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醫生提醒:腳部疼痛腫脹還發黑!小心最「沉默」的殺手血栓

2020-12-22 神經內科李明超

在我們日常保健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腳,中醫有句話:足病百病生,足好百病少,腳就像人體的樹根,腳沒毛病身體才能更健康。在傳統保健中,就會用按摩、艾灸等手法按療腳底,因為腳底有著很多穴位,聯繫著人體很多器官的興衰,比如我們常聽說的湧泉穴就是一個重要的保健大穴。所以當腳部出現了病變,很可能就預示著我們的身體某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問題。

而在高發疾病中我們認為最沒有徵兆的血栓,就是引發腳部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血栓會導致腳部血液供應減少,腳部的靜脈血液不流通,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那腳上出現了哪些症狀很可能就是血栓在作怪呢?

腳部疼痛腫脹,還發黑!小心最「沉默」的殺手血栓

如果發現腳部出現疼痛腫脹的情況,就要注意了,小心是血栓找上了門。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腳部腫脹疼痛則代表著經絡、血脈的堵塞不通暢。現代醫學也講,血栓會導致局部血管的堵塞,血液循環出現異常,則造成疼痛腫脹的現象。

如果發現我們的腳開始有疼痛腫脹的現象,甚至越來越嚴重,皮膚開始慢慢變黑,這就說明血管的堵塞情況非常嚴重了,需要立即到醫院去檢查,如果不管不顧的拖著任其發展,最後血管完全堵塞,導致整個腳部組織壞死,更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才能抑制病變。

哪四類人群是容易血栓高發人群?

1. 有家族遺傳史者

如果是有血栓家族史的人,有研究表明,發生血栓的機率會比普通人高,而且遺傳會成為主要病發因素。因此有血栓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做好積極預防的工作。

2. 長時間不動的人

久坐是現代人的常態,長時間的久坐不動是靜脈血栓發生的重要誘因。包括一些癱瘓或手術後的患者,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者,身體血液流動變慢,長期臥床壓迫局部組織,就更容易導致血栓的發生,所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要在床上做一些腿部伸展運動,或者他人幫助局部按摩等。長期久坐人群也要注意活動身體,增強運動,才能避免被血栓「拴住」。

3. 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局部脂肪堆積更嚴重,血脂濃度越高越容易堵塞血管。有研究表明,體重每增長十斤,患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上升高達10%,很多腦梗塞、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是肥胖的人,平時愛吃高糖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缺少運動,代謝異常內分泌紊亂,損傷血管,導致多種疾病的並發。

4. 長期吸菸者

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長期吸菸會引起血管痙攣,血管皮內受損,導致血栓的形成。吸菸還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更直接使肺的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傷,肺活量下降,損害人體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及大腦結構的改變,使沒有防禦的身體被病魔長驅直入。

相關焦點

  • 玩手機小心「電子血栓」 下肢腫脹警惕靜脈血栓
    原標題:玩手機小心「電子血栓」 下肢腫脹警惕靜脈血栓 近年來,靜脈栓塞患者中不乏年輕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多見於老年人,在青年人群中極少見。有專家表示,近些年來一些患者是狂熱的網路遊戲愛好者,長期沉迷於網路遊戲,經常通宵打遊戲,長期沉迷於電子遊戲而導致的血栓被稱為「電子血栓」病,這種疾病已成為潛伏在年輕人身邊的「隱形殺手」。
  • 一婦嬰應豪醫生:高齡且「圓潤」?準媽媽要小心血栓風險了!
    對有靜脈血栓史、遺傳性或獲得性易栓症的孕產婦,尤其是高齡、肥胖、長期臥床者等高危孕產婦,除了以上預防措施,在無明顯禁忌的情況下,還需要根據醫生建議採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藥物預防策略。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靜脈血栓(DVT),下肢深靜脈血栓主要有股靜脈血栓和髂靜脈血栓兩種:股靜脈血栓主要症狀和體徵為瀰漫性疼痛和腫脹,可能伴或不伴下肢紅斑、皮溫升高和壓痛;髂靜脈血栓形成的症狀包括整條腿腫脹,伴或不伴側腰部、下腹部、一側臀部或背部疼痛。
  • 腿腳腫脹,需警惕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而且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於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患病的人腿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及時治療!
  • 同天剖腹產的2個寶媽 產後20天竟同時被這個「沉默的殺手」盯上了
    ▲ 黃驚鴻主任醫師團隊正在手術中術後,兩位寶媽均在血管內植入了支架,下肢腫脹疼痛逐漸改善。黃驚鴻主任醫師解釋說,血栓就是血管裡多出來的「血塊」,小的可能會影響血流的量和速度,大的可能堵塞血管,讓血流不通,而一旦堵塞血管,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其結果可能是致命的,是全球第三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殺手。
  • 二胎孕媽媽 要特別小心血栓
    血栓雖小,但有時會致命。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高齡婦女有了生育二胎的計劃,而高齡孕產婦正是產科血栓的高發人群。為何孕產婦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呢?若不及時處理,會有什麼嚴重的危害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護士長顧曉霞特別提醒懷上二胎的高齡產婦,特別是肥胖孕媽媽更要警惕血栓。我們常說,深靜脈血栓是「無聲的殺手」,這是因為約80%的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當它脫落時,卻可能導致致命後果。
  • 長治二院專家帶您了解「靜脈血栓栓塞症」
    它就是靜脈血栓栓塞症,號稱「沉默殺手」。今天,長治市第二人民醫院介入科主任黃雲帶您了解它。什麼是靜脈血栓栓塞症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肺栓塞(PE)與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合稱,肺栓塞是深靜脈或腔靜脈血栓脫落導致肺動脈栓塞,可致心跳呼吸驟停,危及生命;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的異常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引起遠端肢體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擴張等臨床症狀。
  • 小腿腫脹如「蘿蔔」醫生:天冷宅家小心這種疾病來敲門
    還沒坐定,王奶奶的家屬們就七嘴八舌地描述她的病情,你一言我一語,生怕漏掉點什麼。聽了半天,方欣大概梳理出王奶奶的病情:原來她一直患有左下肢大隱靜脈曲張,最近天氣反覆很少出門,天天不是在床上就是在沙發上。這兩天左小腿突然出現腫脹,並且一天天加重,現在已經腫脹得如同一根粗壯的「蘿蔔」!
  • 31歲男子險因它喪命,醫生提醒!這幾種疼痛別忽視
    來源:視覺中國但休息了之後,腰部的疼痛不僅沒有緩解,反而還越來越疼了,甚至有點噁心想吐,隨後,家人陪著徐先生到家附近醫院急診科,對症治療後腰沒那麼疼了,徐先生就回家了。於是徐先生轉入深圳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經過緊急手術徐先生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目前恢復良好醫生提醒
  • 傳統坐月子小心躺出「下肢深靜脈血栓」這個定時炸彈
    可有一種愛叫做「愛的越深,傷害越大」,「產褥期深靜脈血栓」趕緊來了解一下。在床上休養十日後,趙女士下肢出現明顯的腫脹和不適感,一開始,她以為只是自己活動少,月子餐又吃得多,就沒在意。但接下來的幾天裡,她的腿開始出現紅腫、難以忍受的劇痛。家人見狀趕緊把她送到醫院救治。經醫生診斷,趙女士患的是產後下肢深靜脈血栓。還好趙女士就診及時,沒有造成更大的危險。最危險的情況就是血栓從血管壁上脫落。脫落的血栓會順著血流到處跑。
  • 老人小腿腫脹如蘿蔔,還險些惹來肺栓塞!天冷宅家,小心這種疾病來...
    還沒坐定,家屬們就七嘴八舌地描述她的病情,你一言我一語,生怕漏掉點什麼。聽了半天,方欣大概梳理出病情:原來她一直患有左下肢大隱靜脈曲張,最近天氣反覆,很少出門,天天不是在床上就是在沙發上。這兩天左小腿突然出現腫脹,並且一天天加重,現在已經腫脹得如同一根粗壯的「蘿蔔」!
  • 更年期女性,常有腳部疼痛,醫生:多與3因有關,告訴你如何調理
    女性腳部疼痛主因都有哪些?分別有什麼應對措施?足底筋膜炎對於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來說,如果腳部多出現腳跟或者腳底附近的疼痛,而且在早晨起床行走的前幾步,長時間行走,跑步或長時間站立後的疼痛最為明顯,但經過做一些理療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腳部的疼痛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輕以至於消失這種情況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 健康細節,發現踝關節腫脹要認真對待
    踝關節出現腫脹,是較為常見的症狀,發生這種情況時,多數人並不緊張,誤認為是不小心時崴腳造成的,會自己塗點跌打損傷藥膏,或者簡單地敷一下。但是,這樣處理,不能確定踝關節腫脹的原因,往往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難以挽回的悲劇。咱們先來看實例吧。
  • 徐州醫院提醒注意睪丸疼痛腫脹也許是睪丸炎
    核心提示:任何年齡的急性和慢性均可發生睪丸疼痛或腫脹。當疼痛發生時,表示睪丸已經異常。男性朋友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較好去專業的男性醫院進行例行檢查。睪丸疼痛背後隱藏著四種病理變化。當相關情況發生時,有必要對症治療  注意:睪丸疼痛和腫脹可能是睪丸炎  1.患病的睪丸腫脹嫩嫩。如果感到化膿,會出現膿胸感波動。
  • 得血栓的人越來越多,牢記這些,讓你的血管不再「添堵」!
    本文來源:中國護理管理身體各部位血栓信號有哪些,怎樣預防血栓險情,看看下面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種情況,坐了十幾個小時火車沒動,腿部出現疼痛腫脹無法行走,諮詢醫生,是"深靜脈血栓";好好的一個人早晨一覺醒來,半身麻木,說話言語不清,到醫院一檢查,是"腦梗";某人做完了手術康復得很好,準備出院前的那天早飯後去趟廁所
  • 小腿外側疼痛,腳部發涼是怎麼回事?
    每當一個患者發出來求助分析的時候,我都想問一下,是否先看過醫生?像這種腰腿痛,長期小腿外側疼痛較重,應該考慮腰椎間盤突出症或者腰臀肌勞損的可能性,現在腳部也發涼,症狀正在進一步加重……L4-5椎間盤突出症出現這個狀況,如果咳嗽打噴嚏疼痛,應該去醫院掛號拍一個腰椎間盤CT或者核磁,來看一下是否存在L4-5椎間盤突出,腿外側疼痛假若是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的
  • 醫生:下肢久腫不消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70歲的張大爺今天被孩子帶來醫院看病,當他脫下褲子時我們都驚呆了,他的右腿腫脹,色素沉著嚴重,皮膚有多處潰爛,作為醫生看著都覺得疼,更不用說張大爺本人了,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兩年前的一次骨折。 兩年前,張大爺有過一次右下肢骨折,保守治療的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幾個月。
  • 醫生緊急提醒!
    醫生提醒,腰背出現劇烈疼痛,最最應當警惕腹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甚至破裂。04腿疼伴腫脹小腿出現的腫脹、壓痛和發熱感就好像是被慢火從裡到外烘烤一樣。可能疾病:深靜脈血栓。由於小腿靜脈被堵塞,所以會有疼痛和腫脹。
  • 坐飛機14小時後左腿腫脹粗了3釐米!
    坐14個小時飛機後左腿突然脹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才知是深靜脈血栓。「醫生說再晚來一會兒,血栓大塊脫落,可能會誘發肺栓塞,有生命危險。」11月6日,經過對症治療左腿腫脹已經得到改善的張先生,說起一周前的旅程仍心有餘悸。
  • 肢腫脹 小心這種疾病來「敲門」
    68歲的梁伯最近發現自己整個右腿腫脹,伴有疼痛、酸脹感,症狀一天天加重,彩超檢查提示:右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造影CT檢查提示:右肺動脈近端血栓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流動的靜脈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血管內凝固。中大五院院長助理、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龐鵬飛手術團隊及時為患者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下肢深靜脈抽栓溶栓術。術後第3天,患者下肢消腫;術後第6天複查CT,右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和右肺動脈血栓都消失不見了。
  • 二胎高齡產婦 特別是肥胖孕媽媽要警惕血栓
    血栓雖小,但有時會致命。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高齡婦女有了生育二胎的計劃,而高齡孕產婦正是產科血栓的高發人群。為何孕產婦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呢?若不及時處理,會有什麼嚴重的危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