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婚姻家事法實務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全國部分高、中、基層法院法官,專家學者,律師及政府、婦聯、民政等部門代表,媒體共計300餘人參與論壇。北京一中院行政庭庭長薛峰,團河法庭庭長張琳、副庭長王國慶等多名幹警受邀參加論壇並作主旨發言,兩篇調研成果收錄進論壇論文集及《家事法實務》一書。
本次論壇首次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形式,圍繞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分六個板塊展開交流研討。北京一中院行政庭庭長、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薛峰作為與會嘉賓結合民法典頒布後婚姻法與行政法的交叉與融貫問題,就論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人身關係法律適用問題研究」板塊進行精彩點評。
團河法庭庭長張琳作為特邀嘉賓主持「民法典繼承編法律適用問題研究」板塊,並就該板塊中遺贈扶養協議規則的解釋與完善、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案件中債權人利益保護、遺囑特徵協議的法律適用及裁判思路等論文作簡要點評。
團河法庭法官助理方碩以「家事案件涉夫妻共同債務法律適用問題的研究」為題作論壇主旨發言,詳細介紹了涉夫妻共同債務家事案件的特徵、審理現狀、審判實踐中的重點及難點問題。其在發言中提出,家事領域常見涉及夫妻共債的案由一般集中於離婚糾紛、離婚後財產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三類案由,與常見的民間借貸糾紛不同,涉夫妻共債家事案件表現出其獨有的特徵,在判斷是否屬於民法典規定的「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時應著重考慮「日常性」與「合理性」,綜合家庭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等情況予以認定,杜絕一刀切的數額論。
據悉,北京一中院團河法庭課題組撰寫的《家事案件涉夫妻共同債務法律適用問題的調研報告》一文收錄在本次論壇論文集中。
《關於家事案件中夫妻間協議法律適用問題的研究報告》一文收錄進《家事法實務》2019年卷,由法律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家事審判是國法、天理、人情的相互融合、統一運用。北京一中院家事法官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斷豐富著學術調研成果,連續多年受邀參加中國婚姻家事法實務論壇,多篇調研成果收錄在論壇論文集中,在家事案件專業化審理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公民個人價值準則轉化為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不斷推進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
供稿:北京一中院團河法庭
作者:方碩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