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在對方臘的南徵中為什麼損失慘重?

2020-12-20 剛子侃歷史

梁山好漢們在宋江一意孤行的堅持下,接受了朝廷別有用心的「招安」。對朝廷來說,「招安」只是權宜之計,實際上朝廷根本就看不上這支隊伍,不是親生的難免心有間隙,但如何處理他們成了個大難題。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把他們拆開吧,宋江不在,怕他們又鬧亂子;留著他們吧,又始終是個心腹大患;於是,朝廷就給他們裝備了軍隊替換下的舊衣甲和兵器,還有發黴的糧草,就是為了噁心他們,讓他們替朝廷抗遼國、剿田虎、滅王慶、徵方臘,消耗他們的實力,削弱他們的力量,最後任意拿捏,可惜宋江還是沒看出來朝廷的意圖。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梁山108將替北宋朝廷徵戰無數,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108將絲毫無損,但在徵討方臘的戰鬥中,108將死亡過半,除了病亡和離開的,僅剩27人回到京師。這一戰也將梁山上下團結得如同鐵桶般的軍心,徹底的擊個粉碎。

為什麼梁山108將面對手下只有8員大將的方臘會被打的這麼慘?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總的來說有以下這麼幾點:

一、雙方領導的心態和目的性不同。宋江原來是鄆城小吏,誤打誤撞上了梁山,其實也非他所願。身為梁山的扛把子,梁山眾好漢們的精神領袖,但他依舊夢想有天朝廷發現他們的重要性,重新錄用他們入朝為官。一個沒有野心和志向的領導,目標還是進入宋朝腐敗的官場,怎麼能帶領他的兄弟們走向光明呢?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方臘則不同,他是個有夢想的野心家。作為極有影響力的起義軍領袖,方臘的最終目標就是推翻黑暗的宋朝統治,自立為帝,重新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江山,而他的確也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兩人的心態對比立判高下。

二、雙方軍隊的指揮能力和軍事管理不是一個等級。方臘的軍隊是按照正規軍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和訓練,軍紀嚴明,戰鬥力甚至遠遠超過梁山和朝廷的軍隊。「兵貴精不貴多」,方臘知人善用,手下大將人數不多,但都是武藝高強,心狠膽大之輩,更是行軍布陣,沙場徵戰的將帥之材。方臘的起義軍影響力較大,攻下了數十座城鎮州縣,而且軍隊聲勢浩大,鬥志昂揚,人數足足有數萬人,連朝廷都很忌憚。

方臘(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反觀梁山108將,包括宋江在內,很多都是出身較低,半路落草的漢子,懶散習慣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武藝高強也確實有幾個,大多都是隨心所欲,受不得約束的任性漢子。即使有那麼一兩個稍微懂得行軍布陣、衝鋒陷陣的頭領,對戰局也於事無補。武藝高強的單打獨鬥還行,若是在千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分分鐘被戳成篩子。論影響力,梁山跟方臘也不能相比,只能在水泊梁山一帶,依靠地理優勢稱王稱霸。

所以梁山好漢叫他們行俠仗義、除暴安良還行,面對正規軍配置的方臘部,只是一盤散沙,在生死相搏的沙場上,108將只能以命換命的方式,用己方的性命來換取最後的勝利,損失巨大也是意料之中。

方臘(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三、梁山宋江部長途跋涉,方臘部以逸待勞,沒有主場優勢。梁山好漢們替朝廷徵討方臘,長途跋涉下已是疲兵,沒有充分休息就投入了戰鬥,這在戰場上是大忌。而對於方臘方面,這是自己這方的主場,而且經過充足的防禦準備,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士兵們都作了充分的應對。

梁山好漢當年面對朝廷軍隊的圍剿,利用梁山泊的地理優勢從容應對,讓朝廷大軍鎩羽而歸。但是面對方臘的主場,失去地理優勢的他們難免捉襟見肘、處處受制,作為攻擊的一方,損失必然大過防禦的一方。

方臘(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四、梁山內部問題,意志消沉,態度消極,缺少鬥志,人心渙散。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梁山好漢中很多人都是持反對意見。他們中很多人都受到過朝廷官吏和封建制度的迫害,對北宋恨之入骨,想脫離梁山,也沒有什麼好去處,只能暫時先安定下來,這樣就造成很多人的興致都不高,鬥志也一天天萎縮了。

以前是想幹什麼幹什麼,現在是朝廷要他們幹什麼他們就要幹什麼,原本就受不得約束的他們心有怨言,態度更是消極。這種情緒是會漫延的,時間一久造成整支部隊的人心渙散,鬥志不高,這在大戰來臨之際是極為不利的,會造成整支隊伍的戰鬥力下降。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五、北人到南方地域性轉變的水土不服,以及「神醫」安道全沒有隨軍同行。梁山好漢都是中原人氏,屬北方,來潮溼的南方徵戰,氣候、環境、溫度的變化和不適應,肯定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有近10名梁山好漢突發疾病身故。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再加上在對方臘的戰役中,「神醫」安道全被北宋皇帝招入宮中治病,導致其未能隨軍同行。除了當場戰死的,梁山好漢因水土不服和在戰鬥中未能得到及時救治,導致死亡的人數不在少數,這又是巨大的損失。

綜上所述,梁山泊由108將組成的團隊,和方臘的軍事集團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水滸傳》中若不是宋江身上有主角光環,他早就被方臘給滅了,雖然最終他的結局也並不好。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若是宋江真有造反的野心,為兄弟們考慮,他完全可以聯合方臘顛覆黑暗腐敗的北宋政權,然後像劉項的楚漢爭霸一樣,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再和方臘做最後的對決,未嘗不會讓梁山的兄弟們死得其所,死的悲壯,也讓這幫跟隨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有個好歸宿。

可惜他的愚昧和眼光,局限了自己的發展,也把梁山的兄弟們帶上了絕路,更讓梁山108將中那些犧牲的兄弟變得不值得,也許這就是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對當時社會制度和風氣的控訴吧。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以上文字,如果喜歡,請點個關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剛子侃歷史」吧!每一期將帶給您不同的視覺感受。

相關焦點

  • 方臘只有8大將,憑什麼讓梁山108將損失70多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個個英雄,武藝高強,在和北宋軍隊的作戰中罕見傷亡,然而在他們徵伐方臘時,卻損失了70多位好漢,這是為何?當時的方臘明明只有8大將,看起來實力和梁山集團相差挺大的,為何會產生如此詭異的結局?其實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 方臘只有8員上將,為何讓梁山108位好漢損失了多達70名?
    引言梁山共有三個轉折。一是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梁山成功地進入一個新時期,實力得到大大增強;二是投奔朝廷後,力量基本上被瓦解,等待的就是滅亡;三是徵討方臘,在同方臘的作戰中,108位好漢直接損失70多人,基本上全部的家底都被打光。
  • 梁山多達108將,為何對上僅有8員大將的方臘,便折損大半?
    當然了,這部著作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人為杜撰出來的。正因為如此,但凡涉及到些史實內容,就容易引起人們的熱議。比如說,該名著中曾介紹過梁山好漢徵討方臘起義軍的事情。而且這件事的結局,還以梁山損失慘重收場了。於是就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都說方臘手下無強將,那為何他能讓梁山損失慘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吧!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水滸傳:從無傷全勝到死亡大半,梁山好漢為何在伐方臘中傷亡慘重
    徵伐方臘是水滸傳中讓人看起來最糾結的情節之一,100多號將領除去一些文職人員,幾乎死去了一大半,看著一個個被小說描繪得分外出彩的英雄人物龍套角色一樣成群的死去,很多人都是非常揪心的。而且之前的幾場戰役中梁山全勝幾乎沒有損傷的戰績,也讓大家對這場戰爭充滿了信心,卻沒想到看到了如此悽慘的情節,為什麼梁山在之前的戰爭中可以保持無傷,卻在最後的戰爭中損失如此慘重呢方臘勢力又有多強呢?
  •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說到了梁山108將的排名,其實還是有些講究的,我認為武松排名第十四並沒有不合理之處,因為從宋江定下來的排名原則來看,武松排名第十四應該是比較恰當的:第一個原則,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第二個原則,對梁山的重要性;第三個原則,與宋江的私人關係。先看看武松前面13人是誰。
  • 徵方臘陣亡的59個梁山好漢中,誰死得最不值
    文/主任梁山軍在徵方臘之前基本上沒有打過敗仗,或者說小的局部戰爭失敗了,但最終都是勝利了,而且在連續不斷的徵戰過程中,梁山軍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主力骨幹,108將都是活蹦亂跳的。小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寫過,梁山軍招安成功,朝廷要他們納投名狀,具體就是派他們去徵戰,先是打田虎,打完田虎還沒回京師,結果半路上又是一道命令,被派去打王慶。打完王慶,又是大勝,回到京師,這個時候梁山好漢們的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了。
  • 最後一種說法最靠譜,跟梁山108將有關
    為什麼不叫別的名叫「麻將」?關於麻將的傳說在我國一直爭論不下,南北方各執一詞。那麼麻將到底起源於南方還是北方,又有著怎樣的發展歷史呢?過去沒有汙染,自然環境好,鳥兒繁衍生息很容易,總是去吃太倉的穀物,糧食損失很大。所以當地的官府就號召當地的各行各業加入到「打麻雀」的行業中,保護太倉的糧食。當地政府就發一種叫做麻雀牌的東西,麻雀牌有多樣。就是通過麻雀牌來記錄你打死了幾隻麻雀,然後分發獎金。
  • 梁山108將,座次前三名分別是誰?
    為了給《水滸傳》的英雄弄一個排名,施耐庵把梁山的108個好漢,分為36天罡和72地煞,加起來剛好是108。那麼,梁山108將,誰能坐前三把交椅呢?梁山第一把交椅肯定是《水滸傳》第一男主角「天魁星」宋江。
  • 梁山108將排名到底根據什麼?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
    文/主任梁山108將的排排坐已經寫了很多文章了,從天罡到地煞,從前十到後面的座次,都進行了很多分析,唯獨沒有站在一個整體層面對整個梁山的排名進行論證。就像有朋友問,宋江為何要搞這種排名,108將的排名到底是拿什麼作為依據?是武功,是貢獻度,是親疏關係,還是山頭站位等等。
  • 四個方面分析「梁山108將排名」
    說水滸,就不能不說梁山108將。而說到108將,就不能不說他們的排名。水滸之所以能在士大夫和民間流行,並且流傳後世數百年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108位梁山好漢有綽號、星號和排名。那麼,108將的排名是怎麼來的呢?在水滸第七十一回,宋江等人正在進行羅天大醮。
  • 108條梁山好漢中,這8個人完全是來湊數的,可有可無
    文章作者:琢磨君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講述了108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為什麼非得是108條梁山好漢,而不是其他數字呢?顯然是作者施耐庵精心設計編排的: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
  • 水滸傳中,108好漢結局最好的4個人,最後一人太讓人羨慕!
    梁山108好漢,在被招安之前,一直沒有死傷。但是宋江堅持招安才是正途,不顧一些兄弟的反對,費盡心思終於還是投靠了朝廷。多年的土匪惡霸,成為朝廷的軍官,豈有這麼好的事。為了消耗這些眼中刺,朝廷將梁山好漢派去討伐遼國。 沒想到遼國也忒不爭氣,沒費多大力氣,就被梁山好漢大敗。
  • 梁山有108將,但有四人卻不配稱為「好漢」,李逵是其中之一
    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將,而很多人都喜歡將這108將稱為「108條好漢」。但事實上,這108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根本配不上「好漢」二字。那具體都有哪些人不配稱為「好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梁山108將,如果重新排名,哪些梁山好漢會升遷?至少有7位
    一:宋江意志的體現梁山108將的排位和天罡、地煞的劃分,與其說是「天降石碣」的天意,還不如說是宋江意志的體現。因為排位也是一種遊戲規則。所謂誰制定規則誰受益。宋江是為了招安,自然這個排位就必須要體現出「招安為主導的格局」。
  • 《水滸傳》中的108位梁山好漢結局不一,死得最慘的一位英雄是他
    作者將這些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人生理想寫在了一個個盪氣迴腸的故事中,也為讀者揭示了起義失敗的歷史原因。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108位梁山好漢中的一位--郝思文。108位梁山好漢--郝思文在起義中,必定會有劍棒相爭的場面,這其中,死死傷傷在所難免,許多梁山好漢都死於非命,而這其中,死得最慘的就是井木犴郝思文。
  • 梁山108將中,排名最憋屈的4位好漢,一人為梁山立了7件大功
    梁山聚集了108位好漢,這些好漢中有呼延灼、關勝這類威名遠揚的朝廷將領,也有盧俊義、李應這類財主出身的好漢,還有王英、周通這類人品極差的山頭霸王,以及武松、魯智深、宋江等朝廷官吏出身的好漢,他們雖然來自三教九流,但聚在梁山後大家還是比較和諧的,能兄弟齊心。
  • 水滸傳梁山好漢高手如雲,徵討方臘為何會一一戰死?原因很現實
    ,但是他們,徵討方臘的時候,雖然勝利了但是最後也是傷亡慘重。原因就是方臘手底下還有八名大將呂梁山上的108單將不成正比,最後梁山好漢徵戰到最後只剩27個人之所以梁山會受到如此慘烈的傷亡,我感覺主要原因有三點。
  •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中,共有幾位被金聖歎評為「上上人物」?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漢的經典形象。在這108位梁山好漢中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既有林衝、關勝這樣的朝廷猛將,也有武松、史進這樣的江湖遊俠,還有周通、白勝這樣的無賴閒漢。筆者認為,如果兩個人之間學識、經歷、本領、價值取向相差太大,那他們基本不可能成為朋友。比如說,魯智深能跟林衝、武松這樣的豪傑做兄弟,他能跟白勝、周通那樣的無賴做朋友嗎?
  • 梁山108將完整簡介
    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將第二。張清用飛石先後打傷金槍手徐寧,錦毛虎燕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呼延灼,赤發鬼劉唐、楊志、朱仝、雷橫、關勝等十五員戰將。後被吳用用計逼入水中,被水軍頭領阮氏三兄弟捉住,歸降梁山。徵討方臘時張清攻打獨松關,與厲天閏交戰時,一槍搠在松樹上,一時又拔不出,被厲天閏一槍刺中腹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