學位辦主任楊波等出席。主要包括了研究生美術作品大賽、研究生智能計算與網際網路+創新設計大賽,複賽於11月16日舉行。其中,研究生美術作品大賽圍繞「美麗江西,贛鄱風情」為主題,分繪畫、陶藝雕塑、書法篆刻等三組進行。初賽有646件作品參賽,其中425件作品入圍複賽。
  • 交大美女學霸告訴你
    2017級碩士研究生林苡, 同時,也是外國語學院言語-語言-聽力研究團隊一員。 林苡,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方向2017級碩士研究生,2018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師從丁紅衛教授。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共同謀劃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會上,為同濟大學首屆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標兵、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頒獎。吳廣明宣讀獲獎名單並主持頒獎,徐維清、方平,吳志強、束金龍分別為10個導學團隊標兵、10個導學團隊頒獎。作為加強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又一嘗試和探索,學校啟動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評選活動,旨在進一步挖掘、選樹一批在研究生思想引領、學術研究、創新實踐方面表現出色的導學團隊,發揮他們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縱深推進學校「三全育人」綜合試點改革。
  • 蘭州大學:教學相長,構建導學關係新坐標
    導師言傳身教,立德樹人,學生尊師重道,學有所獲,團隊潛心科研,成果高產,成為近年來蘭州大學堅持的研究生教育「三位一體」的引導方向。在構建新型導學關係、提高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的道路上,蘭大師生探索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讓德育立身「所謂地理,就是指地球上的道理。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學校要以此會議為契機,系統總結研究生教育辦學成果和經驗,梳理不足和短板,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面向未來謀劃下一步改革發展方向,讓此次會議成為推動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再部署、再動員。會上,為同濟大學首屆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標兵、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頒獎。
  • 中國將嚴禁把研究生當廉價勞動力,大家都關注,導學權力長期存在
    教育部日前發布意見要求研究生導師嚴格遵守此前已公布的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不安排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於上個月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將這種任務形容為「導師濫用權力」,會上還提到即將出臺的專門針對研究生導師的行為準則。
  • 西安交大「研究生標兵」專訪:他們風華正茂、銳意進取,優秀!
    在仙交, 有這樣一群優秀研究生 他們風華正茂,銳意進取 他們勤於思考,開拓創新 他們……崇少坤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直以來受西安交通大學這所歷史名校的吸引,在研究生推免時義無反顧的報考了西安交大。初入交大,看著古樸典雅的圖書館,見證西遷歷史的教學樓,主幹道高大繁茂的法國梧桐,這一切都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這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大學。我的導師孟令傑教授,主要從事基於腫瘤多功能納米診療平臺的構建和應用研究。
  • 交大校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獲2020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
    11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指導,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國傳媒大學等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提升質量內涵,西電打造特色研究生教育之路
    構建研究生導學文化育人體系,連續四年舉辦「三好三有」導學團隊評選系列活動,出版《我的三好三有導學故事》,選樹20餘個「師德師風好、師生關係好、培養模式好,有先進文化、有出色管理、有突出業績」的導學團隊,引導師生共建和諧導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