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梁山上最可惡的好漢是誰?金庸指出2個人,告誡讀者千萬別學他們

2021-02-26 歷史雜談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路見不平一聲吼」、「你有我有全都有」、「風風火火闖九州」,當年一首好漢傳遍大街小巷,即便是沒有讀過《水滸傳》的人也會吼上那麼一嗓子,但也正因為太多人沒讀過原著,他們會因此對梁山好漢這一團體產生誤解,誤以為梁山之上都是好人。

原著無疑是以梁山眾好漢的視角去展開故事,即便這是一部群像戲,但還是可以說書中的主角就是梁山好漢,但作者施耐庵並沒有因此就顛倒黑白,梁山好漢中固然有人樂善好施,也有人打抱不平,但作者對他們惡的一面也是毫無保留的呈現的,可以說是還原了一個最真實也最殘酷的北宋時期的社會底層世界。

但若要深究梁山之上最可惡的好漢是哪一位,恐怕多數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反倒是這個問題反過來問「梁山上有幾個好人」,答案也許會比較少。

一、公認的惡人

梁山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零八位好漢,而這些好漢出身各不相同,大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曾經的官軍,比如關勝、呼延灼、林衝等,第二類是小官小吏,比如宋江、武松、楊雄、李雲等,第三類則是惡霸,比如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等,第四類則是山賊,比如周通、王英、鮑旭、樊瑞等。

而這幾類人中,早早落草淪為山賊的反倒是最多的一類,這類人平日裡幹的就是打家劫舍的惡事,可想而知以這類人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水泊梁山風氣好不到哪去,而其中公認的惡人也多半出自這第三類和第四類人。

(李逵劇照)

比如鮑旭這人就殺人如麻,原著中他和李逵、項充、李袞組成了先鋒部隊,他要做的就是衝鋒之後殺個痛快,這任務交給別人可能還有點迫不得已的意味,而交給鮑旭和李逵則是投他們所好,他們就是魔頭。

又比如周通、王英,他們強搶民女,書中呈現的部分有限,且不知多少家庭因他們而破碎。

還有像是張青、孫二娘這樣開黑店的賊夫妻,他們宰殺過路客,連魯智深也差點死在他們手裡。

這些都是明面上可以看見的惡人,也是公認的惡人,然而他們都混上了梁山。

二、被忽略的惡人

除了那些被大部分讀者唾棄的惡人之外,梁山上的另一部分惡人則是被一部分讀者以「粉絲濾鏡」給忽略了,比如武松和魯智深。

有人說武松和魯智深是梁山之上為數不多配得上「好漢」名號的人,其實那些人根本沒弄明白好漢的定義,好漢不等於好人,而是指亂世之中有本事活下來的狠人,從這一點看梁山之上的好漢都無愧「好漢」之名,他們都夠狠,而如果是籠統的將好漢等同於好人,那梁山上除了一個「鐵面孔目」裴宣沒作惡之外,其他還真找不到好人了。

(武松劇照)

就拿武松來說,武松面對張青夫婦這等惡人沒下狠手,居然留他們性命,這是好人所為嗎?也不符合多數人吹噓的「武松好打抱不平」的人設,不是嗎?而更可惡的是武松後來還以「試刀」為由殺了一個無辜的道童,這不是造孽嗎?

再看魯智深,他是個爽利人不假,但他那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其實是建立在絲毫不考慮他人感受的前提下,他曾在餓肚子的時候搶老和尚的稀粥,這是好人所為嗎?

多數人吹捧武松和魯智深不過是因為他們在武功、力量方面的能力,與人品沒有太多的關係,不該將他們與「好人」聯繫在一起。

三、金庸眼中的惡人

而武俠小說界泰鬥級的人物金庸老先生也是《水滸傳》的忠實書迷,最直觀的表現莫過於他直接將《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設定為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人,而他也表達過自己對梁山好漢的看法。

(金庸)

那是在《鹿鼎記》一書結尾的後記中:「作者只是描寫有那樣的人物,並不是鼓勵讀者模仿他們的行為。《水滸傳》的讀者最好不要像李逵那樣,賭輸了就搶錢,也不要像宋江那樣,將不斷勒索的情婦一刀殺了。」

(宋江劇照)

是的,常常有人會誤會一個作者塑造什麼樣的角色,他本人就一定的推崇那種角色或者是崇拜那種角色,其實不然,無論是《水滸傳》還是金庸故事,其中角色不過是作者用來推動劇情的棋子,並不代表作者的立場,而在金庸看來,李逵、宋江就是《水滸傳》中最可惡的人,只不過金庸在評價宋江的時候只提到他殺妻是不全面的,宋江之惡更在於他的虛偽,他為了保全忠義之名殺死李逵就是最大的惡,梁山的兄弟不過是成就他忠義之名的墊腳石而已,至於李逵之惡則無需多言。

總的來說,金庸提到的這兩位的確是梁山上的惡人中最具代表性的。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梁山好漢的「黨爭」!
    在我們的印象中,梁山的一百單八將是團結義氣的象徵,更是忠義無雙的典範。可是隨著近十幾年來,經過很多學者,專家的深入解讀和講解,再加上清初著名文學家金聖歎的經典批註,使得現代讀者對這部經典小說有了更深的認識,而《水滸傳》的意義也遠比我們當初的認知要深遠的多。
  • 上梁山之前,水滸傳中有有官職的好漢,誰的官階比較高?
    上梁山之前,水滸傳中有有官職的好漢,誰的官階比較高?
  • 【原創】《水滸傳》講的是梁山好漢,為什麼開篇卻寫的是沒有上梁山的王進
    個人微信號:jqyxy6,個人公眾號:於小燕的農家生活。小燕讀水滸(二十一)文/ 於小燕《紅樓夢》一開始出來的是甄士隱和賈雨村,緊接著就是黛玉死了媽媽,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而《水滸傳》卻恰恰不同,王進是《水滸傳》中出來的第一個好漢,卻沒有上梁山,他去邊疆投軍,並且從此就消失不見,再也沒有出來。這不是很奇怪麼?寫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卻拿王進這麼好一條漢子,從大家面前走過去,愣是沒上梁山,消失了,讓人心裡掛念。大家為什麼掛念他?因為王進是這本書中最乾淨的一條好漢。
  • 水滸傳108位好漢中,只有2位好漢最風流,他們是誰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種光明磊落的好漢,也不是那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好漢,而是一群被逼得無路可走,只能躲在梁山上當土匪和山大王的人。
  • 水滸傳: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誰可稱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水滸傳》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一直以來都是被正面歌頌的對象,他們鋤強扶弱,扶危濟困,替天行道,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好漢之歌。但,為什麼把一百單八將稱作好漢,而不是英雄呢?比較起來,好漢跟英雄實際上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 如果穿越回到宋朝,你最想改變哪位梁山好漢的命運?
    一、林衝如果說誰的命運最應該被改變的話,那麼能佔這個「最」字的,非林教頭莫屬了。林教頭教習東京80萬禁軍,一身好本領在當世可以說沒有幾個對手,更難得的是為人耿直,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人物!可惡高俅那廝,為了自己可惡的螟蛉之子,一心想整死林衝,更可恨陸謙衣冠禽獸,為了個人利益地位,出賣曾經在自己最窮困潦倒時幫助自己的同鄉大恩人,實乃是書中最奸詐無恥的小人。
  • 水滸傳裡放著好日子不過,偏要把自己「逼」上梁山的好漢是誰?
    水滸傳裡放著好日子不過,偏要把自己「逼」上梁山的好漢是誰?談到《水滸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本小說是施耐庵先生的一部著作,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該小說講述了宋代時期農民起義,英雄們被逼上梁山走上反抗道路。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首先,我們先將梁山好漢和三國武將的武力值做一個內部分級,然後再兩相進行比對。梁山好漢的武將層級《水滸傳》裡108位梁山好漢,雖然在座次上並不以武力值做主要考量,但在職位分配上卻能準確反映武力值的水平。梁山總督兵馬第一副元帥——玉麒麟盧俊義,堪稱梁山好漢武力值天花板。
  • 水滸傳:從無傷全勝到死亡大半,梁山好漢為何在伐方臘中傷亡慘重
    徵伐方臘是水滸傳中讓人看起來最糾結的情節之一,100多號將領除去一些文職人員,幾乎死去了一大半,看著一個個被小說描繪得分外出彩的英雄人物龍套角色一樣成群的死去,很多人都是非常揪心的。而且之前的幾場戰役中梁山全勝幾乎沒有損傷的戰績,也讓大家對這場戰爭充滿了信心,卻沒想到看到了如此悽慘的情節,為什麼梁山在之前的戰爭中可以保持無傷,卻在最後的戰爭中損失如此慘重呢方臘勢力又有多強呢?
  •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時間:2017-06-17 16:3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一百單八將,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個頭領,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
  • 水滸傳中一大漏洞,為了湊108好漢,兩個必死之人強行上了梁山
    眾所周知,梁山好漢一共有一百單八位,這個數字可不是施耐庵隨便亂編的,它取自於三十六天罡加上七十二地煞之和,不多也不少,整整一百零八個,所以梁山好漢們在大聚義之後每人都被分配了一個星號,比如「天魁星」宋江、「天罡星」盧俊義、「地賊星」時遷、「地狗星」段景住等,所有的星號一一對應好漢的特性
  • 《水滸傳》:梁山好漢眾多,武力排行前十都有誰?
    《水滸傳》中有108位好漢,個個都身手不凡。他們的座次,可能是按照宋江和吳用的意願排得。但如果按照武力排行,前十名應當如下:第十位:小李廣花榮。花榮在梁山排名第九,是八虎騎與先鋒使之一。董平在梁山排名第十五,並位列五虎將之一,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監,後被宋江用計生擒歸順梁山。通過他的綽號就可以得知,董平使得兩支銀槍,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每次都喜歡打頭陣,為梁山屢立戰功,最後徵討方臘時死於獨松關。第六位: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排名第十四,十大步軍頭領之一,手持兩把短刀。
  • 水滸傳:戰力最強的十位梁山好漢,武松進前五,盧俊義僅排第二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水滸傳》中戰力最強的十位梁山好漢,第十位青面獸楊志。在上梁山之前,楊志的戰績非常精彩,也可以用「驚豔」來形容。在梁山腳下,楊志40回合鬥平了林衝;在赤松林中,楊志40回合戰平了魯智深;在大名府,楊志在沒盡全力的情況下,40回合壓制急先鋒索超。
  •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中,共有幾位被金聖歎評為「上上人物」?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漢的經典形象。在這108位梁山好漢中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既有林衝、關勝這樣的朝廷猛將,也有武松、史進這樣的江湖遊俠,還有周通、白勝這樣的無賴閒漢。筆者認為,如果兩個人之間學識、經歷、本領、價值取向相差太大,那他們基本不可能成為朋友。比如說,魯智深能跟林衝、武松這樣的豪傑做兄弟,他能跟白勝、周通那樣的無賴做朋友嗎?
  • 水滸傳:設定最離譜2位高手,只因過於強大,金庸都直言太不合理
    比如有的人注重兄弟情義,所以他們看到的是書中綠林好漢之間的兄弟情;如果是站在完全中立的角度,他們會認為書中滿是惡人,即便上了梁山,有些角色身上的罪名也洗不清,比如殺人如麻的李逵,偷雞摸狗的時遷;如果是站在一個創作者的角度來看,也許會找書中的一些漏洞,比如金庸老先生就提出過水滸傳中的兩個不合理的橋段。
  • 水滸傳梁山好漢大多下場悽慘,只有這幾位看透了宋江,結局較好
    水滸傳是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呼保義宋江率領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聚義水泊梁山,招兵買馬,威風凜凜。在徵討方臘之前,梁山好漢不僅一員戰將未損,反而不斷吸收敵方猛將。但後來宋江一心招安,帶兵徵討方臘,梁山好漢死傷非常嚴重。與方臘的大戰中,梁山一百零八將陣亡59人,病死11人。
  • 108條梁山好漢中,這8個人完全是來湊數的,可有可無
    文章作者:琢磨君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講述了108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為什麼非得是108條梁山好漢,而不是其他數字呢?顯然是作者施耐庵精心設計編排的: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
  • 水滸傳梁山好漢高手如雲,徵討方臘為何會一一戰死?原因很現實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的是北宋年間一些被官兵逼得造反的義薄雲天的梁山好漢的故事雖然現在看起來,梁山上個個是好漢,可是在當時的北宋朝廷看來,那是一群不遵國法,不守民歸的土匪集中地,但是梁山上的好漢個個都是武功很好,在朝廷攻打的時候,也是令朝鮮軍隊大敗,就是這樣一直隊伍最後選擇了招安
  • 《水滸傳》中的108位梁山好漢結局不一,死得最慘的一位英雄是他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內容講的是宋代以來發生的民間故事,主要講的是農民起義的故事,它生動形象地將農民起義如何從發起到失敗的過程作了全方位的描寫。《水滸傳》不僅反映了現實問題,也歌頌了宋代時一個個豪氣沖天的民間英雄。
  • 讀完《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我只記住了花和尚魯智深
    《水滸傳》作為四大古典小說之一,描寫了北宋末年山東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個好漢聚在一起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施耐庵,這本書是為他感受到政治的衰落而寫的。這本書還展示了北宋後期政治腐敗、陳寧當權、人民貧困的社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