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無辦學許可證,設施簡陋,存在消防安全隱患。而且一位老師包教多門課程,簡直誤人子弟。」日前,有網曝溫州龍灣區海濱街道東城民工子弟學校是一所「黑校」,卻像合法學校似的公開招生,並正式上課。
網曝:東城民工子弟學校是「黑校」
近日,一些網站曝光「黑校」的投訴帖引起大家關注。
網帖稱,溫州龍灣區海濱街道城東村康建路49號,今年新辦一所非法「東城民工子弟學校」。該校設施簡陋,無活動場地,存在消防安全隱患。一位老師包教多門課程,且都無教師資格證書,簡直誤人子弟。
溫州龍灣教育部門調查後回復,該學校未能提供消防意見書、房屋安全質量鑑定書、食堂衛生許可證等辦學證件,也沒有在主管部門辦理許可手續,屬無證辦學行為。並提出處理意見:一是根據行政許可法相關規定,龍灣區教育局已於2014年2月10日上午向「東城民工子弟學校」負責人下達教育行政處罰告知書,責令「東城民工子弟學校」停止招生;二是告知該負責人,如要辦民工學校,須準備好辦學所需的各項材料到相關部門申請辦理。
但該校至今仍像合法學校似的公開招生、上課,教育部門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走訪:學校由簡易廠房改造而成
2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海濱街道康建路,遠遠就看到一幢牆體是綠色的建築物,上方貼有「龍灣區海濱東城民工子弟學校歡迎您」的海報。學校由一層的廠房改造而成,面積達幾百平方米,學校大門臨康建路,是兩扇捲簾門。校園內,數十名學生正在走道上嬉笑玩耍。
過了一會,剛在學校裡面玩耍的學生,走出學校,在路上排成隊,由老師帶領著,前往不遠處的學校操場上體育課。
對於網上曝光的「黑校」一事,該校的教職工有的稱不太清楚,有的稱網帖不實。
「教育部門和街道領導都來檢查過,學校會按要求整改。」該校校長彭建場稱,學校目前確實還沒有教育部門審批的辦學許可證,但老闆正在申請辦理。
家長:首先考慮的是孩子有書讀
據了解,該校目前共有180多名學生,基本上來自城東、寧村等周邊5個村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學期學費800元。學校共有教職工9人。
一些家住學校附近的家長和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已經聽說學校被人投訴,他們擔心學校辦不下去,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貴州籍的學生家長張先生稱,他們一家來溫州好幾年了,小孩留在老家無人看管,所以將小孩帶到溫州。因為公立學校進不去,其他民工子弟學校離居住地太遠,接送很不方便,所以選擇了就近讀書。
「只要孩子有書讀,有人管就好,其它沒想那麼多。」不少民工都有類似想法。除了公辦學校不好進,他們考慮更多的是經濟問題,認為民工子弟學校收費會便宜點,而且學校離得近,省下接送的錢。至於「黑校」存在的安全問題、教學質量、學籍等,他們則考慮不多。
老闆:想批但很難批下來
「說實話,我現在也是進退兩難,一方面證辦不下來,被人四處投訴,另一方面辦學的錢已經投進去,學生家長希望就近入學,而且學費都已經收了,如果突然停辦了,這180多名學生該怎麼辦?」該校負責人韓仕亮說,他也感到非常困擾。
韓仕亮說,學校周邊的五個村大約有4萬多名外來務工人員,部分人員都面臨子女上學難的問題。以前他在當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時,就有很多務工人員要求他幫助解決孩子上學難題。2004年,他曾利用村裡的老人活動中心辦民工子弟學校,解決了四五百名民工子弟的上學問題,但幾年後也因為政策原因停辦了。
「我也想通過合法的途徑開辦民工子弟學校,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地址。」韓仕亮說,去年,他向村裡租了這座由廠房改造成的學校,共投入了30多萬元,希望能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拿到辦學許可證,沒想到接二連三受到舉報。
韓仕亮表示,如果公立學校能吸納學校的這180多名學生,他可以立刻關停學校,並退還收取的學費。
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取締「黑校」
據介紹,龍灣全區共有8000多名民工子弟,有9所有辦學資質的民工子弟學校和7個民工子弟臨時辦學點,另外全區所有公辦小學60%以上的生源也都是吸納民工子弟。此外,還有兩三家類似東城民工子弟學校的無證學校。
「教育部門會儘量想辦法解決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龍灣區教育局教育一科(民辦教育科)科長胡錫標說,在外來民工子女日益高漲的教育需求與當地教育資源超負荷運轉的矛盾衝突下,一些民間社會力量抓住商機,創辦了一些民工子弟學校,當中也產生了一些無證「黑校」。根據相關規定,這些「黑校」應被取締,但教育部門沒有執法權,只能聯合其他執法部門共同取締。
「其實解決起來也很容易,學校停辦後,學生可向臨近有辦學資質的民工子弟學校分流。」胡錫標說,接到舉報後,該局分管領導立即趕往現場了解情況,調查後發現該校確實屬於「黑校」,而且無申辦辦學許可證的條件。目前已經要求該校負責人停止辦學,並向區政府匯報,要求聯合相關部門一同取締。
胡錫標同時表示,教育部門歡迎社會力量投身教育事業,開辦民工子弟學校,但一定要通過合法途逕取得辦學資質。同時,提醒廣大外來務工人員,「黑校」隱患多,要送孩子到正規合法的學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