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文化產業扶貧速寫

2020-12-23 新華網西藏頻道

    來自類烏齊縣桑多鎮扎西貢村的仁青扎西,是類烏齊縣雅倉嘎赤派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藏式服飾裁縫師。

    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仁青扎西一家5口人,長期生活拮据。2019年初,仁青扎西響應類烏齊縣文化局的號召,參加了專業技能培訓,成功掌握了縫紉技術,順利留在了雅倉嘎赤派工藝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一年過去了,仁青扎西拿到了近4萬元的工資。

    像仁青扎西這樣,依託雅倉嘎赤派工藝有限責任公司脫貧的還有10人。公司的雅倉嘎赤金銀銅打造工藝是類烏齊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在縣文化局的組織引導下,公司走上了「非遺+扶貧」的惠民路。

    公司創始人其美次丁是嘎瑪呷瓦金銀鐵打造工藝第五代傳承人。他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公司在類烏齊縣共培訓民族手工藝學徒100餘人次,其中2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徒順利就業,有了穩定收入。」

    類烏齊縣雅倉嘎赤派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的文化產業扶貧,只是昌都市眾多文化產業扶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昌都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德嘎旺姆介紹說,昌都市作為文化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長期以來都在思考如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昌都市加強頂層規劃設計,把「大文化」作為脫貧攻堅突破口,啟動了多彩昌都特色文化強市戰略,挖掘、開發、利用各類特色文化資源,構建文化產業扶貧行動框架,強化文化與扶貧聯姻,促進「大文化」與「大扶貧」戰略深度融合。

    在昌都市2016——2020年文化產業扶貧方案中,記者看到列入其中的文化產業扶貧項目達86個,總投資超過3.4億元。預計項目運營後,受益人數將超過5000人,其中2000餘人能夠通過文化產業實現就業脫貧。

    貢覺縣堤無瑪藝術傳承專業合作社,既是昌都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對象,也是精準扶貧的參與者。合作社負責人西繞尼瑪掰著手指說,合作社能有現在的規模,得益於政府的扶持。合作社剛成立時,就爭取到2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資金。

    為了解決資金困難,政府作為擔保方幫助合作社向銀行貸款100萬元,並為合作社提供了廠房。

    作為貢覺縣「產業扶貧項目」和「民族手工業孵化基地」,合作社把傳承民族手工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作為辦企宗旨。

    旺青是貢覺縣相皮鄉桑珠榮村的建檔立卡戶,在西繞尼瑪這裡學習唐卡繪畫已經4年了。他說:「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名學徒,但每個月能領到2000元生活補助。按照目前的學習進度,再有1年多我就能出師了,到時候收入還會翻倍。」

    除旺青外,合作社還有7名學徒。合作社均免費傳授唐卡繪畫技藝,每月還為學徒發放生活補助1000—2500元。目前,合作社已帶動包括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近20位農牧民穩定就業,每人每月增收3000元。

    地處藏東西部的邊壩縣,也念起了文化產業「脫貧經」。

    藏香製作在邊壩縣顯俄村已有150年歷史。為發揮好這一優勢,2017年,顯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索郎尼瑪在多方徵集意見後,決定成立加工廠,專門生產藏香。「縣裡扶持了5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村裡又自籌60萬元,藏香加工廠就這樣建起來了。」

    在索郎尼瑪的帶動下,全村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加工廠的生意越來越好,村裡的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都能領到分紅。

    今年40歲的四它多吉,就在藏香加工廠工作。他不僅學會了藏香製作技術,2019年還被派到拉薩深造。「2017年,我家領到分紅6000元,2018年領了8000多元,2019年的分紅還沒有發下來,但肯定比往年多。」四它多吉高興地告訴記者,「包括我在內,廠裡吸納了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我們每月能領到1500元工資。如今,我家不僅供兩個孩子上學沒有壓力,還買了輛汽車。」

    如今的昌都, 正順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潮,按照「文化+」發展思維,在政府引導扶持文化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同時,大力推動文化與旅遊、科技、金融、網際網路等行業融合,做大文化產業產值,通過援藏平臺等渠道,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記者 陳志強)

(責任編輯: 殷小燕 達珍)

相關焦點

  • 昌都市貢覺縣文化產業保護讓傳統文化走得更遠
    近年來,貢覺縣充分發揮政策優勢,採取文化產業精準扶貧的形式,對當地文化產業進行保護和開發,使古老的藏文化藝術重新煥發生機,更為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面對這種情況,貢覺縣委、縣政府採取多種方式,逐漸改變了舊社會女人不能畫唐卡的傳統習俗,打破了門戶之見,發展特色文化產業,使得傳統節日、傳統民間手工藝、民間歌舞等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從生活走向市場,形成了教育、傳承、產業、扶貧的循環鏈條,為當地脫貧攻堅和文化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
  • 廣東興寧:永和鎮新寨村,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融合發展
    網絡配圖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扶貧和文化振興。近年來,興寧市永和鎮新寨村在黨政各級的關心支持下,特別在天河區商務金融工作局的對口幫扶下,多措並舉推動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融合發展,點亮鄉村振興藍圖。藍天下的新寨村,群山環抱,樹木蒼翠,道路整潔,廣場靚麗,村舍民居錯落有致……這裡,既有世外桃源的幽靜,又有一絲都市的氣息。漫步其中,令人流連忘返。
  • 昌都市、山南市、那曲市最新人事任免名單
    昌都市昌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2020〕20號卓瑪曲西同志因工作調動,本人提出辭去昌都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昌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10月30日昌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職名單(2020年10月30日昌都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免去:楊喜明的昌都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職務;曉英的昌都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
  • 數說昌都70年:解放70年來昌都市文化事業春色滿園花爭豔
    中國日報網昌都9月22日電(記者達窮 華旦尼瑪)記者從21日上午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昌都解放70周年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昌都解放70年來,全市文化(文物)工作結下了累累碩果,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繁榮發展」,迎來了華麗蝶變。
  • 和昌集團以中國夢為魂,以理想都市共同體為形!
    改革開放40年成就矚目,站在偉大時間軸線上的和昌,潛心打造理想都市共同體,用作品向時代獻禮。圳夢就是中國夢,和昌以中國夢為魂,以理想都市共同體為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封面,向深圳致敬。深圳夢就是中國夢,和昌集團以中國夢為魂,以理想都市共同體為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封面,向深圳致敬。沉浸式的生活方式是當代人內心深處的呼喚,也是和昌引導客戶需求的熱衷表達。
  • 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不僅是都市美學,也是扶貧重要力量
    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不僅是都市美學,也是扶貧重要力量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9-12-0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
  • 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昌果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聞:搬進新房子...
    「昌果新村實行城鎮化安置,水、電、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戶型主要有3類:3人以下為小戶型,建築面積100.06平方米;4至6人為中戶型,建築面積115.82平方米;7人以上為大戶型,建築面積124.1平方米。」昌果村黨支部書記格央介紹說。  和仁增一樣,從南木林鎮搬來的波母次仁一家也有了新房,「現在有了新房子,孩子上學方便了,我們也準備做點小生意。」
  • 市餐協組織餐企赴雲州區考察黃花產業暨與雲州區籤約扶貧合作協議
    今後,我們將把黃花種植作為一輩子的產業和事業,大力發展黃花生態旅遊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民發家致富。圖下為:雲州區副區長郝明利與市餐飲飯店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俊利籤訂了消費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圖下為:在杜莊鄉「落利周」萬畝都市蔬菜生產基地考察中,雲州區人大副主任、杜莊鄉黨委書記趙欣麗講了話,她說, 首先代表杜莊鄉黨委、鄉政府歡迎大家到雲州區杜莊鄉調研考察,並表示感謝!
  • 北大國發院教授周其仁:發揮都市的扶貧功能
    (原標題:發揮都市的扶貧功能) 來源 微信公眾號
  • 和昌集團新CEO的到來,預示著下一步如何發展?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政策出臺後,和昌集團便決心將總部遷至深圳,並確立項目向城市更新傾斜這一決策,針對大灣區專門提出"理想都市探索計劃"。截至2020年七月,和昌集團在大灣區現有資源總規模約366萬平方米,預期總貨值可達千億元,已經成功進駐深圳、廣州、東莞三個大灣區最重要的核心城市,並正在積極拓展佛山、中山、惠州等城市。
  • 保定曲陽發展文化休閒旅遊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長城網保定6月13日訊(記者解哲琳 馬書廣)6月13日,河北廣播電視臺激情大衝關開機儀式在保定曲陽縣嘉山悠樂谷正式啟動,嘉山悠樂谷水上樂園也於當日正式開園,活動開啟標誌著曲陽縣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華南師大研支團與昌都市特校孩子製作「甜甜圈」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何明潔)近日,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團市委的指導下,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昌都分隊帶領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惠民班)志願服務分隊走進昌都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活動。
  • 央企扶貧基金在四川投資14個產業扶貧項目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 王希)記者5日從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央企扶貧基金)處了解到,基金在四川投資14個產業扶貧項目,項目總投資額117.71億元。據了解,央企扶貧基金在四川投資的產業扶貧項目內容覆蓋現代農業、產銷對接、文化旅遊等多個領域;投資方式包括基金直投、設立子基金等。
  • 李金早: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
    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關係國家戰略,關乎國計民生,做好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更是全國旅遊行業的光榮使命。  國務院扶貧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充分肯定了近年來旅遊扶貧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他指出,旅遊扶貧是下階段國家扶貧攻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
  • 昌都市確保主題教育高質量有效果
    昌都市組織人員摘錄黨的新理論、新思想等內容,編印成通俗易懂、具有農牧區特色的「鄉土教材」,並發放至全市1280個基層黨組織,使農牧民黨員讀得懂、願意學、記得住,讓黨的方針政策真正入腦入心。    為破解基層農牧民黨員「坐不住」的難題。
  • 2020年昌都市事業單位公招派遣通知來了(附調劑合格人員名單)
    派遣時間二、派遣地點西藏昌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六樓會議室(昌都市馬草壩東路附件:1.誠信報考承諾書2.昌都市2020年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政審表聯繫電話:0895—4821973 昌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0年8月24日2020年昌都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大專及以上空缺崗位調劑補錄合格人員名單公示
  •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近年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按照「企業挑兩端、農戶居中間、科技先行官、信貸做支撐、保險防風險、黨委政府是靠山」的思路,積極做好資源、資金、資本、資產四篇文章,著力培育「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金」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
  • 交通扶貧讓「紅薯幹」成為香餑餑——宜章縣楊梅山鎮雞公坦村見聞
    「自從2015年3月開展交通扶貧以來,現在村裡各自然村基本都修通了水泥路,有的路段還加裝了防護牆,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出行問題,而且為全村實現脫貧夯實了基礎。」宜章縣楊梅山鎮雞公坦村黨支部書記歐群昌高興地介紹道。
  • 和昌·水岸花城|一方庭院,聆聽都市生活的真諦
    和昌·水岸花城 | 桂熙裡,建築面積約140㎡生態疊墅,上疊星空露臺、中疊南北雙向陽臺、下疊戶戶有庭院,真正把「把星河裝進生活裡」的設計放在每一戶上。當城市的夜只留下璀璨的燈火,那疊影星辰的生活,才是撫慰都市的良藥。建築映射生活,當建築的密度在做減法,就意味著建築與自然有了更加親密的互存關係。
  • 文化扶貧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
    [摘要] 文化扶貧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義。當前文化扶貧面臨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滯後、基層文化人才隊伍亟待加強、文化扶貧的精準度有待提升、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文化扶貧體制機制亟待完善等問題。今後應在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助推扶貧,建立健全文化扶貧的保障機制等方面形成合力,進一步做好文化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