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教學相長,構建導學關係新坐標

2020-12-13 澎湃新聞

「第一次見到導師,我就驚呆了。不大的辦公室,卻有整牆的通頂書櫃,沙發上、茶几上滿滿當當都是書。」這是資源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劉嘯第一次見到導師王乃昂的情景,那時他還是大三的學生,如今已經讀博了。

幾個月前,劉嘯剛剛獲得「直博」資格。畢竟要將接下來的5年青春奉獻給熱愛的地理學,因此選擇導師的時候,劉嘯非常慎重:「我想愛讀書的老師一定學問很深,可以在他的指導下好好做科研。」

順利進入王乃昂教授團隊後,他跟著導師去外地開會,依然發現導師最喜歡去的就是不同城市的書店,最喜歡做的就是買當地的報紙,了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導師已經把這種隨時研究中國大地風土人情的習慣融入到了生活的各個角落,這對我影響很深,科研不只是做出成果,而應該具備一種情懷。」

導師言傳身教,立德樹人,學生尊師重道,學有所獲,團隊潛心科研,成果高產,成為近年來蘭州大學堅持的研究生教育「三位一體」的引導方向。在構建新型導學關係、提高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的道路上,蘭大師生探索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

讓德育立身

「所謂地理,就是指地球上的道理。對於提倡跨學科交叉研究的地理學來說,具有寬廣的知識結構是增強適應能力、良性競爭和後發優勢的重要保障。」在地理學領域探索數十載的王乃昂教授深知,「學地理要廣泛涉獵,還要勇於鑽研。」

這是劉嘯成為研究生後,導師給他上的第一課,也是對所有學生提出的要求。多讀書、肯吃苦成為王乃昂教授團隊接地氣又十分受用的「團隊宗旨」。

說起跟著導師一起做科研的經歷,劉嘯滔滔不絕。「王老師現在58歲了,我們跟他出野外,他的登山速度總是比我們快。他常跟我們講年輕時考察冰川的故事,2008年登頂大雪山,一道閃電就落在他的面前,響雷十分刺耳,令人後怕不已。所以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一種磨鍊,它對於塑造意志品質大有裨益。這是導師教會我的。」

在蘭州大學,這樣注重言傳身教的導學團隊並不少見。

「包老師指導我們做研究時非常嚴格,尤其強調學術誠信。生活中他喜歡用幽默直白和具有前瞻性的方式和我們交流,幫我們化解難題。他給我們講的第一課是『學會時間管理,分清輕重緩急』。」管理學院博士生張弘口中的包老師,就是管理學院包國憲教授。

包國憲教授一直堅持建立一個「開放、包容、多元、互補」的團隊。張弘本科時就受到過包國憲教授的指導,保研時毅然放棄外保機會,選擇留在包國憲教授團隊繼續深造。「應該用科研平臺與學術生態吸引學生留在這裡。」包國憲說。

2019年,蘭州大學出臺了《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實施辦法》,進一步規範了研究生導師的職責,明確提出導師行為的七條禁令,並將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情況納入教職工年終考核。

在這場教與學的過程中,導師們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們的價值觀。如劉嘯所說:「最大的收穫是不僅學會了如何做學問,更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

用成果說話

兩年前,蘭州大學開展了首屆「十佳導學團隊」評選。如今,第二屆評選也已拉開帷幕。相同的是,團隊研究生是否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與科研創新能力,一直是評選的重要標準。

基礎醫學院循證醫學研究中心最初只有楊克虎教授一個人,帶著3個碩士生,借用一個辦公室,開始搞研究。經過15年的發展,團隊已經在國內外各大研究期刊發表論文超過500篇,其中200多篇成果入選擁有百年歷史的循證醫學權威資料庫Pubmed資料庫。

「我們的科研目標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樹立行業內的國際標準,並推廣到其他交叉學科領域,提升中國循證醫學的國際影響力。」楊克虎說。

導師教導有方,學生們也很「給力」。

在去年年底的國際循證社會科學2019Cambell 協作網年會上,循證醫學團隊有18篇論文被大會錄用,其中兩位研究生做了口頭報告,16篇論文進行了壁報宣講交流。今年年初,團隊師生還運用所學,協助世界衛生組織建立了「COVID-19全球研究資料庫」,實時共享中國疫情防控的研究證據,為全球戰「疫」分享中國經驗。

秉持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的科研精神,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胡斌教授團隊深得學生們喜愛。

「胡老師平時經常出差,但只要在學校,無論晚上還是假期,他總會來實驗室轉一轉,看看哪些同學在主動『加班』做實驗,給予一些獎勵。他是在激勵我們主動做研究,而不是被動完成任務。」兩年前加入胡斌教授團隊的碩士生郭曼回憶到。

在高效運作和協同配合下,實驗室團隊成員先後獲得中國僑界創新人才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甘肅省專利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9年,團隊在心理生理信息方面研製出了「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判定系統」,斬獲中國發明專利金獎。這個沉甸甸的「金獎」,是蘭州大學普適感知與智能系統實驗室3位老師和4位學生自主研發的專利項目,胡斌教授為第一發明人,實現了蘭州大學研究團隊在「中國發明專利金獎」上零的突破。

鑑於特殊的研究領域,團隊導師彭宏副教授會更加注意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情緒感知,幫其正確規劃研究方向。「我們團隊有多個小組,研究方向多樣。曾經16級的一位碩士生,在原來的小組做研究十分吃力,幫助他調整到其他研究組後,激發了研究興趣,還發了兩篇高水平論文。因為我們本身就研究情感計算、生理心理計算,所以更能理解我們大腦中複雜的情感表現,避免社會上常見的導學關係緊張的情況。」

以育人為本

2020年11月的一天早晨,胡斌教授團隊的應屆碩士畢業生朱立賢正在華為西安研究所與同事一起進行新一輪的晶片自主研發。他的目標是「成為通信基站和晶片研發領域的技術專家,為我國通信技術自主研發出一份力。」同一時間,朱立賢的同學正在上海聯影醫療等高端醫療影像設備高新技術企業繼續研發腦電精神評估檢測系統,或在哈佛醫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中科院近物所等研究院所承擔著各自的項目。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蘭州大學各研究團隊的導師們也根據自身學科特點,積極探索著人才培養之道。

「願意做項目的本科生,我側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讓他們儘早踏入科研大門;到了碩士階段,就要學會掌握研究方法,擁有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到了博士階段,他們的研究就要著眼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敢於挑戰研究領域的『卡脖子』難題,為未來成為國家的『科研主力軍』做準備。」這是楊克虎教授與同事們討論人才培養路徑時提到的「本碩博三步走」培養模式。

讓楊克虎欣慰的是,團隊學生「出師」後,很多都選擇留在團隊當中。現在循證醫學研究中心的陳耀龍、田金徽、馬彬、葛龍、李秀霞、宋旭萍等老師,當年都是楊克虎教授的學生,如今也成了導師。

「現在團隊裡的年輕孩子們愛好多,我也特別鼓勵他們參與校園活動。因為能力培養是多方面的。」楊克虎說。

碩士期間發表過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的研究生李美萱繼續選擇跟著楊克虎老師讀博深造。「我最盼望年終總結,因為交流完全年工作後,我們還會自行排演節目,和老師們一起跨年,就像在家一樣。」

或許是由於學科特殊性,包國憲教授喜歡將學習生活中的「棘手問題」當作訓練學生管理能力的「試驗場」。「我會讓學生在科研項目中輪流擔任項目秘書,讓他們既能通過調查研究解決理論問題,又能通過組織協調解決實際困難,通過這些瑣碎麻煩事學會管理人、事、物和財,並學會溝通協調和公平對待團隊成員。」

在包國憲教授的指導下,蘭州大學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中心培養出我國第一批政府績效管理專業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其中,33歲便成為博導的蘭大管理學院教授、萃英學者王學軍,就是我國培養的首位政府績效管理專業博士。

即將畢業的博士生馬翔也選擇繼續留在包國憲教授團隊任教。「回想7年前到蘭大讀研,當時還不了解這個團隊。如今,在學校、學院和導師的培養下,我的夢想初步實現。導師給我最大的影響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未來我們也會將這樣的育人思想傳承下去,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馬翔說。

相關焦點

  • 「十佳導學團隊」評選結果出爐!你pick哪一個?
    11月29日,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推選展示活動在城關校區西區舉行。17支候選團隊同場競技,通過專家評審、學生代表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最終確定了10支團隊獲得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榮譽稱號。馬上跟隨小蘭一睹10支導學團隊的風採吧!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沙勇忠老師團隊榮獲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
    在黨委研工部、校團委的指導下,蘭州大學研究生會舉辦了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推選展示活動。本次評選活動設置專家評審、大眾評審與網絡投票三個部分。2020年11月29日下午,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現場答辯展示活動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舉行。涵蓋文理醫學科的專家評審圍繞導學團隊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團隊科學研究水平、團隊管理與文化三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分。答辯展示活動結束後,來自30個學院的300名學生代表依次進行現場投票。
  • 亦師亦友 教學相長——創新領軍工程博士2019級7班的特色導學思政...
    兩位責任教授高度負責、悉心指導,將自己真正視為班級導師,切實關心班級建設與班內同學成長,和班內同學的導師們、班內同學一同努力,共同構建了極具特色的創新領軍工程博士「2+1+1」導學思政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創造共同的生活情境、增進情感交流和人文關懷,是導學思政面臨的另一難關。因為「工程實踐調研」的課程開展需要進行實地調研,班級兩位責任教授充分抓住這個機會,主動擔當起班級同學課程調研活動的參謀和後盾。
  • 蘭州大學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方案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準,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網易有道詞典筆2.0入駐蘭州大學 助力構建智慧圖書館
    蘭州網易聯合創新中心政府公共關係總監張娟和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田中禾共同啟動有道詞典筆捐贈儀式。同時,網易有道旗下智能學習硬體——網易有道詞典筆2.0亮相活動現場,並正式入駐蘭州大學圖書館。  蘭州網易聯合創新中心政府公共關係總監張娟和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田中禾共同啟動有道詞典筆捐贈儀式。
  • 中國公共關係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在蘭州大學成功舉辦
    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潤澤,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兼公共關係分會會長陳先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兼傳理學院院長黃煜,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劉幼琍,臺灣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系主任賴正能等嘉賓,及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誠出席開幕式。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張碩勳主持開幕式。
  • 【導學思政】計算機系:導學思政是新時期中國特色高水平研究生培養...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史元春老師經常參與和組織課題組的各類文體活動,與學生進行深入密切聯繫,學生不論年級高低都稱她為「史姐姐」,盡顯導學融洽關係。導學思政要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做朋友,建立相互了解信任的關係,給予更貼近同學需求的思想引導。發展規劃中的價值引領。學生發展規劃的價值引領是導學思政的必然要求。
  • 交大這些研究生導學團隊,優秀!
    最近,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校實施了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導學關係建設工程。為進一步發揮研究生導學團隊的育人功能,引導建立和諧的導學關係,培養良好的學風,學校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展評工作方案》,評選出了首屆研究生優秀導學團隊!」
  • 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淺談教學與科研的關係
    教學與科研對高校而言,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是一對需要平衡的辯證關係。自兩百多年前威廉·馮·洪堡創立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時明確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的原則後,這一原則已成為現代大學的基本標誌。對於以文化和知識傳承、知識創新和創造並重的研究型大學而言,這一辯證關係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識傳承為主的教學型大學,由於必須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技術,這一關係同樣也清晰明了。縱觀全球大學發展的千年歷史,這一關係雖在各個大學的不同發展階段有所側重,但從未偏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領導為第四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掛牌
    11月20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三好三有」導學團隊——馬克思主義學院「研馬學夏」導學團隊掛牌儀式舉行。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任小龍,研究生工作部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有關領導及學生輔導員、導學團隊師生代表參加。儀式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建偉主持。
  • 淺談良好師生關係的構建
    人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有三種關係尤為重要: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師生關係。在這其中,師生關係能影響到其他兩種關係。 教師對孩子的評價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家長也十分重視來自孩子教師的意見,師生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親子關係,也就是說,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師生關係好壞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共同探討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能級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成都構建時代新坐標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重新錨定在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坐標,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年目標。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必須「跳出成都看成都」,以開放格局和國際視野重新審視成都發展的「勢」與「場」。
  • 蘭州銀行王蔚民:構建金融科技生態體系 推進開放銀行建設
    蘭州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 王蔚民在當前經濟下行、新一輪技術革命不斷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社會數位化轉型空前加速。金融科技生態體系構建2012年以來,蘭州銀行將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確定為重要的戰略目標,加快推動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優化業務流程,改善客戶體驗,提升業務辦理的效率。
  • 「滁州師出教育」滁州教師資格證考點-構建良好師生關係
    (一)師生關係的含義及功能1.師生關係的概念師生關係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度等。師生關係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3)社會功能良好的師生關係傳遞著一種關懷、信任的心理氛圍,對於學生今後更好地適應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
  •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轉設 說好的整合蘭州多所大學資源呢?
    甘肅共有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3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其中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轉設為蘭州信息科技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轉設為蘭州博文科技學院,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轉設為蘭州工商學院。
  • 蘭州大學網絡教育2020年秋季招生簡章
    院校簡介蘭州大學創建於1909年,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報名考試結束後,考生須認真核對《蘭州大學網絡教育新生入學登記表》中的各項信息,並籤字確認。註:考生核心數據必須通過身份證識別器採集,學籍一經註冊,學生核心數據(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照片等有關身份證上的信息)將不予勘誤。● 報名地點:蘭州大學網絡教育各校外學習中心。
  • 智能導學系統人機互動的跨學科研究與設計
    構建特定學生知識學習模型的過程是錨定-調整過程(Anchoring-and-Adjustment Process),其始於教師頭腦中一般學生知識模型或學科知識模型;然後教師根據特定學生平時學習表現,如學習偏好、知識偏好,或不同於其他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科知識特點,推斷該生學習特點及所擁有的知識,構建特定學生知識學習的初步模型;教學時,教師再通過注意該生學習表現,不斷收集該生學習的新信息,逐步修訂特定學生知識學習模型
  • 「胃鏡診療技術」竟跟蘭州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蘭州大學現有103個本科專業,4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在校本科生近20000人,研究生14000餘人,在職教職工4200餘人。蘭州大學熱忱歡迎優秀學子的到來,助你騰飛,築夢未來!二、蘭州大學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有哪些?
  • 財商教育領域的細節,微淼商學院的教學相長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創新,金融市場與金融資產之間的相關關係越來越越複雜,呈現非線性、非對稱以及尾部相關的形式。在此背景下,金融消費者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專業知識體系構建,從基礎開始投資者的財商教育,任重而道遠。如何提供專業體系化的知識內容,是每一家財商教育機構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 「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學術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舉辦
    光明網訊(記者 李澍)2020年8月28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在線上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