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區打造公共文化數位化平臺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市民趙軍剛剛看過卜燦榮的二胡音樂會,意猶未盡。這天一大早,他就趕到了天津群眾藝術館前臺。「群藝館官方微信前幾天公布了元旦文化惠民活動演出的消息,我從微信上搶了一張新春音樂會的票,今天過來領票。」有這麼多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惠民活動等著趙軍,他很享受這種有藝術氣息的生活。

  10月13日,天津公共文化數位化為民服務平臺正式啟動,包括數字群藝館和數字非遺服務平臺、天津文化中心網站、北方網「公共文化民心橋」平臺和天津圖書館「百姓選書我買單」微信平臺。開通後的公共文化數位化為民服務平臺已成為百姓參與公共文化的必備途徑。

  「隨身的群藝館」

  掃描一下,就能獲得隨身的群藝館

  最近,群藝館副館長崔玉傑一直忙於數字群藝館的工作。「數字群藝館以群藝館網站作為後盾,推出在線培訓、演出、網上展廳等公共文化服務內容。而『天津群藝館』微信平臺則是我們主推的公共文化數字產品。」

  「天津群藝館」微信平臺推出「藝術欣賞」、「網上展廳」等特色欄目,市民足不出戶就能看展覽、看演出、聽講座,還可以用手機在「網上購票」上直接購買演出票,在線選座。微信平臺推出兩個多月的時間,市民漸漸認識了這個「隨身群藝館」,也越來越依賴它。

  「針對12月20日那場新年音樂會,『天津群藝館』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微信搶票環節。一場演出下來,增加了200多粉絲。這也是群藝館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的嘗試。」崔玉傑說,「我們把民謠音樂會的演出片段在微信上發布後,粉絲轉發量達到3000多人次。」

  數字群藝館掃一掃就能了解最新文藝資訊

  數字非遺平臺肩負著資料庫和知識查詢的功能,目前天津非遺網站累計訪問量在2萬多人次。2016年元旦,「天津非遺」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兩款參與性強的非遺遊戲,包括非遺快速問答和非遺拼圖遊戲,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和熟悉非遺。

  馬上要到2016年了,說起明年的打算,崔玉傑信心滿滿。「明年開始,數字群藝館將舉辦各種『微活動』,比如為大學生定製的『春節家鄉味道』攝影展,為音樂愛好者錄製歌曲的『青年留聲計劃』,展示草根才藝的『夢想家系列活動』,為文學愛好者提供寫小說並出版的『小說接龍』以及舉辦草根個展的『圓夢藝術展』等等互動性活動。這些活動不設門檻,只要有獨特藝術才華的市民都可以參加。群藝館線下提供專業服務,線上提供大家展示的平臺,真正把數字群藝館做成百姓自己的『隨身群藝館』。」

  「信息多元的文化中心」

  市民李薪阿姨拿到了12月22日天津大劇院芭蕾舞《天鵝湖》的票。「我是從天津文化中心網站上得知演出信息的,這可是俄羅斯著名的芭蕾舞團表演的經典劇目,一定得看看。」

  天津文化中心網站展示了信息多元化服務

  通過登陸天津文化中心網站,市民不僅可以查閱文化新聞、公益活動、展覽演出等文化信息,還可以藉助2.5D導覽圖按圖索驥,通過手機APP預約公益文化普及活動。

  「文化中心每個月都有演出,我在天津大劇院看過幾場質量很高的交響音樂會。現在各種質量上乘的演出越來越頻繁,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購票手段也越來越方便,我們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隨心閱讀是一種感悟」

  秦文淑喜歡讀書,尤其是文學類的書,她覺得看書修心。「看書讓人心裡特別豁達,好多生活上的難事就能看開了。」

  天津圖書館「百姓選書我買單」微信平臺

  天津圖書館自推出「百姓選書我買單」微信平臺以來,市民通過關注「天津圖書館」微信服務公眾號,就可以隨時隨地向天津圖書館推介自己喜歡的圖書,採購工作人員會及時按照薦購信息安排採購。書籍到館後,讀者就會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二樓「新書閱覽專區」的「薦購圖書專架」上看到自己推薦的圖書了。

  隨心閱讀是一種感悟

  說起讀書這件事,秦文淑覺得這個舉措特別好。「我們閱讀的自主性更強了,也可以和圖書館有互動。過去我喜歡買書看,現在,通過這個『百姓選書我買單』的方式,我可以把想看的書告訴圖書館,他們就幫我買了。閱讀,讓我覺得世界之大,該多出去走走看看,讀讀書,享受生活。」

  四大惠民平臺將現代科學技術和傳播手段應用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進一步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載體,更好發揮文化惠民功能的有益嘗試。市文廣局局長黃永剛表示,天津市公共文化數位化為民服務平臺啟動,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的具體舉措,將全面提升本市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北方網 記者吳宏)

相關焦點

  • 天津市河西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掠影
    為了讓文化發展的成果惠及全區百姓,2013年以來,河西區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為抓手,積極打造「大文化」格局,使得海河西岸這顆明珠更加繽紛耀眼,璀璨奪目。河西區在2016年2月底,組織文化志願者小分隊1000餘支,深入全區30萬戶居民家中,宣傳公共文化,調查了解群眾文化需求。在此基礎上,河西區不斷完善文化設施,豐富文化活動,壯大文化隊伍,培育文化品牌,讓越來越多的河西百姓了解公共文化、參與公共文化、享受公共文化。
  • 河西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構築「首善之區」文化高地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是河西區打造天津經濟社會發展「首善之區」,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有效載體。2015年建成了總面積13200平方米的河西區文化中心,集區文化館、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於一體,其中設有音樂廳、雅苑劇場、黑匣子劇場、公共博物館(非遺展館)、公共美術館等34個文化功能廳室。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提供藏書77萬冊。同時,開通公共文化數位化平臺。
  • 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榮膺全國優秀稱號
    原標題:區文化館榮膺全國優秀稱號 從2016年中國文化館年會上傳來喜訊,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喜獲「2016年全國優秀文化館」榮譽稱號。這是今年天津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文化館。
  • 「弘揚四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書法美術作品展在天津市河西區文化...
    新華網天津12月11日電(周潤健、薛中慶)為激發廣大黨員群眾進一步學習「四史」的熱情,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弘揚四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書法美術作品展近日在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美術廳開幕。  此次展覽由天津市河西區文旅局、河西區文明辦和河西區文化館主辦。自徵稿以來,得到廣大書畫藝術愛好者的積極響應。他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將「四史」文化的精神內涵濃縮成生動的書畫作品。
  • 天津河西區文化中心
    河西區文化中心坐落於河西區湘陽大街2號,總建築面積13200平方米,共分為4層:一層是少兒館和圖書館,二層是圖書館閱覽區和三個劇場,三層、四樓是文化館,包括公共博物館、公共美術館和34個功能室。
  • 天津河西區推動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原標題:河西推動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昨天下午,河西區召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部署會,通報市中期督查小組反饋意見以及參照第一批創建評分標準的自查情況  2014年,河西區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區、街兩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覆蓋率和功能完備率均達到100%;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實現中心下移和資源下移,建立了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反饋機制,制定了城鄉群眾基本文化服務內容及量化指標。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天津市)之《河西區》選推幾大景點
    河西區是中外賓客了解天津的窗口。河西區是天津市重要的政治活動、國際交往、經貿科技文化交流多在這裡舉行,既是天津市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心,也是溝通世界、聯繫各地的涉外窗口。對遊人開放的有塔座大廳、瞭望廳、太空旋轉廳和270米露天觀光平臺。第三層是天塔西岸書齋·知道吧,位於天塔257米高處。書齋共有近萬冊圖書,種類豐富,涵蓋哲學、文化、文學、藝術、歷史、地理、天文學等等共22個類別的圖書。作為目前全國最高的書齋,「天塔西岸書齋」是一個集閱讀、觀景、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空間。
  • 學而思教育向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局捐贈20萬元
    學而思教育向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局捐贈20萬元。  為大力支持天津市河西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2010年9月21日,學而思教育向河西區文化局捐贈20萬元。捐贈儀式於上午10點在河西區文化局二樓隆重舉行,文化局區長劉國勝、黨委書記孟華,學而思教育總裁曹允東、副總裁樊保國,天津分校執行校長滿超,人資經理徐仲華、運營管理部趙楠等10餘人出席了捐贈儀式。
  • 天津市河西區在文化廣場 傳「紅色基因」聚「紅色資源」育「紅色...
    剪紙藝術進社區2012年5月天津文化中心全面竣工並向社會開放,這裡集公共文化場所、城市公園、休閒購物為一體,佔地90萬平米,每天的人流量近2萬人。河西區越秀路街道黨工委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確定了在「在銀河廣場建立黨組織,以黨組織引領社會治理,以文化涵養城市會客廳」的工作思路,通過5年多的探索實踐,有效破解了開放式廣場「活動掌控難、人員管理難、維穩任務難」的難題。如今的文化廣場, 32支文體團隊活動秩序井然,穿梭在其中的「紅袖標」已經成為文化中心的一道風景。
  • 天津市文旅局:skr!這些文化盛宴等你來「嘗鮮」!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二級巡視員 馬慶餘&
  • 天津市河西區送文化下基層之歌聲穿越70年文藝演出為市民消暑
    原標題:河西區送文化下基層之歌聲穿越70年文藝演出為市民消暑 7月3日晚,由天津市河西區文旅局、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舉辦的「河西區送文化下基層之歌聲穿越70年」活動在瑞江花園社區舉行。文藝工作者們與社區居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孟華當選天津市河西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中國經濟網天津1月23日綜合報導 1月16日,天津市河西區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閉幕會在天津禮堂中劇場舉行。孟華當選為河西區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孟華,女,漢族,1961年12月生,北京市人,198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9月參加工作,市委黨校研究生學歷,此前擔任任河西區文化局黨委書記、局長。
  • 天津市河西區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紀實
    早在2011年 ,河西區便建立了督學責任區制度,這一制度在積極引導學校提升辦學理念、培育學校文化、加強隊伍建設、深化課程改革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年,河西區督學責任區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下發文件指出:河西區教育局完善督學責任區工作,印發了有關文件,編制了督學工作手冊,細化了督學履職的具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了責任督學在促進義務教育現代化達標學校將創建成果轉化為工作常態中的作用。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鑑。
  • 天津市河西區全民公益行動舉辦新春趕大集
    河西區全民公益行動「新春趕大集」現場農戶送貨到社區    1月28日上午,天津市河西區「愛心聯盟 奉獻社會」全民公益行動在東海街三水南裡舉辦社區年貨節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據了解,「愛心聯盟 奉獻社會」河西區全民公益行動由中共河西區委宣傳部、河西區文明辦主辦
  • 天津市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優化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
    天津市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優化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 2019-06-14 來源: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天津市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及相關指導意見精神
  • 天津市資訊|河西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團輔活動
    天津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河西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團輔活動近日,河西區社區矯正中心在越秀路司法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開展了主題為「從心開始遇見最好的自己此次活動是河西區司法局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的重要舉措之一。2018年7月,天津市愛恩心理諮詢有限公司與河西區司法局籤約,成為我市首家入駐區社區矯正中心開展專業服務的心理諮詢機構。該公司選派了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執業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在社區矯正中心日常值守,為社區服刑人員開展了570餘人次心理知識講座及心理疏導。
  • 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關於變更保管款帳戶的公告
    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關於變更保管款帳戶的公告為進一步規範全市法院保管款管理,提升保管款「一案一帳戶」系統的對接效率和系統穩定性,嚴防不明案款的發生,根據高院要求,更改我院保管款帳戶。戶名: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帳號:9031001000010000957670開戶行:天津農商銀行營業部
  • 河西區深化文明城區建設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在日前中央文明辦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果中,河西區榜上有名,再獲「全國文明城區」殊榮。以此為契機、為動力,河西區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區建設,將於明年集中打造1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街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有條件的社區推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持之以恆推進文明城區建設,為打造品質城區、建設首善之區營造濃厚文明氛圍。
  • 天津市河西區召開「雙萬雙服」臺資企業安全生產推動會
    日前,天津市河西區召開「雙萬雙服」臺資企業代表座談會暨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推動會,了解企業在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安全生產方面存在隱患和需幫助解決的問題及對區臺辦工作的意見建議等。臺灣土地銀行天津分行、晶華寶島(天津)眼鏡有限公司華北總部、崑山潤華商業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市長湖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天津帝城大酒店有限公司、鼎泰豐餐廳、大圓碗食品等14家臺資企業代表參加了座談。市臺辦「雙萬雙服」工作一組出席座談會。
  • 「百草園」公共文化服務平臺2.0版上線
    7月16日,「百草園」公共文化服務平臺2.0版上線發布儀式在蘭州舉行,該平臺以服務農村、農民為目標。為打造覆蓋農村、面向城市、全民參與的數位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移動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2019年7月,甘肅省委宣傳部委託省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百草園」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百草園」一名源自魯迅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