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中,共有幾位被金聖歎評為「上上人物」?

2021-02-23 不才說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不才說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漢的經典形象。在這108位梁山好漢中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既有林衝、關勝這樣的朝廷猛將,也有武松、史進這樣的江湖遊俠,還有周通、白勝這樣的無賴閒漢。筆者認為,如果兩個人之間學識、經歷、本領、價值取向相差太大,那他們基本不可能成為朋友。比如說,魯智深能跟林衝、武松這樣的豪傑做兄弟,他能跟白勝、周通那樣的無賴做朋友嗎?不可能的,魯智深碰見周通幹壞事,上去就把他打了一個滿臉桃花開,周通能活著逃走都是他命大。

所以說,梁山108位梁山好漢中人員很雜,三教九流樣樣俱全。於是,一個名叫「金聖歎」的文學評論家,對《水滸傳》中的108位梁山好漢做了各種精闢的點評。

金聖歎是一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文學批評家,他的職業就是給各種名著挑刺,而且還說的似乎很有道理。像《左傳》、《西廂記》、《水滸傳》等這些名著都被金聖歎重點評論過,尤其是《金聖歎評水滸》非常受大眾歡迎。金聖歎把梁山108位梁山好漢劃分了好幾個檔次,有下下人物、下中人物、中中人物、中上人物、上中人物、上上人物。

其中「上上人物」,在金聖歎眼中是最優秀最傑出的梁山好漢,而宋江和時遷被金聖歎直接定義為「下下人物」,檔次最低。燕青、劉唐、徐寧、張順等被金聖歎評為「中上人物」,朱仝、盧俊義、呼延灼、秦明、史進等是「上中人物」。盧俊義這種蓋世無雙的猛將也只是「上中人物」,那金聖歎眼中檔次最高的「上上人物」,都有哪些梁山好漢入選呢?金聖歎的說法又有幾分道理呢?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

楊志、關勝

青面獸楊志和大刀關勝,他們倆是被金聖歎評價為「上上人物」的兩位梁山好漢。筆者眼中,楊志的武藝是梁山八驃騎之首,關勝的武藝是梁山五虎將之首。楊志曾經戰平過林衝,還戰平過呼延灼,其實他的武藝跟梁山五虎將相差不大。關勝在上梁山前曾經一人單挑林衝、秦明兩位五虎將,而且絲毫不懼。就憑這一戰,關勝足夠位列五虎之首。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觀點。金聖歎把他們評價為「上上人物」,理由卻非常獨特。金聖歎說:「楊志寫來是舊家子弟,關勝寫來全是雲長變相。」也就是說,楊志被評為「上上人物」,是因為他是楊家將的後人,屬於忠烈之後。而關勝則是因為施耐庵把他寫成了一個削弱版的關羽,一個削弱版的武聖,所以關勝才是上上人物。筆者認為,英雄莫問出處,淤泥也能出荷花。但楊志和關勝兩人都是梁山上的猛將,被評為「上上人物」,也說得過去。

阮小七、李逵(名不符實)

活閻羅阮小七和黑旋風李逵,也被金聖歎評為《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筆者認為他們倆是名不符實的。阮小七還勉強算個好人,怎麼鐵牛這個混世魔王也被稱作是「上上人物」呢?金聖歎評價阮小七說:「一百八人中,阮小七定考上上,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

翻譯過來,金聖歎就是說阮小七這個小夥子非常實在,他心直口快,從來不藏著掖著。筆者感覺,阮小七在《水滸傳》中做的最「心直口快」的事,莫過於穿上方臘的龍袍騎著馬兜風。除此之外,阮小七也沒做過多少「心直口快」的事。梁山大聚義之後,宋江說想要招安時,還不是武松第一個站出來怒懟宋江?此時怎麼不見阮小七?阮小七也不想招安的,他那種野性難尋的性格,怎麼受得了束縛?

李逵這個人被金聖歎評價為《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筆者更是非常不認同。李逵在筆者眼中是一個標準的「下下人物」。李逵這個人,他沒有一點是非觀,甚至沒有一點人性,李逵為了大哥宋江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比如說宋江為了逼朱仝上山,吳用出主意,讓李逵把朱仝負責看護的一個六七歲的「小衙內」給劈了。李逵這種「狠」,完全不同於武松的「狠」,已經完全違背了基本的是非觀。

可金聖歎怎麼評價李逵呢?他說:「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天真爛漫的人多了,哪有李逵這種混世魔王?所以,李逵這位「上上人物」是非常名不符實的。

花榮

小李廣花榮,他是被金聖歎評價為「上上人物」的梁山好漢。花榮入選「上上人物」,筆者表示贊同。花榮長得很帥,而且他箭法無雙,多次幫助梁山斬將立功。金聖歎評價說:「花榮自然是上上人物,寫的恁地文秀。」也就是說,花榮在金聖歎眼中是一個奶油小生式的人物,他卻偏偏還有一身好武藝,是一個英姿過人的白馬將軍,有點像三國中的趙雲、馬超。

吳用(名不符實)

吳用也是《水滸傳》中「上上人物」,筆者不禁再一次懷疑金聖歎的三觀。金聖歎評價吳用說:「吳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猾便與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卻心地端正。」「心地端正」,筆者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評價吳用。前面已經講過李逵劈小衙內,那就是吳用的主意,這是「心地端正」?為了逼盧俊義上山,吳用跑到人家家裡去題反詩;為了逼秦明上山,吳用出主意把秦明的家給燒了;為了逼徐寧上山,吳用出主意讓時遷去偷徐寧的家傳寶甲。吳用他哪裡「心地端正」了?更不是什麼「上上人物」,這是標準的「名不符實」。

林衝、武松、魯智深

豹子頭林衝、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他們三人被金聖歎評為「上上人物」,筆者是非常贊同的。魯智深是最沒有爭議的了,他是108位梁山好漢中最能稱得上「好漢」、「俠客」的一個人。魯提轄一生活得坦蕩,心中沒有任何的蠅營狗苟,一身正氣鐵傲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俠客」的典範和標杆。金聖歎評價魯智深說:「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的心地厚實,體格闊大。」

林衝和武松,是兩個天差地別的人物。《水滸傳》中,林衝一直在忍,忍得讓人有些心疼。林衝空有一身絕世武藝,卻不能挽救自己的妻子和家庭。武松則一直在爆發,從未停息過。從景陽岡打虎開始,武松就一路血戰,怒打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刀劈飛天蜈蚣,每次大戰武松都讓人熱血沸騰。

從筆者自身角度講,是更喜歡武松的,林衝太隱忍了。筆者從小就知道,尊嚴從來不是別人施捨的,是靠自己努力奮鬥爭取來的。金聖歎評價林衝說:「林衝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如此看來,金聖歎欣賞的,是爆發之後的林衝。風雪山神廟那一夜之後,林衝再也不是之前那個隱忍不發的林教頭,他變成了讓人膽寒的「豹子頭」。

武松呢?武松在金聖歎眼裡是「天人」,是檔次最高的一位「上上人物」。金聖歎評價武松說:「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想魯達已是人中絕頂,武松直是天神。」筆者認為,武松最讓人欣賞的是他那百折不撓,堅毅如鐵的血性。大戰飛雲浦時,武松幾乎就是身陷絕境。他手腳被鐐銬鎖著,脖子裡還套著枷鎖,卻要面對四位帶刀高手。武松就是不慫,也從不放棄,越是身處絕境就越是悍勇。對於武松,筆者只想說,在絕境下永遠不要低估一顆男兒的心。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楊志、關勝、阮小七、李逵、花榮、吳用、林衝、魯智深、武松等9位梁山好漢被金聖歎評為《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其中阮小七、李逵、吳用三人名不符實。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金聖歎評價梁山好漢有9個上上人物,分別是誰?
    金聖歎是明末清初的文學批評家,對古典名著《水滸傳》的評論,見解獨到,往往一針見血,令人拍案叫絕,成為後人研究《水滸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以至於有人說:不知道金聖歎?那你《水滸傳》算是白讀了。 《水滸傳》裡塑造了108條梁山好漢,性格各異,各有所長,在作者施耐庵筆下大放異彩。
  •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中,金聖歎評價最高的9位,有3位名不符實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中,金聖歎評價最高的9位,有3位名不符實《水滸傳》中的108八位好漢並不是統一規格,有江湖人士,也有朝廷官僚,更有遊手好閒之人,可說是非常的混雜。所以可以看得出梁山上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那麼有名的評論家「金聖歎」又是如何評論梁山這些好漢的呢?108位梁山好漢中,金聖歎評價最高的9位,有3位名不符實。眾所周知,金聖歎就是一個著名的評論家,專門就是對那些名著小說進行評論,而且都是一針見血,條條是道。《水滸傳》就是他重點的評論之一,而且他的評論作品《金聖歎評水滸》是現代人最喜歡的一本書。
  • 《水滸傳》梁山好漢的「黨爭」!
    在我們的印象中,梁山的一百單八將是團結義氣的象徵,更是忠義無雙的典範。可是隨著近十幾年來,經過很多學者,專家的深入解讀和講解,再加上清初著名文學家金聖歎的經典批註,使得現代讀者對這部經典小說有了更深的認識,而《水滸傳》的意義也遠比我們當初的認知要深遠的多。
  • 讀完《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我只記住了花和尚魯智深
    《水滸傳》作為四大古典小說之一,描寫了北宋末年山東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個好漢聚在一起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施耐庵,這本書是為他感受到政治的衰落而寫的。這本書還展示了北宋後期政治腐敗、陳寧當權、人民貧困的社會現實。
  • 史上最全《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及簡介
    阮小五阮小五,梁山好漢中第二十九位,排梁山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打魚為生,常做些私商勾當。人言所有和他為敵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活命。阮小七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在徵方臘中唯一倖存下來。後因曾穿著方臘龍袍戲耍被削去官職。
  • 《水滸傳》中的108位梁山好漢結局不一,死得最慘的一位英雄是他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內容講的是宋代以來發生的民間故事,主要講的是農民起義的故事,它生動形象地將農民起義如何從發起到失敗的過程作了全方位的描寫。《水滸傳》不僅反映了現實問題,也歌頌了宋代時一個個豪氣沖天的民間英雄。
  • 《水滸傳》中有108將,卻僅有三位女好漢,最終下場如何?
    ——《水滸傳》引言不可否認水滸傳中的故事精彩絕倫,其中的人物更是性格鮮明,但是作者在對女性人物的描寫,也有頗多解釋不通的地方。這幾個女性的出現讓整個水滸傳多了幾分柔情,但是這幾分柔情背後,卻又是悲情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數梁山三位女將的下場。
  • 水滸傳梁山好漢大多下場悽慘,只有這幾位看透了宋江,結局較好
    水滸傳是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呼保義宋江率領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聚義水泊梁山,招兵買馬,威風凜凜。在徵討方臘之前,梁山好漢不僅一員戰將未損,反而不斷吸收敵方猛將。但後來宋江一心招安,帶兵徵討方臘,梁山好漢死傷非常嚴重。與方臘的大戰中,梁山一百零八將陣亡59人,病死11人。
  • 梁山有108將,但有四人卻不配稱為「好漢」,李逵是其中之一
    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將,而很多人都喜歡將這108將稱為「108條好漢」。但事實上,這108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根本配不上「好漢」二字。那具體都有哪些人不配稱為「好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水滸傳》大揭秘:梁山好漢原來也不是鐵板一塊,108人竟分為三派!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們小的時候留給我們最深印象就是,在梁山的108位好漢各個是當地藝高膽大的人物,他們相聚在梁山結拜聚義、共襄大舉的英雄事跡了。尤其是他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稱分金銀的逍遙日子更是讓我們羨慕不已。
  • 《水滸傳》中108好漢排名也有潛規則?看他們的位次就明白了
    眾所周知,「潛規則」是人們所不齒的,並非所有人、所有事情都會有潛規則,比如說《水滸傳》這部膾炙人口的小說,講的是江湖仗義情懷,108名好漢的排名也很少有人非議。那麼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水滸傳》中108好漢排名有沒有潛規則呢?
  • 水滸傳108位好漢中,只有2位好漢最風流,他們是誰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種光明磊落的好漢,也不是那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好漢,而是一群被逼得無路可走,只能躲在梁山上當土匪和山大王的人。
  • 梁山不能深交的3位「好漢」:如有類似的朋友,千萬要退避!
    在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梁山有108好漢,他們的故事驚心動魄、大快人心,相信很多人都羨慕他們之間的感情。但水泊梁山的108位成員真的都能配上「好漢」的名號嗎?小編覺得很多人是不配的。
  • 水滸中第一猛將,堪稱梁山剋星!竟有13位梁山好漢死在他的手裡!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位好漢,各個綽號震天響、功夫了得,攪得朝廷不得安寧。可就這樣的一群好漢,卻在徵討方臘時,損兵折將,108位好漢結果只回來了三十多位。雖然最終剿滅了方臘的起義軍,但結果不可謂不慘烈。
  • 為什麼阮小七能被評為「上上人物」?阮小七披龍袍是故意的
    水滸傳中,有一位好漢被評為梁山眾好漢中的「上上人物」,那便是阮氏三兄弟裡的老么阮小七,阮小七有什麼本事?那就是水裡的本事很厲害,要說起水裡的本事,梁山上比阮小七厲害的人不少,他的兩個哥哥的水性和武功就比小七強,更別說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裏白條張順了。
  • 一麟二刀三絕四猛五王,《水滸傳》中戰鬥力最強的15位梁山好漢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了108位好漢聚義梁山的故事。《水滸傳》除了情節扣人心弦之外,它對人物角色的武功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堪稱古代版的《天龍八部》。《水滸傳》中的武功系統非常複雜,既有戰場上的猛將對決,也有江湖上的短兵相接,還有殺敵於無形的暗器。
  • 水滸傳中,有3位名不符實的好漢,和5位評價最高的好漢,分別是誰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小說《水滸傳》中有108位好漢,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雖然都被稱為好漢,但每個人的出身經歷都不一樣, 入夥梁山好漢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規則。大刀關勝,在水滸傳的小說中,關勝被定型為關羽的後代,也被描述成為是一個弱化版的關羽,在水滸裡,也是名副其實的武聖,排名也是在最前面的。青面獸楊志,與關勝一樣, 楊志也是名門之後,是楊家將的後人。從楊志和關勝在水滸裡的出身和表現來看,二人成為英雄豪傑的確是實至名歸。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由於無法現場安排一對一的比試,所以只能根據兩部小說中的戰績來進行邏輯推演。首先,我們先將梁山好漢和三國武將的武力值做一個內部分級,然後再兩相進行比對。梁山好漢的武將層級《水滸傳》裡108位梁山好漢,雖然在座次上並不以武力值做主要考量,但在職位分配上卻能準確反映武力值的水平。
  • 108條梁山好漢中,這8個人完全是來湊數的,可有可無
    文章作者:琢磨君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講述了108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為什麼非得是108條梁山好漢,而不是其他數字呢?顯然是作者施耐庵精心設計編排的: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
  • 黑旋風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結局為何差距那麼大?
    「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一、殺人如麻的「黑旋風」《水滸傳》中,李逵本是鄉野莽夫,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一個小牢頭,期間結識了被發配到江州的宋江,從此成為宋江的「忠實打手」,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李逵的地位水漲船高,成為步軍第五位頭領,上應「天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