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明白如話,字裡行間卻滿蘊深情

2020-12-17 品詩賞詞

古詩詞中經常採用各種修辭手法,例如擬人、比喻、誇張等等,目的就是讓言辭精練,作品更加生動,也容易被讀者接受和認同。再比如借 代的方法,也經常被作家採用,魯迅在《故鄉》裡就曾用「圓規」代替楊二嫂,表現出作者對她的鄙夷。

所謂借 代,就是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名稱,而用與其有關的另一種事物的名稱來稱呼它。借代的合理採用,可以讓作品特點鮮明,容易理解。比如李白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其中的「帆」就指代船;再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作者就用朱門和死骨借 代富貴之家和屍體。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明白如話,字裡行間卻滿蘊深情。

竹枝詞

唐代:劉禹錫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劉禹錫向民歌學習,創作了很多「竹枝詞」。這首詩開頭寫環境和時令,「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春光明媚、桃紅李白,藍天綠樹、黛巒層層,白雲繚繞、炊煙嫋嫋,點綴著幾戶人家。

起筆兩句就生動形象,勾出了山區農村的一派迷人春景。「層層」二字,描繪出桃李茂盛,暗示了春意之濃。詞中的「人家」在山上雲間,在層層桃李中,這是多麼優美的意境,似乎可以避開塵世間的煩擾。

然而作者並沒有沉浸在這表面的自然美景中,接下來筆鋒一轉,讓讀者看到了如畫的環境中,百姓們的真實生活。「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作者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勾出了男人和婦女的勞動生涯。

「銀釧、金釵」,本來是婦女的飾物,此處代指婦女,婦女們要從高山下負水上山,山路崎嶇,勞動艱苦!「短笠」,是男人們勞動時戴的笠帽;「長刀」,是男人們刀種時使用的工具,此處代指男人。

楚地習俗燒榛種田,種田前刈燒草木,以灰作肥,然後用刀種地,這種「刀耕火種」的耕作技術非常原始,勞作之辛勞也可想而知。女人們負水,男人們燒畬,這一切都是巴山楚水中勞動者的真實寫照。

作者在全文沒有一句描寫內心感受的詞語,但字裡行間滿蘊同情。劉禹錫對人民的同情在其作品中屢見不鮮,如《浪淘沙》裡「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王侯印,儘是沙中浪底來。」

這首詞吸取了民歌健康明朗的特色,內容雖寫農民們艱辛的生活,但調子並不低沉。開頭以明麗的色彩勾出富有詩意的畫面,給人以藝術感受,後兩句寫男燒畬、女負水,勞動雖然艱苦,但情緒依然健康,富有向上的奮鬥精神。

全文明白如話,卻字斟句酌,而且又不露斧鑿痕述。如「銀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對仗十分工整。正如胡震亨所說:「運用似無甚過人,卻都愜人意,語語可歌」。中唐以來,劉、白並稱,二人皆留意民間歌曲,在倚聲填詞方面,相互切磋,開晚唐和五代之盛。

相關焦點

  • 劉禹錫最唯美的一首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的偉大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都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他也被後世稱為「詩豪」。唐詩到了中唐時期,應當說是又迎來了它的一次巔峰時期,這個時期很多的詩人,都在致力於詩歌的改革,想要把詩歌,寫得更為通俗,使得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 讀一首詩劉禹錫《竹枝詞》,讀到「東邊日出」句,縱使無情也動情
    ——唐代:劉禹錫《竹枝詞》昔日楚國詩人屈原因嫌楚地祭祀迎神的樂歌太過鄙陋,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而作《九歌》。唐代詩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見巴蜀人民口頭傳唱的民歌《竹枝詞》,俚俗且難以聽懂,於是效仿屈原的做法,在原有的曲譜上填新詞,變俗為雅,創作了《竹枝詞九首》。從此就有了新竹枝詞,將民歌變成詩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竹枝詞源遠流長,可是,真正讓竹枝詞這種古老的曲調煥發新的光彩的,乃是劉禹錫。劉禹錫曾經在自己的《竹枝詞序》中說:「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取多為賢。」
  • 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竹枝詞,充滿煙火氣,卻寫出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我們從劉禹錫的《竹枝詞》裡大概可以找到答案。劉禹錫一共留下來11首《竹枝詞》,其中至少有3首都與愛情有關,分別寫出愛情的三種狀態。圖片源自網絡一是最有名的《竹枝詞二首·其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是郎有情妾有意的戀愛朦朧階段;一是《竹枝詞九首·其二》中的「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這是郎情易逝而妾心似水的失戀狀態
  • 劉禹錫的愛情詩不比元稹的差,寫得同樣很深情,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其實劉禹錫也寫過很多的愛情詩,要論深情的話並不遜色元稹,尤其是他晚年寫下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那同樣與是纏綿悱惻,寫得很是感人,一點也不輸於元稹的愛情詩。晚年的劉禹錫被貶到四川,這時他聽到了當地一種優美的民歌,於是突奇想把民歌融入到作品中,正是這一大膽的創新,讓他的作品也是顯得與眾不同,還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竹枝詞」的前世今生,劉禹錫推動此詩體在流行!其功不可沒!
    1)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民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劉禹錫是竹枝詞的發掘者,並創作竹枝詞很多首。作為把民歌變成詩體的文人,對後代影響很大。2)劉禹錫因參於變法和不畏權貴被貶謫。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九首》。後又在這《竹枝詞九首》之後創作了《竹枝詞二首》。大約創作時間為:公元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
  • 劉禹錫《竹枝詞》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任夔州刺史時,依照巴渝一帶的民間歌謠創作的一首作品。寫的是一位少女沉浸在初戀中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不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
  • 懊惱人心不如石,等閒平地起波瀾:介紹劉禹錫的《竹枝詞》
    本文乃「齊納虹捱」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祖籍中山(今河北省定縣),安史之亂後,家遷南方,他實際是在蘇州出生和長大的。生於公元七七二年,死於八四二年。
  • 劉禹錫經典的歌曲是愛情詩,每一句話都打動人心,寫下動人的愛情
    這首詩劉禹錫寫於後期,當時,他被降職為四川,於是他聽到了當地的民歌,悲傷而動人的歌聲,以及愛情故事的內心,深深打動了他,因此他在這首詩中結合了當地民歌,創作了這樣一首感人的愛情詩。早年被降到湖南,然後嶺南和四川等地,在這些地方,他遭受了無盡的苦難,這使他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作品也非常深刻,在這《竹枝詞二首·其一》中,他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看到、聽到、思考和思考都融入到作品中,這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哀傷,也讓我們感受到一個詩人的深情。
  • 劉禹錫的兩首情詩:一首寫了初戀的喜悅,另一首卻是失戀的痛苦
    劉禹錫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唐代文學家,他的《陋室銘》和《烏衣巷》這兩篇作品都被選入中學課本,除了這兩篇作品外,他還有兩首情詩也流傳甚廣,這兩首詩一首寫了初戀的喜悅,另一首卻是失戀的痛苦。這兩首情詩為《竹枝詞》組詩中的兩首,《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形式,就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了新的《竹枝詞》組詩。一、竹枝詞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 讀劉禹錫《竹枝詞》學地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今天我們再來看一首唐詩:東邊日出西邊雨竹枝詞·(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竹枝詞是古代的一種詩詞體裁,是由古代巴蜀一帶的民歌演變而來的,唐代詩人劉禹錫把這種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使之傳頌千年。上面劉禹錫的竹枝詞借天氣現象而喻「情」,生動而有趣,全文可翻譯為:「江邊楊柳樹,枝葉青青,江中的流水平緩的流動著。一葉扁舟在江中行駛,岸上的少女忽然聽見船上的男子在對她唱歌。
  • 20200915每日一首,竹枝詞
    竹枝詞【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1.注釋晴:與&34;諧音。《全唐詩》:也寫作&34;。2.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感人肺腑,最後兩句更是無人能及,成為愛情經典
    劉禹錫作為中唐時期的最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尤其是他後期的愛情詩,更是充滿了無限深情,而這一時期無論是他的思想,還是對於人生的解讀,也都更為深刻,也正是這個原因,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更加的厚重。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早年間由於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最終遭受到了打擊,還被貶到了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被貶到四川期間,由於聽到了當地優美的民歌,於是他結合民歌的特點,再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組詩《竹枝詞九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出了新意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語意雙關妙絕千古!
    《竹枝詞二首·其一》是劉禹錫的一首經典詩作。而《竹枝詞》是我國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其演繹形式為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來伴奏。劉禹錫正是因為喜愛這種民歌,便採用了這種民歌的曲譜,改制成了新的《竹枝詞》,以此來描寫當地的風土人情。
  • 劉禹錫很含蓄的一首詩,表面上寫天氣,實際上卻在寫愛情!
    如杜牧《贈別》一詩中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便是借蠟燭這一物象抒發離別的情感。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劉禹錫很含蓄的一首詩《竹枝詞二首·其一》,來具體體會一下我國古典詩歌的含蓄美。
  • 劉禹錫的兩首愛情詩,一語雙關,且意境簡潔柔婉
    原文:《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不必解釋得太多,很多讀者都了解劉禹錫,也讀過這兩首竹枝詞。
  •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讀劉禹錫《竹枝詞》
    劉禹錫詩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竹枝詞》所描繪的場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詩句平白無華,是竹枝詞這類民歌的翻版,作者不僅借用了曲譜,連語詞也受其影響,足見民歌的藝術力量,也顯示了封建士大夫用民歌體寫詩所達到的高度。詩意之境這首詩最出名的還是後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多少年來被人們喜愛和傳誦。
  • 劉禹錫被貶夔州,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一語雙關驚豔千年!
    除了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被貶夔州刺史的時候,還深受當地民歌的感染,曾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製成了聞名遐邇的新《竹枝詞》,來描寫當地的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雖然體裁和傳統的七言絕句一樣,但是在寫法上,基本採用白描手法,很少有典故,民歌氣息較為濃厚。劉禹錫被貶夔州刺史期間,一共作了《竹枝詞》十一首。
  • 竹枝詞歷史悠久,它的來源是什麼呢?
    本文乃作者燕大爺帶你看世界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竹枝詞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最早是作為一種民歌的形式,在今天的四川、重慶和湖北西部的沿江地區廣泛流傳。