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竟然壯著膽子,不看川普與默克爾的臉色,在美歐的重大政治活動——G7峰會召開前夕,熱情邀請普京訪問法國,並在法國總統的夏宮布雷岡松堡寬帶遠道而來的普京,這是很高的很友好的外交禮儀。這也是俄羅斯2014年初吞併克裡米亞遭到美國、歐盟嚴厲制裁,以及對俄羅斯首腦的訪問的集體抵制後,普京首次訪問西方大國,法國也取得了零的突破。
8月24日,七國集團(G7)峰會在法國南部城市比亞裡茨舉行,馬克龍早在今年7月27日就宣布邀請普京於8月19日訪問法國。馬克龍選擇在法國舉行G7峰會的前5天邀請普京訪問法國,從美國、俄羅斯、歐盟、德國、法國的五方地緣政治格局的視角來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也是這五方的地緣政治博弈的一個小小的變量,但不要指望馬克龍與普京的這次會晤能取得什麼突破性的進展,達成什麼重要的共識,籤署什麼重大的協議。用馬克龍的話講就是與俄羅斯的接觸,法國(其實也包括德國、歐盟)不會天真,但也不會關閉對話的大門。
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存在著幾乎無解的結構性矛盾,與歐盟存在著難解的結構性分歧,從總體上來講,只要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很糟糕,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也變得很差,歐盟的「三駕馬車」法國、德國、英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就好不到哪裡去。
這不僅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困境,也是歐盟的戰略困境,得利的只有美國:美國通過不斷激化美俄衝突,從而製造了歐盟與俄羅斯的猜忌與矛盾,美國就輕鬆地達到了俄羅斯與歐盟互相牽制的目的,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
馬克龍邀請普京訪問法國的目的是什麼?
既然如此,尤其是在5天之後在法國舉行G7峰會的形勢下,馬克龍為什麼邀請普京法國,並且在總統度假地布雷岡松堡寬帶普京,他的目的是什麼?
當前,歐盟的老大德國不僅經濟振興不佳,更麻煩的是默克爾的總理任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她的權力與權威正在走下坡,已是跛腳鴨式的領導人,再代表歐盟在地緣政治博弈中拼殺已經有心無力了,她的時代已經落幕了。
歐盟的另一架馬車英國深陷脫歐的泥塘,加上才更迭了首相與執政班子,不僅在歐盟的影響力急劇下降,而且無暇他顧。歐盟的另一個大國義大利的執政聯盟正在鬧內訌,國內政局不穩,更無心無力攪和歐盟的事務。
而馬克龍似乎躲過了「黃背心運動」著一劫,在歐洲大國中,政局相對穩定,這是他塑造歐盟領袖,代表歐洲發聲的千載難逢的機會:默克爾下去了,該我馬克龍上位了。邀請普京訪問法國,利用俄羅斯塑造馬克龍的歐盟領袖的人設,是一件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事情。
與普京會晤,馬克龍關心的是什麼?
法國愛麗舍宮此前發布消息,稱馬克龍與普京的會晤,將探討伊朗局勢、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比利亞問題等等。
但對於馬克龍,在與普京的會晤中,最關心的議題是烏克蘭問題,他最迫切希望與普京能達成共識。2014年,俄羅斯出兵克裡米亞與烏東頓巴斯地區,吞併了克裡米亞,實際控制了頓巴斯,就在短短的半年裡,成功對民族兄弟烏克蘭實施了二次的肢解,不僅是烏克蘭徹底與俄羅斯反目成仇,也使美國、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墜入冰點,美歐不僅把俄羅斯逐出八國集團(G8),還嚴厲制裁俄羅斯,使俄羅斯2015-2016年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至今還沒有恢復。
2015年,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牽頭下,德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成立了解決烏東頓巴斯地區的明斯克協議,試圖以「諾曼第機制」解決頓巴斯問題。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沒有切實遵守明斯克協議,頓巴斯問題是俄烏實現關係正常化的主要障礙。
在烏克蘭問題(包括克裡米亞、頓巴斯問題)中,法國雖然參與其中,卻從來都是打醬油的角色——除了俄烏這兩個當事人外,克裡米亞問題的主要關鍵人是美國,頓巴斯問題的主要關鍵人是代表著歐盟的德國。沒有雄心壯志的法國前任總統奧朗德對此心安理得地接受,但野心勃勃,夢想著接班默克爾,成為歐盟的新領袖的馬克龍,對這樣的現狀痛心疾首,一直在尋找機會扭轉這樣的不利局面。
等待了二年,馬克龍的機會出現了,這個機會便是烏克蘭新總統澤連斯基。澤連斯基與波羅申科進入烏克蘭第二輪總統大選後,馬克龍的政治嗅覺比隔壁的默克爾更敏銳,他當時就認為澤連斯基會擊敗波羅申科,當選總統,於是,今年4月12日,馬克龍在巴黎同一天先後會見了澤連斯基、波羅申科,並且是先見澤連斯基,後見波羅申科,被戲稱為先見潛力派,後見掌權者。
澤連斯基就任烏克蘭總統後,馬克龍率先向他發出訪問的邀請,6月17日,澤連斯基訪問了法國,受到了馬克龍的熱情接待——法國是澤連斯基外訪的第一個國家。對法國為期一天的訪問結束後的第二天,澤連斯基才訪問德國,與默克爾首次會晤。
馬克龍抓住了機會,強勢與默克爾競爭對烏克蘭的影響力,並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與可能性。德國對烏克蘭保持強大影響力的支點是波羅申科,但波羅申科卸任了,默克爾並不是很看好澤連斯基,並沒有及時出手,搶奪澤連斯基這個新的支點,結果並馬克龍乘虛而入,奪走了澤連斯基的這個新支點,法國對烏克蘭的影響力劇增,而德國對烏克蘭的影響力則在衰退進程當中,起到了此消彼漲的作用。
默克爾主導的明斯克協議2016年就停擺了,名存實亡,頓巴斯的僵局一直無力打破。現在,馬克龍強勢出手,試圖從默克爾手裡接過明斯克協議的主導權,澤連斯基已經多次表達了願意重啟明斯克協議的意願,這簡直是馬克龍染指明斯克協議主導權的福音,剩下的他需要搞定普京,讓普京積極支持明斯克協議。
如果在馬克龍的主導下重啟了明斯克協議,並實現頓巴斯的停火,甚至啟動了政治談判的進程,不僅法國在烏克蘭的影響力空前暴漲,取代了德國,與美國平分秋色,而且在歐盟的地位、威望也將極大地加強,馬克龍的歐盟新領袖的人設就正式走向了現實。所以,烏克蘭問題中的頓巴斯議題,是馬克龍此次與普京會晤的首要議題,也是檢驗此次馬普會晤成功與否的關鍵。
另外,馬克龍若能與普京在伊核協議、敘利亞等問題上取得突破,達成一些共識,那他在5天後舉行的G7集團峰會上就有拿得出手的一些東西。因為馬克龍預料到本次的G7集團峰會幾乎不可能達成什麼重要成果,已經提前給失敗找理由了——他稱此次的G7峰會的作用僅僅是希望對重大的挑戰提出解決的建議,因此需要對G7峰會進行改革,即不再尋求發表G7峰會的最後聲明。
與馬克龍的會晤,普京關心的是什麼?
1、普京最關心的是敘利亞問題。由於美國、土耳其、歐盟的強力幹涉與蠶食,敘利亞還存在許多問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受到巨大的挑戰,俄羅斯的有限資源被迫繼續消耗在敘利亞,這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十分不利。
普京的助理烏沙科夫表示,普京與馬克龍的19日的會晤,敘利亞問題是核心議題,兩位領導人將重點討論舉行新一輪的敘利亞四方峰會的計劃。敘利亞四方峰會的參與者是俄羅斯、土耳其、法國、德國。
法國對敘利亞問題的主要訴求是什麼?法國總統府的官員表示,法國對俄羅斯的邀請很簡單,那就是俄羅斯發揮對大馬士革當局的影響,停止伊德利卜的軍事行動。
2、改善俄羅斯與歐盟關係的問題。在容克-默克爾時代的歐盟,對俄羅斯並不友好,與俄羅斯的結構性分歧、矛盾十分明顯,普京通過默克爾這條線改善俄羅斯與歐盟關係的願望,努力屢屢受挫。
現在,歐盟選出了新的領導班子,但普京與即將就任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並沒有什麼交情,進行直接的有效的對話有點難,普京需要有一座橋梁,與馮德萊恩為首的新的歐盟領導班子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建立對話的機制,馬克龍就是俄羅斯與歐盟新領導班子對話的最佳橋梁——默克爾反對馮德萊恩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是在馬克龍的強力扶持下才當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馬克龍對馮德萊恩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此外,馬克龍與普京共同關心的議題是什麼?伊朗局勢、利比亞局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