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生完寶寶不到一年,就去擺攤賣衣服。她決定去擺攤的是為了試試水,如果衣服好賣,就開個服裝店。朋友家境還不錯,但直接開個服裝店擔心投入太大,自己從來沒賣過衣服,貿然開店心裡沒底。
朋友通過一些辦法找到了一線城市裡面商場品牌的尾貨,專門在地攤上賣這些尾貨。她一開始覺得優勢滿滿,貨源是她精心發現的,衣服質量非常好,款式雖然是去年的舊款,但朋友的審美能力相對不錯,選擇的款式都是簡潔大方,或是清新別致的風格,看起來都非常不容易過時。
有句話是說,想像是性感的,現實是骨感的,用在朋友擺攤這件事上最合適不過。她每天拖著小孩進進出出的擺攤,風雨無阻,熱情洋溢,讓別人看了都懷疑擺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然而事實是,她沒有一個月是盈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她堅持了整整一年。她的理論是要試清楚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情況,就這樣足足虧損了一年。事後她總結一些經驗,也許對正要去擺攤賣衣服的新手菇涼來說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1,貨源的價格一定要往低處找,地攤就意味地攤貨,不存在高端低賣。如果貨源在價格方面沒有絕對優勢,擺攤最好的情況撐死了也就一個月兩三千的收入。這是最好的情況,而且不是月月如此。
2,幾乎不存在出奇制勝之類的美好故事。朋友擺攤就只差在那裡弄一些才藝表演了。她開的是奔馳車,照明燈光有四個,夜光黑板,廣告牌子,別出心裁的廣告語,自身穿著打扮也極為講究等等。即便如此,也沒有人因此多注意她攤位上的衣服,也沒有人因為她的車或是她這個人而認為她賣的確實是高品質衣服。
3,擺攤賣高品質商品,存在一個跨不過去的信任問題,這就是前說的不存在高端低賣!像衣服,包包,香水,飾品這些常見商品,對不少人而言比較難分辨出質量好壞,除非是極端好和極端壞擺在一起對比。即便別人認可了質量確實不錯,也會因為地攤而壓價。地攤上賣高品質商品本身不多見,所以大家心裡不免有個疑問號,為了避免吃虧,也因為購買力有限,一定會把價格壓到幾乎沒利潤,甚至是虧本價。
4,朋以前從來沒賣過衣服,所以拿貨方面出現了一個硬傷。做服裝的都認為齊色齊碼是基本配置。可朋友一心認為她賣的商場品牌的尾貨,斷碼斷色很正常。正因為斷碼斷色,才賣這麼便宜。可問題就出在這裡,好不容易有人想買,卻沒碼。
5,如果是想直接開店,但是沒把握,可以去將來打算開店的附近擺攤試試水。擺攤的過程非常容易獲取大量的實地信息,包括同行門店的情況。如果兩個人結伴去擺攤,一個看攤,一個周圍轉轉,多看看同行,無論是地攤還是門店的情況,這非常有助於判斷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