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方臘陣亡的59個梁山好漢中,誰死得最不值

2020-12-20 宇宇看水滸

文/主任

梁山軍在徵方臘之前基本上沒有打過敗仗,或者說小的局部戰爭失敗了,但最終都是勝利了,而且在連續不斷的徵戰過程中,梁山軍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主力骨幹,108將都是活蹦亂跳的。

但是這種情況在面對方臘的時候來了一個急轉彎。

小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寫過,梁山軍招安成功,朝廷要他們納投名狀,具體就是派他們去徵戰,先是打田虎,打完田虎還沒回京師,結果半路上又是一道命令,被派去打王慶。打完王慶,又是大勝,回到京師,這個時候梁山好漢們的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了。

之前沒納投名狀,招安之後沒有封賞也就罷了,現在連續幹掉田虎和王慶,怎麼著也要給點福利吧,兄弟們都這麼辛苦了,難道就沒有一點獎賞?

你們想多了,朝廷壓根就沒想過要給獎賞,就是要連續作戰,就是要不斷上陣殺敵?什麼?打仗會死人?死人才是朝廷的目的啊,只有讓梁山軍去平亂,然後順便把梁山軍給消耗掉,朝廷就是最大的獲益者。

所以說,玩陰的,還是朝廷這幫人更厲害,宋江那點道行根本就上不了臺面。

繼續徵戰,揮師南下,梁山軍遇到了硬骨頭,之前沒有死一個人,有運氣原因,但更多是實力使然,但是方臘的實力絕對不比梁山軍差,所以當兩個強硬對手相撞的時候,必然會有大的犧牲。

這一戰,梁山損失慘重,108將中有56人戰死。

那麼有人就問,在死去的這麼多人中,誰是最不划算的,誰的死最不值得。其實在小編看來,只要死了的人都不值,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完完全全就是在送命,完全當了陪葬品。

當然,如果硬要比較一下,那麼有這麼幾個人死得很不值得。

首先是張清,張清絕對是梁山的一大人才,擅用雙搶,而且打石頭的功夫很厲害,但是在獨松關一戰,竟然被厲天閏一槍給刺死。關鍵是,他的死完全是因為盧俊義管理部隊不當所致。

另外一個就是張順,眼看著戰鬥都要到尾聲了,張順這個梁山水軍第一高手,竟然被人射成了刺蝟,雖然後來被評為金華將軍,但是人都死了,還有個屁用。

要說死得最窩囊的人,一定是丁得孫,這哥們沒有倒在戰場上,而是被毒蛇咬死,正是太倒黴了。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及簡介
    曾用連環馬讓梁山軍馬吃盡苦頭,後被鉤鐮槍所破。他又攻打三山,使三山好漢共上梁山。徵方臘後被封為御營兵馬指揮使。率軍抗金,殺至淮西陣亡。阮小七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
  • 水滸108將都是怎麼死的?考試必備,不要錯過!|宋江|梁山好漢|關勝|...
    徵方臘時怒斬方臘之子方天定,為弟弟張順報仇。  阮小五  阮小五,梁山好漢中第二十九位,排梁山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打魚為生,常做些私商勾當。人言所有和他為敵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活命。徵方臘時在清溪縣被婁敏中所殺。
  •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時間:2017-06-17 16:3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一百單八將,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個頭領,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
  • 《水滸傳》108好漢圖,含簡介,宜收藏!
    曹正在梁山負責屠宰牛馬豬羊牲口,排梁山第八十一條好漢。徵方臘時,曹正中毒箭而死。後隨梁山人馬上山,被封為步軍將校第五名,排梁山第八十四條好漢。徵方臘時陣亡。政.治內幕性.愛搜zj69zj長按英文可複製在朱富的勸說下,李雲上了梁山。專管梁山泊修建房屋,是梁山第九十七條好漢。徵方臘時陣亡。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綽號,不解釋沒人知道是啥意思
    水滸傳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古代小說,它講述了梁山108名好漢從聚義到招安,最後走向滅亡的故事。這108名好漢,性格迥異,風格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綽號。比如宋江的綽號就是及時雨,吳用的就是智多星,魯智深的就是花和尚。一聽他們的綽號,基本就能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陣亡的先後順序是什麼?這裡告訴你答案
    有人問,《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陣亡的先後順序是什麼?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梁山108將陣亡的共有59人,全部是在南徵方臘的作戰中犧牲,期間病逝者不計。 1、宋萬、焦挺、陶宗旺,陣亡於攻打潤州的戰役。
  • 水滸中第一猛將,堪稱梁山剋星!竟有13位梁山好漢死在他的手裡!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位好漢,各個綽號震天響、功夫了得,攪得朝廷不得安寧。可就這樣的一群好漢,卻在徵討方臘時,損兵折將,108位好漢結果只回來了三十多位。雖然最終剿滅了方臘的起義軍,但結果不可謂不慘烈。
  • 梁山與方臘首戰,陣亡三個好漢,宋江為什麼只評價了其中一個
    梁山與方臘第一戰是打潤州城的時候,當時,張順探聽得到了內部消息,吳用用計謀,所以潤州城相對打得比較順利,但是依然死了三個好漢。三個好漢的陣亡方法一致,都是在亂軍中被箭射中後,又被馬踏死的。這三個好漢分別雲裡金剛宋萬​,沒面目焦挺和九尾龜陶宗旺。
  • 梁山108條好漢的結局大都很悽涼,只有他功成身退,令人佩服
    人生在世,活得好,同時死得好的人,是圓滿的。在108將裡,唯有魯智深活得最瀟灑,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徵方臘後,他不願做官,到六和寺出家。不久便坐著圓寂了。這個沒念過一天佛經的人,走得很灑脫,和那些修行多年的高僧殊路同歸。
  • 水滸108將都是怎麼死的?考試必備,不要錯過!
    徵方臘時魂斷湧金門。後來顯靈有功,敕封金華將軍。阮小七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在徵方臘中唯一倖存下來。後因曾穿著方臘龍袍戲耍被削去官職。攜老母回到石碣村重新做了漁民。活到了六十歲。
  • 108條梁山好漢中,這8個人完全是來湊數的,可有可無
    但是,讀完水滸你就會發現:只是宋江、林衝、魯智深、武松、李逵這5人的形象塑造得最為成功,他們給讀者的印象最為深刻。全書在敘述這五個人花費的筆墨最多,而且是以這5個核心人物來編寫的!不僅如此,水滸108條梁山好漢中,還有8個人可有可無,完全是來充數的!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為何108將徵方臘時減員嚴重?他們的結局是悲劇嗎?
    然而,徵討田虎和王慶的部分,其實屬於插增,比如簡本水滸中,就沒有這部分。當時帶有這部分的水滸,書名全稱也會提到這一點,比如《京本全像插兼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全傳》。既然是插增,自然不能破壞原書結構和邏輯,故而梁山好漢在這兩次戰役中沒有折損,這是很正常的事。否則,到後面徵方臘時,就無法自圓其說了。所以,這兩部分不做討論,只看徵遼與徵方臘部分。
  • 梁山好漢討方臘,108將有朝廷靠山打不過僅有八個將領的方臘真相
    在當時黑暗的社會環境下不少人走投無路,被逼迫齊聚梁山實屬最後的保身之計。那麼問題來了,不能吸收大量「新鮮血液」就沒有補充和後力,那麼梁山好漢的未來何在?唯有北宋政府既往不咎,願意招安這一群落寞英雄才是最合情理的歸策。
  • 最早上梁山的為何是杜遷宋萬?不是偶然,其中有個大秘密
    在梁山好漢中,杜遷、宋萬是兩個小人物。雖然兩人最早上的梁山,但是在宋江執掌梁山之後,兩人就被邊緣化了。在那些武功蓋世、英勇善戰的眾好漢面前,此二人就像不存在一樣,幾乎被讀者遺忘了。那麼多厲害的人物,作者為何偏偏安排杜遷和宋萬最早上梁山呢?是不是作者隨意寫的呢?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水滸傳》,發現在杜遷宋萬的身上隱藏了一個大秘密。
  • 印度網友:這是鄰邦的「陣亡」名單,細看:這不是梁山108好漢?
    印軍20人不治身亡的結局和鄰邦中國形成了巨大的差距,這使得印度國內許多民眾憤懣不平,要求印軍採取行動,做好各種反擊準備。為了找到平衡點,印度網友也進行了各種的宣傳,起初聲稱中國軍人傷亡比印軍還嚴重,但發現不管用之後,如今又有印度網友拋出了一份中國軍人「陣亡」名單,而殊不知,這份名單其實是距今一千多年的梁山好漢排名榜!
  • 梁山好漢中,他的結局堪稱完美,真正做到了封妻蔭子
    《水滸傳》裡,108個好漢佔據梁山,打家劫舍、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為後人所稱道,但到後來,領頭大哥宋江為了自己一己私利,極力尋求朝廷招安,想加官厚祿、娶妻生子、光宗耀祖,帶領這些本就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漢們又重新歸附朝廷,自然有不少人不爽,但表面上都沒表現出來,怕傷了兄弟和氣。
  • 水滸傳: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誰可稱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梁山好漢我們必須承認,梁山好漢中有不少人的手上都染滿了無辜人的鮮血,只需翻一翻江州劫法場那一頁,看一看十字坡上的冤魂,或是回顧血洗都監府的章節,似乎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只是好漢,而稱不上英雄。孫二娘暗害過路頭陀只能算好漢,而稱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武松。許多讀者會毫不猶豫地把武松捧吹為英雄:瞧!武松多厲害!相貌堂堂,武藝高強,俠肝義膽,他不是英雄誰又是英雄呢?
  • 梁山好漢排名的玄機
    梁山好漢,一點武功不會的,大約只有蕭讓、安道全等寥寥數人,絕大多數人都會兩下子。刀頭上舔血的漢子輕生死而重名節,追求生命中那一霎那間的輝煌,所以排名高低會直接影響眾好漢的情緒和思維,稍有不當,不僅日後不能精誠合作,反有後院起火之虞,有句濫得不能再濫的話叫「人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己」,其實梁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 《水滸傳》裡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誰的結局最好?
    作者:李大奎一百單八將好不容易齊聚水泊梁山後,因大頭領宋江一心嚮往招安,最終遂願。然一百單八將接受招安後,在徵方臘中,多數戰死沙場,或因病因傷而死。最後,宋江帶著剩下的26名好漢(另有7名好漢不願再追隨,與宋江分手)悽慘還朝,加上之前有6名好漢未出徵,總計40名好漢倖存,這些好漢中,誰結局最好?
  • 《水滸傳》梁山好漢的「黨爭」!
    隱就隱在分不清是非對錯,分不清黑夜白晝,一片混沌。書中處處人物,事故,都映射著封建社會的混沌腐朽,官僚體制的黑暗無能,如果你細心讀進水滸,你會感覺到壓抑,這種壓抑不是梁山好漢劫富濟貧的快感所能衝淡的。北宋末年,吏治腐敗,黨爭愈演愈烈。而《水滸傳》中的梁山一樣對照了這一現象。「黨爭」在梁山好漢中一樣盛行,並最終決定了梁山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