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表示,兩國願在反恐問題上加強合作。
馬克龍在會晤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沒有任何一個重大國際議題能夠在不和俄羅斯進行對話的情況下得到解決」。他說,法國希望與俄羅斯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加強合作。
普京表示,俄羅斯和法國的主要利益超過兩國之間的分歧。他說:「我們同意將打擊恐怖主義作為優先事務。我堅信,如果我們能協力合作,就能夠成功戰勝恐怖主義。」
馬克龍說,雙方就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危機等進行了「極其坦率和直接的交流」。普京則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無助於解決烏克蘭危機,只有合作才能重新帶來和平。
會晤
馬克龍會普京 坦誠中顯強勢
法國新任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9日在巴黎凡爾賽宮會見應邀訪法的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馬克龍形容,與普京的談話「極其坦誠」,雖然雙方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兩人都沒有迴避。
馬克龍剛參加完在比利時舉行的北約峰會,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亮相國際峰會。在這一峰會上,馬克龍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握力比拼」的畫面為馬克龍收穫不少好評。
此次與普京會晤成為馬克龍面對的又一「外交大考」。眼下,法國和俄羅斯不僅因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關係緊張,法國總統選舉期間還曝出俄羅斯「暗中幹擾法國選舉」傳聞、馬克龍競選團隊也與俄方媒體結下「梁子」。
29日兩人會晤時,馬克龍重申了對敘利亞問題和烏克蘭局勢的關注,強調化學武器使用是法國對敘立場的「紅線」,敘政府如果觸碰這一「紅線」,法方會「立即回應」。至於烏克蘭,法國不會向俄羅斯作出「一丁點兒讓步」,他希望法俄德和烏克蘭四國在「諾曼第模式」下協商交流,逐步平息烏東部衝突。
普京則表示,歐盟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施加制裁,不僅嚴重傷害了雙邊貿易關係,對解決問題還毫無幫助。
就俄羅斯介入法國總統選舉的說法,普京表示,馬克龍的競選對手瑪麗娜·勒龐在競選法國總統期間訪問了俄羅斯,但俄方沒有拒絕她入境的理由。勒龐因向俄方示好,主張解除西方國家對俄制裁,而被外界認為是俄羅斯看好的法國總統人選。
至於法國總統選舉期間,馬克龍競選團隊宣稱俄方向馬克龍的競選網站和郵件伺服器發動黑客攻擊,普京重申從未參與。至於這些黑客,「他們或許是俄羅斯人,也或許不是」。
馬克龍被媒體記者問及其競選團隊「拉黑」兩家俄羅斯媒體時,繼續堅稱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都是謊話連篇的宣傳機構。
法國總統選舉期間,馬克龍團隊發言人表示,拉黑「衛星」新聞通訊社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是這兩家媒體散播失實報導,試圖打擊他的支持度。不過,馬克龍團隊沒有給出俄羅斯媒體失實報導的具體說明。
就此次會晤,馬克龍坦言:「我們在許多問題上有分歧,但至少我們磋商了這些問題。」普京也表示,兩國關係能夠挺住這些「摩擦」。
「馬普會」能推動法俄關係走多遠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雙方就加強打擊恐怖主義、增進兩國交流達成共識,但在敘利亞局勢、烏克蘭東部衝突以及西方對俄制裁等問題上依舊分歧嚴重。
專家認為,此次會晤的真正意義在於提升互信並推動雙方關係緩和,這既能滿足俄羅斯的當下需要,又能給新上任的馬克龍加分。但在德國疑俄情緒較重、美俄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法國乃至歐盟和俄羅斯大幅改善關係尚需時日。
貴在提升互信
馬克龍和普京29日在凡爾賽宮會晤並共同參觀了當天揭幕的俄羅斯彼得大帝在法國設立使館300周年紀念展覽。兩人在會晤結束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均表示,打擊恐怖主義是兩國的優先事務,雙方願意加強合作共同反恐。普京透露,馬克龍提議設立法俄反恐聯合工作組。雙方還表示,同意設立一個法俄民間論壇,促進兩國教育界和年輕人之間的交流。
馬克龍表示,幾個世紀以來,俄法交流始終不絕,他對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明確表示尊重,認為「今天沒有任何一個重大國際議題能夠在不和俄羅斯進行對話的情況下得到解決」。
普京表示,俄法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超過分歧。他指出,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來,法俄經貿合作熱度不減。「沒有一家在俄法國企業離開俄羅斯市場。2016年法國也仍是對俄投資最多的歐盟成員國」。
不過,雙方在敘利亞、烏克蘭危機等重要議題上的分歧依舊嚴重。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託馬·戈馬爾指出,近年來法俄關係趨冷,2016年10月普京甚至因為和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在敘利亞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而取消訪法。此次馬克龍為與普京會面選擇了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時機,儘管雙方未在具體問題上達成較多共識,但這一精心安排的會晤有助於提升法俄之間的互信,推動兩國關係向緩和方向邁出一小步。
回暖仍需時日
專家指出,此次「馬普會」之所以能夠舉行,是因為法俄雙方各有需求,但這並不意味著俄法乃至俄歐關係就能快速改善。
法國中東歐問題專家安妮·多邦東認為,受到西方制裁的壓力,俄羅斯近年來在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上都遇到困難。在這一背景下,普京期待緩和與歐盟國家的關係。馬克龍的邀請為他提供了一個和歐盟成員國進行更多溝通的機會。
而對馬克龍來說,此次普京來訪是他上任後首次接待大國領導人。戈馬爾認為,與普京的會晤令人看到馬克龍在外交領域學習速度很快,並且顯現出不囿於意識形態框架的特點。
儘管此次會晤給法俄關係乃至歐俄關係緩和帶來了契機,但這些關係真正回暖仍需時日。
戈馬爾認為,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地區歸屬、烏克蘭東部衝突等一系列問題上的表現令歐盟國家特別是德國產生較強的不信任感,認為俄羅斯威脅到歐洲的安全。這樣的疑慮讓歐俄關係難以迅速改善。同時,法俄關係的改善也受到法國自身經濟狀況的制約,如果法國經濟繼續疲軟滑坡,馬克龍在外交上將很難取得重大成果。
鏡頭
與川普握手馬克龍刻意「不讓步」
北約峰會上,法國新任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用力握手的畫面引人關注。馬克龍隨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場「握力比拼」其實是「刻意為之」,旨在顯示他「不讓步」的姿態。
25日,在位於布魯塞爾的美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即將年滿71歲的川普與39歲的馬克龍首次見面。兩人在握手時,馬克龍緊緊抓住川普的手不放,以至於川普的手背變白。媒體影像顯示,川普先後兩次試圖掙脫馬克龍的手。他脖子僵硬,緊咬著嘴唇。最後還是川普先鬆手。
法新社說,在川普強大握力下,馬克龍「毫不動搖」。更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次,川普在自己擅長的握手把戲中「處於下風」。
馬克龍28日在接受法國《星期日報》採訪時說:「我與他(川普)握手(的場面),並不是無心之舉。」
他解釋:「這就是確保自己被人尊重的方式。你必須顯示自己不會作出細小讓步,即便是象徵性的場合。」
在法國總統選舉競選中,缺乏處理外交事務經驗被評為馬克龍的「短板」之一。或許是為彰顯在外交層面的努力,馬克龍5月14日就任法國總統,次日便踏上了海外首訪之旅,直奔德國首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