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拉拉能否成為網約車領域的新獨角獸

2021-01-13 ITBear科技資訊

  網約車領域最知名的滴滴最近正在遭受「成長的煩惱」,無論是合規運營還是平衡司機與平臺利益,抑或是保持住在用戶端的服務水準,都是擺在這位網際網路新貴面前的問題。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滴滴令網約車模式映入公眾眼帘,並且是在燒錢大戰中笑到最後的勝利者,甚至可以稱之為網約車的代名詞。

  但在網約車這個模式下,滴滴其實還有個貨運版的雙胞胎兄弟。

  貨運網約車市場和網約車市場一樣,都經歷了2014-2015年的燒錢補貼大戰。起初的上百家創業企業,如今只剩下寥寥數家。周勝馥創立的貨拉拉,同滴滴一樣也是其中的倖存者之一,具備著成為獨角獸的潛質。

  周勝馥是上世紀90年代香港的高考狀元,順利考入了史丹福大學經濟學院,畢業後歸港進入貝恩諮詢做顧問,期間迷戀上了德州撲克。沒曾想周勝馥後來整整專職玩了7年德州撲克,還通過玩牌實現了財富自由。

  轉眼到了2009年,已經不再被生計所困擾的周勝馥想開始自己人生的下半段,於是想到了創業。

  在接下來的三四年時間裡,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席捲了全球,利用APP改造舊有產業成為了一種風潮。周勝馥觀察了四年,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用APP叫貨車這件事上。

  2017年10月份,貨拉拉完成了1億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已經進入了獨角獸的行列。本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襄禾資本和概念資本跟投。據貨拉拉CMO張燕梅介紹,C輪融資差不多只用了3個月時間便完成了,在和順為資本接觸時直接和雷軍談過一次,雷軍當場表示非常認可。

  此前貨拉拉還完成過4輪融資,2017年1月份完成了3000萬美元B輪融資,襄禾資本領投,概念資本、黑洞投資和清流資本跟投。

  張燕梅向不凡商業記者透露,按照目前的業務增速,今年內貨拉拉就能實現日訂單量破百萬,成為國內排的上名的交易平臺。

  儘管是滴滴的貨運版,但是貨拉拉的運營模式以及殺出重圍之路與滴滴完全不同。

  勝出:不靠補貼靠服務

  貨拉拉於2013年底成立於香港,時隔一年後正式進入內地市場。剛進入內地的貨拉拉,緊接著就遭遇了2015年的補貼大戰。入鄉隨俗,貨拉拉也開始加入這場戰爭,但補貼了半年後,貨拉拉果斷停止了補貼,一方面是因為啟動資金主要來自於周勝馥和早期投資人,因此團隊整體在花錢上比較節省;另一方面是因為周勝馥發現,貨運和出行有很大區別,燒錢並沒有什麼用。

  「城配的服務環節比出行複雜,司機除了要把貨從A點拉到B點,還要承擔回單、待收貨款、搬運等其它任務,在出行領域乘客可能會因補貼忍受一些服務上的瑕疵,但在貨運領域貨主則更看重服務本身。」貨拉拉CMO張燕梅說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論什麼新模式,只要與網際網路沾邊並且渴望獲客就必須得補貼,似乎只有把門檻降到地平線以下才是做網際網路的正確姿勢。但是從貨拉拉的經驗來看,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從結果來看,及早停止補貼,專心做好服務,可能是貨拉拉最終勝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即時性的貨運網約車城配市場,只剩下貨拉拉和58速運仍在激烈競爭,從體量上來講,目前雙方不相上下。

  在中國內地,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的前十年,商品經濟變得空前繁榮,個體戶湧現,在城市內部各種貨物的流通需求變得日益高漲。

  伴隨著商業大發展,城配市場出現,但起初的城配市場分散、混亂且低效。大量小商家的即時性整車配送需求,要麼通過自採麵包車、三輪車完成,要麼就依靠街邊趴活的拉貨司機承運。

  在香港,城配的情況要稍好一些,已經進化到了2.0版本,很多廣播尋呼臺成為了信息匹配方,有需求的貨主可以通過給尋呼臺打電話尋求租車服務,聽到廣播的司機就近接單拉活兒。

  貨拉拉創始人周勝馥

  由於搬家,周勝馥就正好用過這種服務。但由於搬家的焦頭爛額,加上尋呼服務的不完善,以及對移動網際網路的思考,才讓周勝馥想到利用LBS技術做貨運叫車的創業。

  由於貨拉拉等同城即時配送平臺的出現,大量趴活兒的司機被招安。就像原本的黑車司機搖身一變成為了快車司機一樣,原本拉散貨的自由職業司機紛紛加入平臺,成為了著裝標準化、車貼標準化、服務標準化的產業運力。

  而整個市場,也迅速從分散、混亂和低效的狀態,進入了集中化、有序化和高效化的狀態。伴隨而生的是,城配這個萬億大市場,在集中化的趨勢中,開始造就一批十億甚至百億美金級的企業。

  根據物流協會的數據統計,2017年城配市場的運費收入有1.2萬億元,共有1000萬社會車輛的運力。而這個大市場,正迎來多個維度的集中化整合。

  諸葛名連是一位冰淇淋倉庫運營主管,也是貨拉拉的一名用戶。原本他要靠冷鏈給終端配送冰激凌,像五星酒店這樣的終端還需要安排跟車的人員配合酒店操作各種清點流程。

  他從去年開始嘗試使用貨拉拉。「貨拉拉兩小時差不多就能配送到,加上一些保溫措施冰激凌基本不會融化,而且送貨師傅熟悉服務流程,這樣就能減少一個跟車的人員安排。」據諸葛名連介紹,使用貨拉拉後,成本比著之前能節省30%-50%。

  據張燕梅介紹,為了保證貨拉拉司機的服務質量,除了各種考評制度外,貨拉拉還會定期針對司機做各種服務標準化和業務流程方面的培訓,以保證貨拉拉的司機出現在客戶面前時,能表現出專業範兒,且對各種需求能遊刃有餘地應對。

  「他(送貨師傅)到倉庫取貨時,全程駕輕就熟,各種口味的冰淇淋在哪個冷櫃,他能信手拈來,動作麻利得就像倉管員。而且還能在五星酒店配合各種複雜的清點流程。」

  運營:不靠抽成靠會費

  像滴滴一樣,大部分對接運力與需求的撮合交易平臺,當規模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都開始了以抽成的方式來進行商業變現的盈利模式。

  但從司機到嘴的肉裡硬切走一塊,必定招致大量埋怨。現在但凡是通過滴滴打車,上車後經常能聽到司機對滴滴的各種抱怨。亦是因為如此,滴滴近來的品牌聲譽不斷遭到挑戰,公眾輿論的負面情緒不斷高漲。

  與大部分平臺不同,貨拉拉一開始選擇了一種很不同的盈利模式,通過向司機收取會員費獲利,和亞馬遜的Prime會員模式,以及被雷軍等大佬一致推崇的好事多(Costco)會員店模式很像。

  貨拉拉每個月會向司機收取99-699元不等的會員費,根據不同的交費檔,司機能享受不同的接單服務。99元一天可以接兩單,超出兩單就只能接一些別人來不及接的訂單,而699元可以無限接單。

  由於是事先收費,就變成了沉沒成本,相比每單抽成,司機就不會覺得到那麼痛。這和收稅一樣,要講求策略,拔取儘量多的鵝毛,但要聽到儘量少的鵝叫。

  另一方面,這個和亞馬遜的Prime會員服務一樣,買得越多越划算。相比平均一單120元的客單價,司機多跑幾單就能把會員費掙回來。而且跑得越多,賺得也越多,這樣就能讓司機花更多的時間在貨拉拉上拉活兒,保證司機端的黏性。

  為了保證這個策略的有效實施,貨拉拉沒有像很多撮合平臺一樣,把搶單模式轉換成派單模式。因為搶單模式更能保證司機的拉活兒熱情,讓願意接單的司機多接單,而不是完全被平臺所操控。

  同樣的,把優質訂單派給自己直營的司機,也是很多司機對滴滴等派單平臺的埋怨理由之一。

  「司機是貨拉拉和用戶之間的橋梁,如果用戶對司機不滿意,就會對貨拉拉不滿意。因此只有我們服務好司機,才能讓司機服務好用戶。」張燕梅說道。

  所有採用眾包模式的撮合平臺,都需要保證自有運力的穩定性,並防止同行挖人或者司機跨平臺接單。

  為此,貨拉拉開始在司機端構建生態閉環。最近貨拉拉推出了合作購車計劃,幫助司機通過團購的方式買到更便宜的貨車。而且司機還能在貨拉拉上享受到加油、買保險、汽車維修保養等方面的優惠服務。

  目前貨拉拉平臺上註冊的司機有320萬,如何服務好這些司機,讓其在貨拉拉平臺上沉澱下更多的工作和生活的習慣,決定了司機轉換平臺的成本高低,也決定了貨拉拉的競爭壁壘。

  因此,據張燕梅講,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建立司機端的生態閉環,將是貨拉拉的核心戰略之一。

  在用戶端,貨拉拉已經擁有2100萬註冊用戶,其中30%是小B商家,包括建材市場商家、小型工廠、花卉市場商家等,他們提供了70%的訂單量。而剩下的70%是C端用戶,主要是搬家、買大件商品配送到家等一些即時性配送需求,他們提供了30%的訂單量。

  為了更好地服務更高頻的商家用戶,貨拉拉推出了企業版,主要針對一些有發票等行政流程需求的企業。通過設立母子帳號的方式,企業員工可以通過子帳號用貨拉拉發貨,而公司行政可以通過母帳戶完成監控以及結算等操作。

  目前貨拉拉已經在國內進入了120個城市,在國外進入了8個城市。在新加坡,貨拉拉和宜家還在探索一種合作方式,在店裡提供平板操作臺,用戶購物後可以直接在操作臺上通過貨拉拉下單完成即時配送,不用再等商家隔日上門。在追求時效的新零售時代,在大件消費品領域,貨拉拉有可能開闢一個新的高頻市場。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叫不到車叫了貨拉拉,貨拉拉被當成網約車,到底是對還是錯?
    最近,關於貨拉拉載客這個話題很受大家的關注。「貨拉拉」聽名字就知道是專門用來運貨的,但是現在被當做網約車用來拉人,這到底合適嗎?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吧。首先,我們來說說貨拉拉為什麼會被當成網約車,大家都知道大城市一到下雨的時候,打車的人就比較多,據某網友反映,自己那天下班的時候正好在下大雨,計程車根本攔不到,叫網約車排號也是在100名之外,需要等到2個小時以後,他突然想起之前用「貨拉拉」搬過家,於是就叫了一輛,等了大概10分左右車來了,該網友向司機師傅說明情況後,司機並沒有因為拉的是人而不是貨拒絕接單,最終該網友乘坐貨拉拉的車輛到了家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融資,三國圍剿下能否守住同城貨運護城河?
    時隔一周,貨拉拉尋求新一輪融資傳聞的變為現實。12月16日,彭博曾報導稱,有知情人士表示,貨拉拉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集資至少5億美元,並有可能會根據投資者需求籌集更多資金。在和專注拉貨的打車平臺——快狗打車「血拼」勝出後,貨拉拉迎來了更多對手,其中不乏運滿滿、滴滴貨運等佼佼者。運滿滿與貨拉拉同年而生,致力於為公路運輸物流行業提供高效的管車配貨工具,同時為車找貨(配貨)、貨找車(託運)提供全面的信息及交易服務。
  • 貨拉拉司機:沒門道, 一天就接六七單
    一些聰明的網友想出了把自己當成「貨物」的方法,叫來「貨拉拉」把自己送到目的地。有不少用戶表示,用這種方法的確叫到了車。原本應該用來拉貨的「貨拉拉」,被當成了網約車來用,難怪被稱為「滴滴版貨運」。而在他們的主戰場短途貨運市場中,「貨拉拉們」活得好嗎?
  • 「雨天叫車就用貨拉拉」:短途貨運平臺的東南亞戰事
    文 | 墨騰創投 Yating 來源 | 公眾號 墨騰創投 北京大雨,叫車成為大難題,朋友圈傳說「排隊256人,加價20,等了兩個小時也沒人接單」,結果很多人留言:「不如試試貨拉拉」。 一 貨拉拉在國內的對手是58速運,在海外也是一樣。 去年8月份,58速運與總部位於香港的GOGOVAN宣布合併,強強聯手,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服務平臺。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58同城核心創始人之一陳小華擔任新公司董事長,GOGOVAN創始人林凱源擔任新公司CEO。
  • 雨季荒誕: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貨拉拉回應稱「這單我們不接」
    網傳有人網絡預約貨拉拉乘坐上班的截圖,在惹人一笑的同時凸顯出公共運輸出行的尷尬。貨拉拉7月16日回應稱,發現情況的嚴重性,堅決發文制止此次事件。按照相關交通法規規定,貨運和客運分開,貨拉拉不能接受客運訂單。打車難一定程度上和日趨監管的網約車規定有關。7月1日起,《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正式實施。該文件規定,對無證從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即網約車)客運經營的,將扣押車輛並處以罰款。
  • 貨運搬家流行「網約車」
    據了解,如今,北京、鄭州、南京、深圳等地的不少年輕人開始習慣於通過這樣的網絡貨運平臺叫車拉貨。網絡貨運平臺「貨拉拉」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貨拉拉全平臺的註冊用戶已達2800萬名,註冊司機300餘萬名。貨運網絡約車的新方式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 網友叫車難把貨拉拉當滴滴用 專家:貨車當出租隱患多
    ,從7月初開始的打車難問題延續至今,也激活了網絡段子「叫不到車不如試試貨拉拉」。而近期,網上越來越多的乘客抱怨說,滴滴打車動輒兩三小時的排隊時間讓人徹底崩潰,所以有網友無奈選擇了貨拉拉,這背後又有哪些隱患?貨車拉人靠譜嗎?如今很多乘客發現,在貨拉拉平臺上叫車,司機秒接單、價格甚至更低。貨拉拉司機曾師傅透露,他已經在滴滴順風車上接了兩百多單了。曾師傅說,「從貨拉拉搶單太難了。」 這是他轉做滴滴順風車的原因。
  • 貨拉拉能帶人嗎 貨運和客運分開不能接納客運訂單
    說起貨拉拉相信大家都是不會感到陌生的,很多網友對於貨拉拉是否可以拉人也是比較關注的,具體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貨拉拉不能拉人的,你可以拉貨然後帶個人,現在平臺都是通告了,發現載客的話,要封司機的號了。
  • 貨拉拉搬家不到2公裡收費5400元 貨拉拉緊急回應
    據了解,貨拉拉創辦於2013年,以平臺模式連接車貨兩端,提供「網際網路+」同城物流服務。天眼查顯示,貨拉拉2015年3月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來,4年間已獲得融資共計4.5億美元(約合31.9億元)。
  • 傳貨拉拉正尋求新一輪融資,預計集資至少5億美元
    12月16日晚間,彭博報導稱,有知情人士表示,總部位於香港的貨拉拉(Lalamove)正尋求新一輪融資,集資至少5億美元,並有可能會根據投資者需求籌集更多資金。
  • 58速運與快狗合併,抄了貨拉拉東南亞的後路
    同城配送是一個配送場景十分複雜、客戶需求呈現碎片化趨勢的領域。因此,想在同城配送這一行業發展成全網型大企業,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在國際化方面,58速運選擇合併GOGOVAN無疑是一步好棋。文/小草 億歐專欄作者2017年8月28日,58速運宣布與東南亞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GOGOVAN(快狗)合併,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
  • 貨拉拉、滴滴集體求融資,同城貨運獨角獸們為搶1.5萬億蛋糕要打...
    據彭博社報導稱,12月17日,國內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Lalamove)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希望至少籌集5億美元,當然也不排除根據需求籌集更多資金的可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這一輪融資後貨拉拉的估值將會達到80億美元。 無獨有偶,就在貨拉拉被曝出融資消息的同一天,滴滴旗下的同城貨運業務「滴滴貨運」也傳出了類似消息。
  • 貨拉拉、快狗被吐槽價格「見光漲」!網約搬家咋這麼不靠譜?
    杭州白領溫先生最近為搬家的事操碎了心,在朋友推薦下,他下載了貨拉拉App,「我看路上貨車、麵包車車身經常有貨拉拉的廣告,感覺用戶蠻多,應該比較靠譜。」按照提示,他詳細填寫了物品清單和起止點等信息,物品主要是洗衣機、床墊兩件大件,平臺計算出的運輸費是135元,另收搬運費230元,總計365元。
  • 南昌:男子約好貨拉拉去取貨,車還沒等來,直接「錢財兩空」?
    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布非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9月1日下午,南昌市民孫先生在網上找人買了兩輛電動車,約定好找貨拉拉去接車。誰知道,這車沒等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孫先生直發懵。
  • 貨拉拉再獲5.15億美元融資 同城貨運競爭加劇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12月22日,「網際網路+」物流企業貨拉拉獲得自成立以來的最大一筆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機構跟投,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3.72億元。
  • 天價搬家費陰雲下,「拉不起」的貨拉拉們
    儘管貨拉拉官方在5月6日作出了「清退涉事司機並對用戶進行退款和賠償」的回應,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拉不起」的質疑聲中,「拉貨=貨拉拉」的美好願景似乎正逐漸破碎。一石激起千層浪,質疑聲從貨拉拉蔓延到整個網約搬家貨運行業,司機臨時加價、變相加價、亂收費等問題成為眾人皆知的「坑」。
  • 貨拉拉是做什麼的 拉貨APP背後的發展歷程
    近年來,在拉貨方面,貨拉拉也是逐漸被我們熟悉,很多網友對於貨拉拉是幹什麼的也是比較好奇的,具體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貨拉拉本身就是一個拉貨的APP,也是網約車,只是是網約拉貨的車,由於貨拉拉的機制並未很完善,很多加盟的司機也並不是專業的搬家人員,所以就會存在責任問題。
  • 貨拉拉怎麼申請發票,貨拉拉開票教程詳解!
    隨著貨拉拉不斷發展,正逐步成為人們常用的一款貨運軟體。自己沒車或者沒時間但是要送貨的情況,或者需要搬家,但是找不到貨車的時候,都可以到app上下個單,很快就可以找到合適的貨車司機,而且運費透明也很實惠,很方便。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今年8月3日,省省回頭車股東再次發生變更,原始股東全部退出,變更後,天津滿運軟體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最終受益股份為35%。據業內人士透露,省省回頭車這兩年的對標對象便是貨拉拉。因此有人提出疑問了,諸如貨拉拉會不會也跨界?其實,這些各細分領域的巨頭早已開始思考並試水跨界。去年6月初,時間較滿幫入股省省回頭車早那么半個月,貨拉拉便推出了「貨拉拉物流」,當時僅開通深圳作為體驗城市。
  • 杭州37家網約車平臺獲頒許可證 網約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可能還習慣打著滴滴出門,但是網約車市場已經出現了不少新變化。一些生面孔的打車軟體儘管客戶端下載量不大,卻通過聚合叫車平臺收割著一波訂單和曝光量,一些擁有產業鏈實力和雄厚資金背景的新品牌成為這一市場的新玩家。在網約車這片新江湖,「霸主」之位尚未決出勝負,也可能永遠不會出現「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