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冬日寒。冬至將至,教研的熱情卻令人暖意融。為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增強校際交流與合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2020年12月5日,臺兒莊區明遠實小與滕州實小語文高段「精讀」課例教學研討活動在臺兒莊明遠實驗小學舉行。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臺兒莊區教體局副局長孫媛媛,小學語文教研室主任魏豔玲,臺兒莊區明遠實驗小學校長張友彩,滕州實驗小學侯化珍主任及侯化珍名師工作室成員楊玉楠老師,明遠實驗小學全體語文教師,明遠實驗小學12所聯研共同體邦聯學校校長與全體語文教師,共計160餘人。
本次活動由臺兒莊明遠實驗小學副校長孫中朝主持,活動共分為五個階段。
活動開始,張友彩校長代表臺兒莊區明遠實驗小學全體師生向蒞臨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教育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張校長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研組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共同教研促發展。
8:50---10:20是觀摩語文研討課時間,老師們觀摩了由臺兒莊區明遠實驗小學龍文芳老師和滕州實驗小學楊玉楠老師呈現的兩節精彩的語文研討課。這兩節課都是統編版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舐犢之情」,閱讀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
龍文芳老師執教《父愛之舟》,龍老師以「父親的背影」為引子,引出3段描寫父親的短文,學生很快就發現作者是抓住父親當時的衣著和動作這些細節來描寫的,並由此來體現父親對兒子那種深沉的愛。所謂讀寫不分家,在學生讀懂了課文,學會寫法後寫下自己與父親相處最難忘的一個場景,注意通過細節描寫來表現父親對你的愛,同時將你想要表達的感情融入其中。
而《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情真意切,很適合感情朗讀。楊老師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正是以「讀」為突破口,將「讀」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在學習重點句「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一句時,楊老師沒有簡單地讓學生去體會文字,而是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寫法,比較寫法的表達效果,這樣由學生自然生發出的感受,再練習朗讀,體現了讀、悟的層次性。
觀摩課後,大家聆聽了滕州實驗小學侯化珍主任《以課後習題為梯,讓語文要素自然落地》的專題講座。
侯化診主任是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網際網路+」指導教師、棗莊名師、棗莊市最美教師、棗莊市優秀共產黨員,第四期「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侯化珍名師工作室」於2019年被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發展委員會確立為第一屆理事單位。
侯主任強調「語文課堂永遠是學生的課堂」,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把握住每單元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侯主任還結合具體課例展示了如何根據課後題來把握單元主題和設計具體的課例,老師們收穫頗多。
最後,魏豔玲主任對兩節課作點評和總結。魏主任對兩節課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提出寶貴建議。此外,魏主任還就教學中如何制訂教學目標,如何準確落實教學目標以及評價目標是否落實等方面給老師指明了方向,同時提出了要求,要求老師們牢牢把握閱讀教學的特性,讓語文回歸純真。
這次活動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的高年級精讀課文教學模式與方法,促進教師相互學習與交流, 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學習無止境,研討無止境,課堂提升無止境。課堂教學是教師成長的搖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我們探索的腳步也不會停下來,探索學習的前方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願我們在教研的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斷收穫豐碩的果實,進而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