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梁伯最近發現自己整個右腿腫脹,伴有疼痛、酸脹感,症狀一天天加重,彩超檢查提示:右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造影CT檢查提示:右肺動脈近端血栓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流動的靜脈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血管內凝固。中大五院院長助理、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龐鵬飛手術團隊及時為患者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下肢深靜脈抽栓溶栓術。術後第3天,患者下肢消腫;術後第6天複查CT,右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和右肺動脈血栓都消失不見了。
提起血栓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腦血栓
其實,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程度
與腦血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嚴重時也會危及生命
下肢深靜脈血栓「掉進肺裡」可致命
龐鵬飛主任介紹,血栓一旦脫落,就會沿血液循環途徑最終進入肺動脈,造成肺動脈栓塞,約50%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動脈栓塞。脫落的血栓如果只造成肺動脈分支血管栓塞,患者往往表現為胸痛、氣喘等症狀;如果栓塞肺動脈主幹,則整個肺會立即失去血液氣體交換的功能,嚴重的缺氧和血液循環紊亂將直接導致患者猝死。
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另一個嚴重危害是血栓後症候群,下肢深靜脈血栓一旦形成,如果沒有進行規範治療,很難被有效清除,這些血栓阻礙血液回流,不僅會導致肢體反覆腫脹、靜脈曲張,還會引起皮膚粗糙、色素沉著,甚至出現「老爛腿」。
龐鵬飛主任表示,相比之下,如患者早期進行導管接觸性溶栓或者經皮機械血栓清除術,儘早開通靜脈血流,則能有效保護靜脈瓣膜功能,降低血栓形成後症候群的發病率。
身體出現這些症狀時要注意!
1.一條腿看起來比另一條腿腫脹,腫脹的肢體皮溫增高、發紅;
2.突發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胸口疼痛;
3.患肢疼痛,隨著血栓的增加,疼痛加劇。
注意!如突然出現上述症狀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應及時就診。
如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1.多進食清淡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2.適當運動,加強日常鍛鍊,避免久站、久坐、久行;
3.長期臥床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度活動,做四肢鍛鍊。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姜鑫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