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陣亡的先後順序是什麼?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梁山108將陣亡的共有59人,全部是在南徵方臘的作戰中犧牲,期間病逝者不計。
1、宋萬、焦挺、陶宗旺,陣亡於攻打潤州的戰役。進攻潤州是梁山集團與方臘集團的第一戰,宋江利用裡應外合的方式一舉攻取這個江南第一重鎮,宋、焦、陶三人都在激烈的巷戰中陣亡。
2、韓滔、彭玘,陣亡於常州外圍戰。宋江攻破了潤州開始和盧俊義分兵進攻常州、蘇州,宣州、湖州。宋江在進攻常州時第一次與方臘軍正面作戰失利,韓滔、彭玘在作戰中犧牲。
3、鄭天壽、曹正、王定六,在宣州攻城戰中犧牲。
4、宣贊,在攻打蘇州城作戰中與方臘軍大將郭世廣同歸於盡。
5、施恩、孔亮,在攻打常熟、崑山的作戰中落水而亡。
6、郝思文、徐寧,在進攻杭州之戰中於在執行偵查任務時一俘一傷。郝思文被俘後被處死,徐寧中毒箭負傷,因為安道全恰好被調離,導致徐寧耽誤了病情最後不治而亡。
7、張順,在進攻杭州之戰中前往湧金門偵查敵情時被守軍發現,亂箭射死。
8、周通、張清、董平,在進攻杭州外圍的獨松關時被方臘軍大將厲天閏、張韜殺死。
9、雷橫、龔旺,在進攻杭州外圍的德清縣時陣亡。雷橫與方臘軍大將司行方單挑20個回合被斬於馬下,龔旺與方臘軍將領黃愛交戰時不小心掉進小溪,被方臘軍殺死。
10、索超、鄧飛,在杭州城北關與方臘軍正面交戰時被方臘軍頭號戰將石寶殺死。
11、劉唐、鮑旭,在第一次杭州攻城戰中陣亡。劉唐是在爭奪侯潮門時被方臘軍用閘板壓死,鮑旭是衝入北關城門後被潛伏在這裡的石寶殺死。
12、侯健、段景住,在錢塘江上遇上大風颳翻了船掉江裡淹死。
杭州之戰可謂是宋江南徵以來最慘烈的一戰,陣亡14個戰將。
13、孟康、阮小二,在進攻烏龍嶺水戰中陣亡。攻克杭州後,宋江和盧俊義又兵分兩路,宋江部取道烏龍嶺進攻睦州,盧俊義部取道昱嶺關進攻歙州。宋江部進抵烏龍嶺,水陸並進向烏龍嶺進攻。陸路被方臘軍據守難以前進,水軍不明敵情,以寡擊眾,險些全軍覆沒。阮小二險些被俘,情急之下揮刀自殺。孟康則被方臘軍炮火擊中犧牲。
14、解珍、解寶,在偷襲烏龍嶺時遭遇埋伏時犧牲。宋江第一次進攻烏龍嶺因為不明敵情倉促進兵吃了大虧,心焦氣躁,解珍解寶提出去山上放火嚇退賊兵。不曾想方臘軍防守嚴密,兄弟兩人最後也是慘死在烏龍嶺下。
15、王英、扈三娘、李袞、項充,在睦州城外與方臘軍交戰時陣亡。在烏龍嶺連連受挫的宋江痛定思痛後,決定以一部兵力留守正面,牽制烏龍嶺之敵,自引一支人馬從小路繞過烏龍嶺進攻睦州,得手後夾擊烏龍嶺。在睦州城外與前來增援睦州的方臘援軍展開遭遇戰,王英、扈三娘被方臘大將鄭彪殺死。項充、李袞中了敵軍埋伏,也都壯烈犧牲。
16、燕順、馬麟,在阻擊救援睦州的烏龍嶺石寶軍時被石寶殺死。宋江在睦州城外與鄭彪大戰時留燕順、馬麟防守烏龍嶺大路,防止烏龍嶺敵軍增援睦州。等到鄭彪、鄧元覺、包道乙等人都被宋江部殺死時,睦州萬分危急,堅守在烏龍嶺的石寶急忙率軍救援,與燕順、馬麟交戰,將二人殺死。
17、郭盛、呂方,總攻烏龍嶺的戰鬥中犧牲。宋江攻克睦州後,烏龍嶺完全陷入孤立,此時童貫也率朝廷軍趕來助戰,發動對烏龍嶺的最後總攻。宋江和童貫從兩面同時向烏龍嶺發起攻擊,陷入絕境的石寶所部依然困獸猶鬥,戰鬥依然十分激烈。激戰中,郭盛被滾木礌石擊中,壯烈犧牲。呂方與敵將白欽惡戰中雙雙墜崖,同歸於盡。石寶戰到最後,自殺而亡。
18、史進、石秀、李忠、陳達、楊春、薛永,在進攻昱嶺關時偵查行動中犧牲。這六個人死的實在太悲催,作為戰略軍團總指揮盧俊義,居然能一次派3000人集中去偵查敵情,本身就是犯了兵家大忌。3000人在雄關漫道上遭遇方臘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這也是南徵作戰以來梁山軍一場戰鬥損失最多的一次。痛定思痛的盧俊義不得不調整戰術,採取一線平推和奇兵偷襲的方式最終一舉奪取了昱嶺關。
19、歐鵬、張青、丁得孫,在歙州外圍作戰中犧牲。盧俊義攻佔昱嶺關後,乘勝攻打歙州,第一輪交鋒中,梁山軍戰敗,歐鵬被敵將龐萬春放冷箭射中,英勇犧牲,退兵途中估計是組織問題,張青犧牲。隨後盧俊義在伏擊方臘軍劫營時,丁得孫被蛇咬傷,中毒而亡。
20、單廷圭、魏定國、李雲、石勇,在歙州攻城戰作戰中犧牲。擊敗方臘軍劫營行動後,一鼓作氣打到歙州城下。單廷圭、魏定國首先突入城中,不想中了埋伏,壯烈犧牲。歙州巷戰中,李雲、石勇被敵將王寅殺死。
20、秦明,在進攻清溪洞作戰中犧牲。攻克烏龍嶺、歙州後,宋江、盧俊義開始合兵攻打方臘巢穴——清溪洞。在清溪洞外圍野戰中,秦明被敵將方傑、杜薇夾攻,被方傑殺死。
21、鬱保四、孫二娘、鄒淵、杜遷、蔡福、湯隆,在攻打清溪城巷戰中犧牲。在進攻清溪城作戰中,宋江派李俊、阮小五等水軍事先潛入,裡應外合一舉攻取清溪城。
22、阮小五,被方臘的丞相婁敏中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