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2020-12-20 騰訊網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宋江原本是一個小小的朝廷文官——山東鄆城押司,奈何在朝廷政治上不如意。政治上不稱意,宋江便把心中的主意打在了梁山眾人身上。原本宋江上梁山時,梁山是晁蓋主事,宋江此人有一肚子謀略,他一直暗暗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但在梁山108將之中,有一人卻早早就識破了宋江的真面目,藉口探母而離開梁山,從此再沒回過梁山上。

提到入雲龍三個字,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是誰了,他就是公孫勝。小編認為水滸傳中如果梁山好漢們推舉公孫勝為軍師的話,那麼梁山眾好漢的結局恐怕就不一樣了。軍師吳用其實就是「無用」。那點智謀根本比不上公孫勝。

公孫勝知道宋江要招安,所以這個時候當退則退。當宋江招安成功,朝廷命宋江等人平叛反賊的時候,公孫勝運用他的智慧以及所謂的道術,替宋江以及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當宋江剿平了所有判賊之後,公孫勝等人有了功名利祿之後,公孫勝又當退則退。

幾乎是在宋江成為梁山的頭把交椅的同時,公孫勝就要找理由離開,他告訴宋江自己離開家太久了,要回去看望老母親。宋江還是十分想留住公孫勝的,但是公孫勝去意已決,結果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在公孫勝看來,宋江的野心不可能永遠待在梁山,為了不摻和這一趟渾水,他離開的十分乾淨徹底。他既是梁山好漢裡的結局最好的人,看透宋江,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你們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一去不返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一去不返中國的名著有很多,《水滸傳》是人們很早就聽說過,而且最熟悉不過的小說了。而且中國的很多古典名著小說,都被現代人拍成影視劇,而且收視率也不低。很多人在小時候,就已經看過了,即使看得不多,但是也能說出一點劇情。很多了解過這本書結局的人都知道,後來的梁山好漢,在小說結局並沒有多少人能善終。
  • 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真面目裝病一去不返,最後他怎樣了
    但是其中有一個人結局是幸運的,那就是公孫勝,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他已經看透了宋江,所以他倖存活了下來。眾所周知,宋江是《水滸傳》中非常複雜的人,這個人既善又惡,公義又自私。
  • 水滸傳梁山好漢大多下場悽慘,只有這幾位看透了宋江,結局較好
    水滸傳是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呼保義宋江率領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聚義水泊梁山,招兵買馬,威風凜凜。在徵討方臘之前,梁山好漢不僅一員戰將未損,反而不斷吸收敵方猛將。但後來宋江一心招安,帶兵徵討方臘,梁山好漢死傷非常嚴重。與方臘的大戰中,梁山一百零八將陣亡59人,病死11人。
  • 他看透宋江為人,裝病離開宋江,海外建國享盡榮華富貴
    梁山108將,個個身懷絕技,都以兄弟相稱,無不是講義氣,知恩圖報的英雄好漢。梁山泊的開局非常好,不過到後來宋江主張接受朝廷招安,導致梁山泊眾弟兄皆被朝廷利用,在東徵西討的過程中死的死傷的傷,結局卻略顯悽涼,悲慘。
  • 梁山中最先看透宋江面目的人,宋江上山後,他選擇離開,得以善終
    二、看透宋江面目,第一個離開。 火拼了王倫之後,晁蓋等人開始在梁山立足,公孫勝因為法術高超,坐上了第三把交椅,跟吳用一樣,掌握梁山的兵權,而且當時梁山的力量不算大,生活的也算比較滋潤,直到宋江上了梁山。
  • 水滸108將都是怎麼死的?考試必備,不要錯過!|宋江|梁山好漢|關勝|...
    下面就和掌小萌一起來看一下水滸108將的結局吧~看看他們波瀾起伏的人生,是如何畫上最終的句號的~~  在公眾號後臺回復以下關鍵詞  可獲得對應資料  01  三十六天罡星  宋江  宋江,字公明,他面黑身矮,忠義雙全,常替落魄江湖之人排憂解難
  • 《水滸傳》存活下來的人,誰的結局最好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呢?吳用這人其實也是挺矛盾的,吳用對於招安與否有個原則,他認為一百零八將聚集梁山與朝廷作對沒有出路,又不想單純的招安,他應該想的更多的是讓梁山有利,所以他曾暗中破壞招安,又拒絕重回梁山落草。在吳用看來,接受招安是無奈之舉,只能暫時為之,或許投靠遼國才是梁山兄弟唯一的出路。當然,這種思路更不會得到兄弟們的支持。
  • 梁山108將,座次前三名分別是誰?
    為了給《水滸傳》的英雄弄一個排名,施耐庵把梁山的108個好漢,分為36天罡和72地煞,加起來剛好是108。那麼,梁山108將,誰能坐前三把交椅呢?梁山第一把交椅肯定是《水滸傳》第一男主角「天魁星」宋江。
  • 梁山108條好漢的結局大都很悽涼,只有他功成身退,令人佩服
    花榮儘管在表面上,沒有李逵對宋江那樣忠心耿耿,但他骨子裡,依然是宋江的一個忠實奴才。他沒有自己的思想和頭腦,不過是宋江手裡的一支箭。宋江指向哪裡,他就射向哪裡。宋江死後,他也上吊自殺,在地下去陪宋江了。人生在世,活得好,同時死得好的人,是圓滿的。
  • 四個方面分析「梁山108將排名」
    說水滸,就不能不說梁山108將。而說到108將,就不能不說他們的排名。水滸之所以能在士大夫和民間流行,並且流傳後世數百年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108位梁山好漢有綽號、星號和排名。那麼,108將的排名是怎麼來的呢?在水滸第七十一回,宋江等人正在進行羅天大醮。
  • 宋江與晁蓋誰更適合做梁山統領?一個是真領導,一個是真土匪!
    前文我們說到宋江終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作為主角的他是可算與大家見面了,其實對於宋江作為宋江的領導,很多書迷朋友們是極不樂意的,認為是其一意想詔安害死了那麼多梁山弟兄,要是換做盧俊義做頭領,結局可能就會不一樣。
  • 梁山108將完整簡介
    與單廷珪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徵,就被關勝圍在凌州城裡,後退無路歸順了梁山。排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八位。是梁山第四十五條好漢。跟隨宋江徵討方臘時陣亡。歐鵬和蔣敬、馬麟、陶宗旺四人聽說宋江被困江州,被梁山好漢相救,便投降了梁山。排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十六頭領第九名,是梁山第四十八位好漢。在徵討方臘時戰死。
  • 此人武藝勝過梁山五虎將,比宋江更早被招安,還暗示了梁山的命運
    反過來說,對於讀者而言這同樣是個大工程,要了解到記住如此多的角色談何容易,更可怕的是,書中可不僅僅只有梁山好漢這一團體,包括朝廷、王慶、田虎、遼國、方臘勢力,這可有大幾百人,所以讀者在討論《水滸傳》中的強者時往往也容易忽略掉其中某些角色,就比如本文要聊的這位好漢,他的實力堪比梁山的五虎將,甚至他若是上了梁山只怕是可以坐第二把交椅,盧俊義都要給他讓讓位,可惜這人在率軍攻打梁山後就不知所蹤了
  • 《水滸傳》裡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誰的結局最好?
    作者:李大奎一百單八將好不容易齊聚水泊梁山後,因大頭領宋江一心嚮往招安,最終遂願。然一百單八將接受招安後,在徵方臘中,多數戰死沙場,或因病因傷而死。最後,宋江帶著剩下的26名好漢(另有7名好漢不願再追隨,與宋江分手)悽慘還朝,加上之前有6名好漢未出徵,總計40名好漢倖存,這些好漢中,誰結局最好?
  • 梁山108將排名到底根據什麼?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
    文/主任梁山108將的排排坐已經寫了很多文章了,從天罡到地煞,從前十到後面的座次,都進行了很多分析,唯獨沒有站在一個整體層面對整個梁山的排名進行論證。就像有朋友問,宋江為何要搞這種排名,108將的排名到底是拿什麼作為依據?是武功,是貢獻度,是親疏關係,還是山頭站位等等。
  •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說到了梁山108將的排名,其實還是有些講究的,我認為武松排名第十四並沒有不合理之處,因為從宋江定下來的排名原則來看,武松排名第十四應該是比較恰當的:第一個原則,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第二個原則,對梁山的重要性;第三個原則,與宋江的私人關係。先看看武松前面13人是誰。
  • 梁山108將在對方臘的南徵中為什麼損失慘重?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梁山108將替北宋朝廷徵戰無數,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108將絲毫無損,但在徵討方臘的戰鬥中,108將死亡過半,除了病亡和離開的,僅剩27人回到京師。這一戰也將梁山上下團結得如同鐵桶般的軍心,徹底的擊個粉碎。為什麼梁山108將面對手下只有8員大將的方臘會被打的這麼慘?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總的來說有以下這麼幾點:一、雙方領導的心態和目的性不同。宋江原來是鄆城小吏,誤打誤撞上了梁山,其實也非他所願。
  • 《水滸傳》中有108將,卻僅有三位女好漢,最終下場如何?
    但是梁山好漢不僅僅把他丈夫一家殺了,而且還把他們全家一塊殺了,也就是說扈三娘是和梁山好漢有滅門之仇,最次也是和李逵有滅門之仇。但是沒想到的是她被綁上梁山之後,還認了宋江作為義兄,在宋江的安排之下和王英結婚了,我覺得按照她的才貌,梁山林衝才配得上,王英真的配不上。
  • 梁山108將排名,由這6個因素決定,武功其實不是最重要
    一方面人員眾多,要對所有人的情況都必須了解,那就必須把基礎工作做紮實,這些人什麼時候上的梁山,是誰介紹的,平時工作表現怎麼樣,和哪些人關係好,參加了什麼大項活動,取得哪些成績,群眾評價怎樣等等,都要搞清楚,不然就缺乏排名依據。
  • 梁山108將,如果重新排名,哪些梁山好漢會升遷?至少有7位
    一:宋江意志的體現梁山108將的排位和天罡、地煞的劃分,與其說是「天降石碣」的天意,還不如說是宋江意志的體現。因為排位也是一種遊戲規則。所謂誰制定規則誰受益。宋江是為了招安,自然這個排位就必須要體現出「招安為主導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